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蒙古帝國分裂成四個國家,其他都叫汗國,單單東亞這邊叫元朝?

2019-10-13知識

「元朝」是我們這邊按中原王朝慣例的 俗稱 ,人家正式的官方名叫「大元大蒙古國」。所以國如其名,大元大蒙古國就是「大蒙古國」的正統延續!說白了,大蒙古國到忽必烈這裏 改名兒了! 加了個狂拽的漢風字首而已,本質上它還是同一個東西。不存在其他答主說的什麽「合並稱為大元大蒙古國」這種二元模式,或者什麽「蒙古人叫‘忽必烈兀魯思’漢人叫大元國」……忽必烈還有兀魯思的??通通都扯淡的!元朝即是西方俗稱的「蒙古帝國」,其開創者為乞顏部首領成吉思汗。

好~理清這個我們再理一理大蒙古國的分家史。這還真得從成吉思汗時代說起:他自己也都沒料到國力本該在金國之上的伊斯蘭世界的霸主-花剌子模帝國,竟比金國還要費拉不堪~讓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勢力再一次突破傳統地域限制,到達了中亞甚至更遠的高加索,上一個創造如此功業的人還是六百年前的西突厥統葉護可汗。

很顯然,在古代那種交通條件下以蒙古高原為統治核心的遊牧政權,連深度影響天山以南的西域都做不到,更不要提遙控準葛爾盆地以西或更遠的征服領土。那麽這時候「分封」也就成了唯一可行的辦法,可以說此時的成吉思汗遇到了阿史那土門同樣頭疼的問題。

但與「會馬背上打天下不會馬背上治天下」這種「只識彎弓射大吊」的刻板印象不同:成吉思汗到底是個巫師(我司馬懿臉)!他並沒有同阿史那土門那樣low~的只能靠「批發可汗頭銜」拉攏內姓部落首領以維持帝國的虛假統一。而是非常雞賊的把當時最肥沃的漠南漢地分封了木華黎這麽個毫無家族背景的奴隸將領做「國王」,把險遠且遭戰爭嚴重破壞的花剌子模和西遼故地分別分給了有實力的大兒術赤和二兒察合台去經營。然後讓沒啥資歷的三兒窩闊台和四兒托雷分別繼承它的汗位以及「家產」(營帳設施以及原乞顏部部民、牛羊等)守護蒙古高原老家,然後把漠東-東北-外東北(林中百姓)這些苦寒之地分給了成吉思汗的長老宗親(資歷老)和一些功臣名將(威望高),且只分封個千戶。為了保險起見,還規定分封出去的部眾只能在城鎮周圍遊牧不準入城鎮定居,城鎮駐軍依舊歸汗廷直屬,這便是大家熟知的「兀魯思制度」。

可以說這個安排還是挺高明的,至少在相互制衡掣肘下,成吉思汗真可以靠個人威望把整個蒙古「擰成一股繩」!可他死後子孫後代砸場子壞規矩的操作就接踵而至了。

第一波壞規矩的正是繼承汗位的窩闊台汗。他既沒啥資歷又沒啥威望,更沒有李世民的政治素養。所以如果繼續搞柯瑞台大會的結果便是自己後代們肯定再無緣汗位了!於是他有了 改部落選舉制為封建世襲制 的野心。為此在面對一眾「資格老」的叔叔舅舅和「拳頭大」的哥哥以及侄子們如芒在背時,便走起了突厥汗國的分封老路: 為了換取大夥兒支持自己搞可汗世襲瞎雞兒分蛋糕! 很快給以上這些宗親們分出了一堆新的兀魯思,然後毒死(可能?)繼承了大部份蒙古高原的托雷,還把一部份托雷的領地(兀魯思?)強制收回劃給他的次子闊端。最後讓這些拳頭大的「長子」(侄子)們和自己不喜歡的大兒貴由去率軍西征當炮灰,哪怕西征最後勝利了,他們的兀魯思部眾肯定也跟著遠征軍雄飛海外,再也回不到蒙古高原與他的繼承人-失烈門爭奪汗位。

如果按以上這個劇本發展下去,那麽大蒙古國的主體遲早會變成「大窩闊台汗國」啊!可天不遂人願~西征的長子們戰果輝煌,窩闊台汗卻喝悶酒喝死了!乃馬真皇後垂簾監國這幾年間,不僅借機廢了「太子」失烈門,還禍亂朝綱打擊異己,遊說蒙古高原上的長老宗親們在柯瑞台大會上集體投票支持自己的兒子-貴由上位當新大汗。也就這麽著在夫妻倆的共同努力下,成吉思汗時代的兀魯思制度和柯瑞台大會制度算是給玩壞了。然鵝在外東征西討西征戰的長子們能接受這種「選舉舞弊」出來的新大汗嗎?當然不能~首當其沖便是西征戰果最大手握大兵最多,長房術赤的次子拔都。大汗新上任按理說孛兒只斤氏的同輩兄弟們都要來汗廷拜謁,拔都就請病不去了(當然去也可能是鴻門宴)~於是貴由汗表面寬容裝作理解,背地裏卻認為其反心已露加緊厲兵秣馬準備直接和拔都開戰,打算出其不備一舉打死這只出頭吊。但托雷的老婆唆魯禾帖尼卻暗中派人故意走漏風聲,拔都這邊同樣枕戈待旦準備充分。

