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為保衛永興島,解放軍給石油工人配發4門雙管高射炮是怎麽回事?

2024-09-17軍情

西沙群島在中國南海那可是戰略要沖之地喲!雖說它的陸地總面積大概也就 10 平方公裏左右,可它管著的海域那可廣闊啦,足足有 50 多萬平方公裏呢!這裏是中國跟東南亞、非洲、歐洲還有大洋洲各國海上往來交通的必定會經過的地方,也是咱中國謀劃南沙時必定會經過的場所和中轉的站點。

自從三沙設市以來呀,西沙群島那可是有了天翻地覆般的大變化。尤其是作為三沙首府的永興島,這個面積僅有 3.2 平方公裏的小島,竟然把機場、港口、軍營、學校、醫院、氣象站、海水淡化廠等等所有城市該有的基礎設施都給集中起來啦!

讓人特別驚訝的是,在永興島上,竟然有著好多內地大城市都沒出現的玩意兒。比如說無人駕駛巴士,就在這兒跑著呢!電影院裏,各種大片跟全國院線同步上映,一點兒都不落後。再瞧瞧機場、政府辦公樓、永興學校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到處都是免費的共享單車。說真的,很難想象這居然會是一個獨自漂在海外的小島。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那個時候呀,西沙群島簡直可以用荒涼來形容。在那 29 個能夠住人的島嶼和沙洲裏面,僅僅只有永興島和石島才有磚瓦房呢。

永興島和石島呀,原本它們可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島嶼呢。但經過一番擴建,如今已然合二為一,成為了一個大大的島嶼。除了它們,在趙述島上倒是有一間能讓漁民臨時歇歇腳的簡陋瓦房。而其他的島嶼還有那些沙洲上呢,再也找不出一座固定的房舍啦。瞧瞧,這就足以說明西沙群島的建設是多麽艱難,成果是多麽來之不易呀!

西沙群島,除了那一片荒涼,還曾險些落入南越西貢政權的魔掌。在形勢最為危急的時刻,就連在西沙辛苦作業的石油工人,都被配備了步槍,甚至還有 4 門雙管高射炮呢。

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在上個世紀 70 年代初那會兒,南越西貢政權啊,為了把國內那些亂糟糟的矛盾給轉移掉,在美國的撐腰下,動不動就派海軍跑到西沙來侵犯。

那時候,石油部的決策者們可是費了好大一番心思,最終拍板決定在永興島打下一口探井。這當中啊,一方面是要向那些侵略者明確地宣告主權,另一方面呢,因為當時還不具備到深海作業的條件,所以就把永興島當成一個大大的平台來鉆探,也好借此弄清楚附近的地質狀況。

這次鉆探對於中國海洋石油領域來說,可是破天荒頭一遭的遠海鉆探操作呢!它不單單是一項試驗任務,更是一份政治使命。你瞧,由於南海周邊國家的邀請,西方各國那些石油公司或者科研單位的物探船、綜合調查船,就像一群聞到腥味的貓,紛紛湧進了南海,有的甚至大搖大擺地深入到北部灣海域,在那兒又是搞海上地震探測,又是進行測深,還忙著海底取樣。

美軍居然特地在峴港與西沙群島之間弄了一條航磁測線,他們覺得西沙群島的西邊存在著一個深坳陷,在他們眼裏,那可是找油最為有利的區域。

1972 年的冬天,南海石油勘探這件大事被正式擺上了桌面。那個時候啊,技術著實落後,連深海鉆井平台都沒有。經過好幾輪熱火朝天的技術研討,有技術人員站出來提議:「要不咱們去西沙永興島打一口井吧,透過在島上進行鉆探,來推測推測周圍海上的地質狀況。」這主意一出來,立馬就獲得了大多數人的擁護和贊成。

1972 年 11 月 14 日那天,康世恩部長聽完南海指揮部的匯報,那臉上啊,滿是喜悅,樂呵呵地說道:「依我看吶,這海島簡直就是一個大大的平台!別管那麽多,先打上一口井再說。這口井吶,可不單單是為了出油,更重要的是為了探究地層,好獲取咱們在南海打井的相關資料。它既是一口資料井,也是一口研究井。」

1973 年 3 月 14 日那天,茂名石油公司的黨委副書記劉鑫向相關部門認真講述了到西沙打井的事兒。沒想到,這事兒很快就有了回音!廣東省委更是麻溜地把有關單位、部門的工作給協調妥當了,部隊和地方也都拍著胸脯說,一定會全力以赴支持西沙打井!

