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年輕語文老師最應該多做的工作是什麽?語文課最好的風格是什麽?

2013-11-30知識

上海某市重點高中80後男老師一枚,今年從教第九年。能唱歌,能說相聲,能參與所有體育,能聊所有漫畫。我這樣的老師會有魅力嗎?如果有的話那也是作為班主任的魅力,對於你的語文課堂是沒多少幫助的。語文老師的魅力還是得靠一節節課上出來。以下是我即將在楊浦區教師進修學院做的一次區級演講,涉及到語文老師的自我修養。希望對你有用。
-------------------------------------------------------------------------------------------------

我的演講從幾個問題開始:司馬遷字子長,長怎麽念?為何孔丘叫孔子,韓非叫韓非子而不是韓子?為什麽高考作文不能寫詩?為什麽要讓小孩子背他們不懂的古詩詞?語文老師能挖掘出這麽多字面下的意思,會不會作者根本沒這麽想?這些問題有些是大家經常能聽到的來自社會各界的質疑,有些是我課余遇到過或思考過的。但今天我並不想解答或討論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只想問問大家看到這些問題後的情緒反應是怎樣的。是覺得很有趣、很想探究?還是覺得沒什麽意義、根本沒法回答?其中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在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第一年時問我的大學同窗的,當時他在qq上回了我一句:「你怎麽還在搞這些啊?」於是我知道我和他已經是兩路人了。讀大學時他是一個會用半個月夥食費去買一套稀見版【史記】的人,可工作沒多久他就不再鉆研與考試大綱無關的內容了。我想在他眼裏我是個不務正業的人,但在我眼裏他是一個遺失本色的人,雖然這並不影響我和他的友誼。

暫且把這些問題擱置一會兒,後面會再提到,我們先來聊一聊這門課。楊先國老師開設了三期【特級教師談語文】,我有幸參與了兩期。為了寫這篇發言稿我找出了每一次講座後我發的微博,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復旦附中黃玉峰老師的文本解讀、步根海老師的背功、控二小學卞賢俊校長的音樂繪畫現代詩。如果再加上參加楊老師工作室後遇到的幾位名師,例如楊老師的詩詞、劉德隆老先生的唐調、蔣人傑老師的文字學、楊高朱震國老師的誦讀,我發現四年過去了,名師們留在我腦海中的都是他們各自的硬功夫、絕活。而反觀我們自己,我們寫的【一線教師談語文】中的每篇文章都在談技巧。寫作的技巧、解讀文本的技巧、培養語感的技巧。 特級教師談理念,一線教師談技巧。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和名師的差距也許就在這裏。 2011年建平中學校長程紅兵老師在「特級教師談語文」的講壇上說:「當下教師培訓太重技,也就是怎樣講解課文,這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升教師底蘊」。什麽是底蘊?已故的上師大教授馬茂元先生據說能背出超過九千首詩,這是種底蘊。朱震國老師透過朗讀來讓學生品味字詞句的內涵和作用,平時說話輕聲細氣,一朗讀就豐富多彩,且進入狀態很快,都察覺不到醞釀,這也是種底蘊。步根海老師對任何一篇課文的任何一段都隨口參照,這也是種底蘊。我想底蘊就是讓人過耳不忘,經過時間淘洗後依舊不褪色的東西。孫紹振老師曾說:「學生不愛上語文課,主要因為老師並不比學生高明多少,講不出他不懂的東西。」孫老所批評的,正是我們語文老師缺乏讓學生過耳不忘的底蘊。

我猜想每位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如何學語文時都會說,要多閱讀、多背誦、多思考、多寫作。而且我們也堅信能做到這「四多」的學生一定會既取得好成績,又有真才實學。但我們有沒有想過語文老師自己更應該多閱讀、多背誦、多思考、多寫作?我經常對學生宣傳「每天讀書半小時」的理論。有人計算過,如果以每分鐘閱讀300字的速度每天讀書半小時,一周可讀6萬3千字,一個月讀25萬多字,一年的閱讀量可以達到300多萬字,這意味著你將一周讀一本書、一月讀4本書、一年讀40本書、一生讀2000本。 所以,如果我們堅信一個多閱讀、多背誦、多思考、多寫作的學生一定能成為語文達人,那麽我們也該堅信一個多閱讀、多背誦、多思考、多寫作的語文老師一定能成為名師。 我不相信一個醫學院畢業後就不常看醫書的醫生能成為名醫,我也不相信一個法學院畢業後不常研究法律的律師能成為大狀,我更不信一個文學院畢業後就不常寫作的語文老師能成為名師。周圍的同行們常抱怨任務多、壓力大、作業來不及改、家務多、小孩不聽話,所以沒時間讀書也沒時間做學問,尤其是跟考試大綱無關的書籍和學問。我承認這些都是事實,楊老師也知道一線教師的苦,所以他創辦了「本色語文」工作室,又反復開設了「特級教師談語文」這門課。我想楊老師的目的就是要提醒我們回歸語文老師的本色,積累語文老師的底蘊。我跟著楊老師學習了兩年。在這兩年間聽報告、遊學、寫詩、研討,做的都是與應試教育無關的事。也正是這些事讓我明白了,多閱讀、多背誦、多思考、多寫作,才是語文老師的本職和本質。想明白這點,我在從楊老師工作室結業後的這四年依然沿著多讀多背多思多寫的「路線」努力。所以本文的後半部份,也算做是對楊老師的一次匯報,匯報我結業後的這四年做了些什麽。

