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議是「 不要為了投資理財而去投資理財,而是要把投資理財融入到你的生活中 。」
這麽說可能有點玄乎,但是我舉個例子,可能大家就明白了。
之前全民「陽了個陽」的時候,朋友圈裏有幾個常年跑全馬的選手紛紛表示自己 「無癥狀」、「藥都沒吃就過去了」,讓刀片嗓水泥鼻的小趴菜們很是羨慕,紛紛表示「看來真的還是得運動健身」,然後大家緩過勁兒來,也確實是有不少小夥伴去辦了健身卡。但是能堅持下來的,至今也沒有一個。都是認真打卡了一個多星期,好點的半個月,就開開心心過大年去了。
於是健身卡閑置了,之前練出來的那點耐力和爆發力,也全部歸零了。
這種「為了運動健身而去運動健身」的行為,與我開頭說的「為了投資理財而投資理財」,就非常像了。
本質上都是看到別人吃到紅利之後,就火急火燎地急著進場 ,覺得自己也能分到一塊蛋糕,結果門票買了,盤子端了,輪到分給你的時候,可能也就剩點蛋糕渣或者鮮奶油花了,還不夠塞牙縫的。
這種理財方式,是我最反對的。
如何把投資理財融入日常生活?
那麽,怎樣才能「把投資理財融入到日常生活裏」呢?
還是拿健身作比喻。
真正能吃到健身紅利的人,絕對不是看了健身博主曬出的人魚線馬甲線就沖去健身房辦年卡的人,也不是仗著自己年輕時是灌籃高手就挺著四十歲的啤酒肚下樓打野球的人。
他們一定是先評估自己的身體情況,包括心肺功能、體脂率、每日攝入能量值,甚至是每天能撥出多少時間運動,每個月能累積多少運動量;然後再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以及興趣愛好,去選擇適合的運動,並且循序漸進地去堅持。
那麽短則一兩個月,多則半年一年,肯定能收獲更板正的身材,更飽滿的精氣神以及更能打的免疫力。
正所謂「厚積薄發」。
理財也是一樣。
無論投資還是理財,一定是一個長線作戰的方案。
哪怕有人靠短線快進快出買賣基金/股票賺到了錢,那也必然是積累了相當的金融知識, 才能獲得相應報酬的。
所以我建議: 平時的碎片時間,可以用來學習下金融知識 ,不一定要馬上下手買入基金或者股票,你可以先廣泛地去留意這方面的資訊,比如說開啟支付寶看一看理財討論區或者理財直播,看看老基民或者是基金經理們是怎麽操作的,基金的底層邏輯是什麽,最近哪些賽道比較熱門,哪些賽道發展潛力比較大,債基跟股基的收益預期和風險預期有多少等等,把這些問題搞明白之後,你再下場,就比較穩了。
其實說起來很復雜,真的付諸於行動,也就是 每天花個半小時四十分鐘,午休或者通勤的時候刷刷手機 的事兒,花費時間不多,消耗精力也不多,也就更能堅持下去。
學習和思考,讓投資理財與生活更密不可分
比如說我自己,就會時常這樣刷一些金融資訊和理財知識,今天上午剛刷了支付寶上螞蟻財富開門紅理財節「基民開年十問」的理財直播。
我覺得這個直播還挺接地氣也很中肯的,關鍵是還很犀利,畢竟主持人是易立競,哈哈。
並且,嘉賓還是5位「經常出現在基金討論區」的基金經理,讓他們來回答十個基民在2023年最關註的問題。
這就挺有參考意義了。
第一個犀利的問題就是: 2022基金不好虧成這樣,2023可能好嗎?
其實我有個習慣,不管是看直播還是看新聞的時候,對於這樣預測性的問題,我也會自己試著來回答一下,一來是驗證下自己的邏輯思維跟專業大咖是不是一致,有沒有什麽思維盲區;二來也是用別人的觀點來檢驗一下自己的眼光,來考慮下自己下一步的方向需要怎麽走。
總之邊學習邊思考,肯定是錯不了的 。
而這個問題,基金經理的回答跟我預想的差不多,不過比我更樂觀。比如說我覺得2022年滬深300指數跌了百分之二十多,那麽基金肯定是跑不贏大盤的,但是基金經理就覺得雖然2022年滬深300指數整體跌了接近22%,但是有的主動股票基金還是正收益,並且整體基金的收益率跌得還是比滬深300指數少的,也算是跑贏了大盤的。
這個回答對於我今年的投資觀就比較有指導意義了,2022年我投資基金可能會更關註它的長線發展,而不是追求賺快錢,在對這個行業領域以及這款基金有所了解的前提下,允許它有些短期的波動,以 少量、穩定、分散投資、隨時補倉 為主,這樣就比較適合2023年的大環境形勢。
這也算是「把理財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的一個表現吧。
資產管理:理財與生活結合來看,別浪!