1973 年 3 月 29 日那天,好些地質方面的專家,還有第二海洋地質大隊的夥伴們,在海南文昌的清瀾港聚到了一塊兒。他們帶著一部重力儀,坐上交通船就奔著西沙去勘查啦。到了第二天上午,勘察隊才抵達永興島。那時候的永興島可是海防的前沿陣地呢,壓根兒沒有普通老百姓在那兒。商店裏的、醫院裏的、招待所裏的服務員,全都是軍人。招待所門外頭,就是高射機槍的陣地。

在離這不遠的地方,有一座石島,那可是西沙群島裡海拔最高的所在。這裏啊,石頭形狀怪異,到處都是,還有數不清的巖洞。要是極目向遠方眺望,能看到一群群卡玫基在天空翺翔。再低頭瞅瞅山腳下,那洶湧的波濤猛烈地拍打著岸邊,發出一聲聲震耳欲聾的咆哮,真能讓人切切實實地領略到大海的雄渾壯闊與洶湧澎湃!

瞧瞧腳下的那些礁石,地質專家心裏那叫一個高興。要知道,這兒的地質條件跟印尼等地差不多。他們打心眼裏覺得,在這兒發現高產油氣田那是絕對有希望的。勘察隊呢,不光考察了永興島,還把永興島之外的 11 個島嶼也跑了個遍。最後呀,還是把井位定在了永興島上,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西永 1 井」。

1973 年 7 月 21 日,32554 鉆井隊的隊員們在天津登上了火車,一路前行。三天之後,他們抵達了湛江。然而,連行李都沒來得及放下,就馬不停蹄地直奔西沙而去。

永興島那地方天氣熱得要命,工人們一上島,身上的汗水很快就把衣服濕透,最後都結成了鹽粒。而且啊,島上可慘啦,淡水和食物都得從湛江往這運,想痛痛快快洗個澡,那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在這座島上呀,僅僅有一位女醫護人員,其余的可全是男同胞。每當大家被熱得難以忍受的時候,就安排一個人望風,剩下的人便如同毫無拘束的原始人一般,毫無顧忌地赤身裸體。大家一邊為接下來的情況做著準備,一邊努力去適應著周邊的環境。可誰也沒想到,西沙這邊的局勢卻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緊張起來。

在 1973 年 9 月的時候,南越不知好歹,毫無道理地對外宣稱,要把南沙群島的南威、太平等十多座島嶼強行劃進他們自己的版圖裏。

1973 年 11 月,那可惡的南越海軍,在西沙海域像蠻橫的強盜一般,瘋狂地撞毀了咱們國家南海漁業公司的漁船。不僅如此,他們還極其粗暴地將中國漁民強行押解到南越峴港,用各種威逼的手段,強迫咱們的漁民承認西沙群島是他們的領土。

1973 年 12 月,第三次海洋國際法大會拉開了帷幕。這時候,南越當局那不安分的心又開始躁動起來,趁機變本加厲地侵略咱們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還在國際的舞台上拼命地擴大宣傳,滿心想著造成一種既定事實的局面。

在外界發生著諸多變化的時候,身處大陸的人們或許還未曾有所察覺,然而在那座島上,早已是人心惶惶。石油工人和駐島官兵更是激情昂揚地喊出了口號:「保島一條心,建島一家人!」

在部隊以及兄弟單位的大力協助下,那足足百十噸重的鉆井器材,靠著大家一雙雙手、一副副肩膀,硬是被運到了打井的地方。1973 年 12 月 16 日,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高高聳立的井架上歡快地飄揚著,「西永 1 井」正式開鉆啦!

1974 年 1 月 15 日那天,南越當局那叫一個囂張,根本不理會咱們國家發出的警告,居然派了「李常傑」號驅逐艦,大搖大擺地闖進了西沙的永樂群島海域。這還不算完,先是沖著在甘泉島附近作業的中國 402、407 號漁船找茬挑釁,隨後竟然朝著甘泉島開炮轟擊。

沒過多幾天,南越當局居然又派來了兩艘驅逐艦(分別是 4 號和 5 號),還有一艘護航炮艦,它們氣勢洶洶地闖入了永樂群島海域。更可氣的是,這幫家夥強行霸占了金銀和甘泉這兩座島嶼不說,還貪心不足,妄圖進一步擴大侵占的地盤,想要把整個西沙群島都據為己有!

