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仙劍奇俠傳】系列的結局為何都是悲劇?

2018-01-26知識

沒想到居然上日報了,還被工長君轉發,真是受寵若驚... 然而我覺得真是好羞恥。

不過看評論區大家都在說仙四啊,還有人瘋狂吐槽為什麽我沒打通仙四... 仙四確實很出色,但仙三和問情篇對我來說是無可取代的童年回憶。

仙一到問情篇貫穿了我的整個小學時代,而出四代的時候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能夠全身心沈浸在一款遊戲裏的時間越來越少,同時仙四對電腦配置的要求在當年的我看來還是挺高的,所以各種原因之下,我和仙劍的緣分就止步於那部未曾通關的仙四了。

現在雖然不能說徹底沒有時間玩遊戲吧... 用Mac玩仙劍真的超級不方便啊。

說實話,面對這個問題下這麽多仙劍的死忠粉,我很難說自己是個仙劍的粉絲或者愛好者。它曾經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但隨著自身的成長和生活的變化,我和它之間的關聯已經日漸淡薄。

然而,那些和兒時朋友一起熬通宵玩仙三的夏夜,大概會是我人生裏最美好的時刻之一吧。

接觸過仙1-仙4,所以挨個兒說一下,重點說一三和三外,由於大部份都是很久以前玩的,所以對劇情的理解和記憶可能存在錯誤,望多多包涵。

雖然仙劍系列並不每作都以悲劇為結局,但有一點十分明顯,那就是悲情要素,特別是以角色死亡帶來的悲情要素幾乎是仙劍裏的必備要素,甚至重頭戲。

仙一無疑是這個傳統的起點,因為仙一中的悲劇要素太過經典,又完美地體現了故事的主旨。

仙一裏,李逍遙對靈兒和月如的感情顯然是不同的:他同時愛著兩人,但愛的性質有所不同。

對靈兒,兩人因為為嬸嬸求藥而相識,所以逍遙對靈兒的愛起始於恩情,同時也有一見鐘情的成份,爾後又因為責任而進一步加深(一是因為靈兒姥姥南疆尋母的托付,道義上的責任;二是在鎖妖塔回憶起兩人的夫妻之實,夫妻關系上的責任;三是李憶如的出生,又讓李逍遙多了作為父親的責任)。因此,李逍遙對靈兒的愛非常符合一種既理想又傳統的中式愛情觀:既為命中註定,又為職責所約束。

對月如,一開始則完全是因為冤家碰頭式的不打不相識,在尋找走失的靈兒途中才開始彼此欣賞,經歷了女飛賊和彩依等一系列事件的積累後上升到了愛情的程度,到了於林天南過招之時,則是既得到了家長的承認,李逍遙也明確了自己的心意。李逍遙對月如的愛,是知己般的一種關系,性格相似,脾氣相投,又共同經歷了一些磨難,始於友情,最終因為磨合才上升到了愛。可以說這種關系是相對輕松而自然的,相比和靈兒的關系,顯得不那麽沈重。

如果鎖妖塔之後,月如和靈兒同時能得以幸存,那麽故事後半段的走向可能會更為輕松,就像月如曾經說過的,「吃到老,玩到老」,三個人永遠在一起,闖蕩江湖,快意恩仇。

然而,仙一的主題,是宿命。更為明確的說,是靈兒的宿命。仙劍一的整個故事都以靈兒的宿命為主線,而逍遙的責任則是協助她完成女媧族後裔拯救蒼生的宿命。

因此,鎖妖塔一役中,月如的死去,算是在宿命的道路上推了李逍遙一把,讓他不得不繼續面對著自己的責任和靈兒的宿命,而最終靈兒的犧牲也再一次點明了宿命這個主題。

仙一裏的愛情觀,非常符合老一代人的愛情觀和道德觀,就好比【臥虎藏龍】中李慕白和俞秀蓮的感情,即使再深厚,也要讓位於社會責任。趙靈兒天生背負使命,而李逍遙在故事中也成長為一代俠客,他們所背負的責任,即他們的宿命,是優先於愛情而應該被他們所重視的。因此,仙一並不僅是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同時也是一個關於責任的故事。

「吃到老,玩到老」終究是遙遠的理想,現實是「飛龍失伴雲中探,恨遺天際隕靈珠」。李逍遙最終成為了一代俠之大者,便不能只為兒女私情而活;即使沒有了靈兒,而月如也淪為行屍走肉的傀儡(我傾向於這麽認為... 靠傀儡蟲這種東西活起來的月如很難說是真正的月如,更何況仙二劇情據說也不是按照仙一的原設定寫的,如果按照仙一原結局的意思,月如可能只是個活死人)他也要為了蜀山,為了憶如,為了自己的責任而活。

