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瞭望|科創拓展電影工業化新空間

2024-01-15新聞

科技與電影的融合不僅體現於大銀幕上令人炫目的視聽特效,更推動著電影行業生產方式、管理流程調整升級,為電影產業全鏈條高效賦能

建立與中國電影產業高品質發展相符合的電影技術標準體系和檢測認證專業化品質體系,對於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王雨坤

巨大的攝影搖臂在一輛靜止的列車置景上空滑動,棚頂懸掛著固定機位攝影機,多位攝影師攜帶可移動攝影裝置在車廂中動態拍攝……搖臂機位、吊裝機位、可移動攝影設施,共同打造出一個模擬「高速行駛」狀態的列車拍攝場景。

這是深圳大疆創新科技公司在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展覽會上鋪設的展台之一。

2023年8月23日,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展覽會在北京開幕。這是一場電影從業者的盛會,吸引了包括大疆在內的近500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各領域頭部企業超100家,國際參展商約占40%,參展內容涵蓋電影制作、放映裝置等系列新技術、新裝置、新套用。

「我們在這裏尋找業內最先進的技術和套用,及時更新裝置、提升拍攝水平,以便更完美地實作預想的拍攝效果。」一名影視從業者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中國的電影工業化,是在新型工業化戰略背景下推進的,科技創新成為提升電影工業化水平的關鍵因素。【「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也將「電影科技能力顯著增強」列為努力實作的主要目標之一。

科技創新支撐管理方式革新,促進電影產業分工更加細化、工序工種更加專業,有力推動規模化、高效率生產;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核心技術突破,引領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前沿方向,促進技術套用實作批次復制;以科技創新突破「標準壟斷」,建立完善中國電影技術標準化體系,為電影工業化發展開辟新賽道、開啟新空間。

近年來,中國電影從業者積極開展技術革新,將創新技術融入電影創作和生產管理各環節。科技與電影的融合不僅體現於大螢幕上令人炫目的視聽特效,更推動著電影行業生產方式、管理流程調整升級,為電影產業全鏈條高效賦能。

在中國影視科技創新成果展上,參展企業展示LED虛擬拍攝系統(2023年5月5日攝) 黃偉攝/本刊

更細分工、更專業工種

【流浪地球】(系列)、【外太空莫札特】、【四海】、【我和我的祖國】、【邪不壓正】、【中國合夥人】……在這些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電影幕後,都能找到劉楊團隊的身影。

現年四十歲出頭的劉楊,是三界影業影視制作服務公司創始人。該公司擅長使用高科技管理軟體實作拍攝現場視訊管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見到劉楊時,他正在某部電影的拍攝現場。在他的手機上,可以清晰監看現場拍攝進度。

現場視訊管理,可以實作前期拍攝與後期制作有機銜接、一體化管理,已成為電影工業化操作流程中不可缺少的關鍵一環。「工業化,意味著更細的分工、更專業的工序工種。有了新技術的支撐,拍攝現場可以實作即時的視訊管理,大大提高了各工種之間的協同效率。」劉楊說。

以【流浪地球】系列電影的拍攝過程為例。作為一個後期視效鏡頭制作量巨大的計畫,該片拍攝素材時長超過一千小時,上千個視效鏡頭的拍攝需要在綠幕前完成,並直接進行現場合成。

比如演員穿著宇航服在月球上的畫面,雖然拍攝時的背景是綠幕,但在導演的監看螢幕中,動人心魄的月球和宇宙畫面已經合成好並呈現在畫面中。

這意味前期準備工作更加充足——分鏡組畫出拍攝分鏡頭故事板,電腦視覺特效團隊準備好合成所需的虛擬背景,現場視訊管理團隊負責將攝影組拍攝的綠幕鏡頭與偏好設定好的虛擬背景進行即時合成,以實作「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精準拍攝。

在拍攝現場,導演、錄音、電腦視覺特效、燈光、美術、動作指導、數位影像調色員等各環節工作人員,都有獨立的拍攝監看條件。

劉楊告訴記者,他的團隊使用了當時中國唯一一套8路現場即時視訊處理系統,既能在輸入埠確保8台攝影機的高畫質訊號保質保量接入系統,又能在資訊采集儲存後將訊號分幾十路輸出,確保在現場的每個部門都能同步看到拍攝內容。

「電影產業要實作工業化操作,要求更多地將前期拍攝與後期制作整合為一。」劉楊說。「比如,我們會按照劇本和分鏡頭要求,充分預設調色等原屬於後期制作環節的工作方案,在前期拍攝時一體執行。而不是在拍攝結束後,把不滿意的問題交給後期去修改處理。」

電影制作是一項龐大工程,從前期立項到後期宣發,需要經過紛繁復雜的工序,提升運轉效率十分關鍵。許多電影團隊透過使用多人協作管理軟體等方式,提高前後期各工種之間的協作效能,使電影制作過程更為可控,有效節約人力、時間和經費。

【封神】系列電影視效工作量占比較大,需要使用動畫預覽等方式幫助演員與各部門提前形成默契,為前期拍攝與後期視效制作建立銜接。僅【封神】第一部,動畫預覽就長達125分鐘。

開機前,分鏡團隊完成分鏡和分鏡預覽,經導演確認後,剪輯師制作動態分鏡,然後由分散於世界各地的多個預覽制作團隊合力完成動畫預覽。在此過程中,編劇、分鏡頭、堪景等制作環節均依托多人協作軟體共享工作數據。

