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推薦的2023年度十本好書

2024-01-15新聞

在提名了61種2023年度好書後,經過集體評議和投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思想新聞中心的14位元編輯選出了他們心目中的2023年度十本好書。再次聲明,這個評選結果只代表本部門編輯的閱讀喜好,評選的範圍也是以2023年出版的社科人文類為主。

【歐本海默傳: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悲劇】

【美】凱·柏德、馬丁·J.舍溫/著 汪冰/譯,中信出版集團·漫遊者,2023年8月版

推薦語:

因為2023年諾蘭執導的電影【歐本海默】上映,這位「原子彈之父」的悲劇故事又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這本傳記的再次轉譯出版可以讓意猶未盡的觀眾參考。本書作者之一馬丁·J.舍溫現已過世,他身前為美國塔夫茨大學英美歷史學教授。1979年,在歐本海默去世12年後,他開始為撰寫這本傳記做準備。資料的收集和研究耗費了他差不多20年的時間,包括對150位相關人物的采訪。「深陷」浩繁的資料毫無頭緒時,舍溫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凱·柏德共同撰寫。這本傳記詳實地記錄了歐本海默的一生,從他的家庭出生,到他最後的死亡狀態。兩位作者雖然並沒有機會采訪歐本海默本人,也沒有他的日記可以參考,但他們把獲得的第三方材料構建起來,給讀者描繪了一個復雜又矛盾的歐本海默。歐本海默的一生同物理學史、美國歷史、二戰歷史都有密切關聯,這些內容都可以從傳記中窺見。作者客觀引述了不同人對歐本海默的印象和評價,但並未給出定論,所以每位讀者都可以從中根據自己的理解「拼出」一個歐本海默。(臧繼賢)

【官家的心事:宋朝宮廷政治三百年】

吳錚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2023年10月版

推薦語:

在歷史敘述中,秦漢、隋唐、明清等時期都經歷過相當殘酷的宮廷鬥爭,相比之下,宋朝的宮廷政治顯得月白風清、歲月靜好,連宋朝士大夫都自豪地宣稱:「宋三百余年,外無漢王氏之患,內無唐武、韋之禍,豈不卓然而可尚哉。」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浙江大學歷史學院吳錚強教授的【官家的心事】,撕開史家的重重遮蔽,展現了殘酷的宋代「宮鬥」。

【官家的心事】有三點尤為值得稱道。第一,史料挖掘。作者詳細比勘同一史事的文本差異,重審為人忽視的舊史記載,加之恰如其分的邏輯推演,展示了如曹皇後、高太後的心機與權謀,寇準曾深度參與真宗的謀立等新面向。

第二,歷史寫作。歷史寫作/敘述一直是史學研究通向普通讀者的障礙,過於「論文化」影響閱讀體驗,過於「通俗化」又不免脫離史料。作者顯然在這一層面上頗有考量,本書文字通達明快,對於研究思路、推斷猜想等不易闡發的內容毫不避諱,以史料為骨架,以細節為血肉,立體豐滿,閱讀時容量大、吸收好,是不可多得的兼具學術性與普及性的佳作。

第三,史學洞察。作者「將宋朝政治史劃分為皇帝、皇太後、太上皇與權相四個時期」,把宋朝歷代君主、皇後與大臣之間草蛇灰線的陣營分野劃為五大派系;「關於太宗繼統,學者們長期關註所謂的斧聲燭影,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黑殺將軍,他預先知道了太祖的死期,而只有認識黑殺將軍,才能真正理解宋朝的崇祀道教現象」。諸如此類洞察深刻而富有啟發,是作者深耕宋史多年所形成的慧眼獨具。

「不研究宮廷政治,就讀不懂宋史。」讀罷【官家的心事】,宋史的大門緩緩開啟了。(鐘源)

【江督易主與晚清政治】

韓策/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年8月版

推薦語:

