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台灣做足準備靜等F16來,卻忘了很重要的事:咋對付六代機?

2025-02-05軍情

望著F16,台灣胸有成竹,誰料解放軍轉頭掏出更厲害的戰機

2023年底,台灣對部隊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將台東駐地的第七飛行訓練聯隊轉型為戰鬥機聯隊,此舉背後的意圖顯然不只是換個名稱那麽簡單。

這個新的聯隊將以66架美國制造的F-16V Block 70戰機武裝自己,作為提升台灣防務能力的重要一環。不過,截至目前,承諾的首架F-16V新機仍在美國進行測試,其交付日期可謂一再推遲。

1、 台灣做足準備靜等F16來!

我們先來看看,這66架F-16V究竟為何如此重要。

首先,F-16V被認為是第四代戰鬥機的巔峰之作,在航電裝置、雷達探測能力以及整體作戰效能上有了長足進步。相比老版F-16A/B,它擁有更強大的雷達系統和更先進的武器掛載能力,這使得它可以在不同的作戰環境下保持較強的競爭力。

台灣方面對這種戰機寄予厚望,希望借此彌補空防上的部份短板,尤其是在面臨日益增長的地緣政治壓力時。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有些骨感。

自2019年美國批準出售這批新型戰機以來,台灣就一直翹首以盼,但時間已經過去數年,首架F-16V依然未能出現在台灣空軍的基地上。

很快,他們就 被告知,原計劃於2023年交付的戰機,因技術整合問題、國際情勢變化和疫情影響等復雜因素,要推遲至2024年底,甚至更晚。

2、 台灣的需求始終被晾在一旁

特別是美國國防部長聲稱應對「全球安全域勢變化」, 優先其它緊急計畫,讓台灣戰機的交付再度排後,這無疑加劇了島內的焦慮情緒。

尤其是考慮到台灣周邊日益復雜的軍事形勢,武器交付的不確定性無疑是個心結。美方曾反復強調的「台灣關系法」和對台軍售, 僅靠口頭支持和遙不可及的交貨日期顯然遠遠不夠。

更為諷刺的是,美國對其他國家的F-16V訂單卻能順利進行測試和交付——比如巴林、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等國家的戰機 都比台灣的先一步得到實物

比如烏克蘭沖突爆發後,美國優先援助烏克蘭,導致包括「毒刺」防空飛彈在內的多個對台計畫出現交貨延遲。

這些都讓 台灣方面免不了多幾分焦慮:F-16V到底在哪裏?是不是美國又跳票了?否則為什麽台灣的需求始終被晾在一旁。

3、台灣忽視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當然,台灣也在尋求其他出路,希望透過更多樣化的國防策略來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然而, 台當局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即便F-16V能到來,也無法改變兩岸實力差距。

根據目前的公開報道,台灣從美國采購的全新F-16V戰鬥機與現役的升級型號相比,換裝了新型發動機。這一改進不僅為飛機提供了更大的推力,還提升了發電能力,以滿足新一代高功率航電裝置的需求。

然而,盡管這些改進使F-16V效能有所增強,但 其本質仍然是一款非隱形的第四代戰鬥機。 因此,在面對第五代隱形戰鬥機,如解放軍的殲-20時,F-16V無可避免地處於顯著劣勢,


更何況, 就連 美國空軍采購主管安德魯·杭特 表示,中國 空軍步伐 快得令人驚嘆 ,尤其是六代機, 甚至會比美國的下一代戰鬥機更早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所以,這種情況下,即便美國如期交付F-16V,台灣空軍能夠獲得的實際戰力提升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