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剛看【蝸居】那會兒就說:一個女人、活到有宋思明這樣的老公、真的很悲哀。
宋太是現實生活中無數家庭主婦的縮影。對丈夫完全信任,對家庭完全專心,不舍得吃穿,一切奉獻著自己。
一個女人,從來沒有為衣著服飾、居住環境、男人陪伴等等給宋思明添半分麻煩。
結果卻是讓別的女人睡著自己的男人、花著她舍不得省下的錢、用著她舍不用的家具,最關鍵諷刺的是~當男人以權謀私出事時、她賣掉自己父母的房子、自己的物產和體己物品籌到的幾百萬,給男人希望以此減輕量刑。可曾想宋思明直接把錢留給了小三、給海藻安排好了後路,全程毫無她和孩子的安排……
這是何等的心酸和無奈?
深情錯付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段錯誤的結合不能及時止損。
所以說,人吶、只看自己喜歡、想看的東西。宋太太,為了家庭放棄了做自己,早就沒有了精神獨立的能力。更何況,她無法讓孩子沒有爸爸!
她說出去的離婚,只有做母親的人才明白,那是用一種最牛的話表達了自己內心怎樣的一種慫!
否則,她也不會提完後,被宋思明一句「沒人可取代你」而痛哭流涕。
為了孩子、為了自己精神可有依賴,更為了自己深愛宋思明!所以,宋太太默許了海藻的存在。並且在宋思明最後一刻,宋太太還在想著各種辦法為宋思明緩解錯誤的懲罰。
宋太太,何嘗不是諸多原配的悲哀縮影?只是,背叛感情的男人,又有幾個肯用心去看清?
沒有發現嗎?現今的很多女人、甚至男人在情感關系、男女婚戀的時候和海藻的觀念是多麼的相似。
再看看海藻的理想:上二休五!
對於一個剛出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她沒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沒有遠大的誌向,更沒有野心,而是上二休五,實作「財富自由」。
後來,她傍上宋思明後,真的實作了她的終極目標,然而,這份不勞而獲的幸福卻來得太突然,又太短暫,以至於讓她失去了人生最珍貴的東西換來短暫的財富自由。
海藻為什麽毫無愧疚的和宋思明?因為她覺得受委屈的人是自己。她覺得自己沒錯,錯的是小貝不夠大度。如果小貝足夠好,自己就不會有機會去找宋思明借錢。
更何況,在海藻心裏認為,愛自己的人才會無條件對自己有求必應,在她內心對愛的衡量只是滿足她欲望的程度,她才不管別人究竟怎樣,她只要她想要的一切就可以了。
海藻認為做了「三」的日子沒什麽不好,甚至為此感覺到很光榮。
從某種意義上說,海藻和宋思明是同一類人:自私。為欲望而生!
海藻從小被窮養,就像沒吃過糖的孩子,當別人給她一塊糖的時候,她就會不顧一切,甚至要以自己的全部去換這份自在的感覺。
而中年的宋思明,有錢、有地位,正如他所說:早已過了為錢發愁的年齡了。對比起小貝的自私、小氣和宋思明的慷慨、大方,海藻輾轉於這兩個男人之間,享受著宋思明的物質,留戀著小貝的感情。
海藻的悲劇啟示人們——生活中的每個餡兒餅,都暗自標好了價錢!
【蝸居】裏窮養女的悲劇就這樣真實地搬上熒屏,引發無數父母深思:「到底應該怎樣富女孩?」
在我看來,富養並不是僅僅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因為只有讓孩子從精神上感受到富有,才不會為利益所動。
宋思明確實是個很有魅力的男人,他聰明睿智,洞悉世事,做事謹慎低調,深沈冷靜,運籌帷幄;他外形俊朗,氣質儒雅,風度翩翩,渾身上下散發著成熟男人的性感。最重要的是有錢有勢,能夠給女人想要的物質和解決問題。
其實宋思明是在圓一個夢,一個年輕時的夢,這個夢是男人曾經都有的一個夢,那就是擁有一個純潔的愛情,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女人。
年輕的時候,宋思明因為貧窮和野心,他並沒有選擇愛情,而是選擇了利益,這成為了他不能釋懷的遺憾,在他手握大權之後,他要填補這個遺憾。現在有條件了,這種欲望就蹦出來了,這就是人性,就是欲望。(不要覺得這無恥,試想如果海藻是芙蓉姐姐 ,男人還有什麽意見嗎?這種欲望你也有)
其實一個人的魅力是綜合的,不要說什麽海藻就是愛他的錢權,如果他不是身居高位,他還有這樣的能力嗎?還有這樣的氣質嗎?那就不是宋思明了,那就只是個普通的市井之徒了
說實話、讀懂了宋思明,就讀懂了當今四分之三男人的婚戀心理。(多半是借著愛的名義,行利用之實。)
這類男人、永遠不會明白真正的愛是什麽?(是為了對方而努力,光明正大地和對方在一起,時刻考慮對方的感受)
在多數女性的思維裏,都認為結婚是因為愛情,但對於大多數男性來說,他之所以會和一個人結婚,是要綜合考量對方在自己的事業上、家庭中、情欲滿足中所起的作用。
愛情只是他們在權衡時要考量的核心要素之一,所以,在綜合權衡時,愛情是可以舍棄的
宋太太這樣的免費保姆、時刻為自己扛起家庭這片天的女人,他絕對不能少!如果沒了免費保姆,那個和自己風花雪月的金絲雀,又怎能填補那個空缺做好自己堅實的「後盾」?