一、讀

1、 教材中涉及的名著都通讀。 語文教材有一個廣受爭議之處就是對名著的「閹割」,基於種種原因名著節選部份總存在各種瑕疵,對此做研究的論文也有好幾篇。 在上課之前對選文所屬的名著進行通讀也應該是備課的一部份。 在我讀書生涯中比較拿得出手的一項就是我通讀了【史記】,並且做了兩萬字的讀書筆記。

2、 學生中流行的粗讀。 不知各位老師是否知道當下的學生中流行什麽書?七十年代被老師們視為洪水猛獸的金庸、瓊瑤早已沒幾個學生喜歡了。八十年代的校園青春小說也不再是市場主流。如今是盜墓、修真、穿越、玄幻、宮鬥百花齊放的時代。學生們為何不愛讀我們推薦的名著?除了因為名著難啃之外,還因為通俗讀物真的好看啊。我們老師連名著和專業書都很少讀了,更不用說當下流行讀物了。 要引導學生讀好書,光知道好書為什麽好是不夠的,還要說的出爛書爛在何處。 否則我們會為自己的懶惰和無知在未來被學生嘲笑的。例如當年認為金庸寫的只不過是通俗小說而不讓學生讀的老師,恐怕做夢也想不到金庸會進文學史甚至進入北京的中學課本。現在大熱的【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在描寫上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優點?【小時代】為何是爛書?要講出門道學生才服你。

3、 學生讀書筆記中提到或課余找我討論的要補讀。 我06年在浦光中學實習時有個男生問我對李碧華怎麽看。我連聽都沒聽過,很尷尬,也失去了一次與學生溝通的機會。回去後趕緊補課,原來她是一個很有名的香港女作家,很多作品被改編成電影,例如【霸王別姬】、【胭脂扣】、【餃子】、【秦俑】。可惜等我讀完了她的全部作品我的實習期也結束了。

4、 最新時文秒段要「速讀」。 這裏的「速讀」不是指讀的速度快,而是一釋出就趕緊去讀。我們學校有個很好的舉措是時文閱讀,備課組老師輪流找時文印給學生看,讓他們讀後寫簡評。但因為老師們自己沒有讀時文的習慣,找來的文章要麽是舊文,要麽是美文。

二、寫

1、寫微博、知乎

平時我很煩兩句話,其一是「你們老師多開心,有寒暑假」,其二是「這篇文章你來寫一下,你是語文老師,能寫」。其實寫文章對大多數語文老師來說也是一件鬧心的事兒。我寫這篇稿子也費老大勁兒了。直到2010年有了微博,我發現寫作其實也可以像閱讀一樣化整為零。 將「每天閱讀半小時」的理論移植到寫作上,一條微博140字,一篇千字文也不過就是七條微博的事兒。 而且用手機隨時隨地能寫,只想到一句就發一句,過幾天把這些微博湊起來,編排、整合、加工、潤色,一篇文章就出來了。去年有一個網站比微博、朋友圈更紅火,它就是知乎網。那是一個互動式創用CC的平台。

形式上類似百度知道,但知乎網上答題的人比較認真,專業性也很強。在這上面答題很能鍛煉文筆和思維。想要獲得一千以上的贊非得是文質俱佳且篇幅數千字的回答不可。本人到目前只獲得過一次。在知乎上練習寫作的好處是沒有時間限制,也沒有評價的壓力。

