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麽英國腐儒要說,現在是中國偷襲俄羅斯的最佳時機?】
有沒有感覺我念的這段開場白聽著就挺厲害的呀?厲害就對啦,因為它是我從英國【電訊報】最近刊登的一篇稀奇文章裏摘下來的。
所以啊,喬治·伊利森在他那文章裏還引了當時英國國防大臣本·華勒斯去年說過的話,說啥呢:「那時候大概有 97% 的俄羅斯軍隊都被牽制在烏克蘭呢。到今年,情況好像也沒啥大變化。烏軍都快打到俄羅斯的庫爾斯克州了,俄羅斯都抽調不出多少正規部隊能好好組織防禦的。好些俄羅斯青少年就被迫火線入伍去打仗,俄羅斯正規軍還在西南戰線盯著烏軍呢。」
所以呢。喬治·伊利森依據英國防務大臣去年透露的那些小道訊息,再加上他自己瞎琢磨,給咱整出個他覺著特別厲害的主意唄。
我曉得你們特想吐槽,我也挺想吐槽的,可咱都先別忙著吐槽哈,畢竟後頭還有更厲害的呢。
為了把自己射出的那支叫「中國此時不偷襲俄羅斯啥時候偷襲」的箭靶子畫好看,喬治·伊利森還給這言論找了好多乍一聽好像有道理但仔細一琢磨根本站不住腳的所謂論據。
比如說啊,「像在 2022 年俄烏沖突起來之前呢,俄羅斯有著大概 4780 門火炮,那中國有 3000 多門自行火炮還有 900 門牽引火炮呢。現在呢,就因為俄軍炮兵的主力好多都被牽制在烏克蘭啦,俄羅斯能部署到遠東地區的火炮數量明顯不夠,中國在炮兵這方面已經有了能反超俄羅斯的相對優勢啦。」
比如說呀,「講起坦克裝甲車呢,俄羅斯眼下大概有 2060 輛主力戰車還有 7080 輛裝甲車,可中國有 4700 輛主力戰車呢,另外還有 1250 輛輕戰車、1200 門突擊火炮、8000 多輛步兵戰車以及 3600 輛裝甲運兵車,並且品質上比俄羅斯還要強些。不管從哪方面看,中國的裝甲力量跟俄羅斯相比,那絕對可以說是咱有優勢呀。」
嘿,就像這樣啊,「中國那可是一直在以俄羅斯沒法比的大個兒規模來增強軍力呢,中國人民解放軍地面部隊有著大概 96.5 萬的現役人員呢,比俄羅斯地面部隊那大概 55 萬的現役人員多多啦。」
比如說呀,「中國那造船工業可比俄羅斯先進強大多啦。俄羅斯以前想弄兩艘兩棲攻擊艦,就因為自家造船工業太不行咯,沒辦法只能求法國,盼著法國給它造兩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可凱瑞米亞危機一爆發,俄法這交易就黃啦。而中國海軍一直在那拼命發展呢,從新型航母到先進驅逐艦,還有兩棲攻擊艦和新型潛艇,中國啥都不靠其他國家幫忙,自個兒就能造出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種類的軍用艦艇。」
比如說呀,中國航空工業雖說師承蘇聯/俄羅斯,但就現在這情況,徒弟水平明顯超過師傅啦。拿中國的殲-20來說,就連好多西方分析人士都得承認,殲-20那絕對是實打實的第 5 代隱身戰機,相比之下,俄羅斯的蘇-57可就差多啦。殲-20隱身效能比蘇-57強太多,航電裝置還有像霹靂-10 這類空空武器也比俄羅斯同類先進多啦。要不是出於基本禮貌,咱都沒必要把蘇-57叫第 5 代戰機。
除了咱相對於俄羅斯的軍事優勢,喬治·伊利森還挺貼心地在他文章裏給英國讀者講講咱國家跟沙俄的那些過往恩怨,尤其是俄羅斯在遠東的戰略要地——符拉迪沃斯托克。
【二、勸中國偷襲俄羅斯?英國腐儒抽的哪門子風?】
