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專家和前空軍官員向【空天力量】雜誌表示,上周出現在社交媒體上的兩架中國新型無尾軍用飛機的影像,很可能是一架中程隱形轟炸機和一架新型「λ翼」技術演示原型機。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原型機。
這架外形較大的飛機被航空媒體推測為殲轟-36,類似美國空軍在21世紀初考慮但未采用的FB-22中程隱形轟炸機。這很可能是五角大廈12月中旬釋出的【2024年度中國軍事發展報告】中提到的「中程轟炸機」。自2019年以來,五角大廈在其年度報告中一直提到中國正在研制的「殲轟-XX(JH-XX)」中程轟炸機。
本文為「空天力量(Air Space Forces)」網站釋出的評論文章,作者John A. Tirpak,本人轉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由於本文作者為美國人,對中國實際情況的了解主要來源於網路,因此會出現很多錯誤,請結合自身理解來看待相關問題。本人轉譯此文章只為了轉述美國相關人員在分析社交平台的視訊和照片後,表達的一些看法,並非證實或支持其觀點,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原型機,機頭側面有「360XX」字樣。
據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在研制一種飛翼構型的大型轟炸機,被稱為「轟-20」。轟-20與美國空軍B-2「幽靈」隱形轟炸機類似,但12月看到的新型飛機與預想的大型轟炸機存在很大差異。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軍方官員表示,「美國空軍一直在密切關註中國正在進行的軍事現代化努力,這一發展跡象表明我們對中國戰略目標和長期軍事規劃的理解。他們的新型武器系統給中國軍隊帶來更強的作戰能力,需要高技術人員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能力。」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原型機,機翼兩端開啟的副翼。
在視訊和圖片中,可以看到所謂的「殲轟-36」——中國官方沒有對其進行審查或評論——是一架大型飛機,在圖片中似乎比伴飛的21公尺長的殲-20S雙座戰鬥機大30%。該機為新型三角飛翼構型,沒有垂直尾翼,但在機翼後緣的兩側都有五個襟副翼。在一些影像中,這些襟副翼都獨立運動,並可以偏轉很大角度,甚至接近垂直狀態。無尾飛機本質上比有垂尾的飛機雷達隱形效能更好,而且重量更輕,對增加航程很有利。
一位業內專家表示,古怪的多個襟副翼系統可能意味著「他們還沒有掌握推力向量和控制技術」,並補充說「該機厚度不超過3公尺」。這架飛機很可能是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制造的,因為為它伴飛的是殲-20S戰鬥機。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原型機,機翼後緣的兩側都有五個襟副翼。
該機有三個進氣口:一個位於機身中部的背部進氣口,兩個位於機頭附近的腹部進氣口,呈平行四邊形,讓人聯想到F-22「猛禽」。機翼上方有三個明顯的尾噴口,表明配備了三台發動機。尾噴口設計類似B-2和「先進戰術戰鬥機(ATF)」計劃中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YF-23原型機的尾噴口,而洛克希德公司憑借YF-22贏得了ATF計劃。背部進氣口與其他兩個進氣口不同,似乎是為了雷達隱形功能而設計的,它讓人聯想到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參加美國Have Blue隱形技術演示計劃時,未被采用的進氣口設計,在該計劃競標中,它同樣敗給了洛克希德公司的設計。
三台發動機會讓飛機非常重——或者至少會降低其航程和有效載荷——專家推測,采用三台發動機的原因可能與為激烈的電子戰提供足夠電源有關,或者將旁路空氣與高溫排氣混合進行冷卻,降低飛機的紅外特征。
珠海航展現場的先進戰鬥機演示模型。
根據五角大廈的報告,中國本土的發動機工業不太可能與美國「自適應發動機技術計劃(AETP)」的技術相媲美,該計劃使用旁路技術生產原型發動機,可以針對特定推力或盤旋進行最佳化,同時增加隱形效能。這兩款發動機(一款由奇異航空航天公司制造,另一款由普惠公司制造)之間的競爭關系旨在升級F-35「閃電II」隱形戰鬥機,但由於它們無法適合F-35戰鬥機的所有型號,所以被放棄。
一位航空航天技術專家表示,配備三台發動機「要麽是兼顧動力和隱形效能的絕妙解決方案」,要麽是「愚蠢的、帶著不能同時使用的發動機死重飛行」。他推測,腹部發動機進氣口可能用於起飛和降落,而背部發動機可能用於巡航,從而增加航程。
殲轟-36與伴飛的殲-20S。
關於殲轟-36飛機上部結構的影像非常有限且模糊,無法確定駕駛艙內的飛行員是一名還是兩名,是串列還是並排。現有影像中,座艙蓋的不透明程度甚至可能表明這是一架無人機,座艙蓋只是畫上去的。使用殲-20S雙座戰鬥機進行伴飛可能支持這一推測,因為後座飛行員可能一直在控制殲轟-36,或者處於待命狀態,在緊急情況下接管該機的控制權。
該機有一個機腹彈艙,配備重型飛機才使用的雙輪起落架。在試飛過程中,起落架始終沒有收起。機頭附近似乎有大孔徑視窗,讓人想起F-35機身上的分布式孔徑系統(DAS),但尺寸要大得多。
中國第六代戰鬥機氣動布局分析。
一位業內專家表示,殲轟-36讓他想起了洛克希德的FB-22,主要依據就是該機的外形尺寸,而它的前機身卻延續了殲-20的一些特征。他指出,FB-22是隱形戰鬥機的改進型,可以攜帶更多武器彈藥和燃料。這是在美國空軍下一代轟炸機被取消時提出的,有助於填補潛在可以穿透敵方防空網的轟炸機的缺口。如果中國推遲轟-20計劃,那麽這款中程轟炸機也會有類似的研制背景。
中國第六代戰鬥機設計選型。
這位業內專家說:「FB-22本來是一個相當簡單的權宜之計,繼續使用F-22的機身和系統,並加大機翼,以容納更多的武器彈藥和燃料。」美國空軍考慮過這個概念,但在獲準研制一種新型遠端轟炸機計劃時,就放棄了它。
一位行業技術專家說:「考慮到中國台灣地區可能爆發的潛在沖突,中程轟炸機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來說是有意義的。」然而這架飛機也有可能是「技術演示原型機,甚至是戰鬥機,我們現在還不能確定。」
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原型機。
透過模糊的影像,可以看出另一架也是無尾構型,機翼平面形狀為「λ式」,機身整體形狀為箭頭狀。
它采用類似F-22的雙發尾噴口設計,這可能表明中國正在探索多種方式減少發動機的紅外特征,並可能采用推力向量技術。第二架戰鬥機的外形顯然比殲轟-36小,采用三個單輪起落架。該機試飛時由一架殲-16伴飛,殲-16是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制造的蘇-27衍生型號,所以該機可能是沈陽飛機工業集團的產品。鑒於這兩架飛機的外形尺寸差異明顯,所以它們似乎不太可能是競爭對手。
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原型機。
第二架飛機的影像並沒有清晰地展示出機頭上部結構,所以不清楚它是否有駕駛艙,或者它是否可能就是中國空軍「協同作戰飛機」計劃的第一批同類無人機。
釋出這些照片是在12月26日,這一天意義重大。因為這一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始人和長期領導人毛澤東的生日,也是2010年殲-20在互聯網上亮相的日期。巧合的是,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勞勃·蓋茲正在中國存取,而他此前曾預測中國在未來十年內不會擁有第五代隱形戰鬥機。勞勃·蓋茲在回憶錄中稱,殲-20的亮相「就像你能得到的最大‘f* you’一樣(about as big a ‘f— you’ as you can 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