宋思明和所有背叛感情的男人一樣,他們清楚眼前人和背叛物件的差別是什麽,也知道自己在兩者身上的所求分別是什麽。
原配妻子的再多埋怨,也只會在自己三言兩語中、小恩小惠的「驚喜」上,畫上句號!
背叛物件的各種小情緒,只需要給她錢就可以全部打發掉……
被兩個女人取悅的那種成就感,更是男人著迷背叛的更大重力!只是,宋太太、宋思明、海藻三者的連環關系內,都存在著各自的「價值」需求。
人之所以慷慨,是因為他擁有的比揮霍得多。這句話讓我想起電影【寄生蟲】了一句台詞:
「不是「有錢卻很善良」,是「有錢所以善良」,懂嗎?如果我有這些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超級善良。」人的慷慨是因為他擁有的比施舍的多得多,小貝只有那麽多錢,所以不能慷慨,這是人性出自於本能的保護,並不是自私,當一個人連自己的溫飽都不能解決,還願意去幫助別人,我想可能是真的超我了吧。
還記得葛優在【私人訂制】裏當有人問他是否願意把自己的車子捐獻了時,他回頭說不行,因為他只有那台車了,這一幕詼諧又現實。
在我們現在這個轉型期殘酷的社會裏,大家的道德觀已經很模糊,什麽是道德底線?人們自己都說不清,我是這樣認為的:就是人有自己的欲望,但不要因為自己的欲望而去直接傷害別人。當然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太難了,當環境逼迫的時候,人變的不理智,不清醒。那就看自己的修養和環境的好壞程度了。
最後,也是我最想說的,無任現實如何殘酷,也無任人性如何復雜,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追求是一樣的,那就是幸福,什麽是幸福?它包含了很多東西,每個人的理解也不一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愛是幸福的必要組成部份,有愛不一定幸福,但沒有愛肯定不幸福。我們要幸福,就必須有愛,既然如此,就不需要有什麽猶豫,現實再殘酷,我們還是要相信愛,要敢於去真心地去愛。
愛,也許會受到傷害,不愛,卻永遠得不到幸福。愛是通向幸福的唯一途徑。
現在的社會是很現實,某些人也是現實,但如果用「現在的人很現實」這種觀念去生活,那是很可悲的,這樣是不會遇到真愛的。首先就把自己鎖起來,讓善良的人看不到你的心。自然人家也就對你有所防備,我相信在基本了解後坦誠相待的話,只要敞開心胸付出真愛,會真心愛你並相伴一生的人還是有的。
人性有善的一面,真實面對別人,真心地愛別人,你還是能夠得到別人的愛!不能簡單地說男人與女人的好壞,只能說是對人性的操控,遙控器在自己手上。
如果有幸碰到了真愛,要學會珍惜,人要有一定的自制力,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定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那一切都會被自己葬送,最後就會變成悲劇。但正如【阿甘正傳 】裏所說的,人生就像羽毛一樣隨風飄蕩,充滿了變數,就像劇中人一樣,無法預知自己會遇上這樣的事,如果不幸受到傷害,也要學會堅強,要堅守自己的生活宗旨:只要自善其美,必然給你的也是最美的!
即使現實讓人絕望,也要充滿希望,有希望人才能有活力有動力,【肖申克的救贖 】裏面所說的:希望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或許是至善。
我們要學會讓自己獲得新生。
感情裏,誰沒有誰都能活得很好,只有誰明明看到了誰的不堪,仍然寧願為了愛而卑微原諒和包容。
背叛,從來與愛無關!只和欲望有關!一個男人或女人做出背叛行為後,會不會和眼前人分開,完全取決於眼前人是否還有存在價值!
這一點,看看海藻對待小貝、宋思明對待宋太太,就完全知道了!試想:
如果宋太太可以做到精神和經濟的雙重獨立,宋思明的背叛對她又有何困擾?
如果,海藻可以在柴米油鹽中比宋太太做得更好,你覺得宋思明會不會選擇離婚?
如果,宋思明無法再繼續滿足海藻的欲望,海藻還會不會只懂取悅隱藏個性?
如果,小貝是個有錢的主兒,時刻可以被郭家姐妹啃食,海藻還會背叛嗎?
答案,統統是否定的!
只是面對背叛,雖然深知是人性和欲望釋然,但是經歷背叛的人,也一定要理智面對!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沖動,做出不利自己的事情來!
經歷背叛的人,願不願意原諒背叛者,和ta內心的實際想法往往是截然相反的!
往往經歷背叛的人,嘴上說著原諒,心裏卻從未邁出過那個坎兒!
所以,面對背叛時,要關系修復或是要關系結束,經歷背叛的人一定要做好理智分析、權衡:
關系繼續,若背叛者還在繼續背叛,那就只能自己做到轉移重心經營自己,而不是糾結情、愛。
關系結束,經歷背叛的事就是曾經,再不要被往事攪亂當下影響余生!
只希望所有婚戀中的人:
無論你站多高、望多遠,都能把控住自己的欲望,脫離人性的醜陋,別做出背叛的事!
否則,傷人傷己的必然結果,就是你逃不掉的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