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7知識 首先,從源頭上來說,日式和中式都是一脈的,起源於唐朝,可以從廣義上來說都是 漢風建築 。然而對於日本這樣一個非常註重禮儀的民族來說,有一個與漢族人民不同的宗教觀念是「對於神明的空間的敬畏」。所以題主也會有印象,在日本傳統和流行文化中,常見的元素便是「結界」(けっかい,kekkai), 比如犬夜叉裏彌勒和楓婆婆的結界術: 還有EVA裏的AT力場,其實也是「結界」的一種變相衍生: 真嗣這個史上最廢男主一直糾結的不也就是這個人與人之間不可磨滅的心靈的結界嘛(手動滑稽)。 結界是最直觀的一種將「神明」的空間和「凡俗之人」的空間分離開來的作物。 而再為具體一點的,便是很多建築元素,比如鳥居,街邊以及居酒屋裏擺設的小型神社,甚至是店鋪外邊的店招,再甚至是路燈,台燈,都會呈現出小房子的形式來體現日本文化裏無處不在的「結界」元素;這其實是一種空間的分離:因為日本文化認為萬物皆有靈,最具體的體現就是「付喪神」——器物放置100年就會吸取天地精華幻化成神明或者怨氣變換成妖怪。而這些「神明」的空間都是不可侵犯的,因此對於日本民族來說,在大化改新(公元645)而後的一千多年裏,「神的空間不可侵犯」這個觀念,對日本的建築以及室內設計風格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鳥居: 鳥居是類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屬建築,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 伏見稻荷千本鳥居: 劄幌貍小路貍貓神社: 居酒屋內的小神社: 路邊的房型燈: ——————————-——————(手動滑稽的分割線)———————————————— 日本作為島國,土地資源匱乏。加上「神明的空間不可侵犯「,以及更進一步的「萬物皆有靈性」的神道教觀念,就會造成處處皆神明,處處都需要給神明單獨的空間的邏輯。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對於大和民族的居民來說,室內空間劃分的最大訴求一直都是高效,簡潔,說白了就是地方太小不夠用!(我大中華泱泱大國手動滑稽)。 那麽,這就第一步直接回答了題主的問題:日式風格與其他現存的起源於漢族建築室內風格最核心的區別就是「簡潔」,這也是MUJI等極少主義(minimalism)會來自於日本,以及島國有很多收納狂人以及各種曬收納心得教程的原因: 1. 沒有任何繁冗的裝飾性元素,一切多以結構必要性為主; 2. 桌椅多低矮,因為從空間利用率來說,桌椅下方的空間是可以集約利用的; 3. 多有榻榻米地台等地面儲物元素,因為通常情況下室內生活空間被浪費最多的就是垂直豎向空間。 比如: 以上兩張圖都會讓人感覺是日式風格; 而第三張圖則會讓人感覺有強烈的新中式風格。 顏色和格柵樣式還有燈具的切換,就可以在中式和日式兩種風格之間變化,其根本的區別就在於「簡潔性」: 日式風格的格柵僅僅作為門扇的結構支撐,即橫豎兩方向;中式風格的格柵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裝飾性元素,如中國結樣式,等等,比如中式典型格柵,花紋圖案已經突破了結構性的層面: 日式風格格柵會采用障子紙,往往采用純白色,只有遮擋功能;而中式風格會采用帶有顏色與紋理的布料等材料; 以上,擼主覺得應該可以先較為籠統的解釋到日式風格的核心元素了。所以也可以看到,日式風格也不一定是要使用原木色,即使是中式風格中運用較多的深棕色,也可以遊刃有余的融入到日式風格當中。 ——————————-——————(手動滑稽的分割線)———————————————— 因此,想要把家裏裝修出來日式元素,除了尊重漢風最最最最最(重要事情說N遍)基本的 木作元素 之外,首先需要註重「簡潔性」的考量。 比如家具的選購,盡量選擇低矮的: 茶幾: 該款就是最典型的日式茶幾:低矮;無裝飾性元素,四個簡簡單單的幾腳,純粹為空間集約和結構服務; 而以上兩款,可以看出由於高度的原因和裝飾性元素的介入(第三款的擋條,幾腳以及第二款的圓洞),則可以在中式與日式風格之間遊走,並沒有強烈的偏向於哪一種風格;而這兩者之間由於第三款裝飾性元素更多(線條,開洞),則完全可以界定為是新中式也不為過。 