本書圍繞清末東南第一要缺兩江總督的職位爭奪過程,揭示了道鹹至民初東南地區三次大的權勢轉移。張之洞在與劉坤一競爭江督失敗後,曾憤憤不平地說:「朝廷此缺,不啻為湖南人買去矣。」但兩江總督的職位之爭,並非「湘人督江」所能概括。作者不僅非常細致地描述了江督任命背後朝野、央地、南北各方的明爭暗鬥的過程,同時從整個晚清政局的視角指出,清廷對江南「離不開、信不過」,如何在江督的「忠誠」和「能力」之間保持平衡,是個難題。因此,在內外輕重和央地關系之外,南北關系的平衡和演變也是分析晚清政治格局的一條重要線索。作者據此整合多重復雜的關系,提出了「有重心的同治」來詮釋。「重心」和「同治」都是從太平天國運動及洋務運動中發展而來的。這期間有一個從分權到同治的過程。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荃、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久任總督,形成政局重心,並深度參與國家大政和地區治理。但是這一局面最終由於外敵入侵和中央集權(具體到本書即「北洋下南洋」)被打破了,清朝也就此覆亡。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第五章第三節專門討論1904年周馥江督任命前後滬上輿論的反映,旁逸斜出,頗有意趣。(黃曉峰)

【進步知識分子的死與生:兩次大戰間的維也納新哲學與石瑞克的遇害】

【英】大衛·艾德蒙茲/著 許振旭/譯,上海三聯書店·理想國,2023年1月版

推薦語:

這是一本面向大眾的、關於維也納學圈的讀物,講述了這個學圈中重要的人物——包括邏輯學家哥德爾,以及同學圈關系密切的維特根史坦和卡爾·波普爾等——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學術思想。維也納學圈被稱為「學者共和國」,活躍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成員是邏輯經驗主義者,他們的終極雄心是「制服形而上學,放逐各類偽知識」,康德是他們共同的「敵人」,維也納的咖啡館為他們提供了暢所欲言的氛圍。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邏輯經驗主義一度是哲學界最雄心勃勃、最時髦的運動,它的許多中心信條現在已被否定,但至今仍能感受到它的影響。如果沒有這一學圈,分析哲學就不會以現在的形式存在。維也納學圈提出了大多數正確的問題,這些問題哲學家們仍在努力解決。作者認為在我們這個「後真相」的時代,重新了解邏輯經驗主義是非常有意義的。(臧繼賢)

【人類世的「資本論」】

【日】齋藤幸平/著 王盈/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3年6月版

推薦語:

這是一本通俗但深刻的書。作者齋藤幸平是東京大學的年輕教授。他根據馬克思晚年的手稿和筆記,發現馬克思在晚年意識到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會導致地球資源的枯竭和不公平,於是開始關註生態學和非歐洲的社會形式,從而修正了自己早年的進步主義歷史觀。他認為,其晚年的理想社會是一種不以經濟增長為目標,而以永續性和平等性為原則的社會。這本書不僅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魅力,也提醒了我們在面對環境和經濟危機的當下,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的重要性。(楊小舟)

【太行山上:中國共產黨太行根據地幹部政治成長史】

趙諾/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23年5月版

推薦語:

本書嘗試以太行根據地建立、堅持、發展的過程為背景,圍繞太行根據地幹部整頓活動的變遷過程,展現太行幹部群體之政治成長史。隨著抗戰期間太行山根據地的建立,在初創期幹部隊伍大體結構建立後,主要透過1940年前後的第一次整黨、從1942年延宕到1945年的整風運動、1947年到1949年初的土地改革過程中的幹部整編(也稱「土改整黨」)這三次大規模的幹部整頓活動對幹部群體進行集中的整合與訓教,構成了本書的基本線索:整黨、整風、整編。也即本書的三章主體部份:「大浪淘沙」「苦中求索」「淬火而成」。作者在這一過程中圍繞著三個問題進行討論:一、根據地黨是如何融合來源各異的幹部,將太行根據地幹部隊伍一步步建設起來,從而形成「太行」這個幹部隊伍的?二、根據地黨是如何不斷地進行幹部隊伍內的組織整頓和思想整合的?三、根據地黨是如何在思想意識、行為方式上改造這些上了太行山的幹部們的?以往相關研究,或者關註宏觀和高層幹部問題,或者關註基層幹部問題,本書關註的是中層幹部的成長史,因而別具一格。作者所用材料包括檔案史料、地方黨史、報刊材料、幹部個人史料、口述史料等,非常豐富,從書中各種數據分析以及細節的描述可見一斑。比如373-392頁中有非常精彩的對一份偶然得到的【溫村整風班日記】的分析。(黃曉峰)

【我是誰?段義孚自傳】

【美】段義孚/著 誌丞、劉蘇/譯,上海書店出版社·也人,2023年8月版

推薦語:

【我是誰?】曾出現在2023年10月的「湃書單」中,當時所謂的「推薦語」,不過是我讀書之後的個人感受,送出之後,感到有些言猶未盡,但若想著如何再做修改補充,似乎又不想下手,於是作罷。而在年度書單中推薦這本書,是我讀過書後就很堅定的想法。現在它入選了編輯部的年度十本好書,我又要如何「推薦」呢?