另外呀,喬治·伊利森為了特意去挑撥中俄兩國的關系,在他的文章裏對俄羅斯那可是使勁嘲諷呢,說俄羅斯現在都成中國的「跟班」了。「從普亭最近那講話就能看出來,他說他家小孩都能說一口流利普通話。這種話從一個幾乎從不談家庭的男人嘴裏說出來,隨著中國在遠東地區還有全球其他地方影響力不斷增強,俄羅斯下一代人能說流利漢語這種說法都有象征意義了。曾經的全球超級大國俄羅斯,現在在中俄關系裏越來越像中國的初級合作夥伴了。也許啊,藏在強人面具下的普亭,跟大多數人沒啥不一樣,也就是個‘小人物’,就是他比大多數人更快適應新現實,就這麽回事兒。」
說了一大堆嘰裏咕嚕的,但實際上喬治·伊利森這篇文章真正關鍵的就一句話:
美西方和烏克蘭給中國清了道,要是中國想在太平洋那擴大影響力,那現在就是好時候。北上沒啥阻礙,中國可能還沒準備好在強美國支持下搞大規模跨海登陸打寶島台灣那仗。但從陸上去打俄羅斯,現階段對中國來說,壓根沒啥真困難。
行啦,西方那些迂腐文人的話就說到這兒,現在該我這個中國人來吐槽啦。
對於喬治·伊利森那篇文章,我就一句批復:
「看了,啥玩意兒啊,完全不通順。」
說白了不就是想挑撥中俄關系,惡心北京和莫斯科,還順便給台灣民進黨偽政權打掩護,就這麽回事唄,有啥新奇的?都是老狐貍了,還跟我扯啥【聊齋誌異】呀,屁股一撅誰不知道你們要幹啥壞事呀!
對於那些每次一說到要解放台灣省就搬出中俄兩國老黃歷翻舊賬的家夥,我就一句話:
想收復海參崴呀?行啊,趁著現在俄羅斯跟咱關系還行,要不這樣:先幫咱把台灣省給解放嘍,等咱東南沿海防務壓力小了,能騰出手來了,再去支援北部戰區去爭奪更高緯度的戰略要地,這不更合理嘛?
咱中國為啥非得在美西方都跟咱過不去的情況下,跟唯一跟咱關系好的大國俄羅斯搞僵呢?就因為啥虛無縹緲的「收復故土」啊?你要這麽講,咱中國歷史上的版圖那可老老大了,要一個個去把周邊那些國家都收復回來,那不得挨個揍一遍啊?
並且呀,要是依照喬治·伊利森那套邏輯,那香港早在 1982 年就該回歸祖國啦,哪能一直拖到 1997 年限滿呀,當時英國正跟阿根廷打馬島戰爭呢,英國海軍為了那仗把自己最厲害的老本都掏出來啦,咱解放軍要是那時候突襲駐港英軍,英國人拿啥來救啊?
為啥當初咱不這麽幹呀?難不成咱中國人都是信守西方不平等條約的老好人唄?
不對,絕對不是那樣,咱不那樣做是因為那會兒跟美西方正處所謂「蜜月期」呢,共同敵人是蘇聯,沒必要在那時候為早晚會回歸祖國的香港跟西方鬧翻臉。
幹啥事兒都得分清主次矛盾,以前咱的主次矛盾是改革開放,現在是中美賽局。為解決主要矛盾,其他一切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得根據情況讓步。能收回咱在海參崴的故土當然好,我作為中國人也挺盼著,但很明顯現在不是說這事的時候。要是因為這耽誤解決主要矛盾,讓咱沒法解放台灣,在中美賽局中處於下風,那咱就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花哪能一直紅呀,國家之間可不存在永恒的朋友呢。俄羅斯跟咱的關系也不可能老那麽好,這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呀。哪天咱國家實作統一了,說不定俄羅斯就把防著咱的心提溜到嗓子眼啦。要是到那時候,像英國這種不入流的小國家要是樂意出來替咱牽制俄羅斯還瞎咋呼,那我就不說它寫得啥玩意兒不是了,也不會用「它」稱呼喬治·伊利森啦,因為那時候咱的主要矛盾啥的都變啦。
不過呢,在這之前呀,咱得盡量把跟俄羅斯的關系維持住,對那些別有用心的惡意言論得高度警惕,不管是從外面來的還是從咱自己這兒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