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給我的感覺就是 「底蘊美」 ,
無論是妝容、服飾還是對於色彩的理解
都是一種帶有歷史的 厚重「美感」
小生不才願用拙筆書寫一下關於我眼中的國風美
回答較長多圖請開啟wifi點▲+收藏後再閱讀~
一、妝容之美
雲想衣裳花想容,清風拂檻露華濃
-【清平調】李白
1、秦漢:粉白敷面、黛黑畫眉
楚辭有記載:粉白黛黑,唇施芳澤指的是女子用糧食做成的米粉為白色可用來敷面功用就好比現在的粉餅,有修飾提亮肌膚色澤的功效,而黛是用一種石青粉、石綠塊或銅清粉以牛骨膠液調和,塑形陰幹做成的塊狀「眉筆」,使用時將黛塊在黛硯上磨制成粉,再加入水調和,將眉毛刮掉以後用毛筆蘸取黛畫出又長又細的眉,秦朝的女子喜好濃艷的 色彩感 ,會將橘色眼影塗抹在眼尾,並且將 眼線畫得長和濃 ,使眼睛呈現明顯的 丹鳳眼型 。唇色以暗紅為主,呈 櫻唇妝 。
橙色眼影
紅唇細眉
膚白,腮紅
是秦朝妝容裏面最重要的特征
秦朝妝容裏面還有一種叫做 「花子」, 在【中華古今註】記載: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宮人梳仙鬢,帖五色花子,畫為雲鳳虎飛升,意思是傳聞秦始皇熱衷神仙之術,所以宮中令妃長打扮成神仙模樣,五色花子,是指貼上或畫在臉上的面花,也叫 「額花」、「花鈿」、「面靨」 。
五色花子,雲鳳虎飛升妝容▼西漢時期的化妝用品隨著漢代治煉技術的提高,敷面的妝粉,在米粉的基礎上發展出鉛粉,俗稱「鉛華」,漢代畫眉用品也從秦朝的黛塊,變成了石黛,石黛是用天然石墨或煤精制成,也被稱為「畫眉石」,西漢妝容大多清淡雅致,追求自然,但在眉妝的塑造上達到了一個小的高潮。遠山眉和八字眉這兩種眉形也是從那時候出現的,【西京雜記】中曾記載:
文君嬌好,眉色如望遠山;說的是有個叫做卓文君的女人,將眉毛描畫得具有遠山般蜿蜒起伏的形態,這裏的 「遠山眉」 指的是保留天然眉峰的眉形,也就是說眉尾隆起如山峰狀,有一種英姿颯爽的感覺,因為古代女子常常在修眉之時喜去除眉峰,刻意修成彎彎的蛾眉之狀,過於纖弱窈窕,失去本真,而保留眉峰的天然眉形卻有一種如望遠山之意境,所以也稱為 遠山眉妝 。▼
2、南北朝:額黃妝、曉霞妝、梅花妝
南北朝時期,佛教開始大發展,女性在金色的佛像上面得到啟發,也將自己的額頭染成黃色於是便有了「額黃妝」,額黃的顏料選擇上,姜黃十分適宜,因為姜黃染色後會呈現一種明亮的黃色,附著力強而且非常透明。,這種妝容除了將額頭塗成黃色以外,還會用黃色硬紙或金箔紙剪裁成「鵝黃花樣」以膠水貼在額頭。剪貼的鵝黃有星、月、花、鳥等多種形狀,又稱「花黃」。
曉霞妝又名 「斜紅」, 為鬢眉之間有妝飾,面頰兩側有兩道如月牙版的痕跡,色澤鮮紅,猶如兩道刀痕,這種妝容來歷也很有意思:
文帝曹丕宮中新添了一名宮女叫薛夜來,文帝十分寵愛她。某夜,文帝在燈下讀書,四周是水晶制成的屏風。薛夜來走近文帝,沒留意到屏風,一頭撞上,頓時臉頰撞傷,傷處仿若曉霞之將散,其他宮女見而生羨,也紛紛模仿薛夜來,用胭脂在臉頰上畫上血痕,取名曰「曉霞妝」。南朝梁簡文帝【艷歌篇】中也曾記載:
分妝間淺靨,繞臉傅斜紅所以後來這種曉霞妝也被稱為斜紅妝。放到今天看可能有點奇怪,但在當時這也算是「網紅妝容」了。
梅花妝來自南朝宋武帝劉玉的女兒壽陽公主,據說當時壽陽公主躺在殿檐下睡著了,殿前梅樹上一朵梅花恰巧落在壽陽公主額頭上,拿掉以後染出了五朵花瓣狀,宮中的女子見公主額頭的梅花印十分美麗,便紛紛效仿,所以梅花妝又名「壽陽妝」。
3、隋唐時期:桂葉眉、酒暈妝、花瓣唇
隋唐時期,妝容吸收了各族的風格,眉形上為了不讓眉形變得呆板,開始流行短眉,晚唐時期女子會在眉尾處進行暈染,讓眉尾散開,形如桂葉又名 桂葉眉 ,唇妝也變得更加特別, 「花瓣唇」 的畫法在此出現。
發型上,初唐女子多梳 高髻 ,中晚唐期間則流行一種「鬧掃妝髻」把頭發梳開,在一旁作多個發髻的發型。
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掀開了盛唐女子的絕美妝容,而大唐的 「酒暈妝」 也將紅妝發揮到了極致,這種妝一般先塗抹上白色的鉛粉,再在兩頰塗上濃厚的胭脂,胭脂蔓延到眼部、耳部,如同醉酒時候的樣子而得名。▼
