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何評價劉備托孤李嚴?

2019-10-13知識

對於李嚴的能力、人品,大家說得比較多。我說點和主題略相關但是也很重要的問題,劉備托孤李嚴,究竟托給他了什麽,也就是劉備托孤時,到底讓李嚴幹什麽。

寫得比較糙……拍磚請手下留情……

蜀漢中都護及統內外軍事的職責、性質與地位

在有關蜀漢諸葛亮執政時代的論述中,顧命大臣李嚴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特別是劉備授予李嚴的軍權,往往成為爭論的焦點之一。甚至常有陰謀論者,以為諸葛亮持續不斷地發動北伐,目的就在於攬權,特別是攬軍權。其首要目標,無非是搶奪李嚴手中的全國最高軍事指揮權。

據【三國誌】卷40【蜀書·李嚴傳】:

加輔漢將軍,領郡如故。章武二年,先主征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又【三國誌】卷32【蜀書·先主傳】:

(章武三年)三月,先主病篤,托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綜合兩傳所書,我們可知,劉備托孤之後,李嚴的具體官職和地位如下:

尚書令、輔漢將軍、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為丞相諸葛亮副。

李嚴作為顧命大臣,其軍事指揮權的關鍵就在於中都護與統內外軍事。認為李嚴為蜀漢全國最高軍事統帥者,其大抵源於兩種認識:

第一,中都護是蜀漢全國最高軍事統帥;

第二,統內外軍事就是統帥全國軍隊,即全面統帥中央軍(內軍)和地方軍(外軍)。

那麽,中都護是否為蜀漢最高軍事統帥呢?統內外軍事所統領的又是否為全國所有的軍隊呢?

都護:高級護軍—總護軍

李嚴擔任的中都護其實就具備了兩種性質。一方面,它在皇帝駐地,即永安行宮,統領東征時帶來的中央軍,成為禁衛武官,這與曹魏的中護軍、護軍將軍性質頗為類似;但另一方面,中都護在永安行宮行使職權,又使它的禁衛武官性質與成都的禁衛武官有所差異,特別是劉備明令要求李嚴「留鎮永安」,這使得中都護的性質既像漢制的軍府護軍,又像吳制的地方都督。

  • 都護的起源
  • 我們不妨先分別來討論中都護和統內外軍事到底是什麽。

    何為都護?

    較早設定者,當屬西漢宣帝時在西域地區設定的西域都護。據【漢書】卷96上【西域傳上】:

    於是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台、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以給使外國者。

    關於「領護」,顏師古註雲:

    統領保護營田之事也。

    可見,「護」即領護、保護之意。【西域傳】又說:

    是歲,神爵二年也。乃因使(鄭)吉並護北道,故號曰都護。都護之起,自吉置矣。

    顏師古註雲:

    都,猶總也,言總護南北之道。

    同書卷70【鄭吉傳】雲鄭吉任西域都護,顏師古也有註:

    並南北二道,故謂之都,都猶大也,總也。

    都護最初並非固定官名,其重點在一個「護」字。當時以校尉、騎都尉、衛司馬或其他官為持節使者護西域諸國。由於是總護南、北二道,故稱都護。可見,都護就是「大護」「總護」之意。

    這一臨時性加官後來逐漸成為固定官職。此外,類似於西域都護者,如漢魏之際的鮮卑都護。【三國誌】卷30【魏書·鮮卑傳】裴註引王沈【魏書】:

    和帝時,鮮卑大都護校尉廆帥部眾從烏丸校尉任尚擊叛者,封校尉廆為率眾王。

    同卷【烏桓傳】裴註引【英雄記】:

    烏桓單於都護部眾,左右單於受其節度,他如故事。

    這裏「都護」雖然是動詞,並非官職,但其意與都護一官之本意是相同的。

    兩漢時期,此類都護的設定並不普遍,而且主要處理的也是少數民族事務。然而作為總「護」的都護雖然不常見,但日常的「護」還是有的,這就是漢代軍中的護軍。

  • 曹操霸府的都護將軍與護軍
  • 漢代最初設定的護軍,要早於都護。【漢書】卷19上【百官公卿表·序】:

    護軍都尉,秦官。武帝元狩四年,屬大司馬。成帝綏和元年,居大司馬府,比司直。哀帝元壽元年,更名司寇。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護軍。

    護軍都尉是否為秦官,暫且不提。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起,護軍都尉隸屬當時的中朝官大司馬。此後西漢改革官制,大司馬逐漸成為三公之一,護軍都尉或比司直,或稱司寇,或名護軍,主府中的軍法監察。可見與西域都護重在「保護」相比,護軍更突出「監護」的職能。

    至東漢,護軍成為將軍出征時的標配。【續漢書·百官誌一】「將軍」條長史、司馬之後註引【東觀書】曰:

    大將軍出征,置中護軍一人。

    護軍並非將軍常置幕僚,乃為出征時臨時設定。將軍出征,例分五部,各置校尉。中護軍所主,當即將軍之中軍。

    護軍可代表主帥監督、監護出征諸軍或一軍,甚至戰時有權統領部隊。這種傾向越到漢末越明顯,尤其是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特別是成為丞相建立霸府政治以後。

    建安前期,曹操對護軍制度做了一定改革。首先是設定了新的官職。【續漢書·百官誌一】「將軍」條註引【魏略】曰:

    曹公置都護軍中尉,置護軍將軍,亦皆比二千石,旋軍並止罷。

    先不管護軍將軍,重點來看都護軍中尉,以護軍為名,「軍並止罷」,仍然是東漢性質的護軍。不過值得註意的有兩點。

    其一,中尉本為漢代諸卿之一,後改名執金吾,職責是巡察宮外治安。曹操設定都護軍中尉,以中尉為名,頗有巡察宮(帳)外治安,維護軍國法紀的意圖;這成為日後中護軍發展成為曹魏禁衛武官的濫觴。

    其二,此處以「都護軍」命名,又頗有總護軍之意。這也在「都護」與「護軍」之間建立了直接聯系。

    建安後期,在曹操轄境之內,都護與護軍職能一致,而地位則高於護軍,這從設定都護將軍一事可窺見其意。

    曹操霸府時代,護軍逐漸分途,一種為出征護軍,在外征討;一種為中護軍,平時主曹操霸府禁衛,曹操親征則主中軍,朝著日後曹魏禁衛武官的方向發展。但無論是出征護軍還是中護軍,都不約而同出現了都護。

    首先出現都護的是出征護軍,任職者為夏侯淵。據【三國誌】卷9【魏書·夏侯淵傳】載:

    十七年,太祖乃還鄴,以淵行護軍將軍,督朱靈、路招等屯長安,……會魯降,漢中平,以淵行都護將軍,督張郃、徐晃等平巴郡。

    建安十七年(212),夏侯淵行護軍將軍,督諸將屯長安;二十年(215)張魯平,又行都護將軍,督諸將平巴郡。是先任護軍將軍、再任都護將軍,這二者之間是否有高低還不確定,不過如前文所雲,「都護」即為「總護」,則都護當略高於護軍。而都護與護軍職能一致是可以確定的。如【資治通鑒】胡三省註雲:

    都護將軍,以盡護諸軍而立號。

    夏侯淵所任護軍性質的都護將軍,屬於出征護軍;中護軍性質的都護將軍,則以曹洪為代表。

    據【三國誌】卷1【魏書·武帝紀】註引【魏略】載群臣勸魏公曹操受九錫之文,姓名標示者即有「中護軍國明亭侯曹洪」,而同書卷9【魏書·曹洪傳】提到:

    累從征伐,拜都護將軍。

    曹洪亦任都護將軍,只是不知他何時以中護軍而進位都護將軍,但足見此都護將軍就是中護軍的升級版,與曹魏後來以任中護軍而資歷高者為護軍將軍是一樣的。

    另一方面,曹洪的都護將軍,又可徑直呼為「都護」,甚至大多數時候都被稱為「都護」。如【三國誌】卷21【魏書·阮瑀傳】:

