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速」作為一個速度單位,最經常出現在長跑裏。通常以「分秒/公裏」顯示(在英制單位國家也會顯示為分秒/英裏)。
口頭上長跑愛好者在訓練中也會常常報出「600」「445」「530」「500」……之類的數位。比如600即6分/公裏,指的就是用6分鐘整跑完1公裏距離。折算下來10km/h時速,以這個速度跑完十公裏,則正好是一小時整。
——PS:上述數位如出現在馬拉松賽場的兔子(領跑員/PACER)身上,則表示完賽時間,而非跑步配速。
為什麽配速這個單位會成為最常用的速度指標?主要原因還是它在計量方面的便利性上。
都是萬米長跑,為什麽此「10000公尺」非彼「十公裏」? 中我們曾科普過,田徑比賽的長跑,尤其是路跑計畫,動輒十幾公裏甚至幾十公裏,配速就成了能便捷計算、且快速比較出前後身體狀態變化的數據。
配速也是衡量跑步能力的重要依據——
如果你以有氧心率進行慢跑,維持住某個心率(上下浮動不超過5)放松的奔跑,每公裏的配速起伏不超過5%,即可視為具備了一定的有氧基礎;
如果AB兩位跑者以同樣的訓練強度、用相同的時間完成同樣距離,每公裏配速更穩定的跑者,顯然具備更強的跑步能力,或者說他的跑步經濟性更高一些。
長距離比賽中,通常會有先快後慢、全程勻速、先慢後快三種——
先快後慢最為常見。因為隨著距離的增加,體能會明顯消耗,而無論是心肺能力還是跑動的經濟性都會下降。換言之,想維持住此前的配速,你會不得不以更大的「能耗」進行跑步,這樣極容易跑崩。所以前半程更快、後半程配速穩定的下降,是絕大多數跑者的情況;
全程勻速自然是最為理想的,當你能維持住配速前行,無論成績或者自信心都會得到一個保障。當然這個勻速並不要求絕對,以馬拉松為例,完賽成績4小時開外的選手,如最快與最慢配速差小於30秒,即可認為是實作了勻速的目標;
先慢後快又被 稱為「負配速」,這通常是頂級職業選手才能實作的(也可能說明你前半程保留了較多實力)。這一類選手幾乎全程能保持以自己最經濟的肌肉纖維發力,並同時維持身體乳酸的堆積速率,讓他們一直到終點都是慢慢堆積、且沒有達到閾值。
對大多數長跑愛好者而言,我們當然更建議盡量以勻速去完成跑步,這樣身體糖原穩定消耗,乳酸積累和排出都趨於平衡。
——這也是為什麽,馬拉松/十公裏之類的長距離跑步又被稱為「配速的藝術」。
跑步訓練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