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何優雅而又直白地誇贊別人?

2015-11-04知識

最近誇誇群很流行,很多人充分享受了被誇的快樂。你的缺點,短板,倒黴事都可以成為誇獎的素材,群內空氣其樂融融,人人自信滿滿。

但是,相信大家也意識到了,誇人也是分不同水平的。高手誇人,如沐春風,而笨拙的誇獎有如濃膩的雞湯,讓人腸胃不適。尤其要把壞事誇成好事,需要特別的用力技巧。稍有不慎,誇獎就變成了嘲諷,反而弄巧成拙。

還好,在把壞事變成好事,從困境中發掘資源這方面,沒有人比心理咨詢師更有經驗了。所以,今天我來教大家提高一下這方面的姿勢水平。

把壞事誇成好事,從低到高,可以分為7個等級。

笨拙級:無原則尬誇

這種級別的誇人,基本就是堆砌各種牛逼的形容詞。例如二十年前的灌水貼:我對樓主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全是主觀詞,大詞。不管對方實際情況如何,都可以拿同一套詞兒誇。

你說你很失敗,可是我誇你很好。你不招人喜歡,可是我誇你很好。你說你最近一直倒黴,可是我誇你很好。你說真的不好!可是我就是誇你很好!

不多說了,這個級別沒什麽意義。

被誇的人不信,誇人的人自己也不信。

入門級:轉移視線誇人

這一級的標準,是要具體,有事實支撐。

基於事實的誇,才能體現人與人基本的真誠。真誠就難免要面對現實,總有一些事實是負面的,誇不出口。這一級的處理方式是選擇性無視。

這個級別經常用的說法是:「雖然……但是……」雖然你有XXX的問題,但是你還有XXXXX,XXXX,以及XXXXXXX的優點啊!這就是積極心理學的精髓:轉移視線。問題是存在,我們承認,但是世界上還有很多更美好的事物,何必老盯著那點問題看,跟自己過不去呢?做人嘛,最重要的是開心……

雖然你沒車沒房,但是你有一份好工作啊!
雖然你沒車沒房,工作也不好,但是你腦子好使啊!
雖然你沒車沒房,工作不好,腦子也不好使,但是你長得帥啊!
雖然你沒車沒房,工作不好,腦子不好使,長得也一般,但是你心地善良啊!

雖然你……好了,再列舉下去有點殘忍。把握一個尺度:優點要比缺點更大,否則就成了反諷,像是:「雖然你長得不好,但是P圖技術好啊!」

這就是典型的拍馬屁拍到了馬腿。

進階級:積極視角誇人

誇人要上檔次,就不能回避那些讓人不快的事實。進階級的誇人者,絕不會只用一句「雖然」把陰暗面一筆帶過。相反,他們會嚴肅認真地看待這個部份,一邊承認它的重要性,一邊也給出獨到的視角,揭示出硬幣的另一面。

相對主義是最簡單的一種思路。理論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就像杯子裏的水是半空還是半滿,關鍵看跟誰比。如果你考了倒數第二,至少你超過了倒數第一。如果你就是倒數第一呢——我在北大念書時,有一句話萬試萬靈:「至少我是北大的倒數第一!」

「至少」,是這一級別的關鍵詞。當你抱怨半空的杯子時,說明它至少不是全空,對吧。只要用心,任何問題都可以發現它「相對還好」的一面。

舉個例子:

——我跟女朋友吵架了。
——你有一個女朋友,這足以說明你的魅力!
——不是,是前女友。
——哇!首先你有過女朋友,其次你跟她現在還能保持聯絡!
——沒有了,她剛把我拉黑了。
——太羨慕了!至少她沒在分手時就把你拉黑……

每一句話都無法反駁,某種程度上也讓人有點開心。但這種方法有一個局限,就是標準被降得很低,有時候低到無底線。你做什麽在對方看來都是神跡,完全是一種舔狗式的崇拜。如果你是一個不放棄自我追求的上等人,就不會太開心。

所以,誇人的姿勢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

專業級:資源取向誇人

達到這個級別,就可以算登堂入室了。

資源取向的基本邏輯是:你帶著那麽多問題,但是!你居然活到了現在,還有了今天這麽大的成就(看不到成就怎麽辦?打回到上一級重練),那你一定在別的方面有什麽過人之處啊!你的問題越大,代表你克服問題的能力越大!

