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農業生產的基本要素。近年來,為保護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黑龍江不斷最佳化農技農藝措施,讓黑土更肥,築牢「連豐之基」。
2023年,「北大倉」黑龍江省為端牢中國飯碗繼續作出貢獻:糧食總產達1557.64億斤,連續6年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實作「二十連豐」,連續14年居全國首位。
天寒地凍,銀裝素裹,12月的東北大地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在位於黑龍江省望奎縣火箭鎮的龍薯現代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的地塊內,一輛大馬力拖拉機拖拽著糞肥拋撒車轟鳴駛過,發酵好的黑色糞肥被均勻拋撒在耕地中的白雪上。
黑龍江省望奎縣火箭鎮龍薯現代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地塊內,機車正在拋撒糞肥。新華社記者黃騰 攝
「拋撒糞肥最適合冬天作業,土壤凍硬了不怕壓。」龍薯現代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理事長常庚國站在地頭,看著正在作業的機車說,糞肥拋撒車需要大馬力機車牽引,轉速越快拋撒越均勻。每年夏秋季開始收集附近村屯畜禽糞便進行發酵,使用糞肥不僅有利於環境保護,還降低了聯社化肥用量。
常庚國說,聯社拋撒糞肥替代化肥種植馬鈴薯已進行了4年,土壤狀況發生很大變化。「原來地裏踩上去‘邦邦硬’,現在明顯感覺松軟很多。」常庚國介紹,土壤變松軟後,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受力更均勻,表面更光滑,「賣相變好,自然價格也更好。」
水土流失嚴重威脅黑土地地力培肥,在北大荒集團友誼農場有限公司,「等高線環播」大大減輕了這種威脅。
「以前這塊地,一下大雨黑土順著壟溝就被沖到坡下了,種啥都‘白扯’,誰都不願意種。」在北大荒集團友誼農場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區,種植戶於殿東告訴記者,現在種的這處地塊,曾是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經過治理後,現在成了大家搶著承包的「香餑餑」。
友誼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部長唐曹甲子介紹,2019年開始,友誼農場有限公司聯合中科院東北地理研究所一同進行「等高線環播」技術研發。「透過現代科技手段實作播種方向環繞山坡、貼合等高線的同時與其形成夾角,來減緩水肥運移速度。」唐曹甲子說,經過數年實踐發現,與直壟相比,「等高線環播」技術可以減少水土流失超過30%。
「黑土不流失,地力越來越肥,這塊地過去平均畝產1300多斤,這幾年都超過1400斤。」於殿東說。
保護黑土地,還要防止土壤中農藥含量過高。在黑龍江省樺川縣梨豐鄉梨樹村,農藥包裝回收點負責人孫振華正將收集來的廢棄農藥包裝瓶裝進小貨車。孫振華說:「廢棄農藥包裝瓶、袋、罐都有專人來回收,曾經遍地都是廢棄農藥包裝的現象再也不見,也不再擔心殘留農藥汙染黑土地。」
孫振華在村裏每看到有亂扔的廢棄農藥包裝就撿拾起來,「原來不少人亂扔廢棄農藥包裝,現在大家保護黑土地意識逐漸提高,會主動給我送來。」孫振華說,這些廢棄農藥包裝被運走後會被運往專業的無害化工廠處理。
據了解,樺川縣建設135個農藥包裝資源回收桶點,形成縣、鎮、村三級網格化全覆蓋的回收體系,廢棄農藥包裝回收率在85%以上。(記者黃騰、董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