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電腦音質能不能比得上CD機,方法其實很簡單。
進行客觀測試,如果各項指標均低於人耳聽覺極限,那麽就可以認為電腦的音質與CD機是相同的。
或者進行盲聽測試,如果在ABX雙盲聽測試中,無法產生足夠置信水平的結果,就可以認為電腦與CD機音質是相同的。
以目前的技術,做出一款音質比得上CD機的電腦並不難。例如蘋果電腦,或者一些高端主機板的整合音效卡或者一些獨立音效卡。(當然,PC有時確實會存在顯卡等其他元件幹擾的情況,這有時是音訊電路遮蔽沒做好,有時是幹擾實在太強)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接下來的內容是我之前從未講過的)
長久以來,人們認為音質是與頻率有關的一個物理量。如果在盲聽條件下、專業聽音場合、控制變量等較為理想的條件下,事實確實如此。
然而,在現實情況中,頻響曲線等客觀測試並不是最重要的,主觀註意力才是最重要的。
CD機相比於電腦有一個無可匹敵的優勢,就是它只能聽歌。
電腦的功能實在太多,很多人用電腦聽歌時,也在幹別的事情,例如我現在就正在一邊聽歌一邊打字。使用電腦聽歌時,很多時候註意力其實並不在音樂上,使用CD機聽歌(如果不玩手機的話)註意力會高度集中在音樂上。所以自然會認為CD機的音質強於電腦。亦或是即便不幹任何事情,但電腦如果開著螢幕,有時對聲音的判斷也在一定程度上會被螢幕沖淡(電影或者音樂視訊則是另一回事)。然而,CD機與電腦本身固有的音質是一樣的, 事實是人主觀放在對音質評價的註意力比重不同。
有一次我在趕飛機,離開一家購物中心,碰巧路過了某品牌的音箱店,因為急著趕路,我跟本沒註意到,或者沒有有效的從商城吸頂喇叭的背景聲音中將店裏的高檔音箱分理出。知道我第二次路過才發現原來那裏有一家高檔音箱店。
如果你面前有一個絕世美女或者帥哥,你還會聽到令你感動到落淚的聲音嗎?
這種現象也適用於便攜HiFi播放器,為什麽一直有人覺得HiFi播放器的音質就是比iPhone好?雖然有人做雙盲聽分辨不出來,但非盲聽就是覺得播放器比手機好?固然,可能存在安慰劑效應、買家的懊悔、期望偏差等受到marketing影響的因素,但平時用手機聽歌時也許因為同時玩手機而沖淡了對音質評價的註意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在現實生活中,相比於音訊裝置的一切客觀內容,主觀註意力往往具有更高的優先級。但這與聽覺系統無關,與器材本身的聲音無關,而與人的大腦有關。
當然,以上的一些例子也許有些極端,只是方便大家理解。現實中可能有些影響沒有那麽巨大,但或多或少都會有影響,影響大小視具體情況和聽音者的聽音能力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