    建安中,都護曹洪欲使掌書記,瑀終不為屈。

    卷25【魏書·辛毗傳】:

    久之,太祖遣都護曹洪平下辯,使毗與曹休參之……

    同卷【楊阜傳】:

    太祖遣都護曹洪禦超等,超等退還。

    再如【文選】卷41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李善註引【文帝集序】:

    上平定漢中,族父都護還書與余,……

    可見,在建安末年曹操控制區內,都護就是護軍,是護軍的升級版。

    曹魏代漢以後,中護軍成為禁衛武官之一,資歷高者為護軍將軍,都護將軍不再設定。中護軍之職責,據【宋書】卷40【百官誌下】:

    護軍將軍,一人,掌外軍。……魏初,因置護軍,主武官選,隸領軍,晉世則不隸也。

    【晉書】卷24【職官誌】同:

    護軍將軍……魏初,因置護軍將軍,主武官選,隸領軍,晉世則不隸也。

    中護軍作為禁衛武官,統帥「外軍」。此外軍與另一禁衛武官中領軍所統的「內軍」相對,指宮城外保衛京城的禁衛軍,屬於拱衛京師的中央軍,而與地方都督或州郡長官所領軍隊無關。

    綜上所述,在建安末,曹操曾設有都護將軍,簡稱都護。擔任都護將軍者,一為夏侯淵,一為曹洪。夏侯淵出自與曹氏關系密切的夏侯氏,曹洪是曹操從弟,兩人在諸夏侯曹中地位頗高,其所任都護將軍與護軍職能相同,而地位更高。

    夏侯淵所任都護同出征護軍,為一方鎮將,頗似此後的都督;曹洪所任都護則同中護軍,為高級禁衛武官之一。兩都護皆非統領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統帥。

  • 孫吳的左右都護與護軍
  • 接下來看看孫吳的都護。

    和曹操一樣,孫策、孫權在設都護前,也沿襲漢制設立護軍。江東政權早期最著名的護軍當屬中護軍周瑜,這當然還是沿襲將軍幕府置護軍之制。

    周瑜於建安三年(198)、四年之際任中護軍,至孫權時仍任此職,甚至孫策去世後,周瑜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其形式頗似劉備白帝城托孤之局,因此對於考察李嚴中都護的職能頗具參考價值。

    然而, 無論是孫策時代,還是孫權時代,周瑜也並不是江東最高軍事統帥。 【三國誌】卷54【吳書·周瑜傳】裴註引【江表傳】載赤壁之戰前夕,周瑜向孫權請兵出戰:

    瑜請見曰:「……得精兵五萬,自足制之,願將軍勿慮。」權撫背曰:「……五萬兵難卒合,已選三萬人,船糧戰具俱辦,卿與子敬、程公便在前發,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卿後援。……」

    周瑜要5萬兵,孫權只給3萬,可見出不出兵、出多少兵都不是周瑜這個中護軍說了算的。

    孫氏政權與曹魏不同,護軍始終沒有成為禁衛武官,而以出征護軍為主流。這自然也就影響到孫吳政權都護的職權與性質。

    江東最早任都護者,是孫權的堂弟孫皎。【三國誌】卷51【吳書·孫皎傳】載其早年履歷雲:

    始拜護軍校尉,領眾二千余人。是時曹公數出濡須,皎每赴拒,號為精銳。遷都護、征虜將軍,代程普督夏口。

    孫皎早年任護軍校尉,其後隨著軍功的積累和地位的上升,遷都護將軍、征虜將軍,並代程普為夏口督。此都護究竟是單獨的都護,是與征虜將軍並列的都護將軍,還是與征虜將軍合稱「都護征虜將軍」,或可商榷。我以為其為都護將軍的可能性更大。同傳載孫權與孫皎書雲:

    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護諸將於千裏之外……

    都護作為名詞是官名,作為動詞則為職責,孫皎之都護將軍即為護軍校尉的升級版,與曹操的都護將軍相同。另據盧弼考證,此書作於建安十五年(210),如此則孫權為高級護軍設定都護一職,尚早於曹操。 但無論誰更早,曹、孫兩家均在同一時期以都護作為「高級護軍」。

    曹魏建立後,不再見有都護,中護軍的升級版為護軍將軍。而孫吳則設立了左右都護。不過,由於孫吳的中護軍沒有成為禁衛武官,因此孫吳的都護也與禁衛武官關系不大。

    孫吳首任左、右都護者,為陸遜、諸葛瑾。據【三國誌】卷58【吳書·陸遜傳】:

    黃龍元年,拜上大將軍、右都護。

    陸遜以上大將軍而為右都護,可見右都護地位之高。而右都護的具體職責是什麽呢?以上大將軍而任右都護,是否就是孫吳全國最高軍事統帥呢?

    孫吳政權素有「夾江防禦」的措施,在漫長的建國路程中,逐漸形成了長江上遊、中遊、下遊三個督區,其中上遊以江陵為核心,又可分為西陵督區和樂鄉督區;中遊以武昌為核心,可分為武昌左部督區和右部督區;下遊以扶州為核心,可分為上督區和下督區。(詳見雷家驥【漢晉之間吳蜀的督將與都督制】)

    陸遜任右都護前,曾駐軍西陵,實際上為西陵督。黃龍元年(229)孫權在武昌正式稱帝,但當年就遷都建業,陸遜則被調入武昌,輔佐太子。【陸遜傳】載:

    是歲,權東巡建業,留太子、皇子及尚書九官,征遜輔太子,並掌荊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軍國。

    此時陸遜雖然董督國事,但直接控制的區域是荊州及豫章三郡。到赤烏七年(244),陸遜代顧雍為丞相卻仍未還都,繼續留鎮武昌。【陸遜傳】中載孫權詔稱:

    其州牧都護領武昌事如故。

    也就是說,陸遜擔任丞相之時,仍然兼任右都護,其駐地仍是武昌。如果結合孫吳長江沿線的督區來看,擔任右都護的陸遜實際上掌控著武昌督區和江陵督區的軍事大權,權力不可謂不大;但是豫章三郡以下,以及東南沿海之地,就不是陸遜作為右都護的軍事轄區了。

    更為重要的是,即便是在陸遜自己的督區內,他也未必就是說一不二的最高軍事長官,因為除了這位右都護,還有一位左都護。據【三國誌】卷52【吳書·諸葛瑾傳】:

    權稱尊號,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

    諸葛瑾的駐地當在公安。建安二十四年(219)討關羽時,諸葛瑾便「代呂蒙領南郡太守,住公安」。黃武元年(222),孫權為吳王,諸葛瑾「遷左將軍,督公安,假節」。(均見【諸葛瑾傳】)可見在孫權稱帝前,諸葛瑾一直在公安。

    孫權稱帝並回到建業以後,留駐武昌的太子孫登曾給驃騎將軍、西陵督步騭寫信,請求教誨,【三國誌】卷52【吳書·步騭傳】提及步騭的回信時稱:

    騭於是條於時事業在荊州界者,諸葛瑾、陸遜、朱然、程普、潘濬、裴玄、夏侯承、衛旌、李肅、周條、石幹十一人,甄別行狀,……

    可見在孫權稱帝時,諸葛瑾仍然在荊州。

    又據【諸葛瑾傳】,諸葛瑾在嘉禾五年(236)和赤烏四年(241)均參與了進攻荊州襄陽的戰役。特別是在諸葛瑾死後,更能說明其一直駐軍公安。據同書記載:

    赤烏四年,年六十八卒,……恪已自封侯,故弟融襲爵,攝兵業,駐公安。

    由於孫吳實行世襲領兵制,故父死後,子不僅可以世襲領兵,甚至連原駐地都不變。諸葛融襲爵後仍駐公安,從側面說明諸葛瑾任左都護後,一直留在公安。

    由此可見,孫吳的左、右都護同其護軍是一致的,均非禁衛武官,更類似於地方都督。這方面仍有例證。【三國誌】卷56【吳書·朱然傳附子績傳】:

