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君說:
「內卷焦慮」與「空心病」似乎成為當下青少年們的標簽,在愈加嚴苛的競爭壓力下,他們逐漸喪失了對自我價值的尋找,淪落為功利教育思想下的受害者。
異化的教育價值觀給我們的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在近期舉辦的「華夏基金·2021哈佛AUSCR中美學生領袖峰會」上,臨床心理學博士、精神科主治醫師徐凱文分享了他的研究與見解,並就如何應對青少年精神問題頻發這一現象,提供了多種解決方向。
在教育內卷越來越嚴重的當下,青少年成為了功利教育思想首當其沖的受害者。焦慮、抑郁等精神障礙的發病率逐漸走高,心理咨詢量也越來越高。無處排解的心理問題正不斷引發悲劇。 要解決孩子們的問題,就要先了解他們的想法。8月16日,近期正在進行中的華夏基金·2021哈佛AUSCR中美學生領袖峰會上,大儒心理創始人,臨床心理學博士、精神科醫師徐凱文透過視訊連線,帶來了他對時下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與看法。
徐凱文教授在演講中剖析了異化的價值觀下,孩子們經受的心理鬥爭,並從心理健康、價值觀等方面為教育的參與者們提供了一些方向。
徐凱文
以下為演講實錄(為行文順暢考慮,略有刪改):
當下凸顯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正在向中小學蔓延。我想,疫情之後,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偉大的時代的變遷,無論是國際關系,還是各種制度的變化,比如近期各種教育政策的改革。
自去年疫情後復學,中小學的心理健康問題就突然爆發,變得非常嚴重,極端事件也發生了很多。 對此,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也都非常重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檔,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
北京安定醫院鄭毅教授的團隊還發表了一份「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的研究,數據顯示,
有17.5%的青少年在一年之內就患有某一種精神障礙。
那麽,這些問題為什麽會凸顯出來?
到2005年,中國的焦慮障礙患病率是13%,美國是18.1%;
中國抑郁障礙患病率是6%,美國是9.5%;
如果看終身患病率美國會占到50%。
所以,
這個時代我們的物質越來越豐富,但是精神障礙患病率卻在增加。
一年多前,我在網上做了一份社群網路上「喪文化」的調查,共收到2371位大學生的反饋。可以看到,感覺自己非常迷茫的、困惑的、沮喪消沈的比例非常之高,孤獨、無力、挫敗、焦慮不安,這些都跟「喪」的感受非常密切,然後「非常喪」和「比較喪」的比例超過了20%。所以從「喪文化」,到「躺平」、「佛系」這些詞都非常流行。
而這種「喪」的來源有學業和工作壓力,同輩的競爭,人際關系等等,所以壓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對中小學生的調查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中科院心理所做的國民心理健康的研究發現,
26.4%的中小學生有抑郁的狀況。這和我自己在公立學校、國際學校調查的結果也是相似的。
空心病:價值觀缺失所致的精神障礙
在6年前,我做了一個「時代空心病和焦慮經濟學」的演講。焦慮經濟學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比焦慮和恐懼更好賣的。 今年鋪天蓋地的線上教育廣告中,有一句我印象很深刻的廣告詞——「您來,我們培養您的孩子,您不來,我們培養您孩子的競爭對手!」這是赤裸裸的恐嚇。這些逐利的資本瘋狂追求利潤,壟斷正是導致教育的內卷和劇場效應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就觀察到,
無論是中小學生,還是大學生都可能出現出現了空心病的狀況,我也把它叫做「價值觀缺失所致精神障礙」。
它有這麽幾種主要表現:
有空心病表現者,大都有抑郁癥狀表現。所以常常被精神科醫師診斷抑郁癥。
而現在的抑郁發生率高達26.4%,是特別可怕的事情。
想想看,假設一個班級40個人,其中有超過10個人會到病理性抑郁的程度。
實際上,無論是國際學校,還是公立學校,越是所謂的好學校,這種比例就越高,而且服藥效果並不是很好。原因是什麽呢?