2、寫書評、影評、漫評、遊記

寫讀後感、影評、遊記是語文老師的常規作業。以前有學生對我說過最討厭集體看電影或春遊,因為回來之後總會被要求寫影評和遊記。有些老師還把讀後感當做每個月甚至每周都要做的固定作業。如果這些作業對學生的思維和寫作能力真的有幫助,那麽老師自己更應該寫。我在過去的五年一直用微博做讀書筆記、「微書評」,累積到今天超過五百條微博五萬余字;「微影評」、「微漫評」加起來兩百余條,超過兩萬字;「微遊記」兩百余條,也有將近一萬字。當你把一百四十字的微博也當成寫作來認真對待,寫作就變得很容易了。這裏要特別提一提漫畫評論。漫畫雖是娛樂,但當他的受眾多達幾十萬人,傳播面遍及全世界,連載超過十年,那就不應等閑視之了。漫畫家也是藝術家,在賺錢的同時也有理想抱負,也才氣橫溢。阻止學生看動漫在過去十年已經被證明不可能,何不用文藝批評的眼光來正視動漫?發掘動漫的思想深度,解析動漫情節設計的技巧,分析動漫人物形象,同樣是語文課。我在【火影忍者】完結之後寫了一篇萬余言的漫評【如何評價【火影忍者】的漫畫? - 王振寧的回答】,用的都是教過學生的議論文技巧,目的就是給學生示範如何寫議論文。

3、寫學生習作摘評

這個創意是受專欄作家黃集偉先生的啟發。黃集偉先生在他的部落格「孤島客」中有個熱門欄目叫「一周語文」。黃先生會從一周的熱門文章、部落格、微博中每篇精選出一句最精彩、「最語文」的句子,然後由點及面來點評文章。受此啟發,我也曾做過幾次學生習作摘評,先摘出寫得最精彩的句子,然後先點評這句話再點評文章。操作了幾次發現要挑出寫得最好的一句比給整篇作文寫評語難很多,也更費時間和精力。但學生很喜歡。每次寫完作文就追著我的空間看更新,希望自己的句子能入選。

4、寫試水作文

試過四次,沒有作為常態堅持下來,很慚愧。感受是,要寫出自己真情實感的文章不難,要寫出符合考試要求的文章也不難,難的是要寫出兩者結合的文章。後來我給自己下了個台階,試水作文沒精力寫,就寫寫審題。每年各區一模作文和各地高考作文公布後,就逐一寫審題,寫完後過段時間再與網上公開的名師解析對照。堅持做的話,即使沒有寫全篇,對教師的能力也大有裨益。

三、疑

我在2014年寫了十一篇論文。論題的靈感大多源於對他人文章或公開課甚至課本的質疑。「多思考」三個字在我身上主要表現為「多質疑」。尤其近幾年,看了同事的公開課後常有自己立馬也開一節的沖動,這種心態很不好,容易遭人恨。【從傳播角度解讀<竇娥冤>文本】、【<白莽作孩兒塔序>文本細讀】、【基於馬斯洛理論解讀<哦香雪>文本】、【西方文本解讀三大理論套用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利弊思考】等論文都是這麽發端的。

質疑同行你覺得不好意思,那麽 質疑課本是尋找研究方向的有效途徑 。我們的課本從來不是盡善盡美的,古詩文的註釋歷來爭議不斷。 如果語文老師希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那麽自己也不能盲從課本和教參。 例如【桃花源記】中「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的「外人」課下註解為「桃花源外的人」。但東晉太元年間是公元376-396年,秦統一六國在公元前221年,之間相差五百年,秦時避難的人和魏晉時期的漁人,衣著肯定不一樣。秦朝以黑色為時尚,魏晉時期白色為平民服色。況且如果一樣,捕魚人就不會驚訝了。所以譯為「世外之人」比較合理。還有「問今是何世」的「世」註解為「朝代」也有問題。桃花源內人為避秦時亂進來後「不復出焉」,「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根本不會想到外面已經改朝換代。秦朝皇帝無謚號,只稱始皇、二世、三世,所以應該轉譯為「幾世」。還比如【過秦論】「躡足行伍之間,而崛起阡陌之中」句課本對「阡陌」的註釋是「本指田間小道, 這裏指田野」。陳涉以前是做過雇農,但起義時他的身份是屯長,帶領九百個戍卒。清代王念孫考證「‘阡陌’,本作‘什伯’。此因‘什伯’誤作‘仟佰’,故又誤作‘阡陌’耳。」

教師不囿於課本,學生才敢於質疑。一旦有了質疑,課堂就能產生智慧的交鋒,時常會有驚喜誕生。 【論語】中「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一句邏輯上較難理解,堆山只差一筐土結果半途而廢了,但成敗的標準如何界定?2012年,一個高一的胖男生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假設:孔子的學生們筆記記錯了,「為山」與「平地」交換位置,兩句話就都能成立:填平窪地差一筐土沒成功(結果)半途而廢,堆一座山(哪怕)只倒了一筐土我也繼續前進。

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在他的自傳中有這樣一句話:「透過幹幹凈凈的賺錢讓人相信幹幹凈凈的賺錢是可能的;透過實作理想讓人相信實作理想是可能的;透過改變世界讓人相信改變世界是可能的;即使是在中國。」仿寫這句話來表述 我的語文觀:透過多讀書、多寫作來證明多讀書、多寫作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