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認知行為療法中的核心信念是潛意識嗎?

2020-10-14知識

精神分析理論主張的潛意識概念,不被主流科學心理學接受。

我們的行為受無意識unconscious的影響, 主流科學心理學研究的無意識類似「內隱記憶」( implicit memory , without conscious awareness ),基於精神病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範式 ,認知科學心理學家透過內隱記憶的方式研究各類異常心理現象(例如:轉換障礙,PTSD情緒記憶,抑郁障礙的過度概括化記憶等)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the unconscious, such as studies of implicit memory, are a long way from Freud’s original theorizing about the unconscious. For cognitive neuroscientists, the unconscious reflects the incredible efficiency and automaticity of the brain

這與佛洛依德提出的潛意識有本質的區別

下文介紹核心信念的概念,形成,維持與矯正

to change your beliefs , and ultimately change your life

在認知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初期會辨識並矯正患者的自動化思維,而認知理論的假設,患者的自動化思維根植於患者的核心信念,本篇文章主要介紹「如何有效矯正核心信念」

一、什麽是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core beliefs)是我們根植於頭腦中有關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基本假設,指導著我們的行為,影響個體如何看待自己,感知環境與人際關系。

這些核心信念會影響我們的感受,情緒,行為和生理反應,影響個體人際關系,以及影響我們的主觀幸福感,生活品質和關系滿意度。

核心信念類似於個體的身份認同 。它們就像性別或名字一樣與我們密切相關。如果我們換了新名字,一開始肯定會感覺哪裏不太對。信念也是如此,當我們持有某些消極核心信念太久,重新再接受新的信念很有可能會出現「認知失調」,所以針對核心信念的認知重建有難度,需要鼓勵來訪者以open-minded 的心態和耐心逐漸適應新的認知。

核心信念於個體而言感覺像真理,改變不易卻值得 。消極的核心信念影響個體持續感受到不安,自我懷疑,消極情緒,反復向外界尋求確認;消極的核心信念會導致問題行為模式,如討好他人或完美主義。

消極核心信念類似於觀察者偏見--我們會傾向選擇性相信那些與我們核心信念一致的事件和情境,忽略與核心信念相悖的事件和情境。

信念就像內心沒有入口的「墻」,限制我們體驗生活裏新的可能。

anyway,請謹記,核心信念不等同於客觀事實;而當個體100%相信自己頭腦中的想法時,想法即真理。

二、核心信念如何維持的

核心信念像「觀察者偏見」,我們總是選擇性關註並相信與我們偏見一致的資訊

信念是我們一遍遍強化並信以為真的「想法」。信念可以由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構成(如「我不夠好」),也可以是一系列復雜的想法組成,如一個信念系統。不管你是否註意到,你總是無意識的傾向於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東西。

事實上,如果認真留意,個體在不斷地為自己信念的「正確性」辯護,即使這些信念會消極影響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核心信念就像你僱用的律師在不斷「正名」其合理與正確性。維持信念系統運作的方式是持續不斷地確認、並為其正名,卻幾乎不去質疑自己信念的客觀合理性。

核心信念對生活幸福感的影響:我們在不同生活領域都會發展出一系列核心信念,這些信念影響著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成功和自我實作。我們透過已經形成的核心信念去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

信念不過是一系列隨著時間推移,我們愈發信以為真的想法 。核心信念通常是建立在早期經驗之上,根植於你頭腦中的生活信念是你兒童時期從父母(父母的教養方式和養育觀念)和其他有重要影響力成人身上習得的。

遺憾的是,許多人從未反思其真實性。那些頭腦裏堅若磐石的信念影響個體的認知,且不易改變。

三、核心信念導致消極自動化思維

認知行為療法中涉及,生命早期形成的核心信念是如何導致後來的消極自動化思維。這種消極自動化思維隨即導致了問題行為和癥狀。消極自動化思維通常包括認知歪曲。學會辨識認知歪曲有助於挑戰導致消極情緒和癥狀的病理性思維(詳情參考:16種常見認知歪曲▎辨識並有效處理的方式(基於最新研究))。下面解釋了該迴圈是如何運作的。

1. 早期經驗 — 負面的批評否定或與他人不公平的比較

2. 有害假設(核心信念) — 「我不如別人」, 「我的價值建立在別人如何看待我之上」.