當然,光有思想上的「融入日常生活」是不夠的,既然是理財,那麽在財務上,也需要去融入。
這一點我也參考了螞蟻財富開門紅理財節的理財直播中「基民開年十問」的內容——
比如梁杏講「消費」,就說: 消費作為第一架馬車,2023年一定會迎來復蘇,但也同時認為消費復蘇的增幅會有限,不會回到2019年前沒有疫情時的增速。
這裏她舉了個「三亞已成全國最堵城市」這樣的新聞。表示作為國內旅遊的晴雨表,三亞的復蘇一定意義上代表了後疫情時代消費上的擡頭。
這一點我是同意的。因為我自己生活的城市杭州,在春節前後出門的時候,也明顯感覺到車流量要比22年大很多,這就表示大家其實是「憋瘋了」,都是有消費欲望的。但是這個欲望並不會像有些人預計的「報復性消費」,還是比較理性的。
比如說2022年電商節整體遇冷、以及90後儲蓄意願增強,還有就是抖音上各種低價團購銷售火爆,大家對「錢」看得還是比較重的。
所以, 2023年無論是投資還是理財,都還是要以「維穩」為主 。
不要亂入自己不了解的領域,不要聽一面之詞就追漲殺跌,不要看別人賺錢就盲目跟風下場,最關鍵的是,不要拿自己的生活資金或者展業資金來「賭一把」 ——穩住,別浪!萬萬不要「報復性」進場,否則哪怕虧的機率倒是不大,但達不到收益預期也是基本沒什麽懸念的事情。
加buff: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但是,哪怕你已經把「投資理財」變為了融入你生活起居中的習慣,那也不能「浪」。
我的最後一個算是「附送」的建議就是: 普通人理財,萬萬不可閉門造車,一定要找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我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有自知之明。
雖然說理財也有那麽幾年的經驗攢下來,但是我從來都沒有單槍匹馬的殺入股市,哪怕身邊有「投資鬼才」各種給小道訊息內幕資訊,我也從來不會跟著盲目進場,即便是近親好友來說賺了多少之類的,我也不會去腦子一熱跟風下場。
因為本質上我很清楚 我的認知、風險承受能力以及預期受益之間是一個怎樣的三角關系 , 也就是說我是配不上那些橫財的。 我和我身邊絕大多數朋友的理財能力僅僅算入門,根本沒有能力為自己帶來穩定的符合預期的收益。如果你像我一樣見過脫產炒股賠得從小洋樓搬進車庫雜物間的爺叔們,或者是玩基金把自家工廠公司全玩沒了一夕之間從頭再來的小老板們,那你也會像我一樣謹慎的。
人吶,真的貴在自知。
像我這類業余玩家段位的人,在理財這件事上,只能做個「 決策者 」,而不能做「 出題者 」。也就是說,我只能 憑借自己的金融知識,理性地接納基金經理的理財建議和對市場行情的分析 ,而不是按照自己的認知,去殺入未知領域妄想開荒圈地,否則真的還不如把錢放在余額寶這樣的貨幣基金裏收益高。
簡單解釋下這其中的合理之處。
現代社會的核心框架之一就是 先進的協作體系和日趨復雜的知識結構之間的對沖關系 ,說人話就是:我雖然有很多東西不懂,但卻可以成本可控的找到專業的人去幫我解決問題。
跟著基金經理投資理財這件事的本質,其實本質上和去醫院看病和去飯館吃飯沒有任何區別。
你想吃佛跳墻的時候,為什麽會選擇找一家餐廳,而不是自己在家鼓搗?
你牙疼的時候,為什麽會選擇去找專業牙醫,而不是自己拿起老虎鉗伸進嘴裏幹活?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你的付出和收入,必然是成正比的。這個道理你幹飯的時候明白,拔牙的時候明白,為啥輪到投資理財的時候就鬧不明白了?
非得擼胳膊挽袖子親自下場,是嫌虧得還不夠多,臉蛋子被扇的還不夠疼?
永遠不要用自己的愛好去挑戰職業,聽我的,好麽?
當然了,這裏我也必須多叨咕一段「免責聲明」,也是給諸位提個醒: 基金經理和投資理財的關系很像經驗豐富的船長和大海 , 船長的技術和經驗是抗擊風浪的關鍵,但沒有任何船長敢說自己能夠征服大海。
最後總結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對於理財的態度,萬萬不能是「三天打魚,一百天曬網」,而應該是「有棗沒棗打一桿子」。這裏給個甜棗吧,算給大家一個「奔頭」—— 照刷到這篇文章80%人的平均收入,如果科學理財,按6%到8%的預期收益率來看,每年的預期理財收益,換個新款水果手機問題不大,相當於一個中位數的年終獎 。
這就是最基本的利好,每年6%左右的資產增值,對於每個人來說其實吸重力都還是挺可的。而你需要去堅持的,其實就只有兩點:1、學習;2、理性。只要你能做到 不要亂理財,也不要不理財 ,把 理財當作一種長期有效且不會間歇性退場的生活方式, 那麽你就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報酬。
當然了,以上我講的所有建議,只能供大家做理財的參考,朋友們千萬不要當成投資指導,我們自己才是自己投資理財的第一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