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說,中國的遼寧艦每次回來都能帶回幾十噸的「海鮮」。有些人就調侃它是一艘特大的捕魚船。可奇怪的是,這些海鮮不能吃,而是要銷毀掉。為啥會這樣呢?
【一、麻煩的藤壺】
其實航母帶回來的那些海鮮是藤壺,這可不是咱們主動弄回來的,是被迫的。可能有的人不知道藤壺是啥。藤壺是海洋裏的一種動物,在海底生活,長得像個殼兒,一般會附著在別的生物的殼上、石頭上或者沈船上,把這些地方當自己的家。
藤壺通常靠很強勁的黏液來固定它自己的殼體,特別難弄掉。航母在海上巡邏的時候,藤壺會悄悄地粘在艦體上,帶來好多負擔。這種粘連會影響航母的靈活度和效能,因此得把它們清理掉。
它是節肢動物門的,分布特別廣,差不多在任何海域的潮間帶都能發現它。它的外殼特別硬,藤壺在不同生長階段習性不一樣,像幼年時更喜歡到處遊走,很活躍,可成年後就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彈了。
不同型別的藤壺會在不一樣的鹽度與溫度環境裏存在。像泥藤壺,主要在鹽度低、海水透明度也低的岸邊或者港口一帶;而在鹽度高、海水透明度高的水域,多數是三角藤壺和鐘巨藤壺在生活。
柯吉拉雖說被大家都認為是個頭特別大的哺乳動物,可藤壺附在柯吉拉身上不是啥好事。這些藤壺跟寄生蟲似的,讓柯吉拉備受折磨,煩惱不斷。
它們愛粘在柯吉拉頭部、鼻孔、生殖器官周邊這類特別的地方,藤壺繁殖能力特強,很快就能布滿柯吉拉身體各處。並且藤壺的粘著有可能損傷它們的皮膚表層,這對這些動物是極大的威脅,或許會讓它們染上疾病或者出現別的健康毛病。
藤壺要是附著在柯吉拉身上,那會占了柯吉拉的地方。柯吉拉本來能自在遊動的,可藤壺在就阻礙了它們,讓它們又不方便又痛苦。好多被藤壺折騰的柯吉拉,只好去撞船或者硬物,想把藤壺擺脫掉。有的柯吉拉身上藤壺太多了,最後竟然被折磨死了。
2018 年有報道稱,一艘停在蒙特利港海岸的輪船,被柯吉拉為擺脫身上藤壺給撞了。不光是柯吉拉,其他海洋生物像海龜也深受藤壺附著的困擾。多數海龜遊行速度比較慢,龜殼表面又有不少凹凸的地方,這就給藤壺提供了寄生的空間。
要是藤壺附著在海龜的龜殼上,那不但會讓海龜受到的阻力變大,還或許妨礙它們正常活動。尤其是藤壺數量特別多的時候,會給海龜增添很大負擔,讓它行動起來很困難,甚至有可能因為缺少食物而有死亡的風險。
藤壺能給好些生物帶來大危害,對人類制造的東西也一樣。藤壺會粘在船上,既增加船的重量,又讓船水下部份更粗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船前行的阻力,致使航行速度變慢,燃料消耗增多,這對長時間在海上航行的船是額外負擔。
在咱國家的沿海地區,有不少重要的建築設施,像石油平台之類的。藤壺會在這些設施表面紮堆,致使這些建築設施抵禦風險的能力變弱。要是碰上自然災害,比如說台風、海嘯啥的,就有可能發生傾斜、倒塌的情況。
像石油平台還有電廠那些用海水來冷卻的給排水管道,如果有藤壺附著上去,就可能讓管道堵住,然後海水的冷卻作用就受影響了,這會大大增加出事故的可能性,像管道容易爆開或者泄漏啥的。
就算沒出事故,也會對裝置運轉效率有影響。就像海水淡化時,進水管道被藤壺堵住,海水流動速度就慢了,效率肯定降低。這就表示我們得花更多時間、用更多能源來搞海水淡化,成本增加了,資源也浪費了。
更糟糕的是,藤壺附著在金屬表面,能改變局部金屬電化學腐蝕的行程和快慢,造成局部腐蝕甚至穿孔。這種局部腐蝕會讓水下固著物損壞得更快,更容易脫落或者斷裂。
這對水下管道、平台裝置還有其他海洋工程結構可太危險啦!要是這些結構因為腐蝕變得不穩定,那給海洋資源綜合利用造成的風險簡直沒法估量。
不僅這樣,如今的一些設施往往要依靠高精度的儀器和傳感器去監測和控制,可藤壺附著後會在傳感器與儀表上弄出一層很難清理掉的東西,致使裝置讀數不準。
藤壺的附著會給漁業生產帶來不好的影響。像在養殖時,藤壺會跟貝類搶附著基、餌料啥的,使得養殖物件生長受限制。並且它還會把網具的網孔堵住,阻礙水體交換,這樣一來,漁民捕獲量會減少,水產品品質也會降低。
