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不攻自破?歐盟剛投票制裁中國,中方就亮出王牌,四大車企抗議

2024-10-07新聞

歐盟就是否向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為期五年的反補貼稅一事獲得了投票透過,中方除旗幟鮮明表示反對外,還亮出了手中王牌,這使得事件變得越發復雜起來。歐盟此舉,顯然是政策驅動下的非公正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這與歐洲堅持的所謂市場化經濟背道而馳,讓歐盟政客的謊言不攻自破。征收反補貼稅帶來的深遠影響,讓作為當事方的中歐車企也無法坐視不理。目前,吉利、奔馳、寶馬及大眾等車企,也陸續表達了反對態度。

從去年10月開始,歐盟委員會就正式啟動了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並於今年7月4日對中國車企開征了臨時反補貼稅。按照此前透過的終裁草案,歐盟計劃對中國電動車征收17%到36.3%的反補貼稅。歐盟此舉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會直接拉高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銷售價格。

短期內來看,歐盟此舉就是為了阻擊中國電動汽車的海外市場。這與美國制裁華為的行徑,本質上是一致的。兩者都是透過行政手段,直接幹預正常的市場競爭行為。顯然,這與歐美國家長期宣傳的所謂市場經濟理念,是背道而馳的。這也讓歐洲政客的謊言,不攻自破。

長期來看,最終為此買單的,仍然是歐洲消費者和歐洲車企。一方面,中方電動汽車的核心優勢,並不是所謂的價格優勢,而是在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中所形成的整體供應鏈優勢。這一點,並不是歐盟政客企圖透過價格管控的手段就能遏制住的。更直白講,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相較於傳統歐洲車企,已經具備了非對稱優勢。在此前提下,消費者想要更好的體驗,就只能選擇中國電動汽車,也只能為此買單。從這個角度看,歐洲消費者顯然成為了受害者。

另一方面,歐洲車企要想在電動汽車領域獲得長足發展,就離不開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畢竟,就連特斯拉也選擇在中國建廠合作,更不用說其他歐洲汽車企業。然而,歐盟征收反補貼稅,中方肯定會作出相應的反制措施。歐盟中國商會用委婉的語氣,亮出了中方手中的兩張王牌。一旦歐盟征收關稅,中方就要慎重考慮對歐投資的計畫。此外,也不可避免對歐洲乃至全球在華生產電動車的企業,帶來不必要的幹擾。因此,歐洲車企對歐盟此舉顯然是不買賬的。

可以肯定,歐盟對華車企征收反補貼稅,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要知道,中國才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消費市場。歐盟此舉,必然會讓歐洲車企失去開拓大陸市場的機會,也暴露出歐洲政客對中國電動車企業競爭力的恐懼與無奈。

對於中方車企而言,短期的影響似乎無可避免,但並非沒有解決辦法。據悉,比亞迪、吉利及小鵬汽車等車企,已計劃透過直接在歐洲建廠,或者成立合資公司等本土化手段來避免反補貼關稅的影響。從長期來講,中國已經建立起了全球最完善的電動汽車產業鏈體系,而且在可預見將來,並沒有哪個國家或者地區,有能力與之競爭,這才是中方最大的底氣所在。從這個角度看,不是中國車企離不開歐洲,而是歐洲車企離不開中國。因此,中方手裏尚還有王牌在手。

我們相信,公平競爭的市場,才是對中歐車企及消費者有益的市場。傳統的貿易保護主義,最終只會讓歐洲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