這種妝容嘴角搭配的兩個小點叫做「面靨」,據說最開始是因為嬪妃來例假時,不能接受皇帝的禦幸,只要在臉上點上兩個小點,女史見後,就不會將她的名字列進去,後來逐漸變成一種妝飾,用各種顏料點在雙頰處,形狀如豆又稱為:「笑靨」、「花靨」、「妝靨」。
4、宋明時期:三白妝貼珍珠面靨、遠黛眉
宋元妝容不同於唐朝的誇張,偏於清淡講究雅致,自然膚色和氣質,不塗腮紅,只留口脂,同時宋朝也是妝容的「高光」時刻,宋代女子會在額頭、下巴、鼻梁這三處塗成白色有點像現在的高光,然後在額頭、臉頰、下巴貼上珍珠面靨。
宋朝時期,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女子對美的追求更為內斂,所以宋代對於美女的定義就是: 薄施朱色、面透微紅 ,也就是指素妝之下清新淡雅、白裏透紅的妝容。
宋朝女子眉毛在眉形上微微蹙起稱為: 「遠黛眉」, 有一種楚楚可憐的柔美感。▼
明代女子的妝容繼承了宋代的素雅簡潔,胭脂比例濃淡恰到好處,偏愛明亮的妝面,於是很流行 「三白妝」, 也就是宋朝很流行的一種妝容只是去除了珍珠面靨,在額頭、鼻尖、下巴暈塗誇張的白粉,讓五官看起來更加立體。
6、清朝時期:絳唇妝、吊梢眉、鳳眼
清朝時期流行「淡妝似無妝」所以妝容多為含蓄內斂為主,那時候的女子喜歡細長的眉形, 眉頭低,眼尾上翹 的「吊梢眉」在此時極為流行,眼妝上也喜歡把眼睛畫的細長,俗稱「鳳眼」,給人以端莊秀美之感。
清朝因為當時的文人審美是比較喜歡【紅樓夢】裏林黛玉這種女孩,嬌嫩無力,弱柳扶風般令人憐惜的病態美人,所以女子喜歡點絳唇妝,就是上下唇只塗抹中間,類似於今天的咬唇妝,當時宮廷女子都著這種唇妝,顯得柔美清麗,楚楚可憐。
除此以外清朝女子還流行 「旗頭」 發型,同時發飾造型也變得更加的華麗和繁瑣。▼
===========沒有感情的幹貨分割線
二、服飾之美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美女篇】曹植
在中國傳統的語境中,布衣是衣服,也是普通百姓的代稱。服裝是社會變遷的地圖,是穿在身上的 家國歷史 。 時代明暗、國民冷暖、生活沈浮 ,都在衣服上密密縫補,飄飄顯現,無論皇袍還是布衣。1、夏商西周:上衣下裳
夏商西周的時候,農業、手工業分工出現,養蠶繅絲技術也得到了了快速的發展,一些奴隸主貴族開始享用絲織品的奢華生活,商代王室還設有專門典管蠶事的女官: 女蠶 ,後來隨著紡織技術的不斷發展西周時期開始出現不同色彩的提花錦和刺繡,由此也催生了一些以觀賞價值為主的服飾:上衣下裳,所謂上衣指的是 交領窄袖式短衣 ,而下裳是 裙裝 ,短衣和裙裝之間還會搭配 寬頻束腰 。▼
上衣下裳是中國最早的服裝形制之一,也是漢服體系的第一個款式。為了表示尊重傳統,後世最高級別的禮服一直是衣裳制。這裏要糾正一個概念,折原哥現在拿來討論的「漢服」不僅僅局限於漢朝流行的服飾或者是漢服迷口中的一些古裝,它應該叫做 漢民族的傳統民族服飾 ,又稱為 「華夏衣冠」 ,從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朝的傳統服飾。
2、春秋戰國:深衣
春秋戰國之交的時候流行一種服飾,繼承了夏商西周的上衣下裳的形式,將服飾一分為二,又將分開的上衣和下裳重現縫制在一起,變為連身衣,在禮記中記載:
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也就是形容深衣上衣下裳相連,將全身深深地包裹住,可謂「身」藏不露,深衣為什麽要那麽多此一舉的將上衣下裳縫合在一起呢,理由是將衣、裳分裁,是以尊崇古制,合二為一是穿起來更方便這種將身體深藏,充滿「禮」字內涵的服飾也可能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連衣裙」了。
深衣的內涵在於服飾設計細節的含義:
上衣、下裳兩部份,象征兩儀;
袖口是圓形,如康伯斯,象征舉手擡腳都要合乎規矩;
方領如矩,象征品行方正;
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征著為人剛正不阿;
腰系大帶,象征權衡;
下擺平直,象征平允公道;