各國為了不讓藤壺滋生和造成損害,嘗試了好多辦法,可效果都不太好。特別是航母,底部結構復雜,還有不少隱蔽角落,藤壺更容易找到適合居住的地方。有報道說,美國海軍每年得花差不多 2.5 億美元來處理這些海底的汙損。
據了解,當下防治藤壺的辦法主要有三個。比較常用的是物理防汙法,一般是透過人工或者借助機械工具把藤壺從附著的地方清理掉,而且這種防汙法還有加熱之類的形式。
加熱法指的是人為讓水溫超過海洋生物所處的環境水溫,這會把它們的生存環境給破壞了,進而讓它們死去。這種法子雖說簡單,可效果特別好。利用專門設計的機械裝置,把溫水灌進海水裏,在一定時間內把水溫升高,就能把控海洋生物了。
化學防汙的辦法是拿化學物質把這些藤壺給毒殺了,不讓它們附著。比如說,像利用海水資源的海水冷卻、迴圈系統,還有海上平台以及港口的海水管道系統,能透過電解海水的方式來防汙。
生物防汙法拿生物活性物質當防汙劑,能有效避免一些海洋生物附著,而且這法子對環境沒啥明顯汙染。
而且人們也開始琢磨怎麽防止藤壺附著和弄臟東西,像低表面能塗料就不錯。聽說這種塗料在減少海洋汙染生物附著方面特別管用,能在管道和裝置表面弄出個保護層,讓藤壺不容易粘上去,這樣附著的情況也就少了。
在需要保護的區域塗上低表面能塗料,能有效降低被那些生物附著的可能性。另外,自拋光防汙漆也有這效果,能減少藤壺的黏附。
有人或許會說:那咋不把它們扔回海裏,非得銷毀呢?這是由於藤壺的數量特別多,每次航母出海回來,都能帶回幾十噸的海鮮,其中藤壺占了絕大部份。要是把這些藤壺隨便扔到海裏,不光會汙染環境,還有可能對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產生影響,銷毀實屬無奈的辦法。
【二、銷毀的原因】
雖說藤壺給不少海洋生物添了亂,還會給人類的船只跟海上設施帶來些威脅,不過它價值挺大,像營養價值就特別高。
聽說藤壺富含蛋白質,還有鈣、鋅等好多礦物質。這些營養成分對人的健康可好了,能增強免疫力,能幫著骨骼發育,還能改善貧血之類的健康毛病。
藤壺不光營養價值高,味道還特別鮮美。據說把藤壺擱鍋裏隔水清燉,只要適量放點鹽,別的調料都不用加,就好吃得很。這麽做既能保住藤壺原本的味道,又能留住它的營養成分。
不過得跟您說清楚,要想充分享受藤壺帶來的好處,那得留神。過期或者不新鮮的藤壺,有可能會讓人食物中毒。而且藤壺清洗這步很關鍵,裏面的沙子和泥土必須徹底弄幹凈。
在清洗藤壺時,先拿清水沖一遍,再用刷子把殼體表面的臟東西刷幹凈。同時得留意把藤壺體內的細菌清掉,可以在淡鹽水裏泡一會兒。最後一定得保證藤壺表面啥殘留物都沒有。而且,清洗藤壺用的器具也得幹凈,不能交叉汙染。
之所以要銷毀附著在航母上的藤壺,一方面是因為它繁殖能力強,會影響別的海洋生物生存;另一方面,這種藤壺屬於高度易腐的食品,捕撈後得趕緊處理和存放,這樣才能保證它新鮮,也保證食品安全。
1996 年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人們對藤壺的看法。據說那年在印度洋有一艘船,船底吸附著好多小藤壺,船上有個船員沒認真檢查就把它們做成食物了,結果他和船上其他人都染上了瘧疾。
要是沒好好做充分的檢查與處理,藤壺裏的細菌、寄生蟲還有病毒,都可能被人吃到身體裏,這會給人的健康造成風險。所以在吃藤壺之前,一定得經過嚴格的檢查和清洗,防止出現潛在風險。
另外,把航母底板上的藤壺弄掉特別費勁,不光人力成本增加了,時間成本也上去了,而且藤壺一離開海洋,特別容易壞掉,所以銷毀就成了最好的辦法。
再說市場上有圈養繁殖的藤壺。跟航母底板上的藤壺比,圈養繁殖的藤壺更健康,肉也更鮮更美味。因為圈養繁殖的藤壺經過精心管理和餵養,所以品質和口感能保持穩定。同時,圈養繁殖的藤壺加工和銷售都更容易,從做生意的角度看,更有競爭力。
遼寧艦主要是負責保衛咱們國家的安全,增強海上作戰能力的,捕撈不是它的活兒。而且啊,那些藤壺會威脅到裝置,就算二次利用也麻煩得很,還存在食品安全這類問題,所以把它們銷毀是挺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