因為孩子的問題不在生物層面。
然後現在的青少年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感覺人生沒有價值和意義。來到我這兒咨詢的一半以上都是兒童青少年,尤其是中學生,他們坐在沙發上,說人生沒有什麽價值和意義,對任何事情都無感,沒有什麽事情能讓他們感到開心快樂。 世界上這麽多好吃的、好玩的、美好的和幸福的東西,都不能打動他們。
他們感覺自己和這個世界沒有聯系,覺得世界可有可無,自己也可有可無,也因此很容易去輕易地放棄自己。
與其說是因為抑郁引發了這種感受,還不如說是這樣的感受引發了抑郁。
在這種孤獨感的背後,是長期沒有解決的自我認同問題,缺少支撐他們生活下去的積極的價值觀。
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麽樣的人?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人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麽? 在青少年期,有這種困惑還是很常見的,因為自我發展本身就包含自我同一性、自我認同的問題,這個我不覺得是病態。
但問題在於這種狀況在這些孩子身上可能持續很長時間,甚至可能持續一生,對人造成很大的困擾。
那麽,
在自我缺失的情況下,孩子只能從別人的肯定當中看到自己的價值,所以就拼命追求別人對自己的肯定。
那怎麽能被肯定,就是成為別人希望你成為的人。 別人是誰?是父母,是老師。老師希望他做乖學生,他就做乖學生,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但是這樣活著特別累,因為活在別人給的人設裏,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也為取悅所有人而活。
尋求外部認同久了,
每天都在被評價(考試成績,排名)以後,又會產生對被評價的恐懼。
大概在16年的春季學期,我和一些我認為有空心病特征的同學做團體咨詢。這些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同學說:請不要誇贊我,肯定我,「你現在可以肯定我,下次就可能會否定我,我們討厭被評判。」 對孩子來說,從小到大被評價,到處參加考試,一路一直考第一就很爽嗎?不是的。你知道比考第一更難的是什麽嗎?是每次都考第一。
所以每次考出好成績以後,孩子的恐懼感反而更強了,因為好名次太容易失去。
到最後學習就和焦慮,恐懼聯系在一起,以致於對學習產生厭惡。
我曾經認識一個國際學校的學生,他的目標就考到美國的藤校,在國際學校念高三的時候,他也一直是班裏的第一名。然後有一天,他媽媽聯系我,說他走了,用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給自己註射了毒藥,結束了生命。在這之前他每天學到4:30,學習到崩潰,他終於不想再繼續這樣的生活了。 所以,我們現在的這種教育,直接導致了學生越來越大的壓力,我們也越來越背離教育的本質,導致孩子們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美國的川普是一個特別極端的例子,大家戲稱他為懂王。他每天都在全世界面前誇自己,非常自戀,美國的精神病學家都診斷他是自戀型人格。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喜歡自己,肯定自己是更符合人性的。 所以當我最初接觸一些個案的時候,覺得很奇怪,因為那些孩子在我眼裏都是金光閃閃的,有太有優點,太多美好的東西,但是他們卻厭惡自己,甚至到要自殺的程度。 可以看到,成績好、人緣好,這些現實的成功並不能夠帶來自我的肯定,這是為什麽呢?