由此可見,仙一裏的悲劇要素並不單純是為了悲劇效果,它同樣是闡明主旨的關鍵要素:月如的死讓逍遙直面宿命,而靈兒的死則讓對宿命的責任感高於愛情。這份價值觀配合著仙一頗具武俠風格的世界觀,讓仙一從外到裏都充滿了一股子鮮明的俠氣。

相較之下,仙二對悲情要素的利用,即蘇媚的犧牲,就遠不如仙一這般高明。蘇媚無疑是仙二主線和主旨的關鍵人物,「寬恕」這個主題幾乎直指她與她的弒親仇人李逍遙林月如兩人,然而蘇媚的犧牲卻幾乎與此無關,以致整個故事的結尾不如仙一那般動人,對於主題的闡述也顯得模糊不清,在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得出為何仙二長期被釘在仙劍系列的恥辱柱上的原因。

仙三是仙劍系列的新的起點,除去遊戲技術上的革新,在人物感情方面也是首次做到了多路線多結局(忽略新仙一... 我總覺得新仙一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多結局)。更為重要的是,仙三在人物感情的設定上頗具日系AVG的特點,可以攻略的女性角色有四個,而且每個都包含了獨特的萌內容(雪見有大小姐/高嶺之花/傲嬌/暴嬌,龍葵有妹系/大和撫子/雙人格/粉切黑,紫萱有姐系/母系/人妻,花楹是蘿莉還帶一點三無的要素),從而使得仙三在這一方面尤為先進。

由於多路線的存在,仙三裏多數的悲劇要素是可以回避的,加上完美結局被欽定為官方結局,紫萱則成為了主要人物中唯一的必死角色,這意味著,紫萱的死是故事的核心內容之一,而結合故事的主題來看,紫萱的死也顯得更具有深意。

仙三的主題是輪回,則最能呼應這個主題的自然是主人公景天,龍葵和雪見的存在使得景天要在這一世面對前兩世未能面對的親情和愛情,並在最終做出取舍。除景天之外,最能呼應這個主題的自然是同樣擁有三世糾葛的紫萱。

不同於擁有三個截然不同的人生的景天,紫萱因為身為女媧族而長生不老,以一生經歷了愛人的三世。在這三世之中,她的感情經歷是非常坎坷的:第一世相愛而不能相守,第二世終於修得正果,卻因為雙方壽命的差距,最終不得已而分別,第三世則步步為營,想要為對方謀得長生不老的仙力,卻因徐長卿心系蜀山,而無法完全配合紫萱的計劃。

在這一系列過程中,紫萱的付出是巨大的,她掌控了其二世戀人林業平的人生,也為了自己的感情耽誤兩人之子青兒的人生,甚至還想再控制徐長卿的人生,可以說是在逆天而行。而她本人也為此而苦難,對其為自己的感情而不斷逃避宿命和操控別人的人生所苦惱,內心滿是愧疚。

如果說,景天的三世情緣在第三世迎來了轉機,那麽紫萱的三世情緣則陷入了困境。

到最後,故事的結局是,景天終於回應了前兩世未盡的情份,給了前世的妹妹小葵以兄妹之情,給了前世愛人夕瑤的化身雪見以愛情,三世情緣在此圓滿落幕;而紫萱,則是終於面對了自己的宿命,封印了鎖妖塔, 又用最後的力量使徐長卿成仙,以自己的方式為愛人做了最後的付出,三世情緣也因此終結。

如果說景天的輪回在故事的最後得到了結局,那麽紫萱的輪回,則既是感情的結局,又是一種新的輪回:長卿終於如先前的紫萱那樣長生不老,卻再也不能與紫萱重續情緣,紫萱先前因長生不老所感受到的孤獨也將永遠地陪伴他。

從這一點來看,紫萱和徐長卿的關系其實像極了仙一中趙靈兒和李逍遙,因宿命而相遇,也因宿命而天人永別,這是是宿命的輪回,也是宿命的延續。在這一點上,仙三也是仙一中對感情和宿命的思考的延續。

此外,紫萱結局中也有著類似的妙處,那就是景天在這一結局中的境地同時可以看作是重樓和紫萱在感情中的境地的輪回,景天最終和此二者一樣,愛上了一個不能和自己在一起的人,並只能靠默默的付出來陪伴在對方身邊。