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
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
3、秦漢時期:曲直裾衣
在戰國末年的時候,深衣得到了改良,俗稱「 續衽鉤邊、下裳寬廣 」,任何人不分職業、不分貴賤都穿著深衣,"衽"指的是衣襟, "續衽" 就是將衣襟接長,並往後擁掩,經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用腰帶系紮,形容繞襟的樣式稱為 「鉤邊」 ,這種升級版的深衣,被稱為「曲裾衣」在秦漢時期特別流行。
「曲裾衣」主要特點就是長衣緊裹身體而下,從背後看有個 三角形的衣襟 繞到身後,用腰帶紮系,顯得體態修長,纖腰裊裊,衣裳下擺甚至長到曳地,顯得格外的隆重和端莊,
這種收下擺的設計和現代的「魚尾裙」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僅將東方女性那種古典、含蓄、輕盈之美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時又不失典雅和大氣。
西漢時期流行一種直裾衣,這種衣服又被稱為 襜褕(chanyu) ,這個說法來自【說文解字】, 衣襟裾為方直,區別於曲裾,交領右衽, 一件通裁 ,
曲裾的出現是由於最初的時候需要包裹身體,遮蔽下體的考慮,隨著內衣制度的完善,古人也不再需要擔心暴露身體,於是將接長的衣襟又縮短了回去, 下擺部份剪裁為垂直 ,不再緊緊纏繞身體,變得更加簡潔利落。
最出名的直裾衣應該是馬王堆一號漢墓裏面,長沙王夫人辛追的素紗禪衣,薄如蟬翼,輕如煙霧,交領右襟,衣襟垂直而下,正是西漢典型的襜褕。▼
漢朝的時候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上衣下裳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但其實漢代婦女並沒有摒棄這種服飾,在【漢樂府 陌上桑】就有記載襦裙的詩句: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這個時期的上衣下裳被稱為「襦裙」,一般上衣極短,只到腰間稱為「襦」,裙子很長,下垂至地。
4、魏晉南北朝:襦裙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襦裙繼承了漢朝的舊制,主要還是 上襦下裙 。上襦多用對襟(類似現代的開衫)長不過膝,還佩披帛,加半臂,領子和袖子喜好添施彩繡,袖口或窄或寬;
腰間用一圍裳稱其為 「抱腰」 ,外束絲帶;下身裙子很長,下垂至地。魏晉時期的下裙面料比漢代更加豐富多彩,蓮花、忍冬等紋飾大量出現在服裝上,同時女裙更加講究材質、色澤、花紋鮮艷華麗。
魏晉時期裙腰日高,上衣日短,衣袖日窄;後來又走向另一極端,衣袖加闊到二三尺。襦裙以裙腰之高低,將襦裙分為 齊腰襦裙、高腰襦裙/齊胸襦裙 ;▼
以領子的樣式之分將襦裙分為 交領襦裙 和 直領襦裙;▼
按是否夾裏的區別,襦分為 單襦、復襦, 單襦近於衫,復襦近於襖,不同之處在於有無腰襴,腰襴指的是不塞進裙子,外露的一部份。
5、隋唐五代:半臂、披帛、
隋唐時期流行的穿搭方式是:上穿小袖短襦、衫或者是齊胸襦裙,下身著束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紮,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然後外面還會再搭配一件營造層次感的流行單品: 半臂 。
唐朝的半臂主要有兩種款式,一種是 對襟半臂 ,一種是 袒領 。對襟半臂常常穿在長袖衫襦、齊胸襦裙外面,用小絲帶當胸系紮。▼
袒領服 是在傳統襦裙的基礎上改造形成的又稱 「時世妝」 ,即時裝, 衣領為U字型 ,衣料多為紗羅制品,穿起來非常輕薄飄逸,極具美感,當時人們形容為「慢束羅裙半掩胸」、「參差羞殺雪芙蓉」、「綺羅纖縷見肌膚」等,下配以長裙,充分體現了唐代女子的婀娜身姿和自然之美。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穿這種半露胸的服裝,在唐代,也只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才能穿坦領服,比如宮中內官、女史,除此歌女也可以半裸胸,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
