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文章也寫得超爛,後來自己研究了一些方法,慢慢從一個寫作小白到成功變現。
寫作就像炒菜,有的人加的料很多卻難以入口,而有的人隨手一炒就令人垂涎欲滴。
不同的文體,講究的技巧也不一樣。 就如寫小說,你能講好一個故事,比用一堆華麗的詞藻更有說服力。
今天我就分享3種不同文體間的寫作技巧,一舉擊破寫文的痛點, 掌握之後你會發現,想寫好一篇文章,其實也沒有那麽難。 (建議雙擊螢幕收藏起來,以防秘籍遺失)
一、小說技巧
1、細節
寫小說,即是寫故事的能力。 一本好的小說,從人物的塑造到情節的設定,都是經過精雕細磨的,也就是說細節往往就是小說成功的關鍵。
鐵木君也看過不少小說,其中有一部就是【雪中悍刀行】,是一部文筆與情節俱佳的小說,可以從中學習作者的文筆,推薦你們去看。
這裏與大家分享幾個寫小說的細節:
(1)人物:
先欣賞這兩段簡短而又精細的人物介紹:
瑯琊榜首,江左梅郎,江左盟宗主。雖病體單薄,但容顏靈秀,氣質清雅,精通音律,才冠絕倫,居瑯琊公子榜首。北方巨擘束中天初見梅長蘇時所吟詩句「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瑯琊榜】她就兩招:瘋狂愛和水銀瀉地犀利無比的表白。
前者為體,後者為用,雙劍合璧,天下莫當。——【倚天屠龍記】
前者一句話寫出梅長蘇的身份地位、容顏氣質、學識名號;後者更是簡短霸氣,一下就把趙敏的性格寫到氣場全開,實在佩服金庸先生。
所以,完美的人物塑造,不要局限於外表和動作,更重要的是人物的心理和背景。
題主說高中生寫得優美細膩,但大多數往往缺少故事塑造的嚴謹性,加入冗雜的描述,而忽視了整個小說世界的合理性,要知道,故事、人物才是小說的靈魂。
(2)環境:
潮濕的地板、暗沈的燈光、悄無聲息的深夜......
看恐怖故事時,我們經常不經意間地代入其中,這就是環境描寫的力量,它能讓你產生聯想,拉近你和故事的距離。
那站在創作者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怎樣寫呢?
首先,結合時間。 在【水滸傳】的林教頭風雪山廷廟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
正是嚴冬天氣,彤雲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到草料場後,「仰面看那草屋時,四下裏崩壞了,又被朔風吹撼,搖振得動」。
出門沽酒時,「那雪正下得緊」。
沽酒返回時,「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
其次,可以結合事件或動作。
當那人碰下按鈕,霎時間一道雷射從大地沖出,天崩地裂,整個世界被籠罩成一團黑氣,暗無天日。(3)線索: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貫穿全文,也可以中途出現。
線索主要有兩種結構:
一種是 單線型結構 ,比如你得到了一本千年前的古書,書裏記載了某個洞裏藏的絕世珍寶,從此你便根據書裏的線索踏上尋寶征途。
一種是 蛛網型結構 ,就是不止一個線索,層層相牽。由一本古書牽涉更多的人和事,又從這些人和事中引出更多的線索。典型的有【水滸傳】中的108個好漢,當中就有很多人物的線索。
學會了嗎?覺得有用的同學別忘了點個贊~
2、反轉
在我們看過的小說中,大多數主角都會有一段從「十打一」到「一打十」的反轉經歷,還別說,這種小說看起來就一個「爽」字。
但是,要寫好反轉並非容易 。假如你要描寫一個將軍落入敵手,在面臨生死抉擇之際脫身,反燒敵營的故事,你會怎麽寫?