你不努力。不努力還能考上大學?你牛逼了。
你大學不好。大學不好你還有這麽好的工作,你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你沒工作。不工作都能有飯吃?你好有辦法。
你長得不好看。不好看都有女朋友,你是李誕嗎?
我沒女朋友。哇!那你肯定有別的支柱……

好吧,最後一句味道有點變了——領會精神吧!重點是不回避問題,每個問題都正面硬剛,不要怕。問題嚴重才說明這個人有資源,有辦法。

這種思路跟上一級合用,有奇效,例如:

——真倒黴,這個月業績又只完成了一半。
——好厲害!你居然已經完成了一半!
——厲害什麽啊,老板把我罵慘了。
——說明老板對你有更高的期待啊。你業績沒完成,老板不開掉你,還對你保持那麽高的期待,說明你一定在別的什麽地方表現過於優秀……

高手級:解構式誇人

從這個級別開始,我就不知道怎麽教了。

解構的意思,就是對同一個現象做不同的理解。要知道,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缺點被看成「缺點」,都是因為我們的語言定勢使然。如果跳出原有的思維框架,同一件事就可以從問題變成優勢。有時候只要換一個名字就好。

比如說自卑。

一個人自卑,求誇,你就可以說:「這說明你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啊。」

你看,原地變身。東西還是那個東西,換了一個名字,內涵就不一樣了。

對焦慮的人,你可以誇:「你在追求完美。」
莽撞的人,你可以誇:「你很勇敢,對世界有足夠的信任。」
小氣的人:「你很真實,忠於自己的內心感受。」
好吃懶做的人:「你懂得如何享受生活。」
內向的人:「你一個人也可以獲得快樂。」
……

名字都是標簽,無所謂好與不好。只要你跳出習慣性的視角。這時候誇人就已經突破了技術範疇,達到一種藝術的高度。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大師級:功能取向誇人

功能取向來自一種哲學觀,它認為問題不是靠【原因】導致的,而是靠【功能】維持的。簡單地說,就是所有的「問題」都會帶來某種「好處」。如果你學習過一點系統家庭治療,或者阿德勒的目的論,就會更容易理解一點。

簡單舉些例子——

小孩沒做作業,求誇。「太好了,這下你可以享受到老師的額外關註了!」
開會遲到了,求誇。「大家都在等你,這是領導才有的待遇!」

甚至可以用於更嚴重的情況:

一個人抑郁了,求誇。

雖然抑郁是一系列痛苦的心理和生理癥狀,這當中沒有任何故意的成分,但你也可以看到,它會帶來一系列的人際關系改變,客觀上會有某些好處。

你就誇:「你總算可以名正言順休息一下了。」
或者:「你找到證據讓父母承認你的痛苦了。」
甚至:「也好,老板再也不敢輕易罵你了!」

這種思路比較反常規,掌握起來很難,說出口更難。說得不好,聽起來就像是在指責對方,仿佛是為了這種好處,故意制造出這個問題一樣。絕對沒這個意思,問題本身還是問題,我們只是對它引起的效應看到積極的一面。

前幾天,我從一個德國家庭治療師那裏學來一句:

「這是一個天才的解決方案!」他評論某個案例,「這個孩子病了,所以奶奶不再指責媽媽,媽媽可以離開爸爸,爸爸有動力賺更多錢,家裏跟其他親戚的關系也變好了……這個孩子貢獻了自己,一下解決了家庭所有其它的問題!」

病不是病,是天才的解決方案,嘖嘖。

用這種方式誇人,需要有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能力,還要適度的幽默感。

(同時,做好挨揍的準備)

殿堂級:悖論式誇人

好了,最後是我心目中的誇人最高境界。

這個境界可以這樣描述——問題本身就是問題的解,你越有問題,就越沒問題。你打出來的每一分力都反彈回自己身上,變成令人迷惑的吹捧。

舉一個我師叔劉丹老師的經典案例:

「你對自己缺乏自信這一點,特別的有信心。你是一個對自己很有信心的人。」

?????

無從反駁啊,反駁也沒用。問題本身就是另一個層面的沒問題。你往哪裏去?越證明自己不好,越表明你對自己有信心。——你要是不想對自己有那種信心,就不能再氣勢洶洶地批判自己。總而言之,自己把自己繞進去了。

再舉幾個我咨詢中的例子:

「你一定很接納自己這種自我不接納的特點。」
「你不願意聽父母的話找工作,說明你真的是一個非常獨立的成年人。」
「他們一定很愛你,所以才處處針對你。」

生活中,悖論常常會導致問題。你怎麽做都是錯,這叫雙重束縛。但是水能覆舟亦能載舟,運用同樣的原理,也可以怎麽做都是對,怎樣都值得誇。你有問題?問題可誇。你想解決問題?精神可誇。你解決不了問題?維持問題的本領可誇。你全身上下一點可誇的都沒有?哇塞,那就太值得誇了!

達到這個境界,萬事無不可誇。

好了,誇人的進階之路我就介紹得差不多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自身,請大家在評論這篇回答的同時,有意識地練習使用上述技巧。

祝大家學有所成,誇出風格,誇出水平,誇出亞洲,誇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