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醫保局了解到,目前,全國已基本實作了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在同一醫保統籌區內家庭成員間的共濟,部份地方已經實作省內不同城市間的家庭共濟。
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如何共濟給家人?哪些原因會導致醫保個人帳戶共濟不成功?國家醫保局10月5日釋出相關解答。
01
根據解答,家庭共濟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共濟的家庭成員僅限於父母、配偶和子女等近親屬。二是共濟的家庭成員必須參加了基本醫保。
有網友反映,自己已經繫結了「醫保親情帳戶」,但還沒能實作「醫保個人帳戶家庭共濟」。
實際上,「親情帳戶」與「家庭共濟」是兩項不同的操作。親情帳戶是幫助家人展示醫保碼,花的是家人的醫保額度,與繫結人的個人帳戶無關。而共濟帳戶,則是把繫結人的醫保個人帳戶額度共濟給家人,花繫結人的錢幫家人「買單」。
據介紹,參保人可透過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地方專區、當地醫保部門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家庭共濟」功能模組,實作線上辦理。
需要註意的是,只有職工醫保參保人才有個人帳戶,也只有職工醫保參保人,才能將個人帳戶資金共濟給家庭成員。同時,職工醫保個人帳戶,錢可以共濟,卡不能共用。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就醫購藥都必須使用患者本人的醫保卡。
國家醫保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共濟2.18億人次,共濟金額262.57億元。截至9月16日,11個省份已將共濟範圍擴大至近親屬,26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實作職工醫保個人帳戶省內跨統籌區共濟。
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各地將實作個人帳戶的省內共濟,明年起將探索推動跨省共濟。
02
有哪些原因會導致醫保個人帳戶共濟不成功?
原因一:沒有參保就不能繫結「共濟關系」,不能使用
家庭共濟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共濟的家庭成員僅限於父母、配偶和子女等近親屬。二是共濟的家庭成員必須參加了基本醫保。
原因二:共濟帳戶≠親情帳戶
親情帳戶,是幫助家人展示醫保碼,花的是家人的醫保額度,與繫結人的個人帳戶無關。如李明帶孩子看病,忘記了帶孩子的醫保卡,就可以透過手機,將孩子加入自己的親情帳戶,親情帳戶內會自動生成孩子自己的醫保碼,幫孩子掃碼就醫。
共濟帳戶,是把繫結人的醫保個人帳戶額度共濟給家人,花繫結人的錢幫家人「買單」。開通醫保個人帳戶共濟後,父母、配偶、子女等近親屬都可以使用這一共濟帳戶的余額,支付看病買藥時產生的費用。
部份參保人就醫時,只幫家人繫結了「親情帳戶」,沒有操作「家庭共濟」,導致未能實作個人帳戶家庭共濟。
原因三:繫結的共濟人個人帳戶余額為零,不能使用
在成功繫結「共濟關系」後,如果共濟人的醫保個人帳戶余額為0,就會出現不能支付的情況。
原因四:不在同一醫保統籌區,不能繫結「共濟關系」
目前,部份省份規定,只有在同一醫保統籌區的直系親屬間,才能共濟醫保個人帳戶。河北、江蘇等省份,已經實作了省內不同城市間的個人帳戶家庭共濟。但目前,個人帳戶還沒有實作家庭成員間的跨省共濟,如果與家庭成員在不同省份參保,還無法共濟個人帳戶余額。
在實際就醫過程中,如果「家庭共濟」個人帳戶使用不成功,您先不要著急,看看自己屬於哪類情況,找準問題所在,順利享受這一政策。
03
如何正確繫結醫保個人帳戶家庭共濟?
參保人可透過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地方專區、當地醫保部門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家庭共濟」功能模組,實作線上辦理,具體途徑由各統籌區醫保部門向社會公開。
以河北省為例,有以下幾步:
1、註冊登入帳號:以河北省職工參保人為例,可使用微信或支付寶搜尋「河北智慧醫保」小程式,進入「河北智慧醫保」小程式登入頁面,透過註冊帳號或者手機號快捷登入的方式登入小程式。
2、繫結親屬關系:職工參保人登入「河北智慧醫保」小程式後,在業務辦理欄目中進入「個人帳戶共濟」功能,點選「添加我的親屬」按鈕,進入繫結家庭成員資訊填寫頁面。
3、填寫家庭成員資訊:在添加親屬頁面,按要求填寫需要繫結的親屬姓名、親屬證件號碼、親屬關系等資訊,完成親屬繫結。繫結的家庭成員必須為河北省內正常參加職工醫保或居民醫保的參保人,一名職工參保人最多可繫結8名家庭成員。
4、家庭成員管理:參保人進入個人帳戶共濟管理頁面,可查詢繫結的親屬帳戶共濟消費記錄等資訊。如需要解除繫結關系,職工參保人可選擇需要解綁的家庭成員,透過「解綁」操作完成關系解綁。
5、實作共濟結算:被繫結的親屬到全國範圍內定點醫院看病就醫使用本人醫保碼或醫保卡結算時,系統自動完成共濟結算(無需咨詢醫院工作人員是否支持帳戶共濟結算)。需要註意的是:如果該親屬被多個職工參保親屬繫結,系統在結算時,就會自動選擇個人帳戶余額最多的共濟人結算,如該共濟人的個人帳戶余額不足以支付本次結算,則參保人無法實作共濟結算,系統不會從多個共濟人帳戶中「湊錢」結算,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其他方式繼續結算。
此外,對於操作智慧裝置困難的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也可以線上下醫保大廳辦理。
綜合央視網、新華社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