一般人會這樣寫:
曹將軍被小兵帶到賬前,供敵方主公拷問。主公見是敵軍將領,二話不說,下令斬首,眼看著將軍被拖出去將要斬首之時,突然出現快馬,拿著令牌一聲吼叫:手下留刀。儈子手一看令牌,馬上放下了手中的大板刀。曹將軍被免一死,欣喜若然,當晚便偷偷在敵營周圍遍撒火油,燒他個痛快。還有人會這樣寫:
曹將軍被小兵帶到賬前,供敵方主公拷問。主公見是敵軍將領,二話不說,下令斬首。此時敵方三軍將領紛紛諫言,求主公繞過曹將,其中一人說:「主公,此人乃聞名天下的曹大將軍,又是敵國之子,不可殺也」,主公一聽,甚有道理,心想:如果將此人誅殺於此,敵國必舉重兵伐我,於是改變註意暫時軟禁一晚,明日送回。沒想到這一軟禁,給通曉兵法的曹將軍一個天大機會,當晚便在敵營周圍撒上火油,那燒得叫一個痛快。
這樣一對比,有沒有感覺第1個描寫很荒誕,甚至感覺主角在開掛,有不死之身。 因為,反轉一定要有個合理的理由,符合情節設定,不胡編亂造,才有故事的代入感。
二、散文技巧
1、美感。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裏」,【青花瓷】的歌詞優美韻律,描繪的畫面堪稱經典。
如果把這種美感運用在散文中,更是別有韻味,就像林清玄先生的這段文字:
我站在蓮田上,看日光照射著蓮田,想起「留得殘荷聽雨聲」恐怕是蓮民難以享受的境界,因為荷殘的時候,他們又要下種了。田中的蓮葉坐著結成一片,站著也疊成一片,在田裏交纏不清。我們用一些空虛清靈的詩歌來歌頌蓮葉荷田的美,永遠也不及種蓮的人用他們的歲月和血汗在蓮葉上寫詩吧!這種美感不單是畫面的作用,更多的是情緒的註入。 我一般也會插在文章的中間或結尾,作為抒發情緒的點睛之筆,比如插在文中的:
我的身體突然無法控制,回頭望向不遠處的巷口,看著他一瘸一拐的背影漸漸縮小,心中那股憋著的熱淚急速迸發。此時,一旁的路燈仿佛加快了閃爍的頻率,這無意的催促讓我明白,原來慢慢消失的背影,早已順走了我最後一絲的留戀。還可以簡單一句作為結尾:
今天,北京又下起了小雪,一切如常。唯一不同的是,雪中少了一個嬉鬧的孩子,卻多了一個憂愁的大人。不過同學們要註意兩點:
(1)不要過於修飾,強行突出場景,最好能寫出代入感。
(2)可以用人物與場景結合,透過動作、情緒或物品的暗示,去描寫。
大家在寫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加入情緒,不然畫面只是畫面,失去意境。
2、聲音。
文章除了可以用眼睛看,還可以用耳朵聽。
在董卿主持的【朗讀者】中,一篇篇優美的文章從朗讀者的口中讀出,聽完那一刻我有了新的收獲: 原來好的文章讀出來,也是能給人啟發和振奮的。
這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作品,每次寫完後我一定會多讀幾遍,讀到不順暢的地方,反復修改,直到讀起來順口,聽起來沒有錯別字,才敢完稿。
我這個方法也同樣適合大家, 透過聽讀的方式,不僅能查出很多錯別字,還能在聽的過程中培養寫作感覺 ,一舉兩得,熱愛寫作的同學,可以大膽試試。
三、詩歌技巧
1、善用修辭。
比喻、擬人、誇張、對比......這些修辭手法隨處可見,如果我們能夠把它用到詩詞中,能增加氣勢、隱喻感情、抒發情緒。
這裏我簡單舉幾個栗子,方便大家理解:
【虞美人】中的比喻: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揚州慢】中的擬人:
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望廬山瀑布】中的誇張: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現代詩中的排比:
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寧靜的湖水,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
心靈是一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繽紛的世界。
修辭手法用多了你會發現,不僅文筆提高了,下筆也更有靈感,遊刃有余了。
2、巧用顏色。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名作詩集裏都會有一些顏色詞,綠油油的小荷、昏紅的楓葉、黃鸝、紅杏......
我記得有首古詩裏,以一個「綠」字把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表達了出來,它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綠」字如詩眼,把整首詩提升了一個新的高度。 所以,我們在初學詩歌的過程中,也可以試著加入顏色詞,使你的詩更有生命力。
比如我在空閑時的有感而發:
我也曾在山間的綠野,看過那淡黃的昏陽。
等待著那曾經代表青春的花兒,
紅遍山川。
你看,只需加入幾個顏色詞,就把原本枯燥的詩詞寫活了,趕緊學以致用吧! 同時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曬出自己的作品,一起學習。
3、賦予寓意。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任何一首詩,都應有它獨特的寓意。 就如【七步詩】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語道出了曹氏兄弟間的內部矛盾,寫出了皇族間的兄弟之情不如金錢權力的悲嘆。
大家在創作前就要思考,你的作品最終想要表達什麽,或者抒發怎樣的情緒。假如我現在極其落魄,我就可以寫一首壯誌未酬的詩歌,怎麽寫呢?
首先,我會找到一個意境或比喻,確定以景生情又或借物喻人等手法,隨後在腦子過上一遍,把誌向聯系起竹子的隱韌、梅花的堅強、斷橋的殘缺、風雨的飄搖......
然後把這些元素加進去,你的詩歌又上升了一個檔次,同樣適用於散文。
最後,貼上我朋友的一首【痛心吟】,最後兩句還不錯:
清風蕭蕭身處遠,頗得我心暢天涯。遙望天書無處曉,天下世事何時了?