    永安初,遷上大將軍、都護,督自巴丘上迄西陵。

    標點本句讀作「遷上大將軍、都護督,自巴丘上迄西陵」。「都護督」誠不可解,其實是斷句出現了問題。若為「遷上大將軍、都護,督自巴丘上迄西陵」,其意便明了了。陸遜即以上大將軍加右都護,因此朱績遷上大將軍、都護可謂因循舊例。

    而「督自巴丘上迄西陵」,表示的是其具體督區。實際上,朱績養父朱然去世後,朱績便「襲業,拜平魏將軍,樂鄉督」,轄有樂鄉督區;而加都護後,朱績「督自巴丘上迄西陵」,是轄有包括樂鄉、西陵兩區的整個江陵督區。

    與朱績相同者,還有陸遜之子陸抗。【三國誌】卷58【吳書·陸遜傳附子抗傳】,建衡二年(270)朱績去世後:

    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治樂鄉。

    陸抗實際上成為朱績之後又一任江陵督區的統帥。鳳凰元年(272年)平定西陵督步闡叛亂後,陸抗「加拜都護」。

    除此之外,孫吳所見都護還有三人,一為文欽,【三國誌】卷28【魏書·毌丘儉傳】:

    欽亡入吳,吳以欽為都護、假節、鎮北大將軍、幽州牧、譙侯。

    一為諸葛誕,同卷【諸葛誕傳】:

    密與文欽俱來應誕。以誕為左都護、假節、大司徒、驃騎將軍、青州牧、壽春侯。

    文欽、諸葛誕皆因「淮南三叛」而降吳,此為以降將為都護。而其都護的本質,仍然是督區統帥,只不過這個「督區」是魏境的淮南。

    最後一人為丁奉,據【三國誌】卷55【吳書·丁奉傳】:

    休納其計,因會請綝,奉與張布目左右斬之。遷大將軍,加左右都護。永安三年,假節領徐州牧。六年,魏伐蜀,奉率諸軍向壽春,為救蜀之勢。蜀亡,軍還。

    丁奉因助孫休鏟除權臣孫綝而封大將軍,加左右都護。「左右都護」不知是有衍文,還是合左、右都護而為一官。此後丁奉的主要活動區域仍然是在淮南攻魏。

    雖然與陸遜等人相比,丁奉所任都護的督區統帥色彩相對不濃厚,但仍可歸為此類。何況永安初年,朱績已在荊州加都護,丁奉與朱績或分別為左右都護亦未可知。

    總之,陸遜、諸葛瑾、朱績、陸抗所加之都護,皆屬於督區軍事統帥,類似於軍區司令,但均非禁衛武官,更不是全國最高軍事統帥。 文欽、諸葛誕以降將加都護,與此相類。唯獨丁奉的左右都護較不明確,但仍非全國最高軍事統帥則是顯而易見的。

  • 蜀漢的中都護與中護軍
  • 孫吳、曹魏最初所設都護,或「都護軍」,或「都護將軍」,均取其「總都護」之意而為高級護軍,是護軍的升級版,其職責也當然與護軍相同,或由護軍職責衍生擴大而來。

    一方面,如果中護軍是軍府中軍的護軍,並逐步升格為霸府護軍、禁衛護軍,則都護也隨之而為中軍都護、霸府都護乃至禁衛都護。曹魏的都護將軍曹洪即是。

    另一方面,地方督區軍隊的護軍在地位上升之際,則以都護的名義成為督區統帥,漢末曹操的都護將軍夏侯淵,以及孫吳的陸遜、諸葛瑾等人即是。

    由此可見,漢魏以來,曹魏、孫吳之都護均非全國最高軍事統帥;而考察都護的職責,也必然要看其時護軍的職責如何。

    現在來說蜀漢。在考察蜀漢中都護之前,我們照例先來看看蜀漢的中護軍。史書所記蜀漢中護軍有三人,分別是趙雲、費祎和陳祗。

    費祎中護軍的性質是蜀漢三位中護軍裏最為清晰的一位。

    據【三國誌】卷44【蜀書·費祎傳】:

    亮北住漢中,請祎為參軍。以奉使稱旨,頻煩至吳。建興八年,轉為中護軍,後又為司馬。

    建興五年(227)諸葛亮北駐漢中,費祎便隨其北上並任參軍。八年(230)轉任中護軍。

    同書卷40【李嚴傳】裴註引諸葛亮廢李嚴表文,其中姓名標示者有費祎:

    行中護軍偏將軍臣費祎

    其時在建興九年(231)。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去世時,費祎已轉任司馬(見卷40【魏延傳】)。這期間,費祎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調和魏延和楊儀的矛盾(見【費祎傳】)。

    因此,費祎任中護軍期間,不大可能離開諸葛亮的前線而返回成都,而是一直隨諸葛亮駐漢中(出使孫吳除外)。在漢中任丞相參軍,回成都任中護軍,再回漢中任丞相司馬,實在沒有必要。

    實際上,就護軍而言,與費祎同姓名標示者,尚有行前護軍許允、行左護軍丁鹹、行右護軍劉敏、行護軍姜維,這種中護軍、前護軍、左護軍、右護軍顯然不會是成都的禁衛武官,而只能是依照漢代舊制,在將軍出征時於幕府設立的護軍。

    也就是說,費祎所任的中護軍,不是朝廷中央軍的中護軍,而是諸葛亮丞相軍府的中護軍,所護者,諸葛亮之中軍也。

    再來看陳祗。陳祗以尚書令、鎮軍將軍繼費祎而執政蜀漢,據【華陽國誌】卷7【劉後主誌】載:

    (景耀二年)秋八月丙子,領中護軍陳祗卒,謚曰忠侯。

    陳祗任中護軍,不見於【三國誌】。又據【三國誌】卷39【蜀書·董允傳附陳祗傳】,陳祗卒於景耀元年(258),與【華陽國誌】所載不同。因此,劉琳提出「‘領中護軍’為‘鎮軍將軍’之誤」(見【華陽國誌校註】)。

    其實未必,因為【華陽國誌】所記蜀史,並非僅據陳壽【三國誌】,余則王崇【蜀書】等皆有涉獵。故【華陽國誌】與【三國誌】抵牾處,未必就是誤寫,也可能是根據其他史料書寫的。

    陳祗為後主親政後的執政大臣,當時北伐已經由姜維主持,陳祗任官皆在成都。陳祗的中護軍,必然不再是姜維軍府中軍的護軍,那麽極有可能是仿照魏制,成為成都的禁衛武官(具體分析詳見後)。

    由此觀之,蜀漢的中護軍,既有沿襲漢制作為軍府中軍之護軍者(費祎即是),又有仿照魏制為成都之禁衛武官者(陳祗即是)。那麽當劉備去世、劉禪繼位之際,中護軍又是哪種呢?

    這就要看看趙雲了。趙雲在劉禪繼位後,即任中護軍。據【三國誌】卷36【蜀書·趙雲傳】:

    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這個中護軍是不是與曹魏一樣,是禁衛武官呢?不好說,因為此時趙雲在哪兒任職,史書說得不太清楚。同書裴註引【雲別傳】:

    ……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劉備東征之時,趙雲督江州;劉備敗績後,趙雲率軍入駐永安。那麽趙雲此後是否回成都了呢?不得而知。從建興元年(223)後主劉禪繼位,到五年(227)諸葛亮北駐漢中,趙雲的去向一片空白。

    趙雲有可能留在永安嗎?有。理由是趙雲的將軍號。蜀漢沿襲漢制,鎮、安、平、征等涉及到方位的將軍號,一定程度上與軍事目標仍有關系。

    比如北伐諸將,雖為北伐曹魏,亦時有西征隴右之舉,故將軍號多有命為北、西者。以北命者,如鎮北之於魏延、王平,征北之於夏侯霸,平北之於馬岱;以西命者,如鎮西之於姜維、胡濟,征西之於魏延、張翼、黃忠、姜維,平西之於馬超。

