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江蘇兩會丨委員建議支持淮安建設「國家戰略腹地」

2024-01-25新聞
在已擁有五座GDP萬億城市的江蘇,地處蘇北的大運河歷史文化名城淮安如何自我定位?江蘇省政協委員、淮安市政協主席戚壽余向正在召開的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送出提案,建議支持淮安建設國家戰略腹地。
戚壽余表示,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最佳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淮安地處蘇北中心腹地,長三角和京津冀兩大經濟圈的交匯點,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江淮生態經濟區、沿海開發等國家和省重大戰略覆蓋疊加。從交通區位、發展基礎和城市功能看,淮安都具備「國家戰略腹地」的基本特征。
淮安位於南京都市圈最北部,東望鹽城,西接宿遷和安徽滁州,2022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742億元,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7.5%左右。戚壽余認為,淮安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已建成公鐵水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淮安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利於進一步強化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也利於暢通長三角地區北上、西進通道,密切與京津冀、中西部的聯系,促進資源高效配置、要素合理流動,助力構建統一大市場。
戚壽余建議江蘇省在相關規劃、政策、計畫、資金等方面支持淮安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按「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相關定位和要求支持淮安打造沿海城市帶產業融合發展縱深區、生態價值實作引領區。同時,強化交通物流連結,推動淮安和上海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充分銜接。
他建議,支持淮安承接上海全球城市非核心功能產業的有序轉移和異地發展,強化與沿海發達城市的產業融合。進一步密切與上海、南京等地高校院所的合作,推動科技資源交流共享,聯合建設一批高層次創新載體和研發服務平台,推動創新成果向淮安轉移轉化。
他還建議打響「淮味千年」區域公用品牌,讓更多淮安優質農產品端上沿海城市的餐桌;打造生態康養基地,高水準打造白馬湖、洪澤湖、天泉湖等旅遊度假區,讓淮安成為長三角中心區城市市民健康養生的後花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