情況變得愈發危急,要知道,不光有南越的軍艦在那耀武揚威,就連美國侵略軍的飛機都成群結隊地在西沙上空張狂呼嘯。面對這兇險的局面,中國的艦艇迅速從海南島出發,英勇迎戰。就在 1974 年 1 月 19 日,西沙自衛反擊戰轟轟烈烈地打響了。

在這個時候,永興島上啊,除了咱們英勇的軍人,剩下的就是那些石油職工啦。眼瞅著大敵當前,他們毫不猶豫地決定要和島上的軍人緊緊靠在一起,並肩作戰,誓要守護好咱們這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土!

部隊早早地就給每一位職工發了一支半自動步槍,給隊裏的領導則配備了手槍,而且還安排了四挺雙管高射炮,子彈也準備了許多。就這樣,石油工人一下子變成了軍人,他們每一個人都下定了決心,做好了哪怕流血犧牲也在所不惜的準備。

好多人都沒經歷過這樣的陣仗,心裏頭那叫一個緊張,甚至有的人都給家裏人留了遺書。這時候,領導站出來給大家鼓勁兒:「咱石油工人可不單單是要建設咱們的祖國,還得握緊槍桿子去保衛祖國。時刻準備著投入戰鬥,這既是咱的責任,更是咱的榮耀!」

在部隊教官的耐心引領下,歷經十多天緊鑼密鼓的演練,大夥迅速摸透了高炮的使用門道和效能特點,射擊的本事那是大大長進。訓練石油工人,可不是要讓他們沖到前線去打仗。而是因為一旦海戰爆發,中國海軍前線的兵力會極度緊缺,駐永興島的部隊都得奔赴前線。這時候,把石油工人訓練好、武裝起來,就能暫時幫忙守島啦。

南越海軍氣勢洶洶地派來了四艘戰艦,全都是大塊頭的驅逐艦或者護衛艦,加起來總噸位超過了 6000 噸呢!可咱們這邊投入戰鬥的四艘戰艦,只是小小的獵潛艇和踩地雷艇,總共的噸位也就 2000 噸上下。咱們軍艦艇上裝備的火炮數量也是少得可憐,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那真是相差巨大!

海戰打響之後,駐島部隊的戰士一個都沒留下,全都沖向了前線。而留下來的石油工人呢,不僅要守島,還沒日沒夜地在碼頭忙著裝卸軍需彈藥。說真的,一點都不誇張,如果當時沒有永興島作為基地,那場海戰的難度可就大太多啦!

在戰事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鉆井隊的工人們紛紛行動起來。除了少數人留下來負責日常工作,其余的人全都投入到支援解放軍的行動中。炊事員們一個比一個積極,搶著為部隊烹製美味飯菜並送過去;井隊的副指導員更是毫不猶豫地奔向碼頭,焊接那些在戰鬥中被打壞的艦艇;隊裏的醫生也沒閑著,忙著對從前線運送回來的傷員進行緊急救治。

兩天後的一個夜晚,咱們的大部隊勝利歸來啦!南越那家夥壓根就沒能登上島。大夥啊,那是又驚喜又激動。這一回的海戰,咱們擊斃和打傷越軍一百多人呢,一下子就把西沙的全部島嶼都給收復了。不過,咱們的軍隊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有五十多人傷亡,389 號踩地雷艇和 274 號獵潛艇也受損嚴重。

戰鬥結束後呀,駐島部隊專門給石油部寫了封信,大大稱贊了 32554 鉆井隊職工的出色表現和不凡功績。不僅如此,南海艦隊和廣東省政府也沒落下,對他們給予了表揚,還頒發了嘉獎呢!

海戰落幕之後,西沙群島總算迎來了那珍貴的安寧。石油工人們接著埋頭鉆探,就在 1974 年 4 月 5 日,「西永 1 井」成功完鉆啦,這口井的完鉆井深達到了 1384.6 米。很可惜,這次鉆探沒能找到油氣資源,要知道南海的油氣資源多數都集中在南沙呢。不過呀,倒是發現了第三系生物礁地層,這在世界上都很少見的,給我們認識南海海域的地質狀況提供了好多好多寶貴的資料。

如今在西沙群島,永興島、琛航島、趙述島以及中建島,都已華麗轉身,成為了一座座充滿活力的海上新城。就連面積僅有 0.01 平方公裏的銀嶼,也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代化的漁村。想想看,倘若沒有那場西沙海戰的勝利,西沙會陷入怎樣的境地呢?要是西沙被他人侵占,橫在咱們去往南沙的必經之路上,那遙遠的南沙,咱們還能有立足之地嗎?

【部份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