如果外出和郊遊,唐朝的女子通常還會搭配一頂幃帽,這個寬檐+絲網組合而成的潮流單品,也是當時的潮流風向標。▼
除了出行的配帶的這種幃帽。唐朝女子的穿搭還會搭配一件配飾俗稱 「披帛」 ,又稱 「畫帛」 。這種帛巾通常以輕柔的紗羅裁成,輕盈薄透,長度大多在兩米以上,上面印畫各種花紋或者是金銀線織就的圖案。。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
披帛這種「時尚單品」,據說借鑒了當時風行的西域舞伎的舞衣。唐代的女子們從舞台服裝中汲取靈感,日常穿著時也可以昇華為表演服裝所使用的。
披帛分兩種:一種橫幅較寬,長度較短,多為已婚婦女所用;另一種長度可達兩米以上,多為未婚女子所用
披帛的使用方法通常有兩種,一是將它披搭在肩膀之上﹔二是將它纏繞於兩臂之間,這兩種方法分別搭配於不同的服飾。走起路來,跟著手臂的擺動而隨風飄舞,非常美麗,宛如仙女下凡
到了盛唐時期,浪漫和開放的思想達到了頂峰,更加大膽前衛的抹胸襦裙開始流行,再搭配上半透明的「披帛」,這種穿搭方式深受當時以「胖」為美的唐朝女性歡迎。
6、明朝:飛魚服
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對皇宮進行了一項重大改革——設定錦衣衛,這是一個直接服務於皇上的機構,由於少了許多冗雜的管理層,機構成員又「兼職」皇帝侍衛,所以錦衣衛得到了朱元璋的充分的信任。皇帝很器重錦衣衛,
於是賞賜給了錦衣衛飛魚服和繡春刀兩樣東西,上朝可穿飛魚服,這種服飾在明代僅次於蟒服的一種二品賜服。雖然沒有蟒袍尊貴,但蟒袍各朝各代皇帝都有賞賜,飛魚服則有一種明代的烙印。
飛魚服是補子為飛魚紋的袍服,飛魚並不是所說的那種海魚,而是一種近似 龍首、魚尾、有翼 的虛構形象,
據說飛魚服長達125厘米,袖長達252.2公分,寬襟闊袖,下擺也很寬大,腋下有兩對系帶,可以用來塑身,腰圍處有彩織流雲,好像行走的鰲魚。
飛魚紋補子飛魚服有很多種樣式,最經典的就是「貼裏」和「曳撒」,收藏於山東曲阜衍聖公府內的香色麻飛魚服(下圖),是世界現存唯一一件傳世的男式「飛魚服」,形制就是 「貼裏」。
而「曳撒」又叫質孫服原為軍服(戎服),便於騎射,是一種襲承元代服飾而來,有濃厚蒙古風格的服飾,又稱「一色」「一撒」,發音也源自蒙語,是為明代比較常見的男裝款式之一。
但「貼裏」飛魚服和「曳撒」飛魚服常常會混淆。因為這兩種服飾都是上下分裁,於腰部以下打褶,區別就是:
曳撒的下擺前衣片下幅褶子不連貫,後衣片為上下通裁不斷且 無褶 ,無褶的地方就被稱為 「馬面」 ,「馬面」一詞,曾出現在【明宮史】中:
「曳撒,其制後襟不斷,而兩傍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褶,往兩旁起;貼裏的下擺是百褶裙,後衣片同前片下幅都為連貫的褶子,而且貼裏既可用作便服、吉服,亦可作為襯衣與便服、常服等配套穿著。
飛魚服▼7、清朝:馬面裙
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中國古代漢族女子主要裙式之一,馬面裙是 明清時期漢族女子著裝最典型的款式 ,長和上衣穿著的大襟衫一起搭配。它的風格是由明代的 清新淡雅 到清代的 華麗富貴 。
清代明制藍地龍鳳紋盤金繡馬面裙所謂馬面其實就是裙擺中間有一塊無皺褶的位置,但馬面這個名詞其實是來源於中國 古代城墻中防禦系統中的凸起部份, 如同馬面一般而得名,
這種結構最早在【墨子】裏被提及,被稱作「行城」,而最早被稱為「馬面」是在宋代,在中國宋代城邑防禦的專著【守城錄 】中曾經寫道過這種結構。
