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企業分析方法論:如何辨識有利競爭、透視企業護城河?

2024-01-25新聞

有利競爭是企業經營戰略的核心,是競爭力形成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更是幫助企業脫穎而出並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的關鍵因素。

本文分享的是布魯斯·格林沃爾德和賈德·卡恩的【有利競爭:透視企業護城河】。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辨識、理解、預測和影響企業外部的市場和競爭者,指導企業建設「護城河」競爭戰略的重要指南,是行研、戰研、投資等從業人員必讀的經典著作。

無論是企業經營還是投資者選擇投資標的,辨識企業核心有利競爭都是重要的一環。

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講辨識企業有利競爭的方法,文末還介紹了一套分析框架,用於判斷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是否具有永續有利競爭。

評估企業有利競爭包括三大步驟:

步驟一:確認企業所處的競爭領域

這個步驟也是最重要的步驟,核心目的是明確企業位於哪個細分市場、競爭者分別都是誰等問題。

實際操作中,透過制作展現市場競爭結構的行業地圖,標出組成整個競爭結構的各個細分市場,列出每個細分市場的主要玩家,這個過程能幫助企業以更廣闊的視角審視這家企業的行業位置和主要競爭對手。

以前期文章講過的金融雲市場為例。

金融雲市場包括金融雲基礎設施、金融雲平台、金融雲套用三大細分市場,每個細分市場有著不同的玩家和競爭格局,透過行業地圖就可以對整個行業有個清晰的認知。

當然,上圖還有很多最佳化的地方,比如可以把數據進一步視覺化,這樣呈現的效果會更加直觀。

步驟二:檢驗企業在該領域是否存在有利競爭

這個步驟是針對每個細分市場,判斷是否存在進入壁壘、現有的企業是否享有有利競爭。具體該如何判斷呢?一般可看兩個指標:

① 競爭格局的穩定性

如果頭部企業長期處於市場支配地位,那通常表明這些企業存在有利競爭,反之,如果頭部企業經常變化,那可能沒有任何一家企業享有永續的有利競爭。

如果市場參與者眾多,企業進入和結束頻繁,那麽意味著行業進入和結束壁壘低,反之市場內企業越少、越穩定,現有的企業就越可能享受進入壁壘的保護並從有利競爭中獲益。

② 持續的強盈利能力

經濟學上講,充分競爭的市場是沒有利潤(超額利潤)的。

如果某個市場上出現了永續的超額利潤,那大機率這些企業會從進入壁壘和有利競爭中獲益。但這個有利競爭通常是局部的,在相對狹窄的地理空間或產品範圍內。

步驟三:辨識和確認有利競爭的可能來源

有利競爭的可能來源包括成本優勢(專利、技術)、客戶釘選(消費者習慣、轉換成本、搜尋成本)、規模效應(學習曲線)、政策(授權證、補貼、管制)等,需要根據行業內容和企業特點進行具體分析。

值得註意的是,分析時一定要關註有利競爭的永續性,只有不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或顛覆、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擁有的有利競爭才是企業永續的有利競爭。

這裏推薦一個前期文章【 純幹貨!企業戰略分析方法論 】中提到過的著名分析框架—— VRIO

VRIO框架是由現代企業資源觀之父傑伊·巴尼在其書【戰略管理】中提出來的,整本書基於VRIO這個理論框架,系統地介紹了戰略管理的經典理論和分析方法,適用於分析各種案例和真實商業問題,強烈建議大家看一看,小編剛工作時領導就是給我推薦的這本書,非常經典。

VRIO 價值 (value)、 稀缺性 (rarity)、 難以模仿性 (inimitability)和 組織 (organization)。

該理論認為,企業的永續有利競爭依賴於從企業內部尋求獨特的資源和能力。

如果企業擁有的某項資源同時滿足價值、稀缺性、可模仿性、組織四個條件,那就意味著企業擁有了持續有利競爭。反過來,評估企業有沒有持續有利競爭以及優勢的來源,也可以從價值、稀缺性、可模仿性、組織四個維度去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