3. 後來重要的生活事件 — 如關系的破裂

4.消極自動化想法或認知歪曲 — 「都是我的錯」,「我會孤獨到老」,「我很蠢」以及「我有問題」。

5. 癥狀 — 行為上:社交退縮,動機上:喪失興趣,拖延;情緒上:悲傷,焦慮,內疚;認知上:難以集中註意力,決策困難,自責;生理上:睡眠困難,食欲不振。

四、核心信念的形成

假如,你在小時候每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情緒或感受時,他們總是說這是你的錯。也許他們是出於善意。如果你說:「我感覺我難以融入集體,我害怕其他孩子不喜歡我。」你的父母可能不想讓你有此想法和情緒,也許只是簡單的告訴你「你錯了,你的感受不對。」

當這種情況一遍遍發生在你體驗到消極情緒後,你的感受總是不能被父母正視,隨著時間推移,你可能會發展出一種「我錯了,我有問題」的信念,你無法信任自己,甚至覺得自己不應該有這種情緒。如果你從根本上相信自己是錯的,你可能會發現你難以自信的表達自己的態度與感受,質疑自己的價值感或者無法相信自己。這種信念影響著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學業與人際關系等)。

如果你在童年時遭到虐待,你可能會形成「我是容易受傷害的,人是不安全的」信念。作為兒童,得出這種結論是有適應力意義的,這有助於防止自己輕信那些虐待你的人。但是,在你成年後,這種信念會影響人際關系,妨礙你建立關系和信任他人。 事實上,童年創傷造成恐懼的泛化,這種信念的認知偏差在於「以偏概全」,現實真相應該是「我不相信虐待我的人(而非所有成人)會保護我或在意我的需求」。

五、為什麽要辨識核心信念

如果你覺得自己被困於某種不斷重復的問題行為模式,想要改變卻不斷重演,如:成癮,暴飲暴食或人際關系困難,那麽很可能是你頭腦中的某個核心信念正在「發揮作用」。

例如,如果你曾遭遇創傷,可能抱有「世界不安全,別人不值得信任」的核心信念,那麽你容易體驗到焦慮、難以形成和維持親密關系,或共病其他癥狀,如:邊界不清,強迫思維和行為或完美主義。

你可能從未真正註意到你的焦慮情緒和某個根深蒂固的信念(即世界是不安全的)有關。你只註意到自己的焦慮情緒。

這就是為什麽辨識核心信念很重要。促使我們理解核心信念和情緒之間的關系,為我們提供了上帝視角,以另一種方式看待造成消極情緒與問題行為的根源。

把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解脫,找到造成心理障礙的「罪魁禍首」,有效行動。

六、消極核心信念

另一個範例,可能會出現在事業或人際關系中。假設你正在為職業理想而努力,但卻註意到自己在邁向職業目標的途中,自己的拖延,焦慮,回避行為卻顯著消極影響自己的事業發展。

你可能會好奇「我怎麽了,為什麽我一直在拖延?我是想要達成這個目標的啊!」但是,你可能並未察覺到自己根植於心的核心信念在拖後腿,即「自己不配成功,別人會發現自己是個贗品,或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付出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東西。

核心信念從來不是我們每天能輕易察覺到的 。當你在從事理想的工作時,你可能會註意到「我可能需要休息一下」或「也許我應該提升我的簡歷」。你不會想到「我毫無價值,我能力不夠」,這種消極核心信念才是導致在工作中面臨挑戰時,表現出回避,拖延和焦慮的「元兇」。

辨識核心信念有助於我們掌控自己的生活。察覺到驅動想法和行為的無意識力量,最終促使我們從過往重復的問題行為和消極情緒中解放。

改變信念,最終改變生活。

七、CBT如何改變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很難改變,因為它們是隱蔽、自動化,無意識的過程;

