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美國的「town」是什麽概念?

2014-12-06知識

*多圖預告*

謝邀

我喜歡這種地理問題。

題主所問的town在美國是一個含,沒有固定的定義。

美國的行政區劃制度和中國有些相似,有些差別。先來介紹美國的行政區劃制度:

大家都知道美國分50個States (州)。這就是一級行政區,和中國的省(自治區,直轄區,特區)相同。


接下來,美國的二級行政區叫County(縣或者郡)。美國的縣級區劃和中國的縣級區劃比較相似。因為美國和中國面積很相同,縣級區劃數量也很相同(美國總共3144個縣(數據來自

陳遠威

),中國總共分2856個縣(區)(數據來自百度)。下面這個圖顯示2008年普選按縣級行政區的結果

在美國縣是二級行政區,可是在中國縣是三級行政區。中國還有一個美國沒有的二級行政區就叫市或者地級市(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多的地方也有有州,自治州,嗯和盟)。在中國,市比縣大,可在美國縣比市大。我覺得這個事實導致了不少外國人對中國城市人口數據的迷惑。下面圖是中國的二級行政區。

中國除了西部的一些人口稀疏甚至荒涼地區,大部份人口住在地級市。地級市以核心城市為中心,另外地級市範圍包括縣以及縣級市,縣面積大部份為農村或林地,山區等用地。我看過外國媒體把重慶稱之為「世界人口最大的卻你沒聽說過的城市」("The world's biggest city you've never heard of"),表示重慶市人口3280萬。可是國外對「城市」的界定與中國的「地級市」式「市」太不一樣了,不能借中國官方統計來當「市」人口。3280萬這個封包括很農村人口。實際上重慶市區人口才是750萬(幸好中國也有這個數據,被稱之為「非農村人口」)。中國每個地級市都有這個問題,拿我最熟悉的城市昆明為例:昆明市總人口650萬, 但其中非農人口才390萬。

在美國,三級行政區一般是「市」。其實,不同的州有不同的說法和劃分方式。我在此僅介紹我最熟悉的案例加州。加州由58個縣組成的,縣人口,經濟,交通,面積都不平衡。加州Alpine縣只有一1000人,但Los Angeles縣人口1400萬。San Francisco縣面積才47平方公裏,San Bernardino縣5萬多平方公裏。

在加州,三級行政區叫incorporated municipality (簡稱municipality, 不太清楚如何轉譯,百度建議[建制區]這個詞)。加州有482個municipalities,分兩種:City(城市)和Town(鎮)。加州的City和Town法律上沒區別。"Town"一般比較小,不過也有一樣小的municipality叫City,City和town最終只是名稱而已。還有一件事,縣裏有市,有鎮,另外還有縣直轄區(unincorporated areas),不屬於任何市。市和鎮有自己的政府和警察部門,縣直轄區是由縣政府,縣sheriff(縣警察)管理的。

下面是加州municipaliy地圖的一個截圖(原圖太大,不好貼)。這裏的紅區是City,藍區是Town。綠區是另外一種地方,叫Unincorporated Census Designated Places (非建制區普查制定區),它們屬於縣直轄區(沒有自己的政府)但是為了國家普查的統計方便,被劃為制定的區域。其他白區也是屬於縣直轄區。 這可以算是美式countryside(農村)或者forests and mountains (森林,山區,等人口少的地方)


上面截圖顯示Sonoma縣和Napa縣,算是加州人口不大也不小的地區。下面截圖顯示的是洛杉磯都市區的一部份(在美國都市可以跨越縣邊境,比如洛杉磯都市區除了Los Angeles縣,還包括Orange縣, Riverside縣,San Bernardino縣,和Ventura縣的部份。這是加州人口最大最密集的地方。Los Angeles既是縣,又是市,但不要弄混了,洛杉磯縣和洛杉磯市是兩回事。縣有縣政府,市有市政府。縣比市大。洛杉磯縣總有88個市。下面淺黃區是洛杉磯市,其他顏色是不同的市。


為什麽美國的都市會出現那麽多小城市?這和歷史,和種族有關系。美國的大城市大部份都在18世紀19世紀建立了,一直到1940年代,美國大部份的市民生活在這些大市的邊界內。1950年因為經濟崛起,國家高速公路迅速發展,汽車普遍化,汽油廉價等原因,美國投入了郊區化(suburbanization)的時代。許多原住在城區的居民為了享受更大的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 實作了當年所謂的「美國夢」("The American Dream"),搬到新建的郊區。

美國萌:郊區裏的小白屋

「郊區」(suburbs) 這個詞沒有精確的定義,不屬於官方行政區制度。郊區和市區的界定有點模糊,但可以用人口密度光譜代表的(郊區密度較低,城區密度較高)。城區為了承載高人口建居住高樓樓大廈(公寓),還有condo式戶房屋。在郊區最普遍的則是。獨戶平房或「別墅」(但不一定豪華)。

1950年代很多大城市發生white flight syndrome(白人逃跑到郊區)。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達拉斯,聖路易,費城,美國幾乎各個大城市在這個「經濟崛起」的年代發生了這個現象。因為汽車的普遍化,很多原來的農村(離市中心約25, 50, 甚至 100公裏)被開發成郊區。白人在郊區享受房地產公司的特權待遇以及政府的特殊補貼。同時黑人享受不到這些待遇是美國近代歷史明顯的種族歧視證據之一。白人在郊區建立了新的城市政府。下面示意圖顯示1960年至1970年白人口增加(白色)主要在郊區,白人口下降(紅色)在城區。

高薪白領職業的白人占郊區的大部份人口。在美國,收稅的分配按照市政府。某個城市人均收入高代表這個城市的功力學校能得到更大收稅分配,結果富人區的學校比窮人多收稅低的市區。這是導致美國不同群體之間教育水平胡改善生活條件機會如此差距那麽大。這是一個邪惡迴圈的重要組成部份。窮人收入低,政府收稅低,學校分配低,學校條件差,窮人教育水平低,找不到工作,收入低,邪惡的迴圈。。。

下面圖是倫敦白種人的人口比例(藍色越深白人口比例越高),倫敦明顯也在發生white flight的現象。


再說,在美式英文除了上面描述的鎮行政區以外,Town還經常可以指任何小地方或者小村,比如Beantown是波士頓的小名。有時候,town成為ton,比如Beaverton。這個定義是不精確的,和行政區劃無關。這種說法在美國常見的。

夠復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