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紅星路是成都市錦江區著名的文脈大道和文化地標,在近代以來,以紅星路二段為核心的區域,一直是成都的文化中心地區,是巴蜀文化、中華文脈傳承發展的重要基地和紐帶。」四川省政協委員王道義這次的建議,就與成都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相關。
四川省政協委員王道義
王道義多年來對成都市歷史文化有過細致研究,他提到,成都的文化淵源,與紅星路二段密切有關。巴金、瓊瑤、劉心武等人都出生在這附近,沙汀、艾蕪、周克芹、流沙河等生活工作在這裏,還有不少近現代歷史文化大家巨匠曾寓居、遊學於此。王道義認為,這些現象都值得引起社會各界更高關註和重視,為代表性歷史文化遺跡、名人故居設定簡要美觀的標牌或紀念刻石,用惠而不費的方式彰顯巴蜀名人風采和歷史文化名城魅力,講好四川故事,賡續中華文脈。
「比如在和平街區域,清末民初,大鹽商、著名愛國藏書家嚴雁峰買下位於嶽鐘琪舊宅景勛樓,改建為嚴氏賁園,賁園是當年成都著名的文化沙龍,張大千赴敦煌莫高窟采風前及采風歸來曾寄居賁園和桂王橋東街多年。」王道義解釋道,布後街,因清代四川布政司衙門所在地而得名,衙門所在地就是現在的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大樓。其他諸如慈惠堂街、嶽府街、慶雲南街等等,這裏曾發生過大量的歷史文化故事,是許多名人的舊居故址。
基於對此領域的關註,他還提到了成都歷史文化名街「支磯石街」的正名問題。王道義認為,支磯石街的正確寫法為「支機石街」。在1933年底制作的【成都街市圖】上,該街名被誤為「支磯石街」,一直訛傳至今。王道義解釋,「機(機)」的本義是「發射機關」,引申義為「機械」「織機」等;而「磯( 磯)」的本義指「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如赤壁磯、燕子磯等。十分明顯,這種地貌與該街道古今自然環境毫無關系。他建議,相關部門可以正本清源,組織開展綜合評估、專家論證、征求意見,為「支機石街」正名,並加強街道標誌的設定和管理。
除此以外,作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省書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王道義在參會之後,也有了許多書法領域的想法和建議。他提到,四川要積極探索全媒體書法篆刻文化傳播方式和書法事業的協同發展。他建議,2024年是重要的年份,可以開展回顧式、精品化、主題性詩文書畫創作,協同我省多部門聯合舉辦省內外征稿的相關主體性展覽。
(本文圖據采訪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