核心信念像標簽,是我們自我身份的組成部份。但,學會辨識、挑戰和重構功能不良的想法和非適應的核心信念是通往心理健康的重要步驟。

認知行為療法(CBT)提供了多種策略以幫助個體辨識和改變核心信念。

以下為挑戰核心信念的有效方法:

1.辨識, 辨識你視之為「真理」的核心信念。使用下面核心信念表格選出符合自己的核心信念。(下圖為常見消極核心信念)

2.質疑, 蘇格拉底式提問,問自己:「維持這種特殊信念有利於我嗎?這種信念是真實有效的嗎?」,「相信該信念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麽?」

3.轉變, 反向思考你所抱有的信念是否可能是真的。例如嘗試將「我必須隱藏我的真實情緒」轉變為「表達我的真實情緒是ok的」,或者將「我必須控制我的伴侶」轉變為「我能夠接受我的伴侶」。有許多方式可供轉變信念和表達相反信念。嘗試不同的方法,然後問自己相反信念是否比最初信念更理性或更客觀。

4. 重建, 你可以建立一個清單來幫助你強化重建後新的適應力的信念。

八、箭頭向下技術Q&A

另一種辨識和挑戰核心信念的策略是箭頭向下的提問&回答(Downward Arrow Question & Answer Technique )技術。

首先從辨識消極自動化思維開始,假設該想法是真的,思考為什麽這會給你造成困擾或痛苦。

然後,一步步引發一系列消極想法,直到觸及核心信念,再次詢問:「這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麽?」或「假設這是真的,為什麽如此糟糕?」

例如下圖,A女士因女兒拒絕打掃房間表現出無助感和無價值感。下面,以此為例展示了箭頭向下技術在處理自動化思維「她的房間就是個垃圾堆」中的套用:

「如果...該怎麽辦」向下箭頭技術

另一版本的箭頭向下技術「如果...該怎麽辦」練習(「what-if」 downward arrow technique)常用來處理焦慮障礙。該練習的目的是辨識你真正害怕的事物。你試圖回避的潛在恐懼是什麽?你可以將你的核心信念看作核心恐懼。

對於該版本練習,步驟相同,如下:

▪ 辨識消極自動化思維。
▪ 問自己「如果這是真的,該怎麽辦?最糟糕的情況會是怎樣?你最恐懼的是什麽?」
▪ 繼續記錄下一個出現的想法,然後重復詢問同樣問題,直到觸及擔憂或恐懼的根源。
▪ 當你辨識出自己「最害怕」的恐懼後,你可以問「這個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或「如果真的發生了你會如何面對?」

這項技術幫助治療師找到導致患者焦慮的核心恐懼,並嘗試暴露療法來治療焦慮。

關系核心信念的人際箭頭向下技術針對親密關系有關核心信念的人際箭頭向下技術。與上述練習相似,該練習可用來處理人際關系中的核心信念,步驟如下:

▪ 辨識與關系有關的自動化思維▪ 問自己「如果這是真的,你對這段關系和對方的看法是什麽?你在扮演何種角色,對方又在扮演什麽角色?」▪ 寫下該想法,再次問相同問題,直到辨識出有關這段關系的核心信念。

辨識核心信念中的認知歪曲在觸及核心信念的過程中,假設這期間每個回答都是真的。關鍵是要辨識這些自動化思維並非一定是真的。現在,回頭尋找每個回答中的認知歪曲,例如:

常見核心信念

常見核心信念一般分為以下幾類:

自我 ____________

他人 ____________

世界 ____________

1. 無價值感/缺陷 : (我不可愛,我有問題,我很糟糕,我沒能力);

2. 羞愧/內疚: (我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所以我是個壞人); 3. 控制感: (我無能為力,我無法處理這,我不能勝任....); 4. 安全感/脆弱性: (我是不安全的,世界是不安全的)。

核心信念具體範例:

▪ 我必須被愛才能快樂。

▪ 為了討好別人,我最好放棄我的利益。

▪ 除非我獲得什麽重要成就或天賦異稟,否則我無法獲得他人尊重。

▪ 別人要是不喜歡我,我就無法開心。

▪ 如果單獨一人,我會孤獨。

▪ 我必須做的更多才能和別人一樣好。

▪ 我無法相信其他人,因為他們會傷害我。

▪ 如果別人知道我真實的樣子,就不會喜歡我了。

▪ 我的幸福更多的取決於別人,而非自己。

▪ 如果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意味著我不值得被愛。

▪ 我應該時刻保持對自己能力的懷疑。

▪ 為了不被討厭,我必須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 我一個人沒辦法應對。

▪ 我的身份(種族、民族、性別等)比其他人差。

▪ 我沒資格請求他人的幫助

▪ 所愛的人身處困境都是我的錯。

▪ 即使我有難言之隱,還是應該優先考慮其他人。

▪ 我不應該傷害任何一個人的感情。

▪ 我是個很糟糕的人(蠢笨、醜、騙子、懶惰、吹毛求疵)。

▪ 我必須時刻處於對事物的控制之中。

對常見核心信念的理性矯正

核心信念: 我必須被所有我重視的人喜愛或贊賞。
合理回應: 我想要被大多數人喜愛或贊賞,我會試著以令人尊重的方式行事。但是肯定會有某些人不喜歡和不接納我,無論是不是我的原因。這不是什麽災難性的事情,我的自尊不能總依賴於別人的肯定。

核心信念: 我必須能勝任我做的所有事情。除非我是最好的或表現最為優異的,否則就無法對自己滿意。
合理回應: 我應該追求的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不是成為最優秀的。我可以享受我所做的事,即使我不是特別擅長。我不害怕嘗試可能會失敗的事物。我會失敗,但失敗並不意味著我是個差勁的人。相反,敢於嘗試是一種勇氣,是我成長所必需的。

核心信念: 如果某事是(或可能是)危險的或可怕的,我必須非常小心謹慎,保持警惕,以防它發生。
合理回應: 與其沈湎於此,不如直面這件事,尋找解決方法,對我最有利。擔憂並不能阻止這件事的發生。即使發生了,我也能應付得來。

核心信念: 回避雖可恥但有用,比直面生活和責任更容易。
合理回應: 我會做那些必要的事,承擔該負的責任,不論我多麽不喜歡。生活就是這樣。回避可以是生活中的合理間歇,但如果令回避占據大部份生活,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總結:

處理核心信念辨識自己的核心信念需要時間和練習。我們不僅需要挑戰自動化思維和信念的可靠性,還需要認識到這些信念對我們生活的負面影響。處理核心信念的另一個重要步驟是意識到信念對情緒的影響,但是當治療師在處理患者的消極自動化思維與核心信念時。

切記,治療的目標不是幫助患者心靈雞湯似的積極思考,樂觀預期,而是向正態分布式的眼光理性科學地看待,避免非黑即白的故意樂觀或糟糕至極。think objectively rather than think positive

這個世界沒那麽好,也沒那麽糟

參考文獻:

  • 1.Aaron T. Beck Psychopathology Research Center. (n.d.). Aaron T. Beck, M.D. Aaron Beck Center. Retrieved from https:// aaronbeckcenter.org/bec k/
  • 2.Beck, A. T. (1976). Cognitive therapies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New York, NY, US: New American Library.
  • 3.Burns, D. D. (1980). Feeling good: The new mood therapy. New York, NY, US: New American Library.
  • 4.Burns, D. D. (1989). The feeling good handbook. New York, NY, US: Morrow.
  • 5.Burns, D. D., Shaw, B. F., & Croker, W. (1987). Thinking styl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depressed wome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5, 223-225. doi:10.1016/0005-7967(87)90049-0
  • 6.Feeling Good. (n.d.). About. Feeling Good. Retrieved from https:// feelinggood.com/about/
  • 7.Good Therapy. (2015). Aaron Beck. Good Therapy LL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 goodtherapy.org/famous- psychologists/aaron-be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