就在這場可能導致大蒙古國直接炸裂的內戰勝負未可知時,貴由汗倒黴的病死在了出征的途中。而後歷史重演~貴由的皇後-海迷失後亦如當年的乃馬真皇後一樣垂簾監國,一樣禍亂朝綱打擊異己…一樣打算開大會讓長老宗親們集體推舉自己兒子上位當新大汗。但這回拔都蚌埠住啦~沒給海迷失後上下打點的機會,先一步召開柯瑞台大會,然後投桃報李一票頂一萬票的在會上推舉唆魯禾帖尼的兒子-蒙哥。

這裏有人要問了,拔都明明都有和貴由汗叫板的實力那為啥不直接推舉自己?原因上面有提到,很簡單~術赤兀魯思或叫拔都兀魯思也成,部民們都跟隨遠征軍到南俄高加索地區,太遠回不去了!不可能再東遷回蒙古高原和那裏強勢的窩闊台系或托雷系爭汗位,後面西征出去的旭烈兀也是同一個道理: 那既然已經回不去了,還不如就在新汗選舉中正確的選邊站隊,以換取割據自立-就地建國的政治籌碼。 於是到蒙哥上位,就 默許 了拔都的兀魯思部民 開進城鎮定居 ,從兀魯思到武裝割據的最後一道屏障也就被打破了,拔都成為第一個實質獨立的兀魯思~而這只會是零次和無數次之分,其他兀魯思多多少少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後隨著汗廷對偏遠城鎮的掌控逐步喪失,大蒙古國分裂之路只剩下了踩油門而已。

在蒙哥汗時期,除了和蒙哥關系較好且看起來老實的闊端沒事兒外其他窩闊台系的兀魯思均慘遭削奪,而察合台兀魯思則被肢解。在吸取了拔都這一教訓後分蛋糕只敢分托雷系子孫:於是乎二弟忽必烈負責統領原本為木華黎經營的漠南蒙古,三弟旭烈兀負責繼續把蛋糕做大(第三次蒙古西征),四弟阿裏不哥負責守護蒙古高原老家。他自己則領軍借道川蜀南下攻宋但不幸戰死,這就挺突然的!與貴由一樣沒有交代後事,於是第二波壞規矩的操作說來就來。

留守老家的阿裏不哥,甚至連打擊異己拉攏宗親最後投票的流程都能省略去。在沒等其他孛兒只斤家族回復的情況下,直接自個召開柯瑞台大會推舉自己當新大汗!好家活這…也太拿破侖了~至此柯瑞台大會徹底淪為笑話。

所以忽必烈聽聞後,連忽悠你擡杠大會都懶得召開,在漢人軍閥和野心家的簇擁下直接稱帝+稱汗並改國號為「大元大蒙古國」,以示繼大蒙古國正統。本來呢~占據相對肥沃的漠南草原、華北平原的忽必烈,對於留守貧瘠的漠北草原老家的阿裏不哥具有壓倒性軍事優勢,阿裏不哥的草台班子柯瑞台大會自然也不得人心。可奈何占據蒙古核心區域有蒙古原生各部人民的支持,有汗廷衣缽(比如大汗的宮帳、纛旗、祭祀器物、內廷官員、怯薛禁軍……)的政治優勢加持,所以不管東道還是西道,諸王兀魯思顯然更為厭惡與漢人尿一壺的「蒙奸」忽必烈。在這樣一種詭異的勢均力敵下,雙方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在分裂大蒙古國的道路上猛踩油門。

忽必烈的賣國成果是封旭烈兀為伊爾汗,把西亞和伊朗這個第三次蒙古西征成果打包賣給旭烈兀以換取他至少不站隊阿裏不哥,伊爾汗國建立。而阿裏不哥的賣國成果則是把察合台的孫子阿魯忽送去繼承察合台兀魯思,並且默許了阿魯忽收編中亞原本用於防備拔都的汗廷軍隊,以便日後配合自己一起打忽必烈。結果阿魯忽地照要兵馬照收,但完全不想給這倆兄弟互掐當炮灰(自己撈不到半點好處),調頭就帶著這只軍隊去中亞北部打欽察汗國搶地盤去咯~這下阿裏不哥惱了!亦如當年的貴由一樣表面上客客氣氣,背地裏偷偷集結大軍要打死這條白眼狼。只不過這回他沒像貴由那樣死在半路,而是直搗伊犁河谷並血洗了那裏,但這樣只是反過來堅定了察合台兀魯思的脫離汗廷的決心罷了~當然仗打到這份上阿裏不哥也真就把自己作到孤立無援的地步,只能投降忽必烈旋即被毒殺。

在除掉阿裏不哥後,忽必烈安排了另一個察合台後裔-八剌去篡奪察合台兀魯思王統,然後就掉回大軍南下繼續滅宋去了。趁這個空擋,原本失勢的窩闊台系後裔-海都崛起了!原來是為了報復察合台兀魯思,在欽察汗國的鼎力支持下海都吸納原屬阿裏不哥的殘余部眾在原乃蠻部舊地暴打八剌的軍隊,僅用幾年的時間居然硬生生打出了一個地圖上原本不存在的「窩闊台汗國」。

於是乎八剌被打跪,欽察汗國的忙哥帖木兒、窩闊台汗國的海都及察合台兀魯思的八剌三方會談,背著元廷私下劃分自己了中亞的勢力範圍。所以到這裏,實際上完全可以把這些「偽兀魯思」們稱為「汗國」了。畢竟誰特喵見過幾個省長透過打仗的方式繞過中央決定省界的啊?當然啦~這全然不妨礙元廷把上面這一切視作「西北諸藩大亂鬥」2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