    劉備東征,黃權於江北防魏,也以鎮北為將軍號。東三郡歸附劉備時,申耽在上庸,於蜀在北,故將軍號為征北。

    而鎮守南中、尤其是擔任庲降都督的諸將,則常以南命名。如鎮南之於馬忠,安南之於馬忠、張表、霍弋,張翼亦曾任綏南中郎將。

    處東部者,也有以東命名的,如鎮東之於劉琰。

    不過也有比較奇怪的,幾乎都與永安有關,而且均與西、南有關。

    如陳到都督永安,為征西將軍(見【三國誌】卷45【蜀書·楊戲傳附季漢輔臣贊·贊趙雲、陳到】);宗預督永安,就拜征西大將軍(見同卷【宗預傳】)。另外,輔匡曾任巴東太守,巴東郡治即為永安,建興中輔匡遷鎮南將軍(見【季漢輔臣贊·贊輔匡】),不知其時是否仍在巴東守任上。

    這樣來看,趙雲的情況和輔匡很像:劉備駕崩之時,均在永安;建興之時,均遷為以「南」命名的將軍。蜀漢除了此二人,帶「南」字的將軍均與南中有關,似乎建興初年,趙雲、輔匡與南中事務有所聯系,只是不知道二人是否離開永安而參加了南征,至少史書上沒有相關記載,或曾有意以二人南征而未行也說不定。

    但是劉備據蜀時代的鎮東將軍劉琰(見【三國誌】卷40【蜀書·劉琰傳】),其時正任固陵太守,而固陵郡正是以永安為郡治的巴東郡的舊稱。趙雲的鎮東將軍,或也與永安有關。

    這眾多的巧合,不禁讓人懷疑,趙雲在建興初年確實是留鎮永安的。而趙雲以中護軍留鎮永安,怎麽看都是李嚴以中都護留鎮永安的官職低配版。

    如前所述,蜀漢中護軍有兩種,即禁衛武官和軍府中軍的護軍。如果趙雲留鎮永安說得通,那麽趙雲之中護軍,必然不是成都的禁衛武官,而只能是永安地區軍事統帥的中護軍。

    建興元年(223),劉備已經駕崩,趙雲不可能是劉備中軍的護軍,那麽他所護者,就只能是實際統帥這支劉備留在永安的軍隊者。而當時永安地區擁有最高軍事指揮權的,當然就是李嚴。

    當然這裏也有一個問題,就是李嚴未曾開府,能否有自己的中護軍。不過永安既然有行宮永安宮,那麽趙雲以永安宮中護軍的名義留駐永安也是一種可能的情況。但無論趙雲是李嚴的中護軍,還是永安宮的中護軍,他都同屬於中都護李嚴。

    終於輪到考察李嚴了。

    前面闡述了這麽多,只是證明一點——都護不必然是全國最高軍事統帥,甚至曹魏、孫吳沒有一個以都護掌握全國總兵權的。 蜀漢初年,中護軍的職能更接近於漢制傳統職能,即將軍中軍之護軍。如此,則中都護的職能也當如此,只不過中護軍護的是丞相、都護,而中都護護的是皇帝。

    劉備東征,所用主力必是從成都帶來的中央軍。戰時,劉備亦曾以馮習為護軍(見【三國誌】卷55【吳書·潘璋傳】),只不過馮習所任未必是中護軍。

    劉備戰敗後,當務之急是利用殘余軍隊與援軍,在永安組建防線,防止東吳進一步深入蜀中。而防衛任務中最核心者,當然是保證劉備的安全。因此,曹操霸府時期具備禁衛功能的中護軍,對於劉備就顯得尤為重要。

    劉備既已繼位,則保衛劉備在保護軍府統帥之外,更有了皇帝禁衛性質。故而, 劉備臨終之際,李嚴所任的中都護,首先是作為皇帝在永安的禁衛武官出現的。

    也正是基於禁衛武官性質,當建興元年(223)李嚴進位為卿時,所任者即光祿勛。光祿勛是漢代禁衛三卿中最重要者,負責宮殿內的宿衛工作。至少在名義上,李嚴所任光祿勛與其所任中都護性質是一致的。

    不過,中都護作為禁衛武官帶有一定特殊性。其特殊之處就在於,不是在首都成都保衛皇帝,而是在行宮永安宮保衛皇帝。這就是李嚴擔任中都護時最別扭的地方。

    李嚴的中都護作為高級護軍、總護軍,其下還統有若幹護軍。前文提到的中護軍趙雲以及曾任巴東太守的護軍輔匡都是。【三國誌】卷45【蜀書·楊戲傳附季漢輔臣贊·贊輔匡】提到:

    益州既定,為巴(郡)〔東〕太守。建興中,徙鎮南……

    輔匡在劉備時任巴東太守,治所在永安。又據【季漢輔臣贊·贊費觀】:

    先主既定益州,拜為裨將軍,後為巴郡太守、江州都督。建興元年封都亭侯,加振威將軍。觀為人善於交接。都護李嚴性自矜高,護軍輔匡等年位與嚴相次,而嚴不與親褻;觀年少嚴二十余歲,而與嚴通狎如時輩雲。

    劉備東征時,趙雲曾督江州;費觀以巴郡太守都督江州,當在趙雲入永安之後,李嚴督江州之前,亦即章武三年(223)至建興四年(226)之間。

    在此期間,留駐永安的趙雲以中護軍遷征南將軍,同駐永安的巴東太守輔匡或亦在此時遷鎮南將軍,同時又領護軍之職。若以輔匡比趙雲,再結合史文記述,則輔匡也是中都護李嚴所轄的護軍之一。

    綜上所述,李嚴擔任的中都護其實就具備了兩種性質。

    一方面, 它在皇帝駐地,即永安行宮,統領東征時帶來的中央軍,成為禁衛武官,這與曹魏的中護軍、護軍將軍性質頗為類似;

    但另一方面,中都護在永安行宮行使職權,又使它的禁衛武官性質與成都的禁衛武官有所差異,特別是劉備明令要求李嚴「留鎮永安」,這使得中都護的性質既像漢制的軍府護軍,又像吳制的地方都督。

    中都護的性質顯得左右搖擺不定。但無論怎樣搖擺,中都護都不是蜀漢全國軍事最高長官。

    統內外、督中外:京師一切中央軍的統帥

    李嚴「統內外軍事」所統不是京師內外即全國的軍隊,也不是國境內外對吳的軍事事務,而是與曹魏的「都督中外諸軍事」一樣,所統者,宮內外中央軍是也。

    劉備率領以中央軍為主力的漢軍東征,覆敗後余部駐守永安。李嚴統領以中央軍為主體的永安屯戍部隊,負責皇帝禁衛安全以及防範孫吳侵蜀。這便是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的真正意義。

  • 曹魏的都督中外諸軍事
  • 中都護的職能如此搖擺,就需要進一步明確中都護的職責——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李嚴的統內外軍事是什麽職務,這不好直接說明,因為整個三國期間只有一個統內外軍事。

    不過,在魏、吳兩國,甚至包括蜀漢,均有一個頗為類似的官職,那就是都督中外諸軍事(或稱督中外諸軍事、領中外諸軍事、督中外軍事)。

    黃初三年(222),曹丕最先創立都督中外諸軍事一職。據【三國誌】卷9【曹真傳】:

    黃初三年還京都,以真為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鉞。

    曹真之後,又有曹爽、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任其職。關於曹魏的都督中外諸軍事,祝總斌先生早有詳實考證,茲不贅述,僅將其結論大略列於此處:

    都督中外諸軍事是實職武官,「中外」指宮城內外,「中」指保衛宮城的禁兵,「外」指保衛宮城以外整個洛陽城的中央軍。至於地方軍隊,並不對都督中外負責,他們有事情至少在形式上只對皇帝匯報。

    總之,都督中外「不能把它權力誇大,其實它只能總管京師的一切中央軍,而並不涉及地方」。 (詳見祝總斌【都督中外諸軍事及其性質、作用】)

  • 孫吳的督中外諸軍事、領中外諸軍事
  • 祝老還提到,「孫吳無都督中外,參洪飴孫【三國職官表】」。實則孫吳亦有都督中外,據【三國誌】卷46【吳書·諸葛恪傳】載,吳建興元年(252)輔政的托孤大臣太傅諸葛恪在取得東興大捷後:

    進封恪陽都侯,加荊、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

    是孫吳設督中外諸軍事之始。只不過比曹魏的都督中外諸軍事少了一個「都」字。

    次年,諸葛恪被另一位托孤大臣孫峻所殺。同卷【孫峻傳】載:

    既誅諸葛恪,遷丞相、大將軍,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進封富春侯。

    同卷【孫綝傳】又雲:

    孫綝字子通,與峻同祖。綝父綽為安民都尉。綝始為偏將軍,及峻死,為侍中、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代知朝政。

    諸葛恪、孫峻為督中外諸軍事,孫綝為領中外諸軍事,其形式與曹魏都督中外諸軍事無異。至於其具體職權,可從孫綝討呂據一事見其一斑。據【三國誌】卷56【吳書·呂範傳附子據傳】:

    太平元年,帥師侵魏,未及淮,聞孫峻死,以從弟綝自代,據大怒,引軍還,欲廢綝。綝聞之,使中書奉詔,詔文欽、劉纂、唐咨等使取據,又遣從兄慮以都下兵逆據於江都。

    據卷48【吳書·孫亮傳】,孫峻去世、孫綝接班之際,呂據為驃騎將軍,文欽為征北大將軍,劉纂為車騎將軍,唐咨為前將軍,具在淮南準備伐魏。孫峻去世後,諸軍返,呂據不服。

    據引兵還,欲討綝。綝遣使以詔書告喻欽、咨等,使取據。冬十月丁未,遣孫憲及丁奉、施寬等以舟兵逆據於江都,……

    孫綝派遣的是孫憲還是孫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孫綝此次派兵,能直接指揮者是孫慮(或孫憲)所統的都下兵。孫吳設有都下督,如【三國誌】卷64【吳書·滕胤傳】載:

    孫亮即位,加衛將軍。……以胤為都下督,掌統留事。

    此都下督,當設於京師建業外圍,與設於京口的京下督(見於卷52【吳書·顧雍傳附孫承傳】、卷51【吳書·孫韶傳】)一樣,屬於拱衛京師的禁衛軍,亦屬中央軍。而孫綝召他部討呂據,則要「使中書奉詔」「遣使以詔書告喻」。孫綝當國時,更不聞孫綝以領中外諸軍事直接調遣武昌、江陵諸軍。 故孫綝以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其職權仍在京師禁衛。

  • 蜀漢統內外軍事
  • 永安托孤的格局,頗似孫策顧命。孫策臨終前,曾將後事托付給長史張昭、中護軍周瑜;劉備的托孤,則托付以丞相諸葛亮和中都護李嚴。不過,李嚴在中都護以外,還有一個統內外軍事。這很有可能是模仿前一年曹丕設定的都督中外諸軍事而設立的。

    曹魏、孫吳都設有都督、督、領中外諸軍事,而蜀漢則以「統內外」命名,「統內外」與「督中外」是否有別呢?

    先來說「統」。據【三國誌】卷43【蜀書·王平傳】,延熙六年:

    拜平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統漢中。

    而【華陽國誌·劉後主誌】則稱「督漢中事」。

    王平之「統漢中」,即【蜀書】及裴註中常出現的督漢中(如【魏延傳】之魏延、【李嚴傳】之李嚴、【後主傳】之吳壹、【王平傳】之王平、【董和傳】裴註之胡濟),鎮漢中(【先主傳】之魏延),典漢中(如【李嚴傳】裴註引諸葛亮教令之李嚴),以及【華陽國誌】中的「督漢中事」(如【劉後主誌】之吳壹、王平、胡濟)。可見,「統」與「督」即可通用,「統內外」亦即「督內外」。

    再看「內外」。祝總斌先生在考證曹魏的都督中外時,提到與「中外」涵義完全相同、使用較為廣泛的另一個詞,即「內外」。「內外」的含義有五:國內外、京師與州郡、洛陽城內外、宮城內外、禁中內外。

    而對李嚴兵權的爭議,多半就是由於對「內外」所指範圍的差異產生的。

    最常見者,認為「內外」是京師與州郡的含義,認為李嚴同時統領中央軍和地方軍,是全國最高軍事統帥,這實際上與認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掌握全國兵權是一致的。

    那麽李嚴究竟有沒有統帥蜀漢全國軍事力量的權力呢?

    當然沒有,即便是劉備去世後不久,也不見李嚴有如此大的權力。

    劉備去世後,南中叛亂。據【三國誌】卷43【蜀書·雍闿傳】:

    時雍闿等聞先主薨於永安,驕黠滋甚。都護李嚴與闿書六紙,解喻利害

    李嚴曾任犍為太守,並曾在劉備北伐漢中期間獨自擊敗過南中叛軍,在南中有一定威望。不過在建興初年的南中大叛亂中,李嚴的作用也僅限於寫信安撫雍闿。

    無論是建興元年(223)南中初叛,建興二年(224)蜀漢「閉關息民」,還是建興三年(225)諸葛亮南征,都沒有看到李嚴在南中調遣軍隊的影子,特別是不見李嚴調遣庲降都督部隊的事例。 可見「統內外軍事」的權力,未及南中。

    至於督漢中的魏延,更不曾與李嚴有過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就像考察「都督中外諸軍事」時,會發現都督中外實際上不能統轄地方都督一樣,「統內外軍事」也無法統轄地方都督。這樣看來,「統內外軍事」就只能與「都督中外諸軍事」一樣,是統領京師中央軍的高級禁衛武官。

    那為什麽曹魏叫「都督中外諸軍事」,而蜀漢叫「統內外軍事」呢?

    對此,有人認為「內外」與「中外」並不相同。曹魏、孫吳、蜀漢都出現過都督、督、領中外,只有李嚴是統內外軍事,「內外」與「中外」當有別。這內外實際上是指「統領對吳一線國境內外的軍事事務」。(詳見白帆【李嚴「統內外軍事」考】)

    此說看似有理,但放在劉備托孤之時也有問題。因為當時漢吳兩國實際上已經停戰並通使者。【三國誌】卷32【蜀書·先主傳】章武二年(222)雲:

    冬十月,……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卷47【吳書·吳主傳】雲:

    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

    雖然還沒有實作「邦交正常化」,但雙方已經沒有再打的意思了。而且是劉備求和在先,且蜀漢精銳覆滅,短期內也不會發動軍事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李嚴於次年擔任「統內外軍事」並「留鎮永安」,說統帥蜀漢國境內的永安駐軍防範孫吳是對的,但要非說還要統帥永安境外的對吳軍事事務就略顯牽強了。

    因此,既然李嚴「統內外軍事」所統不是京師內外即全國的軍隊,也不是國境內外對吳的軍事事務,那就只能與曹魏的「都督中外諸軍事」一樣,所統者,宮內外中央軍是也。

    不過這裏仍然有兩個問題:其一,為什麽用「內外」不用「中外」?其二,劉備命令李嚴「留鎮永安」,李嚴又統哪門子的中央軍?