所以對於題主的疑問,我認為首先要以簡潔為主出發,但是一定要搭配木制家具,木制家具,木制家具(漢風的根本)(重要事情說三遍)(手動滑稽)。千萬不要用鐵藝以及裸露管線等工業風的元素,因為這些元素是從來不存在於漢風裏的,不然用家具怎麽救,都救不回來的吶。包括燈具的選擇,小擺件的選擇,大體上也需要遵循這樣的原則,那麽整體風格的把控就非常好做到。 而很重要的是,這種「簡潔」,是要尊重傳統日風的「簡潔」。這種「簡潔」的手法,是日本民族在1000多年的歷史裏積累沈澱出來的,是他們的最優解;而不是我們自己隨隨便便就可以發明的「簡潔」。APPLE STORE的桌椅也很簡潔,也是原木風,但是它明顯就不是日式,但是卻跟MUJI有共同之處,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它是APPLE自己的「簡潔」,不是日本這個民族的「簡潔」。 極少主義裝修的家具具體選購還可以看這篇: 喜歡極簡和原木的裝修風格,家具陳設該如何選擇? - 傅晨的回答 大致上是這樣,之後可以再解答大家各種疑問。(手動滑稽) ——————————-——————(手動滑稽的分割線)———————————————— 有很多人說日式風格要無主燈,我也真是醉了,確定去過日本住過傳統的日本民宿,以及可以分清「性冷淡風」等極少主義(minimalism)同「日式」的區別??? 以上幾家日本旅行時住過的民宿,大大的主燈擺在那裏。主燈本來作為裝修設計的一環,就是用來主導室內風格的重要元素之一,現在居然有人說日式風格是無主燈?對不起,那是極少主義(minimalism),並非日風(japanese)!而MUJI走的也是極少主義風格,而不是日風。 來幾個原木色,白灰色,無主燈的例子,大家看看到底是不是日風: 是不是不是白就是灰?是 是不是木制家具?是 是不是無主燈無吊頂造型?是 是不是日式? 不是。 是什麽風格? 極少主義(minimalism)。 minimalism最大的特征就是去風格化,沒有特定的傳統建築風格;而日式風格的木制,障子紙,以及格柵,屏風,榻榻米草席墊等元素,都是日式風格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所謂的」日式「風格,不是指日本人住的房子的風格就是日式風格。那我們中國人自己住的房子都是中式風格嘛? 一種風格,如果冠上中式,日式,歐式,美式等字眼,那麽往往指代的就是這個地區 傳統 的建築風格——是經過歷史沈澱下來的,為大多數居民所接受的最佳化方案。例如中式日式等漢風建築,由於所處的特定時代,是沒有用鐵藝,鋼架作為建築元素的,主要是木構造,例如榫卯,鬥拱;而在歐洲,則是主要用磚石作為建築結構,所以特征元素就是柱廊,拱券等。 因而,不是說我們在日劇裏看到的角色家的房子就是日式。 所以說要把控日式風格,就必須尊重這種風格的基本構成:木制,障子紙,以及格柵,屏風,榻榻米草席等。至少需要其中兩到三項,才能讓人有第一眼感覺到這個建築室內是日風的效果。而題主既然不需要榻榻米,推拉門,那麽個人覺得主燈,屏風或者格柵還是需要的,不然就最多是MUJI的風格,而MUJI風格其實是來源於日本的極少主義風格,並非日風。 關於裝修設計的其他回答: 怎樣裝修得有質感? - 傅晨的回答 ——————————-—(2016.06.21更新的手動滑稽的分割線)————————————— 具體說一下「結界」這個概念。 引自維基百科: 結界 是佛教術語,原為僧伽在結夏安居時限定僧侶活動的範圍。後來因真言宗的發展,又指具有一定法力效力的範圍,其作用通常是保護性的。在一些動漫作品中,結界的概念被拓展,也通常具有可見的邊界和範圍。 佛教修行者透過遵循一定的儀式可以構造結界。例如按照【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十一節: 其結界法者。取刀咒二十一遍。劃地為界。或取凈水咒二十一遍。散著四方為界。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擲著四方為界。或以想到處為界。或取凈灰咒二十一遍為界。或咒五色線二十一遍。圍繞四邊為界。皆得。 所以孫悟空金箍棒地上畫個圈,就是結界。要知道佛教雖然在日本是外來文化(公元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對日本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首先,從源頭上來說,日式和中式都是一脈的,起源於唐朝,可以從廣義上來說都是 漢風建築 。