覺得還ok的同學,為我這位朋友雙擊螢幕點個贊!我會把你們的認可轉告給他,哈哈~
說到這裏,又讓我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麽有很多寫作多年的老手,文筆很好,仍然下筆有顧忌,不敢亂為之? 這是因為提升文筆,就是提升文字價值。
作品好不好,讀者說了算,如果下筆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讓讀者失望。
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我 總結了3個創作過程中的寶貴經驗 ,與大家共享,若有不足之處,共同探討,互相改正。
1、文在於筆,首先情感要「真」。
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一些感人畫面,經常被帶入情緒,感哭涕零,為裏面的人物故事所動。這就是「真」的力量,電視作品裏演得真實,劇情現實。
文字也有這樣的力量,真實情感的註入往往觸動人心,就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裏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多麽真實且貼近生活的幾個場景、幾個普通動作、幾句日常對話,就寫出了一個千萬父親的背影。 看完後不禁讓我聯想到了自己的父親,突然明白:原來那個不善於用言語表達愛意的男人,把人生的風霜,都藏在了身後。
你看,好的文筆,不需要過多詞藻,也不用過於修飾,簡簡單單的用真實描繪情感,勝過千萬句拖泥帶水的冗雜之言。
2、筆助於文,其次價值觀要「正」。
再強的文風筆力,也經不住讀者對作者錯誤價值觀的抨擊。所以, 文筆是在正確的價值觀基礎上進行評判的,一個好的價值觀,能讓優秀的文筆如虎添翼。
就如魯迅先生的棄醫從文,是個人價值觀上升到集體價值觀的過程,從學醫救個人,到從文救國家,這種精神昇華,無論是哪種,最終都能獲得多數人的認可。
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價值觀就是一篇文章的魂。 即使毫無價值觀的文章裏有著滿腹堂皇,那也不過是一堆用華麗詞藻堆砌的蒼白文字。
因為文章存在的意義,本身不關乎文字的組合,而是精神的傳遞。
3、文筆相依,最後內容要「簡」。
當你的文筆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有想法能呼之欲出,有故事能落筆生輝,那麽 寫完後要做的就是簡化你的文章。
我看過一個同學寫的故事,很有意思,但過於繁雜,這裏就拿一段出來分析下:
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寒冷夜晚,有一小姑娘躺在山邊陡峭的一處石坡下,望著到處都是星星的天空睡著了,但她不知道,旁邊有一個男子站在她的旁邊,吟詩作樂。突然,地面開始震動,山林裏傳出一聲聲淒慘的鳥叫聲,過了一會,小姑娘被震醒,嚇得馬上起身,準備離開。可這姑娘剛剛起身,又被眼前這個手裏拿著詩文、背上掛著寶劍、頭發淩亂不堪的男子嚇懵了,過了幾秒後才緩過神來......
這位同學的描寫是俱到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一個不缺,但精簡一下會更好:
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在山邊陡峭的一處石坡下,有一姑娘仰天而睡,卻不知旁邊有一男子披頭散發,站於旁邊吟詩作樂。突然間,地動山搖,山間群鳥發出淒慘的喊叫,姑娘隨即被嚇醒,見狀就想離開。可這剛起身,就被那手持詩文、背掛寶劍、披頭散發的男子嚇懵了,幾秒才緩過神來......
整整少了45個字,故事的結構、人物卻毫無變化,讀起來也更流暢了。 如果你不想讓文章讀起來繞口雜亂,那最好的方式就是精簡一下,做到「敢取舍、敢進退」。
如何判斷自己的寫作好不好?可以看看寫作世界裏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詞可達意。
一個故事、一個觀點、一個人物,如果我們能夠清晰表達出來,並且語言流暢,知道什麽能寫、什麽不能寫,那麽你已經達到了第一重境界。
第二重:表達生動。
簡單來說,就是在詞可達意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文字修飾、潤色,使句子看起來更有生命力,有力量,把整篇文章又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就像徐誌摩先生的【再別康橋】,至今讀完別有韻味: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雖是一首現代詩,但那西天的雲彩、河畔的金柳、夕陽的新娘......把對康橋的惜別之情寫出了境界,讓人沈醉在潮起潮落的獨特感情裏。
這就是生動表達的文字魅力。
第三重:內涵深意。
最稀有、最難得的一重境界, 這第三重則是文章的價值,所表達的觀點有何傳播的意義 。無論在什麽時候,寓意深遠的作品總能成為經典,遭世人傳讀。
如果你看完一個人的文章,內心卻毫無波瀾,沒有觸動,那這篇文章對你來說沒有價值。相反,即使它只是一句有內涵、有深意的普通話語,讀完也能讓你回味無窮。
比如下面幾句: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故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錢鐘書
這三重境界在很多創作者中看似簡單,但實際很多人連第一重都達不到。 因為文筆的境界不需要升級打怪,一路闖關,它們三者是相互成就,相輔相成的。
如果你熱愛寫作,但你的文筆沒有達到境界,沒關系,不妨試著按照我的方法來,一段時間過後,你也能寫出讓讀者肯定的作品,加油!
最後,我想送3本書給大家,就放在我以前關於寫作的一篇回答裏,非常方便,裏面還有一些實用的新手寫作技巧,有助於提高大家的文筆。
以上就是關於我全部的文筆經驗,不管你是小白還是大神,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很感謝你能看到這裏,生活就是在不斷結善緣,離開之前,不妨給我點個贊,一是留下你學習的足跡,二是方便日後尋找,感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