由此可見,紫萱的悲劇結局在仙三中也是一個極好的設計,輪回這一概念被發揮到了極致,並引入了更多的思考,並在不同結局中有著不同的韻味。

仙三外雖然也是多結局,但在人物感情的設計上又基於仙三做了創新:三種結局中,人物的感情和CP其實變化不是很大,南宮煌和溫慧始終是相愛的一對,王蓬絮雖然在溫慧結局裏傾心於南宮煌,但星璇始終是更適合她的人,而這樣的安排,配合官方指定的結局,即溫慧結局,則凸顯出了其獨特的意義。

溫慧結局可以說是三個結局裏最苦情的結局,每個人都為感情做出了犧牲,每個人的人生都因此而改變,但沒有一個人的感情得到了真正的好結局。星璇為大義而犧牲,雷元戈為愛而死去;溫慧遠嫁室韋,南宮煌則一路追隨,卻只能看她嫁作他人婦;王蓬絮為了南宮煌犧牲了自己的修為,終身不得再化身為人。沒有一對情侶在最後終成眷侶,只有未能傳達的感情和伴隨終身的遺憾。

然而,正是這個結局,稱得上是最完整,也是最切題的結局。

之所以說是完整,是因為每個人在這個結局裏都有了自己的結局,特別是雷元戈,在其他兩個結局中只是默默離去,顯得這個人物非常的多余,而只有溫慧結局中他能夠明確地傳達出自己的感情。

之所以說是切題,是因為問情篇以問情為題,而之所以稱之為「情」,我傾向於把它和愛區分開來,解讀為情緣,和廣義上的情。

情緣是曖昧而模糊的,南宮煌和溫慧打打鬧鬧,彼此對彼此心存好感,卻不知道這是愛,直到最後才察覺到自己的真實心意,卻為時已晚;王蓬絮對南宮煌的感情徘徊於感恩和戀慕之間,自己也始終不明白自己對對方的心意是不是真的是「愛」。配合著本作的主題曲「少年行」,問情這兩個字的含義則越發明顯:問情,問何為情。少年時心存感情卻不知情,等到明了之時,已然物是人非。然而,即使是這般曖昧模糊的情感,也足以影響人的一生,這也許是問情篇所想要表達的。

此外,作為廣義上的情,問情篇中也有著許多不遜色於愛情的情感,譬如絲緞周炎對煌煊兄弟的情親,南宮煌和星璇之間的兄弟之情,思堂和星璇之間的情義,眾人間的友情,甚至燎日和星璇之間的復雜的父子之情。這些情感也可以納入問情篇中對情的思考,而在溫慧結局中,他們更是成為了每個人做出犧牲的原因。

因此,問情篇雖然給出了理想的結局,但最符合問情二字的結局,還是體現於最悲情的結局。

仙四因為個人沒能全部打通所以不好評價,但仙四的結局無疑是打破了前幾作的一個制式:仙四的結局並不能用悲喜來評價,或者嚴格來說它並不悲,甚至還能說是一個圓滿的結局。韓菱紗雖然在結局中已然死去,但她陽壽已盡,一生陪伴在愛人身邊,並算不上「悲」;柳夢璃之前的離去無疑是悲,然而她在結局中又得以回歸,可以說得上是「喜」。如果說這個結局有什麽可悲,那應該是悲哀在菱紗故去,紫英已老,當年的四人已經無法重聚,過去的時間無法再來。

四代的主題是選仙,而仙人在仙劍中往往與長生不老所關聯。當年的少年為尋仙而踏入世間,從而邂逅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人和時光,在成為仙人後卻再也找不回過去,這種悲雖然比起前幾作的悲來得要平淡,卻是每一個人在人生中可以經歷到的情感。

這份恍若隔世的悲情,便給了仙四一分獨特的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仙氣。

由此,從以上四作來看,悲情要素無疑是協助故事闡明主旨的有利工具。合理的悲劇要素要切合主題,否則便會顯得生硬和不自然;而與故事高度契合的悲情要素也能講為故事中的思考引入更多的維度和深度,從而豐富故事的內涵,並加強故事的戲劇張力。

當然,還有一點是不可忽視的,那就是仙劍系列的遊戲性還是難以令人滿意的,單純憑遊戲設計無法帶給玩家足夠的震撼,所以劇情上則要做到能給玩家帶來沖擊力。仙一的成功則給仙劍定下了一個悲情路線的制式,以致續作為了強調仙劍的金字招牌和博得更多關註,從而用走同樣的路線以調動玩家的情懷(當然也有努力做出創新的,比如三,三外和四,各有各的喜和悲),這也是可能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