    關於第一個問題,其實可以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劉備授予李嚴統內外軍事在章武三年(223)三月(見【先主傳】),此距曹丕設立都督中外諸軍事的黃初三年(222)最多一年,「都督中外」作為一種新的官職名稱顯然還不夠穩定。

    何況此官出於蜀漢死敵曹魏之手,劉備不想留下太大的模仿痕跡,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故而劉備采取變通手法,命李嚴「統內外」,而不是「督中外」。

    第二種解釋,實際與第二個問題息息相關。也就是說,「統內外」與「都督中外」確實有區別。區別就在於,都督中外諸軍事在京師任職,直接負責京師宮城內外的一切中央軍;而統內外軍事並不在首都成都,而是在劉備駐蹕的行宮永安,直接負責的當然不再是京師宮城內外的中央軍,而是行宮永安宮內外的中央軍。

    自然,「統內外」的「內軍」並不包括成都的中央軍。

    當然,劉備東征不可能只有中央軍(比如後來加入的五溪蠻兵),敗退之後東征軍所余必皆留永安以防吳軍來犯。

    因此,此處「內外」之「外」,當不止包括永安行宮外的中央軍,還包括留守永安的地方軍隊,但也只包括永安地區的部隊而已如前所述,庲降都督、漢中督的部隊,就全不在「統內外」的「外軍」裏。

    前面分析中都護的職責時曾談到過,李嚴以中都護統帥劉備在永安所駐中央軍,本身就具有兩種性質。一種是劉備在外出征軍隊的性質,另一種是劉備所領之中央軍的性質。統內外軍事同樣具備這兩種性質:一種是永安駐軍帶有的中央軍性質,一種則是「留鎮永安」的地方駐軍性質。

    這樣看來,只有把「統內外軍事」和「留鎮永安」綜合起來,才能全面理解李嚴「統內外」的含義。

    現在我們可以做一個總結:劉備率領以中央軍為主力的漢軍東征,覆敗後余部駐守永安。李嚴統領以中央軍為主體的永安屯戍部隊,負責皇帝禁衛安全以及防範孫吳侵蜀。這便是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的真正意義。

    因此,當章武、建興之際,李嚴的兵權只在永安一地,這也就難怪【華陽國誌】會徑直稱李嚴「督永安事」「永安都護」了(見卷7【劉後主誌】)。

    中都護與統內外軍事的繼續演變

    永安托孤之時,諸葛亮與李嚴的地位與權力本來不相同;而李嚴自受托孤以來的權力不但沒有折損,反而在一直擴大。

    蜀漢後期,隨著後主劉禪親政,蜀漢政治中心重回成都,中都護、統內外軍事、中護軍都在朝禁衛武官的方向演變。

  • 章、建之際李嚴的地位
  • 李嚴的職權看似說清楚了,不過還有幾個問題需要討論。首先是章武、建興之際李嚴的地位。

    如前所述,李嚴當時的職位是尚書令、輔漢將軍、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為丞相諸葛亮副。

    那麽除了中都護與統內外軍事,李嚴其他職位的職權如何呢?

    尚書台是行政中樞,其長官尚書令在東漢號為「三獨坐」,握有實權。劉備稱漢中王後,即設有王國尚書令,稱帝後自然轉為朝廷尚書令。劉備時擔任尚書令者,先後有法正、劉巴、李嚴,皆為東州人,因此又具有某種政治象征意義。

    李嚴雖任尚書令,但留鎮永安,遠離行政中心成都,因此尚書令的象征意大於實際意義。李嚴的主要權力,還是透過中都護、統內外軍事來實作的。更何況,早在章武元年(221)蜀漢建國時,諸葛亮便以丞相錄尚書事坐鎮成都,尚書台的實際權力一直由諸葛亮執掌。

    再來看李嚴的秩級。

    據應劭【漢官儀】:

    尚書令主贊奏,總典綱紀,無所不統,秩千石。故公為之〔者〕,朝會不陛奏事,增秩二千石。

    尚書令秩千石,公為之則為二千石。李嚴既然未登三公之位,按東漢制度當然不能增秩二千石。不過李嚴既為顧命重臣,又曾任二千石犍為太守,則其任尚書令或可攜秩、增秩。不過即便攜秩、增秩,尚書令的秩級依然是以二千石封頂。

    中都護有秩級嗎?不好說。比照漢末情況,前文引【續漢書·百官誌一】「將軍」條註引【魏略】曰:

    曹公置都護軍中尉,置護軍將軍,亦皆比二千石,旋軍並止罷。

    護軍將軍比二千石,中都護或亦相仿,又或略高,依然二千石。

    當然最直接的證據,是李嚴當時的級別尚未達到中二千石的卿。【三國誌】卷40【蜀書·廖立傳】裴註引【諸葛亮集】載諸葛亮廢廖立表:

    陛下即位之後,普增職號,立隨比為將軍,面語臣曰:「我何宜在諸將軍中!不表我為卿,上當在五校!」臣答:「將軍者,隨大比耳。至於卿者,正方亦未為卿也。且宜處五校。」自是之後,怏怏懷恨。

    劉禪初即位,百官晉升,其時李嚴尚未任卿。而同卷【李嚴傳】則稱:

    建興元年,封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勛。

    也就是說,在建興元年(223)劉禪即位、百官「隨大比」晉升之時,李嚴仍然不是卿,很可能僅是封侯、假節,而後才又進位中二千石的光祿勛。

    而諸葛亮早在章武元年(221)便是丞相。漢制,丞相為公;但實際上,蜀漢的丞相、大司馬、大將軍錄尚書事頗似上公。諸葛亮在級別上,要比李嚴高至少2級。

    最後要說的,就是假節問題。蜀漢任都護者,先後由李嚴、蔣琬和諸葛瞻,然而甫任中都護即假節者只有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蔣琬,可見任都護不一定要假節。

    假節很重要嗎?假節象征著代天子辦事,尤其在漢末三國時,逐漸與軍事權力掛鉤。劉備生前假節者,只有關羽(假節鉞)、馬超、張飛、諸葛亮。其中關羽、馬超、張飛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稱王而封前左右後將軍之時。

    不過要特別註意,前將軍關羽假節鉞,董督荊州;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假節;而作為後將軍的黃忠卻未獲此殊榮,大抵因為黃忠資歷名望本無法與關、馬、張相比,其任後將軍已是因為斬夏侯淵之軍功而超遷。

    諸葛亮的假節要更晚些,直到章武元年(221)劉備稱帝以其為丞相錄尚書事後,諸葛亮才得以假節。但無論如何,劉備托孤之際,諸葛亮是蜀漢唯一假節者,而劉備並未假李嚴節。

    由此觀之,李嚴留鎮永安不在首都成都,不掌握行政決策權,秩級最高二千石,亦不假節,以資歷論更是在章武二年(222)才調至永安勉強進入蜀漢中央。這樣的許可權、級別、資歷,是否與全國軍事統帥的地位相匹配呢?

    當然是不匹配的。 因此,李嚴在章、建之際的地位,也從側面表現出李嚴其時雖任中都護、統內外軍事,但並非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

  • 諸葛亮是否奪李嚴兵權
  • 建興四年(226),諸葛亮籌劃北伐,對蜀漢部署做出調整,李嚴的官職、權力也於此時發生變化。【三國誌】卷40【蜀書·李嚴傳】載:

    四年,轉為前將軍。以諸葛亮欲出軍漢中,嚴當知後事,移屯江州,留護軍陳到駐永安,皆統屬嚴。

    由上可知,李嚴的官職與權力發生了四個變化。

    其一,由光祿勛轉為前將軍,秩級相當,但在名義上,由禁衛武官轉為重號將軍,是 李嚴在軍事征伐系統中的地位有所增加。

    其二,李嚴的權力管轄範圍擴大。

    李嚴留鎮永安,所轄為永安宮內外以中央軍為主的駐守部隊;當時江州尚有都督費觀。雖然費觀與李嚴關系不錯,但沒有證據表明李嚴對費觀有直接領導權。而建興四年(226),李嚴移屯江州後,則同時兼領永安、江州兩個督區。

    一方面,【華陽國誌】謂李嚴「督江州」,【季漢輔臣贊·贊陳到】謂陳到為「永安都督」。漢末督與都督之制興起時,督本高於都督,蜀漢承此制,所設督區的「督」地位較高,而且往往可以統都督。

    另一方面,李嚴在永安任中都護時,即轄有護軍(如趙雲、輔匡);移屯江州後,永安都督陳到本為護軍,而由李嚴統領。這是過去李嚴中都護統領護軍之制的延續。

    因此,可以說,李嚴督江州後,權力核心未變,而權力管轄範圍有所擴大。

    其三,李嚴的職權有所擴大。

    李嚴督江州後,不僅兼管永安都督以繼續負責對孫吳的防範工作,而且還增加了一項職權——知後事。江州北通漢中,東管永安,西連成都,是蜀漢東部的樞紐。其時諸葛亮北駐漢中計劃北伐曹魏,以李嚴坐鎮江州而知後事,其時是以江州作為北伐的後備基地。