然而對於日本這樣一個非常註重禮儀的民族來說,有一個與漢族人民不同的宗教觀念是「對於神明的空間的敬畏」。所以題主也會有印象,在日本傳統和流行文化中,常見的元素便是「結界」(けっかい,kekkai), 比如犬夜叉裏彌勒和楓婆婆的結界術: 還有EVA裏的AT力場,其實也是「結界」的一種變相衍生: 真嗣這個史上最廢男主一直糾結的不也就是這個人與人之間不可磨滅的心靈的結界嘛(手動滑稽)。 結界是最直觀的一種將「神明」的空間和「凡俗之人」的空間分離開來的作物。 而再為具體一點的,便是很多建築元素,比如鳥居,街邊以及居酒屋裏擺設的小型神社,甚至是店鋪外邊的店招,再甚至是路燈,台燈,都會呈現出小房子的形式來體現日本文化裏無處不在的「結界」元素;這其實是一種空間的分離:因為日本文化認為萬物皆有靈,最具體的體現就是「付喪神」——器物放置100年就會吸取天地精華幻化成神明或者怨氣變換成妖怪。而這些「神明」的空間都是不可侵犯的,因此對於日本民族來說,在大化改新(公元645)而後的一千多年裏,「神的空間不可侵犯」這個觀念,對日本的建築以及室內設計風格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鳥居: 鳥居是類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屬建築,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 伏見稻荷千本鳥居: 劄幌貍小路貍貓神社: 居酒屋內的小神社: 路邊的房型燈: ——————————-——————(手動滑稽的分割線)———————————————— 日本作為島國,土地資源匱乏。加上「神明的空間不可侵犯「,以及更進一步的「萬物皆有靈性」的神道教觀念,就會造成處處皆神明,處處都需要給神明單獨的空間的邏輯。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對於大和民族的居民來說,室內空間劃分的最大訴求一直都是高效,簡潔,說白了就是地方太小不夠用!(我大中華泱泱大國手動滑稽)。 那麽,這就第一步直接回答了題主的問題:日式風格與其他現存的起源於漢族建築室內風格最核心的區別就是「簡潔」,這也是MUJI等極少主義(minimalism)會來自於日本,以及島國有很多收納狂人以及各種曬收納心得教程的原因: 1. 沒有任何繁冗的裝飾性元素,一切多以結構必要性為主; 2. 桌椅多低矮,因為從空間利用率來說,桌椅下方的空間是可以集約利用的; 3. 多有榻榻米地台等地面儲物元素,因為通常情況下室內生活空間被浪費最多的就是垂直豎向空間。 比如: 以上兩張圖都會讓人感覺是日式風格; 而第三張圖則會讓人感覺有強烈的新中式風格。 顏色和格柵樣式還有燈具的切換,就可以在中式和日式兩種風格之間變化,其根本的區別就在於「簡潔性」: 日式風格的格柵僅僅作為門扇的結構支撐,即橫豎兩方向;中式風格的格柵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裝飾性元素,如中國結樣式,等等,比如中式典型格柵,花紋圖案已經突破了結構性的層面: 日式風格格柵會采用障子紙,往往采用純白色,只有遮擋功能;而中式風格會采用帶有顏色與紋理的布料等材料; 以上,擼主覺得應該可以先較為籠統的解釋到日式風格的核心元素了。所以也可以看到,日式風格也不一定是要使用原木色,即使是中式風格中運用較多的深棕色,也可以遊刃有余的融入到日式風格當中。 ——————————-——————(手動滑稽的分割線)———————————————— 因此,想要把家裏裝修出來日式元素,除了尊重漢風最最最最最(重要事情說N遍)基本的 木作元素 之外,首先需要註重「簡潔性」的考量。 比如家具的選購,盡量選擇低矮的: 茶幾: 該款就是最典型的日式茶幾:低矮;無裝飾性元素,四個簡簡單單的幾腳,純粹為空間集約和結構服務; 而以上兩款,可以看出由於高度的原因和裝飾性元素的介入(第三款的擋條,幾腳以及第二款的圓洞),則可以在中式與日式風格之間遊走,並沒有強烈的偏向於哪一種風格;而這兩者之間由於第三款裝飾性元素更多(線條,開洞),則完全可以界定為是新中式也不為過。 