在跟他們進一步交流以後,我才知道,其實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一直在做沒有價值和意義的事。
我們會覺得,考第一了,拿國際奧賽金牌了,還沒有意義嗎?但他們不這麽想,他們想的是,我考90分還不夠,要考95分,最好100分。但為了這10分,他們可能要花10倍的時間去做應試的練習。
可是他們心裏又知道,提高分數這件事本身沒有意義,只是為了提高分數,考上所謂的名校,不得不學,都是功利思想。
在這些邏輯之下,現在青少年的抑郁病史都較長,有的從小學就開始了。而且不僅對生物治療不敏感或者無效,傳統的心理治療療效也不佳。
理解當代青少年的障礙和誤區
所以,孩子們越是自省,反而會覺得越痛苦。因為很多問題它不是在生物層面的,也不是心理層面的,而是社會層面、教育層面的。 那麽,把教育或者社會問題醫療化就能解決嗎?孩子有了空心病,就去看醫生,吃藥,就能治好嗎?看病吃藥只能解決一點點問題,比如短期內改善睡眠和情緒。 就像霧霾嚴重的時候,不治理霧霾,只靠呼吸內科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如果教育和社會的根本問題不解決,都是隔靴搔癢,所以國家出台整治過度資本化的校外輔導,是解決當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德政,我非常支持。
那為什麽青少年會心理危機頻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現代化的行程本身就在不斷改變社會的規範
,而中國僅用40年就走完了西方國家100多年的現代化行程,其中變化之劇烈可想而知。
1.價值觀多元化
我有個朋友是大學的教授、博導,孩子上初三了,拒絕上學,父母很著急就來找我。他說,現在的孩子真是無法理解,竟然說他們這些教授、博導頭腦簡單。 我就跟他說,其實我覺得你兒子說得有道理。我們都是70後。我們上學時候的價值觀很簡單,就是紅旗下生,紅旗下長,五講四美三熱愛,學習雷鋒好榜樣。我自己的偶像就是周總理,我認同的人生價值和意義就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但現在的青少年生活在一個價值觀多元化的世界,尤其有了互聯網以後,他們可以接觸各種各樣的知識,變得很早熟。
不是說生理上早熟,而是心理上。
他們可能初中就開始讀叔本華等著名哲學家的著作。
所以他們的價值觀是多元化的,多元化就意味著選擇和比較,我們的孩子比我們這一代人辛苦,也更難更需要價值觀引導。
2.父母和孩子的代際差異
我還遇到過一個想要自殺的高中生,她的父母特別著急帶她過來。我就問他們,什麽是幸福。 這對60後父母就是透過小鎮做題家的方式,一路做到大學教授,他們覺得幸福就是吃飽穿暖。女兒一聽就急了,因為她從來沒有吃不飽、穿不暖的經歷,
對她來說,幸福就是父母能夠和她平等尊重地對話,她自己對生活有一定的決定權。
不要說兩代人的差異,就算是一代人也會有隔閡。比如我是某個遊戲的粉絲,一類書的粉絲,這種亞文化圈之間也有價值觀的差異。
3.評價體系極其單一
雖然我們的文化環境是多元的,但是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卻只有成績,這就是荒謬的。
我覺得如果教育有一個評價標準的話,那最應該評價的就是立德樹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個人的態度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技能和知識。但現在的評價體系,連技能都不一定要有,只有知識。做實驗你都不需要會做,只要考試考得好就行。
所以,當成績成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那麽為了爭這個好成績,孩子的壓力就越來越大,抗擊風險的能力越來越薄弱,孩子成為了整個社會壓力的最終承載者,難免不出問題。
4.功利化的教育
在西方,空心病的起源和經濟發展有密切的關系。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歐美社會經濟發展了,物質生活豐富了,但是靈魂卻丟了。在物質主義、消費主義的思想下,什麽都可以買賣,但是人們卻丟掉了自己的精神信仰。
那麽在中國,空心病還有個重要因素就是資本化和功利化的教育。
分數、升學率都成為教育GDP的指標,都會被轉化為經濟收入。學校、機構出名了,就可以收很高的擇校費、代班費,然後就成為一門產業。這樣一來,就忽視了對人的培養和價值觀的教育,導致空心病愈演愈烈。
為什麽我們現在說有很多孩子成了精致利己主義者,就是因為有精致利己主義的家長和老師。
從一些標語中就能看到這種思想,比如「提高一分,幹掉千人」,把其他同學都當成敵人,學習變成了危機之源,這是多麽荒謬的價值觀。