    其四,李嚴不再擔任中都護。

    李嚴督江州後,究竟有沒有繼續擔任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看起來可能是有,至少中都護可能一直擔任,因為建興八年(230)李嚴赴漢中後,仍然是中都護。【李嚴傳】載:

    八年,遷驃騎將軍。以曹真欲三道向漢川,亮命嚴將二萬人赴漢中。亮表嚴子豐為江州都督督軍,典嚴後事。亮以明年當出軍,命嚴以中都護署府事。

    此外,同傳載諸葛亮彈劾李嚴表雲:

    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漢中,……

    則李嚴是以中都護署丞相在漢中的留府事,同時為漢中督。但是【華陽國誌】的行文卻不一樣。卷7【劉後主誌】:

    八年……亮乃加嚴中都護。

    如此,則李嚴的中都護是到漢中以後諸葛亮所加,也就是說李嚴督漢中前已經不是中都護了。那麽李嚴的中都護,究竟是從建興元年(223)至八年(230)一直擔任,還是中間曾卸任中都護,到漢中後重新加官呢?

    我以為是後者。前面已經闡述過,中都護的本質是高級護軍,既然是護軍,即有所護物件。建興元年(223),李嚴在永安,永安設有行宮,故李嚴所護者,永安行宮之軍;建興八年(230),李嚴在漢中,漢中有丞相行府,故李嚴所護者,丞相行府之軍。故而李嚴稱中都護,是名實相副的。

    而建興四年(226)李嚴移屯江州,江州既沒有行宮,也沒有行府,李嚴自己就是江州督區最高軍事統帥,故而再稱中都護,就顯得名實不副了。

    到了建興八年(230),李嚴雖然由督江州改為督漢中,但因漢中有丞相行府(諸葛亮北伐期間則應稱為「留府」),故而又加中都護之號。

    當然,這倒也不是絕對的。孫吳的都護制度就表明,督區最高的軍事長官可以稱都護。不過孫吳都護之制,始於陸遜留鎮陪都武昌,其時太子孫登亦留在武昌,武昌宮的政治地位顯然是高於蜀漢永安宮的,且陸遜任右都護17年,始終駐於武昌,足以成為慣例。

    或許正因如此,孫吳才發展出了督區都護制度。而李嚴在永安任中都護不過4年,時間太短,不足以發展成督區都護制度。

    同理,統內外軍事既然針對的是永安宮內外,那麽李嚴離開永安後,當然也就不再「統內外軍事」。

    因而,李嚴以前將軍督江州期間,當已卸任中都護;改督漢中以後則重新加中都護。無論是常璩所引史料原文,還是代表常璩個人意見,【華陽國誌】稱「亮乃加嚴中都護」的表述都是準確的。

    如果我們加以對比,就會發現李嚴兩次擔任中都護,職責大體一致。

    當然也有細微變化。首先是李嚴的職位,已由尚書令、光祿勛,升至位可比公、排名僅次於諸葛亮的二號首長。其次是督區已由永安,擴大至永安、江州、漢中三個地區(雖然永安—江州是以其子李豐的名義都督)。

    當然,最重要的,也可能是最讓李嚴不舒服的,是職責的細微變化。李嚴第一次任中都護時,劉備尚是蜀漢皇帝,永安是蜀漢的中樞,李嚴所護者乃皇帝及其永安行宮,名義上執掌的是永安宮內外的軍隊,至少表面上看確實配置了顧命大臣的地位。

    而第二次任中都護時,蜀漢的中樞已經轉到丞相諸葛亮所在的漢中,李嚴所護者也變成了丞相諸葛亮及其漢中留府。換句話說,李嚴雖仍在蜀漢權力中樞,但同是顧命大臣,憑什麽要護諸葛亮而不是護皇帝?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以此證明諸葛亮是在奪李嚴的兵權嗎?

    無法證明。因為永安托孤之時,諸葛亮與李嚴的地位與權力本來不相同;而李嚴自受托孤以來的權力不但沒有折損,反而在一直擴大。

    托孤之時諸葛亮以丞相錄尚書事,且劉備囑托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見【三國誌】卷35【諸葛亮傳】)。因此,諸葛亮在蜀漢的特殊地位,乃是劉備臨終前所做安排。

    至於李嚴,雖受顧命,但劉備命令其為諸葛亮之副。李嚴雖有中都護之名,但其官職實質就是永安督。然而在諸葛亮執政後,李嚴的官職、爵位、待遇、權力管轄範圍、職權都在擴大提升。

    李嚴入漢中時,不但督漢中署丞相府事,而且江州督區的權力仍緊緊握在李嚴父子手中。諸葛亮所謂「平至之日,都委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見【李嚴傳】),考之李嚴履歷,可謂事實。

  • 中都護向真正的禁衛武官轉化
  • 李嚴之後,蜀漢任都護者還有蔣琬、諸葛瞻。我們先來簡單看看二人擔任都護的情況。

    據【三國誌】卷44【蜀書·蔣琬傳】載:

    亮卒,以琬為尚書令,俄而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又卷33【蜀書·後主傳】雲:

    十二年,……以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統國事。
    十三年,……夏四月,進蔣琬位為大將軍。

    【華陽國誌】卷7【劉後主誌】雲:

    十三年,拜尚書令蔣琬為大將軍,領益州刺史。

    建興十二年(234)八月諸葛亮去世,在平息了楊儀、魏延之爭後,蔣琬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出任尚書令,總統國事。次年四月又進位大將軍領益州刺史,其錄尚書事亦當在此時。

    也就是說,蔣琬是以秩千石的尚書令行都護的,假節、封侯是否在同時則不得而知。這與李嚴的情況很相似。李嚴也是以尚書令加中都護,當年即假節、封侯。所不同者,李嚴任中都護後留鎮永安,統內外軍事;蔣琬則身居成都,總統國事。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任都護則相當晚。據【三國誌】卷35【蜀書·諸葛亮傳附子瞻傳】:

    景耀四年,為行都護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並平尚書事。

    景耀四年(261),諸葛瞻此前任尚書仆射、軍師將軍,仍是以尚書台長官的身份而加都護之職。所不同者,李嚴、蔣琬加都護後仍短暫任尚書令,而諸葛瞻則直接升至衛將軍,其班次已與驃騎、車騎將軍相當;且平尚書事雖低於錄尚書事,但也進入蜀漢中樞;只是諸葛瞻始終未得假節。

    那麽蔣琬和諸葛瞻的行都護是李嚴擔任的中都護嗎?是。【華陽國誌·劉後主誌】景耀四年就徑直稱:

    拜丞相亮子武鄉侯瞻中都護、衛將軍。

    事實上,李嚴兩次擔任中都護時,時人均省稱其為都護,史書也往往稱其為都護。

    時人所稱者,如【三國誌】卷40【蜀書·李嚴傳】裴註引諸葛亮寫給李嚴之子李豐的教書:

    表都護典漢中,委君於東關者,不與人議也。……原寬慰都護,勤追前闕。……若都護思負一意,君與公琰推心從事者,否可復通,逝可復還也。

    史書所書者,如卷33【蜀書·後主傳】:

    四年春,都護李嚴自永安還住江州,築大城。
    ……
    九年,……秋八月,都護李平廢徙梓潼郡。

    卷39【蜀書·陳震傳】:

    九年,都護李平坐誣罔廢。

    卷43【蜀書·呂凱傳】:

    都護李嚴與闿書六紙,解喻利害。

    與李嚴任中都護於永安、漢中一樣,蔣琬、諸葛瞻任都護於成都,看來在蜀漢,都護仍然與政治中心息息相關,準禁衛武官的色彩依然濃厚。可以說,隨著中都護在成都就任,這一官職逐漸擺脫了李嚴時期的尷尬地位,逐步向真正的禁衛武官轉化。