所以對於題主的疑問,我認為首先要以簡潔為主出發,但是一定要搭配木制家具,木制家具,木制家具(漢風的根本)(重要事情說三遍)(手動滑稽)。千萬不要用鐵藝以及裸露管線等工業風的元素,因為這些元素是從來不存在於漢風裏的,不然用家具怎麽救,都救不回來的吶。包括燈具的選擇,小擺件的選擇,大體上也需要遵循這樣的原則,那麽整體風格的把控就非常好做到。 而很重要的是,這種「簡潔」,是要尊重傳統日風的「簡潔」。這種「簡潔」的手法,是日本民族在1000多年的歷史裏積累沈澱出來的,是他們的最優解;而不是我們自己隨隨便便就可以發明的「簡潔」。APPLE STORE的桌椅也很簡潔,也是原木風,但是它明顯就不是日式,但是卻跟MUJI有共同之處,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它是APPLE自己的「簡潔」,不是日本這個民族的「簡潔」。 極少主義裝修的家具具體選購還可以看這篇: 喜歡極簡和原木的裝修風格,家具陳設該如何選擇? - 傅晨的回答 大致上是這樣,之後可以再解答大家各種疑問。(手動滑稽) ——————————-——————(手動滑稽的分割線)———————————————— 有很多人說日式風格要無主燈,我也真是醉了,確定去過日本住過傳統的日本民宿,以及可以分清「性冷淡風」等極少主義(minimalism)同「日式」的區別??? 以上幾家日本旅行時住過的民宿,大大的主燈擺在那裏。主燈本來作為裝修設計的一環,就是用來主導室內風格的重要元素之一,現在居然有人說日式風格是無主燈?對不起,那是極少主義(minimalism),並非日風(japanese)!而MUJI走的也是極少主義風格,而不是日風。 來幾個原木色,白灰色,無主燈的例子,大家看看到底是不是日風: 是不是不是白就是灰?是 是不是木制家具?是 是不是無主燈無吊頂造型?是 是不是日式? 不是。 是什麽風格? 極少主義(minimalism)。 minimalism最大的特征就是去風格化,沒有特定的傳統建築風格;而日式風格的木制,障子紙,以及格柵,屏風,榻榻米草席墊等元素,都是日式風格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所謂的」日式「風格,不是指日本人住的房子的風格就是日式風格。那我們中國人自己住的房子都是中式風格嘛? 一種風格,如果冠上中式,日式,歐式,美式等字眼,那麽往往指代的就是這個地區 傳統 的建築風格——是經過歷史沈澱下來的,為大多數居民所接受的最佳化方案。例如中式日式等漢風建築,由於所處的特定時代,是沒有用鐵藝,鋼架作為建築元素的,主要是木構造,例如榫卯,鬥拱;而在歐洲,則是主要用磚石作為建築結構,所以特征元素就是柱廊,拱券等。 因而,不是說我們在日劇裏看到的角色家的房子就是日式。 所以說要把控日式風格,就必須尊重這種風格的基本構成:木制,障子紙,以及格柵,屏風,榻榻米草席等。至少需要其中兩到三項,才能讓人有第一眼感覺到這個建築室內是日風的效果。而題主既然不需要榻榻米,推拉門,那麽個人覺得主燈,屏風或者格柵還是需要的,不然就最多是MUJI的風格,而MUJI風格其實是來源於日本的極少主義風格,並非日風。 關於裝修設計的其他回答: 怎樣裝修得有質感? - 傅晨的回答 ——————————-—(2016.06.21更新的手動滑稽的分割線)————————————— 具體說一下「結界」這個概念。 引自維基百科: 結界 是佛教術語,原為僧伽在結夏安居時限定僧侶活動的範圍。後來因真言宗的發展,又指具有一定法力效力的範圍,其作用通常是保護性的。在一些動漫作品中,結界的概念被拓展,也通常具有可見的邊界和範圍。 佛教修行者透過遵循一定的儀式可以構造結界。例如按照【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十一節: 其結界法者。取刀咒二十一遍。劃地為界。或取凈水咒二十一遍。散著四方為界。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擲著四方為界。或以想到處為界。或取凈灰咒二十一遍為界。或咒五色線二十一遍。圍繞四邊為界。皆得。 所以孫悟空金箍棒地上畫個圈,就是結界。要知道佛教雖然在日本是外來文化(公元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對日本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