比如,編劇用文字方式描述特效場景的動畫效果後,分鏡人員會根據編劇的描述進行分鏡繪制,並透過協作軟體與編劇即時溝通調整具體細節;剪輯師則會根據分鏡人員在協作軟體中釋出的分鏡動畫,設定動畫中的人物座標、畫面比例等參數;後期制作部門根據這些參數進行堪景、測溫、測繪等,並將相關數據輸入到協作軟體中,供現場拍攝使用。

據了解,目前科幻玄幻、軍事動作、動畫類電影,都會不同程度采用科技手段來提升管理現代化水平。可以說,科技手段的套用,整體重構了電影拍攝制作各環節的管理模式,透過大幅提高管理效能,為電影工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電影【流浪地球2】海報

從「跟跑」到「並跑」「領跑」

近年來,中國電影人把握拍攝制作、傳輸放映、系統設施、標準檢測和技術服務等關鍵節點,堅持自主創新,向「卡脖子」技術難題發起攻堅,具有中國特色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多元化、現代化、工業化電影攝制發行播映技術體系逐步完善。

在一些領域,中國電影科技已由「跟跑者」變為「並跑者」和「領跑者」,引領著中國電影工業化前沿方向。隨著更多新技術不斷套用於電影的拍攝、制作、放映全鏈條,成熟做法和經驗得以批次復制,持續提升電影工業化水平。

在放映領域,「中國巨幕」突破技術難題,使中國電影擁有了第一個自主巨幕品牌。

「中國巨幕」擁有母版制作技術和專利影像最佳化系統。2018年,「中國巨幕」獲得亞洲電影博覽會頒發的第一個獎項「高端巨幕格式科技獎」。這是電影行業進入數位時代後,中國影院技術獲得的第一個獎項,標誌著中國電影技術開始在國際舞台贏得尊重。

華夏電影影院系統(CINITY),是中國自主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格式電影放映系統和國有電影品牌,創造性地融合了4K、3D、高亮度、高幀率、高動態範圍、廣色域、沈浸式聲音七大電影放映領域的高新技術。

CINITY在放映端的重點技術突破,帶動了高技術格式電影產業鏈的創新和叠代,推動更多電影在拍攝制作時就采用支持更高技術規格的拍攝模式。【我和我的祖國】【唐人街探案3】【金剛川】等國產影片都以CINITY格式上映。

在制作領域,伴隨中國電影走出去和國際化發展,中國自主電影技術和裝置已逐步從服務國內市場向統籌服務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轉型。

以影視裝置為例,目前中國已在無人機航拍領域實作全球領先。比如,大疆全新釋出的無人機Inspire3,能夠進行8K全片幅的電影級拍攝。

在專業攝影機領域,中國自主品牌提供了更多功能、更高效能、更輕量化、更高價效比的產品選擇。國家地理紀錄片【大象的秘密】第二集「沙漠」,就是由中國產電影攝影機品牌卓曜科技生產的攝影機(MAVOEdge6K)擔任主機拍攝。該片榮獲2023年第75屆艾美獎非劇情類節目最佳攝影提名。

第一個由中國主導的電影技術標準

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有一個「迷你」電影放映廳。除了面積不同,其中的各類系統設施與商業影院系統設施一模一樣。

這裏其實是一個「檢測認證實驗室」,幾乎所有新近上市的電影裝置、影院放映裝置都會到此進行檢測。【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來到這裏時,實驗室正在組裝一套國產電影音響裝置,即將進入檢測階段。

「我們會為送檢裝置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助力它們與國際國內標準接軌,更好適應國際國內市場。」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工程師成相翼說。

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是國際電影標準化組織電影技術委員會(ISO/TC36)在中國的技術歸口單位,中國電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也設定於此。該所長期致力於電影科學技術研究和技術標準制定。

標準化,是實作電影工業化的核心。透過科技創新突破「標準壟斷」,建立完善中國電影技術標準化體系,成為中國電影提高工業化水平的「必備武器」。

在世界電影發展歷程中,歐美已開發國家借助先進技術和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建立起完整的電影工業化體系,並透過主導制定國際電影技術標準,把控國際電影產業發展方向。特別是,電影產業進入數位化發展階段後,國際數位電影技術標準長期由美國好萊塢主導制定。

因此,建立與中國電影產業高品質發展相匹配的電影技術標準體系和檢測認證專業化品質體系,對於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為解決各國普遍存在的數位立體電影放映標準不統一、銀幕亮度低、左右眼影像串擾嚴重等問題,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結合中國數位電影立體放映技術和標準研究情況,向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制定相關標準的提議。

2019年,該所提出第一個由中國主導的國際電影技術標準【數位影院立體放映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提案,得到各國專家支持。2023年5月,這一技術標準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釋出。

「標準的釋出打破了國外‘標準壟斷’,填補了中國電影技術的國際標準空白,充分提升了中國電影技術標準的國際話語權,為推動國產裝置進入國際市場爭取了更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動權。」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工程師周令非表示。

近年來,中國電影人緊跟電影產業發展趨勢,瞄準電影攝制、放映、安全、版權等技術標準領域持續發力,在制作流程、生產管理、產業營運等方面努力尋求「標準化突破」。

當前,結合中國電影發展現狀及未來需求,中國正積極推進與國際相接軌、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奮力推動中國由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