    不過,要想控制蜀漢軍政,僅僅擔任中都護依然尚顯不足。蔣琬的權力首先來自「總統國事」,其後則有大將軍錄尚書事、領益州刺史;而諸葛瞻的權力顯然也來自於平尚書事,以其中都護的職權,對遠在漢中主持北伐的姜維是鞭長莫及的。【元和郡縣圖誌】載:

    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曰:「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進屯綿竹,埋人腳而戰,父子死焉。

    此言或有演繹成分,但姜維北伐,絕非諸葛瞻所能制衡。實際上諸葛瞻的軍事職權更多在保衛成都。鄧艾偷渡陰平後,督軍擊鄧艾的正是諸葛瞻。【諸葛瞻傳】雲:

    六年冬,魏征西將軍鄧艾伐蜀,自陰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諸軍至涪亭住,前鋒破,退還,住綿竹。

    這當不是巧合,那正是諸葛瞻職責所在。只不過我們無法得知,蔣琬、諸葛瞻所任都護,是掌管整個京師的中央軍,還是僅掌管一部份禁衛軍。都護既然來源於護軍,而蜀漢原有禁衛武官中領軍,那麽後者即都護只掌管部份禁衛軍的可能性更大。

    與此同時,與都護淵源甚深的中護軍也開始向禁衛武官轉化。

  • 督中外軍事、中護軍向禁衛武官轉化
  • 在中都護的禁衛武官色彩日益濃厚的同時,中護軍的職能也發生了變化。

    前文提到過,蜀漢前期,趙雲與費祎所任中護軍都屬於將軍之護軍性質,並非禁衛武官。

    蜀漢成都的禁衛武官,主要是中領軍及其所統領的虎賁中郎將、虎賁中郎督、羽林督、中部督、殿中督等職,以及東漢傳統禁衛武官五校尉。

    這一格局到蜀漢後期有了變化。一是中護軍疑似成為了禁衛武官,另一是設立了督中外軍事。

    據【華陽國誌】卷7【劉後主誌】載:

    (景耀二年)秋八月丙子,領中護軍陳祗卒,謚曰忠侯。

    陳祗任中護軍,為【三國誌】所不載。前文已經討論過,此中護軍未必是【三國誌】中鎮軍將軍的誤寫。陳祗去世於景耀二年(259,從【華陽國誌】)或元年(258,從【三國誌】),其起任中護軍的時間,有可能早於此。

    陳祗是費祎執政時推薦給後主劉禪的。費祎執政期間,姜維早以衛將軍錄尚書事,名義上與費祎共為宰相。不過姜維的心思全在北伐上,因此雖有宰相之名,卻對政事較少參與。

    延熙十六年(253)費祎去世後,後主親政。朝中實際主持政務的並不是駐軍漢中的宰相姜維,而是身在成都的尚書令、鎮軍將軍陳祗。蜀漢政治中心已經回歸成都。但在此時卻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任命。【三國誌】卷44【蜀書·姜維傳】載:

    十六年春,祎卒。明年,加督中外軍事。

    姜維在費祎去世後的第二年加督中外軍事。但姜維此時正在主持北伐,人在漢中,不在成都。漢中沒有行宮,如果此處的「中外」仍指宮城內外,顯然解釋不通。而相關的史料又很稀缺。因此,考察過曹魏「都督中外諸軍事」的祝總斌先生也不得不感慨:

    其「中外軍」,因無其他材料,無法肯定何所指。

    我想,祝老一定也發現了這個矛盾,但在沒有史料的情況下並沒有強作解釋。那麽我不妨「強作解釋」一番。

    關於陳祗,最重要的有兩點。其一,陳祗深得後主劉禪信任,雖然僅任尚書令,但實際政治權力重於錄尚書事的姜維。【三國誌】卷39【蜀書·董允傳附陳祗傳】載:

    大將軍姜維雖班在祗上,常率眾在外,希親朝政。祗上承主指,接閹豎,深見信愛,權重於維。

    其二,是陳祗支持姜維北伐。【三國誌】卷43【蜀書·譙周傳】雲:

    於時軍教數出,百姓雕瘁,周與尚書令陳祗論其利害,退而書之,謂之【仇國論】。

    陳祗為什麽會支持姜維北伐呢?從好的方面看,陳祗可能繼承了「興復漢室」的理想;而從壞的方面看,姜維越關註北伐,也就越「希親朝政」,陳祗就越能「權重於維」。

    陳祗的真實動機已經不得而知,但無論動機是什麽,陳祗在朝中以尚書令主政,需要錄尚書事的姜維支持;姜維在外全力北伐,同樣需要朝中執政的陳祗支持。因此,兩人互相結好,互相支持,就成為必需。

    陳祗既然能「上承主指,接閹豎」,當然能夠「深見信愛」。因此,劉禪將一部份禁衛之權交予陳祗也絕非不可能。既然政治中心已經重回成都,那麽劉禪仿照魏制而設中護軍,與中領軍共同主持成都禁衛事務,從而完善禁衛武官制度,以此來加強皇權,也是順理成章的。

    實際上,蔣琬、諸葛瞻所任都護,較之李嚴則越來越具有禁衛武官色彩,當與陳祗於成都領中護軍分掌禁衛之權的內在邏輯是一致的。

    陳祗既領中護軍,則職權又有所加重;出於結好和安撫姜維的需要,陳祗便鼓動劉禪為姜維加督中外軍事。

    這樣, 陳祗以中護軍實際擔任成都朝廷的禁衛武官,但名義上京師中央軍的最高權力掌握在督中外軍事的姜維手中 ;這與 陳祗以尚書令在成都代行相權執政,但名義上的宰相卻是錄尚書事的姜維 如出一轍。

    而作為京師禁衛武官的中護軍和京師中央軍統帥的督中外軍事,無疑都具有模仿魏制的痕跡。

    這樣,也就解釋了蜀漢、曹魏、孫吳三個政權中,唯一一個坐鎮京師或行宮之外的「督中外軍事」的設定問題。當然,由於史料有限,這一解釋也純屬推測,不過是所謂「強行解釋」。

    參考文獻

  • 古籍
  • 1. 盧弼 集解. 三國誌集解(錢劍夫本) [M]. 錢劍夫 校點.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6

    2. 盧弼 集解. 三國誌集解(吧組點校本) [M]. 三國誌吧點校小組 校點. 三國誌貼吧:三國誌吧點校小組,2011

    3. 劉路 集釋. 三國誌蜀書集釋 [M]. 未刊

    4. [晉]常璩 原著;任乃強 校註. 華陽國誌校補圖註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

    5. [晉]常璩 原著;劉琳 校註. 華陽國誌校註 [M]. 修訂版. 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2007.6

    6. [東漢]班固 撰;[唐]顏師古 註. 漢書 [M] . 北京:中華書局,1962.6

    7. [南朝宋]範曄 撰書;[晉]司馬彪 撰誌;[唐]李賢 等註書;[梁]劉昭 註誌. 後漢書 [M]. 北京:中華書局,1965.5

    8. [唐]房玄齡 等 撰. 晉書 [M]. 北京:中華書局,1974.11

    9. [梁]沈約 撰. 宋書 [M]. 北京:中華書局,1974.10

    10. [北宋]司馬光 編著;[元]胡三省 音註. 資治通鑒 [M]. 北京:中華書局,1956.6

    11. [梁]蕭統 編;[唐]李善 註. 文選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

  • 專著
  • 1. 張金龍著. 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 [M]. 北京:中華書局,2004.11

    2. 洪武雄 著. 蜀漢政治制度史考論 [M]. 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1

    3. 祝總斌 著. 材不材齋文集——祝總斌學術研究論文集.(下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研究 [M].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

  • 論文
  • 1. 雷家驥. 漢晉之間吳蜀的督將與都督制 [J].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018(1):1-54, 275

    2. 白帆. 李嚴「統內外軍事」考 [J].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7(10):11-13, 17

    3. 李宜春. 都督中外諸軍事考論 [J]. 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4):168-171

    最後歡迎大家關註劉史君
    微信公眾號:lsj80s
    微信個人號:lshj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