預防勝於治療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觀
最後,我想談一點解決方法。
第一,我覺得人類始終需要一種智慧,知道財富的意義是什麽。
我認識一位瑞士朋友,她對我的教育觀影響很大。當時她來中國存取,我們都恰好在讀博士,我問她研究的內容是什麽。她說是中世紀失傳的一種古拉丁語的分支。 我問她,學這麽生僻的一個領域,瑞士國家也不大,畢業以後可以幹什麽呢?畢竟這個專業聽起來不是很有用。 她告訴我,整個瑞士和她這個專業相關的工作職位只有一個,那就是她導師的工作。但是只要她的導師不退休,她就只能做導師的助教,做一個臨時工。 我繼續問,那你怎麽會願意去做一個掙不到錢的工作呢?至少要保證自己的基本生活吧?她說因為她喜歡這個專業。
然後我也意識到,瑞士很富裕,公民基本都不缺錢。
而錢也讓我們多了一些選擇的自由,這就是財富的意義。
比如說我們這代70後,我現在積累了一點財富,我對我女兒表達愛的方式是什麽?不是讓她去買什麽車子房子,而是讓她可以想學什麽就學什麽。哪怕這個專業掙錢不多,但是只要她喜歡就好。
所以物質基礎就是讓我們有更多選擇的自由,讓我們能夠以不功利的態度去學習,從自己的興趣、價值、意義的角度去選擇。
上大學不是為了找高薪的工作,上名牌大學也不是為了一定要進四大行。
所以人除了生物和心理以外,還要有精神層面的追求,越是優秀的人可能越不是物質或者金錢能夠滿足的。
第二,是要回歸本心和良知。
我的博士論文是在監獄做的研究,有些尋釁滋事的罪犯會被關進單人牢房,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就是沒有人和他說話。一個禮拜還行,但兩個禮拜人就崩潰了,保證書、檢討書就寫出來了。 可是歷史上有很多革命鬥士,能夠經受這種精神折磨,比如江姐,方誌敏,也包括納爾遜·曼德拉等。為什麽他們沒有崩潰,我覺得很簡單,
就是因為他們有理想和信仰,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所以,
理想、信仰、價值觀對一個人的支撐作用是非常重要和強大的。
中國人怎麽看本心和良知?中國人說,良知是人與生俱來的觀念。比如孔子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孟子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王陽明作了總結闡述,就是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
所以我覺得,
當你物質沒有滿足的時候,就先吃飽穿暖;當物質滿足之後,我們就要升級心靈,去讓自己做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
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能不能幫助別人,對社群,對國家,對民族有貢獻,這就是我們的意義。
比如我是一個科學家,那麽我就用自己的科學技術來解決困擾人類的問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胡幸福度。所以在這樣一個焦慮的時代,找到自己的良知,可以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強大,也能尋找到自己的幸福。
· End ·
為你推薦
【家庭教育指導師】
中國心理學會發證
徐凱文、楊鳳池、陳默等20位大咖親授
↓ 掃描二維碼,立即學習 ↓
-推薦閱讀-
1.☞教師+心理技能培訓48講丨張沛超、李松蔚、徐勇等11位心理學大咖親授
2.☞武誌紅:成為你自己50集高畫質視訊(心理成長課)
3.☞21天OH卡線上工作坊:潛意識圖卡,讓我們的潛意識浮出水面
4.☞央視采訪朱建軍:意象對話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
5.☞1-12年級小初高:心理健康優質示範課,僅9.9元
資料下載
1.☞中小學生心理輔導經典案例組譯
2.☞房樹人+繪畫心理必備表格、制度、文件95份
3.☞【50部必看的經典心理學電影】線上下載收藏
4.☞ 學校心理咨詢實用工具包(量表制度、布置、必備檔案)
5.☞本科職高心理健康教育課件PPT、視訊短片+咨詢案例
6.☞中小學心理教案150份+100本心理電子書+100份心理量表
7.☞40份薩提亞治療必讀文件+薩提亞冥想22首+200本心理學專業書
(提供搜尋尋找 ppt、教案、電子書、心理學、育兒、教師、考研復習筆記)
點選「閱讀原文」,檢視百門心理大咖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