首先,這是一本特別的自傳。對於沖著段義孚的名聲、成就或是身世而來的讀者來說,盡管這本書對於傳主個人經歷的細節不夠細致豐富,甚至敘述的時間線都在跳躍,但是看他如此坦誠內心,不算「虧」。

其次,這是一本學術書。結合段義孚的其他著作一起看,可以更好地理解段義孚的「人文主義地理學」。拋開「人文主義地理學之父」這樣的名頭,去探索一位學者的頭腦中那一番殿堂是如何形成的,我覺得就有一種實在的獲得感。

再者,自傳總歸是在講人生,而每個人都在過人生。那麽,看別人的人生,我們獲得的是什麽呢?作為讀者,在之前的一份「推薦語」中,我想到的更多是自己。段義孚記憶中的那些充滿感受力的片段,那些對「我是誰?」的內心探索,讓我在讀書的同時也在檢索自己的記憶,也在對自己發問。而這些又讓我想起本科在哲學系受教的日子,那些中西方先賢對於自知、自省的贊美。此外,家有幼兒,再看段義孚的著作,我又對成長多了些思考。重視「人的體驗」當然不該只關照到自己,還有周遭——段義孚就在著作中談到強權,講到孩子和寵物。還有,他談到自己的人生選擇——他說他進入地理學或者說人文主義地理學是有兆頭的,來自他少時對生死問題的思考,盡管大人有寬慰當時的那個小小少年,但他始終沒有放下對這個問題的好奇,並在一路成長中選擇了地理學,在地理學裏尋找解答。人到暮年,他依然覺得地理學是他最大興趣之所在。這是多好的人生呀!生活中很多道理說起來簡單,但在過人生的路上,總還要不斷地提醒自己,審視自己,才不至於失了方向。

最後,【我是誰?】能入選編輯部的年度十本好書,總歸是大家的選擇,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喜歡。拉拉雜雜說這些,也是放棄修飾的「坦誠」了。(於淑娟)

【我在北京送快遞】

胡安焉/著,湖南文藝出版社·浦睿文化,2023年4月版

推薦語:

初讀本書時,作者的寫作風格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並沒有試圖去代表他人講述「某一群體」的故事,而是真實地記錄自己的想法和見聞,沒有過分誇大,但也不願隱藏。可以說,作者胡安焉的寫作是真誠而克制的。

這種真誠的文字傳遞出強烈的真實感。比如讓讀者體會工作的單調和疲勞:一直感到身心俱疲,難以恢復;仿佛永遠洗不幹凈的工服;工作時渙散的意識,記不清上一秒做了什麽……反復閱讀,似乎能聞到工服上的汗味,能感受汗水流進眼睛,視線也變得迷糊。但正如作者所說:不過幹了這種工作,自然而然地,人就會變得不介意這種問題。

僅僅談文字無法傳遞出本書的魅力,事實上,作者在從事體力勞動的同時,還能夠保持敏銳的觀察,將自己的感悟轉化為文字,這絕非易事。另一方面,作者對自我的剖析也足夠深入,例如指出自己在工作這麽多年之後,已經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想向別人證明自己,或者甚至故意去吃虧,生怕別人懷疑他表裏不一。

於我而言,胡安焉在一次采訪中談及的體會是具有啟發性的。作者依舊認為善良和同理心是至關重要的,但在經歷了書中講述的經歷後,他有了以下感悟:現實生活中我們要面對許多外界的挑戰,可能僅僅有善良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去分辨、去思考,然後去行動,但也要珍視自己最初的同理心,用自身的感受去換位思考,去理解別人的感受,去平等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龔思量)

【昔日的世界:地質學家眼中的美洲大陸】

【美】約翰·麥克菲/著 王清晨/譯,商務印書館,2023年4月版

推薦語:

這是一本獲得普利策獎的地質科普佳作。作者約翰·麥克菲用20年的時間,跟隨不同的地質學家,沿著美國北緯40度的橫截面,探索了北美大陸的壯麗景觀和深刻故事。他從巖石中讀出了大陸在幾億年前甚至幾十億年前的昔日面貌,也從地質中發現了人類歷史的墨點。本書不僅展示了地質學的魅力,也提醒了我們地質時間尺度的重要性。在當前全球面臨的環境和氣候危機中,人類的生活和未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地球的生態系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在地質學家的眼中,一百萬年只是一眨眼的功夫,而這也許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最低限度。然而,人類的大腦可能還沒有適應深層時間(deep time)的概念。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從地質時間尺度的角度看待人類的行為,我們或許能夠擺脫人類的時間束縛,找到一些平胡與智慧。(楊小舟)

【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楊苡口述自傳】

楊苡/口述 余斌/撰寫,譯林出版社,2023年1月版

推薦語:

年末好書評選,這本書在小小的編輯部裏有數次提名。

楊苡先生這部口述自傳出版於2023年年初,過去的一年裏,在讀者的口口相傳中已有諸多名句和「名場面」誕生,譬如,「活著就是勝利」;譬如,在女生宿舍出醜的蔣介石,盯著女學生直呼「beautiful」的吳宓,袖口往外掉棉絮的沈從文……一個世紀的人來人往,在楊先生的回憶中留下許多人物寫真。她說:「我活到這個年紀,知道許多人的後來的情況,就像故事知道結局一樣……這些人和事不時想起,想忘也忘不掉,有時又不願想,因為好多人,一輩子過去,細細想來,更像一出悲劇。」

一個世紀的時間,足夠看過許多「悲劇」。得知牽掛半生的「大李先生」病逝時,不吃不喝哭了三天;穆旦去世時她沒有眼淚,只是那封信看了許久,「看來看去就那一行」。兄弟姐妹、同學少年,走著走著就走散在時代洪流中。但楊先生的敘述並不讓人感到無限悲涼,大約得益於一種翡翠般的底色——她說「文革」後和中西女中的同學見面,發現中西同學裏沒一個輕生的。她最懷念那時的生活,中西的校服是綠色的,想單獨寫一本書就叫【翡翠年華】。

她的「同學少年」,許多國民黨高官子弟,印象最深的是陶希聖之女陶琴薰。國民黨大勢已去後,陶琴薰選擇留在大陸,楊先生回憶道,陶希聖甚至「懇請蔣介石讓軍艦等了一段時間才開」。去翻陶希聖的日記,這位【中央日報】的總主筆記事簡略、情感克制,仿佛「撲克臉」,唯獨在勸愛女一同赴台這件事上,一再地流露出焦急:「蘇儒偕琴薰明日由港返滬,因此冰如急往港勸其留港也。」(1949.4.7)「蘇儒琴薰仍往滬,冰如阻止無效。」(4.8)「經國為向空軍接洽,將琴薰臣塵等送台。蘇儒不欲去滬。」(5.2) 「蘇儒琴薰決心不離滬」。(5.24)「為琴薰及寧寧悲傷。」(5.25)

楊先生是天津中國銀行行長楊毓璋之女,盡管她對家族舊事與銀行生意並無興趣,但在不經意間留下了有趣的金融史料。家裏七叔因為「挪用公款」被處分,是從天津中國銀行的副行長調任北平中國銀行行長。「副的變成正的,聽上去不是升了嗎?事實上天津才是北方的金融中心,就像上海在南方的地位,北平銀行的地位和天津銀行不能比,在好多生活在租界的天津人眼中,北平土得很。」偌大一個家族,楊家大姑媽四姑媽最後竟是餓死的,因為財產都存在中國銀行裏,日本人發行儲備券以後便一下子變得一貧如洗。「這是受我父親影響,他不信翡翠黃金,美元也不信,只信中國銀行,錢都存那兒。」中國銀行的信譽曾在金融風潮中一次次挺過來,但戰爭讓第一代中國銀行家的種種努力頃刻間化為烏有。

因為家世的緣故,楊先生的口述中不乏名人要人,但關於這些「人物」的回憶始終有一種貼近又疏離的感覺,她所念念不忘的是一個個普通人的遭際。相信每一位讀者都能讀到屬於自己的篇章。(彭珊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