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12/f8cb8150cfe0419f7008007d600d4bf0.webp)
近日,換裝WS-15(渦扇-15)發動機的雙座型殲-20曝光,受到了國內外軍事觀察家的關註,標誌著「完全體殲-20」又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為此,WS-15發動機也得到了國外專家的高度重視,並認為這是中國空軍與西方戰鬥機進行空戰時尋求「平等」的關鍵。
![](https://img.jasve.com/2024-12/859ef7176776d991eb9678b823d584ad.webp)
據保加利亞軍事網撰文指出,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最近測試了一架雙座型殲-20戰鬥機,在曝光的試飛鏡頭裏,可以看到兩台發動機已經換成了最新型的WS-15渦扇發動機,這是一項開發多年的重大升級。視訊中的雙座型殲-20塗有黃色底漆,清楚地表明它仍然是一架原型機,尚未進入正式服役狀態。
外媒認為,將WS-15成功整合到雙座平台中,標誌著這款發動機的開發計劃已經達到了更廣泛執行所需的成熟度。WS-15發動機代表了中國戰鬥機能力的變革性飛躍,尤其是成都殲-20隱形戰鬥機計畫。作為中國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航空開發計畫之一,WS-15旨在彌合東西方發動機技術之間的差距,有能力使殲-20成為美國第五代戰鬥機的強大競爭對手。
![](https://img.jasve.com/2024-12/0ce98a1c454a3afaff06b26b7344c4c8.webp)
外媒分析稱,WS-15的核心是一種高推力渦輪扇發動機,據稱能夠產生18至20噸的推力,效能與驅動F-22「猛禽」的普惠F119發動機相當,甚至可能超過。
這樣強大的功率對於使殲-20實作「超音速巡航」至關重要,即在不開加力燃燒的情況下維持超音速能力。超音速巡航不僅提高了燃油效率,擴大了作戰範圍,還能夠大幅降低了飛機的紅外特征。
![](https://img.jasve.com/2024-12/bdb5c9cdda20ad42130621d484ff7722.webp)
因此,雙座型殲-20換裝WS-15發動機,實際上立刻達成了一個世界紀錄,那就是成為了第一架真正實作「超音速巡航」的雙座型戰鬥機。此前的F-22雖然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是並沒有雙座型號。另外,米格-31雙座戰鬥機雖然號稱能夠長時間超音速飛行,但實際上並不滿足「超音速巡航」技術條件。
另外,外媒認為WS-15將進一步提高殲-20的機動性,尤其是在高空高速交戰中。殲-20早先使用AL-31F或WS-10C 發動機提供動力,推重比不足,無法滿足紅外隱身和空氣動力學的需要。WS-15的整合將解決這些缺點,有可能使殲-20在空戰中執行更具「侵略性」的機動,並更輕松地躲避敵方飛彈。
![](https://img.jasve.com/2024-12/94b0c0cc44aacff4ff720d391c84804c.webp)
不僅如此,外媒認為WS-15還象征著更廣泛的戰略雄心。多年來,中國一直依賴進口的俄羅斯發動機,在供應鏈中留下了重大缺口,並限制了全面擴充套件先進戰鬥機規模的能力。WS-15的成功量產,將消除這種依賴性,並為殲-20和其他高級平台提供更簡化和更加自主性的生產流程。
此外,可靠的、高效能的渦扇發動機可以適應未來的飛機設計,包括第六代戰鬥機、戰略轟炸機和無人駕駛戰鬥飛行器。這些都意味著,WS-15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殲-20,更是下一代中國空中力量的基石。
![](https://img.jasve.com/2024-12/532530e385d15d240f2fdaddb901ab82.webp)
該文章指出,中國研發WS-15發動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開發和整合這樣一個先進的引擎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十多年來,大功率渦扇發動機計劃一直受到挫折和測試失敗的困擾,凸顯了該計畫的復雜性和中國航空航天工業基礎在早期階段的局限性。在計畫早期,WS-15努力解決與熱管理和材料耐用性相關的基本問題。
文章表示,這類大功率發動機在極端溫度和壓力下執行,需要尖端的材料和制造技術來確保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據稱,發動機的渦輪機在超過1800攝氏度的極端溫度下執行,在延長的測試周期中曾遇到了可靠性問題。有關測試挫折和延誤的報告表明,中國仍在改進發動機的設計以滿足執行標準。
![](https://img.jasve.com/2024-12/6215cda5aba5e45eab2f16138ed7b02a.webp)
外媒認為,這些失敗表明當時中國在生產先進單晶渦輪葉片的能力方面存在差距,而單晶渦輪葉片是實作現代噴射發動機所需的耐熱性和效率的關鍵技術。此外,WS-15還面臨著與其整體效能目標相關的重大延誤,據稱早期原型最初被設想為同類產品中的領先者,但實際上未能產生超音速巡航所需的18至20噸推力。
文章指出,這一缺陷迫使中國在當時尋求臨時解決方案,包括使用俄羅斯AL-31F發動機和國產WS-10C發動機,這兩種發動機缺乏與WS-15相當的推力和效率,並且限制了早期殲-20的作戰能力,尤其是在高速和高空作戰場景中。
![](https://img.jasve.com/2024-12/1a0fb60914cbab7e8fde7af1b055b8ac.webp)
另一個主要挑戰,是確保發動機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可靠性。與原型的短期測試周期不同,執行中的發動機必須在數千個飛行小時內表現出一致的效能。外媒認為,WS-15計劃在達到這個標準方面曾面臨困難,在耐久性測試中表現出過早的磨損,迫使開發團隊進行設計叠代並推遲產品的推出。
盡管存在這些挫折,但最近的報告表明WS-15終於接近營運成熟度。外媒認為,該發動機的最新原型機已經展示了效能改進,包括達到目標推力水平,並解決了早期遇到的可靠性問題。采用WS-15發動機的雙座型殲-20開始測試,表明成飛集團公司對發動機的進步充滿信心。
![](https://img.jasve.com/2024-12/005e8c4bde2094ef36d6b6c413dc1cbe.webp)
WS-15發動機充滿坎坷的研發旅程,凸顯了生產真正尖端噴射發動機的巨大困難——即使是美國和俄羅斯等老牌航空大國也一直在努力應對這種挑戰。如果 WS-15 能夠克服這些揮之不去的障礙,它不僅將代表殲-20 計劃的裏程碑,而且將代表整個中國空中力量的未來。
文章最後指出,對於中國的軍事規劃者來說,WS-15不僅僅是殲-20計劃的組成部份,也是現代空戰中尋求平等(如果不是優勢)的關鍵。如果完全實作,這種發動機可以極大地改變印太地區的戰略平衡,為中國提供更強大的隱形戰鬥機。這些戰鬥機不僅在作戰上具有競爭力,而且能夠對西方空軍的主導地位構成重大挑戰。(作者:陶慕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