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中國證券報】28日刊發文章【萬億PPP存量計畫有望「新老劃斷」】。文章稱,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獲悉,為加快落實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新機制,特許經營方案編寫大綱、特許經營協定範本等配套檔將加快出台。
業內人士表示,PPP新機制為中國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發展開啟新通道。隨著萬億PPP存量計畫「新老劃斷」,未來,不符合新機制要求的存量計畫全面整改後將繼續規範有序推進,而符合專項債支持領域且有一定收益的計畫,則可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籌集資金。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小標題)PPP開啟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近期,從PPP新機制到廢止11部PPP有關檔,PPP相關政策密集釋出,開啟了PPP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下一步,我們將在規範和服務兩個方面持續發力,加快落實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近日表示,國家發改委將推動有關方面嚴格落實指導意見及相關配套措施要求,確保特許經營計畫落地不變形走樣。
「PPP新機制為中國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發展開啟新通道。」大嶽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侯明表示,新機制推動政府從「購買方」向「補助方」轉變,如,僅允許政府付費在營運期補貼營運,不能在營運期補貼建設成本,這有利於防範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和降低未來政府支出。
侯明說,在實施程式上,可以先編制特許經營方案,社會資本中標後再履行投資管理程式,財政部取消PPP計畫庫,由地方各級發展改革部門把關計畫特許經營方案等有關內容,依法依規履行計畫審批、核準或備案職責,最佳化計畫審批機制。此外,特許經營期限延長到40年,進一步提高了計畫實施的財務可行性。
「PPP新機制或將PPP市場帶入2.0時代。」招商銀行研究院行業研究員雷霆表示,在新機制規範下,未來PPP計畫將更加強調市場化操作和自我財務維持能力,減少對政府支持的依賴。對於特許經營品質的關註也將貫穿計畫從立項到營運結束結束的全生命流程。
(小標題)PPP存量計畫將分類處置
PPP新機制加快落地,存量PPP計畫尤其是進入營運期計畫何去何從備受市場關註。
機構數據顯示,新機制出台前,PPP存量入庫計畫超1萬個,累計投資約16萬億元,其中超過70%計畫進入建設期或營運期。
對於存量PPP計畫,原則上采取「新老劃斷」方式處理,即2023年2月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計畫清理核查前已完成招標采購程式的計畫為存量計畫;2023年2月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計畫清理核查前未完成招標采購程式的計畫,以及後續新實施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計畫,均應按照新機制執行。後續存量計畫需按照審計整改、已營運、在建、未開工等分類處理。
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PPP研究中心主任薛起堂表示,對於原來的存量計畫,已經簽署合約正在履行的計畫按照原來的政策執行;在計畫管理庫但還未招標的計畫,符合新機制的按照新機制規定執行;已成立計畫公司尚未融資貸款的計畫和需要分期貸款的計畫,銀行暫停了貸款,則需等待人民銀行的新政策。
「此前PPP存量計畫大部份采用政府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助的付費機制,而這兩種付費機制是新機制所不允許的。因此,新機制出台後,滿足要求的PPP計畫數量將減少。」侯明表示,未來,PPP存量計畫審計過程發現的問題將全面整改,已投入營運的PPP計畫將嚴格監管,做好績效管理和安排好預算,規範有序推進。在建計畫和已投入營運的PPP計畫在整改後可以繼續規範推進,這相當於給存量PPP計畫吃了一顆「定心丸」。
此外,侯明表示,對於2023年2月未完成社會資本采購程式的PPP存量計畫,不符合PPP新機制要求,但符合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領域且有一定收益的計畫,可以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籌集資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