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由權威歷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參照來源。
越南統一後,政治風雲變幻莫測啊!
1975 年春,南越政府垮台,這意味著越南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隨著黎筍集團上台,新成立的統一政府迅速啟動國家重建和社會主義改革。在黎筍領導下,政府機構大力推進土地改革,將南越被富地主控制的土地重新分配給無地或地少的農民。這一政策獲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也極大地緩解了農村地區的貧困問題。
此外,內部的政治氛圍也變得緊張起來。為了鞏固權力,黎筍集團開始對內部的不同聲音進行清洗,尤其是那些在統一前屬於南越政府或有外國(特別是中國)背景的黨員和軍人。喬清陸的父親,作為一名有中國留學背景的老黨員,雖然為越南的獨立和統一做出了貢獻,但在這波政治清洗中,他也被視為政治不穩定的因素。他和許多有相同背景的同事一樣,被迫離開了政治舞台,有些人甚至遭到了更嚴厲的處置。
喬清陸他爸曾在越南北部的一處被改成「再教育營」的軍營待過,跟其他被排斥的黨員一起,吃了好幾年的苦。這些營地本來是用來改造南越政府官員的思想的,但很快也把所有被視為政治上不可靠的人都給弄進去了。在營地裏,這些前黨員和軍人得幹體力活,還得參加政治學習,就是想讓他們重新認識新政府的政治路線和理念。
喬清陸的軍事生涯和心路歷程
喬清陸的軍事生涯始於 1969 年,他那時作為一名年輕士兵加入越南人民軍,與南越政府及其盟友美軍作戰。1975 年南越政府崩潰、越南統一後,喬清陸的角色和職責發生了變化。統一後,他被選拔為直升機駕駛員,職責從前線作戰變為執行復雜的後勤支援任務。
喬清陸作為直升機駕駛員,主要在越南北部及其周邊國家,如寮國、柬埔寨等地,還有中越和泰柬邊境地區執行運送軍事物資的任務。這些地方多是叢林密布、地形崎嶇,還是地區沖突的熱點。他執行飛行任務時,得把食物、醫療供應和軍事裝備準確運到那些地面交通去不了的偏遠地區。
直升機轟鳴聲一響,喬清陸就來了,他給好多前線部隊送去了生存必需品。但這些任務都有風險,那地方的反政府武裝和不穩定的政治局勢,讓每次飛行都可能遇到地面小規模火力攻擊。可喬清陸和隊員們得保證物資安全送達。
時間一長,越南政府在黎筍集團的帶領下,不斷增強軍事和政治的影響力,喬清陸對這種沒完沒了的軍事介入越來越懷疑。雖然他還在盡責,但他逐漸意識到這些沒完沒了的軍事行動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好多地方因為沒完沒了的沖突,老百姓生活困苦,經濟狀況越來越差。
喬清陸在飛行途中目睹了許多因戰爭而荒廢的村莊,以及那些因為連年戰事而流離失所的民眾。這些場景使他深感戰爭的殘酷和對民眾的影響。尤其是在某次執行任務飛越寮國邊境時,他親眼見證了一次小規模的邊境沖突,造成了無辜平民的傷亡。雖然他的任務是運送物資支援前線,但看到這些無辜的民眾因為政策而遭受苦難,他的內心深處開始質疑這一連串的戰爭和沖突是否真的符合越南人民的利益。
突破重圍的驚險一跳
1981年9月28日,黎明前的白梅機場籠罩在一片寧靜與黑暗之中。此刻的機場異常安靜,只有偶爾的哨聲和遠處哨兵的腳步聲打破這肅穆的氣氛。喬清陸這天將做出一個決定,這個決定不僅將改變他自己的命運,還可能影響到他所有的親近同事。
喬清陸提前幾周就已經開始準備這次飛行。他仔細研究了飛行路線,確保自己對於目的地的地形和可能的追擊路徑有足夠的了解。同時,他也在心中反復演練了起飛和逃脫的每一個細節,希望將風險降到最低。
在行動的前一天,喬清陸與地勤黃春團密切溝通,安排了最後的準備工作。黃春團負責確保直升機的機械狀態良好,同時準備了必要的導航裝置,包括一套磁羅盤和備用電池。他們選擇了子夜分時進行行動,因為此時機場的安保相對松懈,夜色也有助於掩護他們的行動。
喬清陸於約定的時間到達了白梅機場,機場的燈光稀疏,大部份地區浸沒在黑暗之中。他穿著一身飛行服,帶著必要的個人物品,這些都是他仔細挑選的,既要便於飛行,也要適應可能的逃亡生活。黃春團已經在機場等候,他檢查了直升機的燃油和各項儀器,確保一切就緒。
