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隨著台海局勢的持續緊張,中美之間的沖突風險逐漸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一場戰爭是否真的不可避免。
而日本的一份研究報告更是提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日本一所大學研究稱,一旦中美之間在台海爆發沖突,可能導致數百萬人的死亡。
那麽,日本為何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否過於誇大其實?
日本的研究
自從上世紀國民黨退敗台灣後,從此形成了兩岸分治的局面,而美國卻總是喜歡拿這種事情做文章。
尤其,近年來,台海問題逐漸成為中美關系中的一個焦點,而美國對台灣問題的頻繁幹涉更是引發了諸多國際爭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美國對台軍售。
例如,2020年,美國批準了一項價值80億美元的F-16V戰鬥機軍售案,這是幾十年來美國向台灣提供的最大單筆軍售之一。
這些行動顯然讓中國大陸感到不滿,因為它們直接挑戰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主權主張。
除了軍事上的支持,美國在政治上也頻頻「挑事」。
近年來,美國政府高層官員多次存取台灣,這是對國際常規的破壞。
例如,2022年,佩洛西訪台引發了巨大爭議,這次存取是數十年來美國最高級別的官員存取台灣,激怒了中國大陸。
中國對此做出了強烈的反應,立即在台海周邊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展示其強大的軍事能力,警告美國不要越過底線。
面對這些挑戰,中國政府的態度非常明確,那就是無論發生什麽,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事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決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幹涉。
中國一再重申,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一點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
中方長期堅持和平統一的政策,但也明確表示,如果台灣當局走向獨立或外部勢力進行幹涉,中國將不排除采取武力手段實作統一。
中方的態度已經擺在這裏了,只是,美國能不能聽誰也不知道。
而日本長崎大學就對此專門做出了一份報告,研究中美如果的開戰,會造成多大的損失,沒想到結果很讓人吃驚。
這份報告稱,假如中美在台海爆發沖突,並且最終動用核武器,將導致大約260萬人在短期內死亡。
而核放射線的後續影響,可能導致9萬至83萬人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患上放射病或癌癥。
報告還強調,台海沖突不僅會造成戰場上的直接傷亡,核武器的使用還將引發大範圍的生態災難。
核汙染會影響到周邊國家,尤其是台灣、日本、南韓等地區,甚至可能波及到全球。
糧食生產、海洋生態、空氣品質等都會受到核放射線的長期影響,進一步加劇災後恢復的難度。
日本的這份報告,看似很合理,數據也很多,然而,這份報告從多個方面來看並不完全可信,這是為何?
日本報告的不合理性
日本長崎大學的研究其實並不是很有可以考證和研究的地步,原因主要在於:
首先,報告關於中美會因台海沖突走向核戰爭的推測是基於一個不太現實的假設。
中國自從擁有核武器以來,一直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這一政策自1964年核試驗以來從未改變。
這意味著,無論沖突如何升級,中國不會主動使用核武器。
報告卻假設中國可能會首先發動核攻擊,這與中國官方長期以來的核戰略嚴重不符。因此,報告的基礎假設本身就存在很大爭議。
其次,報告將焦點放在「有限核戰爭」的概念上,假設中美雙方在沖突中都會保持克制,只使用少量核武器,攻擊範圍也只限於軍事目標。
然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戰爭一旦打響,很難保持「有限」。
一旦局勢升級,雙方都可能采取更激進的措施,戰爭的規模和強度會迅速擴大。
核戰爭本質上是無法控制的,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心理上,一旦一方使用了核武器,另一方極有可能采取更強的反擊措施,導致局面失控。
因此,認為中美能夠在「有限核戰爭」範圍內保持克制,顯然過於樂觀。
再者,報告中對傷亡人數的估算也值得商榷。
雖然核武器的確具有極大的殺傷力,但報告中提到的「260萬人短期內死亡」的數位看起來有些誇大。
報告沒有充分考慮到現代防護措施,以及國際社會可能在沖突中的調解作用。
現代戰爭不僅僅是核武器的比拼,各國還會依靠衛星監控、飛彈防禦系統等先進技術來降低傷亡。
此外,國際社會尤其是聯合國,必然會在戰爭升級前介入,防止局勢失控。
因此,傷亡數位的估算雖然可怕,但並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中的多重因素。
最後,日本報告的立場本身也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作為美國的盟友,日本在台海問題上與美國站在同一戰線上。
報告可能更像是為了強調台海沖突的危險性,以此向國際社會傳遞對中國的警惕資訊。
換句話說,報告有煽動輿論的成分,誇大了沖突的後果以制造恐慌,而沒有充分基於客觀事實進行推測。
結語
總的來說,日本的這份報告盡管提供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視角,但其許多假設與實際情況不符,尤其是在核戰爭和傷亡數位方面的推測存在明顯誇大。
更重要的是,中美都清楚核戰爭的淪陷性後果,雙方都有足夠的理性避免走向這一步。
國際社會應該加強外交努力,防止局勢升級,而不是放大恐慌,希望日本不要老是危言聳聽。
就算中美之間爆發沖突不可避免,相信中國也能很好應對。
參考資料
中方呼籲維護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為基石的國際核裁軍與核不擴散體系 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