【守城錄】:馬面,舊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減二丈,闊狹隨地利不定,兩邊直覷城角,其上皆有樓子。除此這種裙子它還有一種 相對固定的整體結構 —— 兩片式 , 四裙門 ,也就是說前後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側面打褶,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就是「馬面」。
清代服飾上依然繼續傳承明代樣式,所以馬面和裙襕的裝飾也較為繁復,褶子細密,有多至百褶的,褶為死褶,褶子之間還有鑲邊,而且清代馬面裙重視馬面的裝飾,多用刺繡的等方式裝飾馬面。從而衍生出 側襇式、襕幹式、鳳尾式 等三種形制類別的馬面裙。
馬面裙始於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續至民國,也是中國古代裙服式樣裏面最後的「余暉」,在這之後,西式筒裙逐漸流行了起來,西式裙裝 重結構 ,而且剪裁方式也是變化多端,而我們中國古代的裙子則不一樣,它 輕視結構,重視裝飾 ,含蓄自然地釋放著中國富有底蘊美的美學思想。
下面這件馬面裙是清朝的盤金海水龍鳳裙,柔軟富有光澤的面料與海水江崖,龍鳳紋樣搭配起來,不僅有一種典雅大氣的感覺,還能顯示出穿著者尊貴的身份。
===========沒有感情的幹貨分割線
三、傳統色彩之美
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宋徽宗
西方色彩文化更註重物理特性和科學理論,傾向於將自然科學的原理運用到色彩之中。
而我們東方的傳統色彩出發點是觀念,更重視色彩的意象,追求的是 「隨類賦彩」 、 「以色達意」 ,沒有確定的概念。
這才是真正的 「高級感」 的美 , 也是毫不遜色於時下流行色的關鍵所在。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形容天剛破曉時顏色的東方既白,這種白,感覺像是混合了藍色,神秘又有一種古老的東方韻味。「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
萱草(又稱忘憂草)解愁忘憂,寬慰母親的思念。古時,母親的居室為 萱堂 ,母親的生日為 萱辰 ,母親的別稱為 萱親 ,因此 萱草 是中國傳統上的 母親花。萱草色是 唐代 人鐘愛的流行色, 萱草色與石榴紅 色搭配,是唐朝人獨特的艷麗色彩。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買得湖船十樣錦,醉倒美人雙玉瓶」
「紅潮生面酒微醺」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陽借出胭脂色」
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青釉的燒制水平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呈現出來的一種顏色。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
黛,古代女子畫眉的顏料,一如遙望遠處山丘時隱約浮現的帶有灰調的青黑色。晚葉尚開紅躑躅,秋芳初結白芙蓉
杜鵑花別名山躑躅,那漫山遍野的錦繡杜鵑的花色,便也就是躑躅了。湘葉未開蕾,紅花已發光
緗色作為色彩詞至少在漢代就有,唐代以後多見,是淺黃色絲綢的顏色,多用於形容帛秋扈,竊藍
立秋涼風至,秋色起於 竊藍色 。處暑禾乃登,秋色盛於秋香色
您花0.01秒點的贊▲,有助於弘揚中華傳統顏色之美!
洗盡鉛黃,素面初無一點妝
鉛黃,古代婦女化妝用品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由胭脂蟲雌蟲的幹燥身體組成的一種紅色染料;一種古代女子化妝用的紅色顏料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薄柿是用柿漆染得的淡柿色,薄柿色就像是尚未成熟垂掛於枝頭的柿,正等著誰家巧織女素手采摘做染料。色點湘妃紅涙雨,骨凝王屋紫藤霜
即緋色,淡紅色。妃,通「[[緋]]」。亦稱楊妃色。猶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