時機恰當,喬清陸和黃春團馬上行動,他倆小心地把直升機推向跑道。因是深夜,機場其他工作人員都沒註意到這反常的舉動。喬清陸迅速跳進駕駛艙,發動了引擎。直升機的轟鳴聲在夜空響起,打破了寧靜,但很快就被他倆熟練地控制,聲音降低了些。
淩晨 5 點 07 分,直升機的螺旋槳呼呼地轉,喬清陸駕駛直升機慢慢升上了天。起飛後,他馬上沿著預定的低空飛行路線,嗖嗖地飛,為了躲避地面雷達的探測。在飛行過程中,他一會兒升高,一會兒降低,航線也變來變去,還利用山谷、叢林這些地形來掩護自己的飛行路線。
這可得有超高的飛行技術和準得不能再準的時間把控。他離越南境內越來越遠,越軍的追擊也就此展開。很快,幾架米格-21 戰鬥機起飛,想攔住這架不明身份的直升機。喬清陸在雷達上發現了追擊者的訊號,他更小心地駕駛直升機,專挑險峻地形和雲層來躲避。
平安落地後,之後會怎樣呢?
飛了兩個多小時,喬清陸駕駛的 UH-1H 直升機終於把越南空軍給甩開了。但飛機的燃料越來越少,機械也越來越疲勞,喬清陸得趕緊找個地方降落。天剛亮,他的直升機就飛過了中越邊境,到了中國廣西的上空。
喬清陸選了廣西大新縣的一片開闊紅薯地降落。這地兒在偏遠的鄉下,隱蔽,離主要交通線也遠,是個理想的降落點,能避免被當地人發現,也能少些國際糾紛。當直升機的螺旋槳慢慢停下來,機身微微抖了幾下,最後在紅薯地上穩穩著陸了。雖然降落時有點小顛簸,但喬清陸還是成功地讓直升機保持了相對安全的狀態,沒出啥大問題。
落地後,喬清陸快速下了直升機,先四周看了看,確定安全後才放下心來。他累壞了,但心裏又有種說不出的輕松和慶幸。他從直升機裏拿出一些提前準備好的基本生存物資,然後開始在附近找個能藏身的地方。
沒過多久,一些當地村民發現了這架直升機和陌生飛行員。在中國邊境地區,這類事情不常見,於是很快有人報告給了當地政府。中國政府的反應很迅速也很謹慎,當地軍警部隊趕到現場,保護了喬清陸的安全,還對他進行了初步詢問。
鑒於喬清陸的情況和他的講述,以及他的身份證明和飛行檔,中國政府決定將他安排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並與越南政府開展外交溝通。在此期間,喬清陸受到了妥善對待,他的基本需求和安全都得到了保障。
喬清陸的情況在幾周時間裏,成了中越兩國外交討論的議題。中國政府考慮了很多因素,像是喬清陸的安全,他對越南政策的不滿,還有他對中國的好感和求助意願。最後,在 1981 年 10 月 16 號,中國政府根據國內相關法律規定,允許喬清陸及其同伴在中國居留。
這是遺留問題,還是要紀念一下。
在中國政府批準喬清陸及其同伴在中國居留後,他們在中國開始了新生活。除喬清陸外,還有其他人選擇在中國定居,而楊文利因個人原因申請去法國,想在那裏尋找新的生活機會。
喬清陸和他的同伴被安排到中國的一個小鎮上,這裏環境幽靜,很歡迎他們這些外國人。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他們慢慢適應了當地社群,學習中文,也逐漸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習俗。之後,他們找到了合適的工作,開始在新的國家過起了自己的生活。
喬清陸駕駛的 UH-1H 直升機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是冷戰時期的象征。中國政府決定將其保存並展示為歷史文物。這架直升機現安置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該校不僅有航空專業的學生和教授,還常接待對航空歷史感興趣的學者和研究者,他們來自世界各地。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UH-1H 直升機被精心保存著,放置在校園的顯著位置。它既是教學工具,幫助學生了解直升機的設計和航空歷史,也是展覽品,向公眾講述著勇氣、戰爭與和平的故事。直升機周圍有詳細的解說牌,介紹了喬清陸的情況、直升機的歷史以及它的意義。
曹建明、周洪鈞、王虎華主編的【國際公法學】出版於 199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