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古桂琴:準確把握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科學內涵

2024-01-23新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提出了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偉大理念,並對繼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未來發展藍圖,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作為專章進行了重點部署。深刻把握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科學內涵,才能切實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建設落到實處,貫徹到城鄉社會治理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有必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視角下,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科學內涵進行準確把握。
一、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全新民主形態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時,提出了「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這一重大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全過程民主」理念與形態,是對中國式民主在實踐中所形成的新理念新形態的高度概括。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把「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作為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重要構成。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內容,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開辟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的新境界,該命題形塑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全新民主形態,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展示出中國民主政治的旺盛生命力。
經過長期探索,我們黨不斷總結民主發展的基本規律。日益完善的制度程式和日趨多樣化的參與實踐相結合,表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人民如何當家作主的全新探索。人民民主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全新民主形態,詮釋了人民民主與國家意誌相統一這一底層邏輯,使得全過程人民民主成功地從價值理念轉化為一種紮根於中國大地的制度形態、治理機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使得國家層面的民主與社會層面的民主成功實作有機統一,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落到實處。
二、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民主詞源來看,基礎含義是指人民的統治或人民的政權,蘊含著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主體性。民主表現為一種社會管理體制,民主制實質上是「人民的國家制度」,其本身就是一個人民的自我規定。
全過程人民民主拓展了中國人民民主的建設步伐,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體現,也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制度的要求。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是結合治理場景把民主實作在地化的過程。中國各地區間區域發展及具體場域的差異性,決定了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大國治理的基層場景中,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實作國家治理目標的重要路徑,同時也是最佳化地方治理的重要工具。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是一種簡單的線性過程,而是充滿復雜性互動和地方性調適的過程。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將治理目標轉化為現實的動態過程,也是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主體立足城鄉治理實踐促進目標與需求相融合的過程。實踐證明,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中國展示出蓬勃生機和強大生命力,已經成為紮根中華大地的制度形態、治理機制和人民生活方式。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一項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它真正地把人民當家作主落到實處,透過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調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和歷史創造性,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各項權益,在不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經濟與社會高品質開發中彰顯著民主的力量。
三、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內容
中國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民主的本質和核心。人民民主的本質內容是「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發展之路。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始終高舉的旗幟,彰顯了社會主義民主的顯著優勢,為新時代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指明了方向。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對於滿足治理需求及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參與感和幸福感具有積極的實踐指導作用。在新時代的政治建設上,全過程人民民主構成了政治建設的重大理念和發展戰略。中國已建成了較為廣泛、全面和順暢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在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環境下,如何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持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均是我們今後仍需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全過程人民民主意在真正實踐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內容。「我們必須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多層次制度完善是載體和保證,需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論述為引領,系統完善城鄉社會開發中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多層次制度,包括民眾協商制度、群眾自治制度、鄉鎮協商制度等。我們要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堅持和完善中國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支持和保證人民透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同時,也要註意社會協同等其他要素方面的制度與秩序的完善。在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作用。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過程中,政府—民眾全過程互動,人民當家作主貫穿於選舉、協商、決策、管理和監督的全過程中。
四、全過程人民民主需對民主的各個環節均進行合理觀照
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對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實踐要求作出了系統精辟的闡述,強調「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意味著民主的所有環節一個都不能少,民主的各個環節都要得到合理觀照,從而實作將政治過程中的諸多環節予以貫通。一是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較好結合。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作為兩種重要的民主形式,在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較好地結合起來。從群眾參與民主的實踐這個角度來講,能經由諸多渠道與多樣化的途徑來行使自身的民主權利,也體現於國家政治生活的各個領域。二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互嵌。人民透過依法有序政治參與,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環環相扣、內在統一,形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完整鏈條。透過召開全國「兩會」,代表們群策群力,反映了人民經由代表大會制度廣泛實作有序政治參與的形式和內容不斷發展。三是拓展民主參與的渠道。由各級黨組織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可以看出,黨組織的引領是關鍵,是新時代以來地方案例中黨建引領的基本經驗。新時期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實作社會和諧目標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需要加強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在黨組織的引領下建構多樣、暢通、有序地踐行民主的渠道,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地。四是廣泛的人民有序政治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需要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透過廣泛的人民有序政治參與,把人民主體性原則落實到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治理的各領域、各方面和各環節,更加切實、更有成效地踐行人民民主。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各類論述要以構建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為依歸。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學理意蘊豐富,進行探討並厘清其學理內涵,為深化理論認知和拓展實踐套用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已在工作實踐指導的層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時代,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問題研究是黨和政府保持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要求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隨著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形式和路徑不斷豐富和擴大,全過程人民民主必將煥發出更為蓬勃的生機活力,為世界和人類政治文明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為中國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一步築牢民主基石。
【作者:古桂琴,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金計畫:2023年河南省社會科學規劃專題計畫「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河南實踐研究(2023ZT009)」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