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導演賈樟柯帶來議案,建議制定中小學生歷史文化遺產和博物館體驗規劃並納入課時,透過體驗式、沈浸式教育來培養孩子們的文化自信,增強文化黏合度、向心力。
「歷史文化之旅,我認為既是歷史教育,也是美學教育。」
很多人紛紛響應,一直以來中國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而博物館正是優質的教育資源。
2014年故宮憑借【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的創意表情包風靡全國後,博物館憑借著開發大眾喜愛的創意文化成為公眾喜愛的物件。隨後,【我在故宮修文物】、【上新了故宮】等文化節目的爆火使故宮這個大型IP成功出圈。由此,博物館學被更多的學子看到,成為他們熱愛並追求的專業。
1.博物館學是什麽?
博物館學是人們常說的文博專業中的一個子學科。顧名思義,博物館學是 圍繞博物館為核心 而展開一系列的研究和實踐活動。
博物館(museum)來源於希臘文Mouseion,原意為「祭祀繆斯的地方」,而繆斯是掌管科學與藝術的九位神女。可見博物館學與科學、文化、宗教和藝術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
同時也意味著在學習研究博物館學時,往往是 多學科交叉 的,比如 考古學、文物學、教育學和人類學 等等都能和博物館學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2.博物館學專業學習什麽?
本科階段,博物館學是隸屬於文物與博物館系中的一個大類,一般到研究生階段才會細分到博物館學方向。
在國內,除了學習博物館學、文物學、考古學、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入門課程之外,代表性文物例如 青銅、陶瓷、玉器、書畫、雕刻等研究課程 也是必不可少的。
2019年,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有 4萬名 年輕人報考故宮博物院,很多人想來修文物。
同時,國內博物館學(本科的文博專業)更加註重實踐,學習期間會有大量時間教授文物修復的具體操作,同時也會安排策展和實習等相關活動,讓學生獨立體驗博物館工作。
國外的博物館學以英國為例,則會更加偏向對於 油畫、牛皮紙、羊皮紙 等為代表的西方藝術史相關課程的研究。
與國內相比,英國的博物館學的理論性較強 ,老師在授課過程當中會講述許多形而上的觀念問題,比如 去殖民化、民族記憶、女性視角等策展背後所蘊含的理論流派 。此外,博物館資訊化、數位化建設,如虛擬博物館、線上博物館、互動體驗等也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3.什麽樣的人適合學習該專業?
4.這個專業出來做什麽?
博物館學或者文博專業會被認為是一個就業道路非常狹窄的專業,其實小眾專業往往自有一番天地。那學習博物館專業對口的工作有哪些呢?
- 近兩年「宇宙的盡頭是編制」等非常流行,對於許多博物館兒來說,畢業之後能夠考進 公立博物館的編制 確實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 考編制和高考一樣,往往競爭是非常的激烈的。因此除了公立博物館, 私立的研究所、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 也是非常鍛煉個人能力的地方。
- 其他如 文化創意公司 ,做博物館周邊也是一種選擇,可以體驗博物館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積累乙方經驗。
5.博物館中的「物」與「人」
近年來,博物館關註的重心從傳統的「物」過渡到現代的「人」,與此同時展示的手段也變得更加豐富,比如沈浸式空間、線上博物館的出現與發展。這些嘗試確實得到了不錯的反響並幫助博物館吸引了更多的參觀者。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 博物館似乎在創新的路上過於執著於外在的形式而部份忽視了展品和在此基礎之上建立的敘事 。
例如有些博物館走網紅流量的路子,展品真偽難辨,敘事結構似有若無,卻透過網紅拍照打卡等形式吹捧成為藝術中心。
但是實際上, 「物」和「人」從來都不在博物館展陳的對立面 ,就像蘇東海先生說過的「物作為博物館的本質特征恐怕是不可動搖的。」沒有展品作為基礎,也就沒有了要傳遞的文化,再花哨的展示手段也是無根之草,喪失其靈魂。
如今,博物館逐漸從默默無聞走向了繁榮,各種豐富新穎的手段固然能夠吸引遊客駐足,但如何將參觀者留下來,使他們關心展品背後的文化價值,進行二次參觀才是值得博物館不停探索的目標。在塑造和定位一個博物館和博物館形象之時,在嚴肅化和娛樂化、公益化和商業化中做到良好的平衡是博物館人應當叩問心門好好考慮的事情。
同學們在選專業的時候提前深入了解,不能只了解大概,專業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這裏有免費的測試可以先看看自己的性格適合讀什麽專業:
我們的每一位導師都經過精心挑選和稽核,他們來自於全球頂級學府的各個專業,善於聆聽並樂於分享。他們走過的路就是你可能面臨的路。他們的人生經驗和專業知識能給你從專業,選課,學校生活,工作各個方面提供指導和參考價值。我們希望,這樣的精神能夠薪火相傳,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你也成為了學長學姐,走出了自己的道路,適途也期待著你能成為我們的新導師。
公眾號:適途咨詢(suitnti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