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2019-12-12知識

因為乖的孩子沒有自我。

當自我缺失的時候,很多問題都出來了。

1、了解「自我」

心理學家總是在說「自我」,「自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東西?

簡單來講,我認為:自我就是有關「我」的一切。我的感受,我的觀點,我的需要,我的追求……我們常說:「一個人有自我」其實意思就是:他了解自己,基於了解自己的基礎上能夠開展他的各項活動。

這一些種種關於「我」的一切組成了一個集合,這個集合就可以回答:「為什麽我是我?我不是別人?」每個人的集合都不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所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個集合是有邊界的,就像是這個人一樣,他和世界接觸的時候也是有邊界的。有自我,就明白自己的邊界在裏。與人相處,在世界中生存自然有存在感。而沒有自我的人,他不知道自己的集合座標哪裏。不論是與人相處的時候,自己沒有感受沒有思考,他人也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感。在世界中生存的時候,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自我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

有的科學家說:在媽媽肚子裏面,寶寶就有自我意識了。

有一個心理學實驗叫做點紅實驗,這是研究兒童自我發展的經典實驗。研究物件是3——24月的嬰兒,實驗者在嬰兒臉上無意點上紅色,在面對鏡子時,如果嬰兒發現紅色,摸的是自己的臉,說明知道鏡中人是自己。摸鏡子則反之。實驗證明24個月的嬰兒都可以明確確認出鏡中人就是自己,他們能夠把自己的形象和加在自己形象上的東西區分,這是自我意識出現的標誌。(Amsterdam, 1972)
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

在這之前的嬰兒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他是完全自我中心的,認為外界的一切都圍著自己轉,不能夠區分自己和他人。

自我意識發展的高峰期就是兩個:第一個飛躍期就是1-3歲,兒童可以以「我」來標誌自己;第二個飛躍期就是12-18歲,也就是青春期。表現有以下幾種:青少年的內心世界越發豐富,在他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重重將很多心智運用於內省,「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的特征是什麽?」「別人喜歡我還是討厭我?」還有一個主要表現就是個性上的主觀偏執性,一方面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另一方面他們又感覺人們總是用尖酸刻薄的態度對待他們。慢慢形成相對穩定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
林崇德【發展心理學】

2、什麽阻礙了自我的發展?——家庭中的非愛行為

什麽是非愛行為?打著愛的旗號的控制對自己最親近的人進行一種強制性的控制,讓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換一句話說就是:把自己的意誌強加在最親近的人身上。在家庭中,多是父母這樣教育孩子。

所以很多家長要小孩子乖,要聽話,要懂事,就是一種非愛行為。他們認為乖、懂事、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家長把一個自己認為好孩子,對你好的方式強加在孩子身上,也不論這究竟是不是有利於孩子身心發展的。

「只要你聽話,媽媽就獎勵你。」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多懂事,這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你怎麽那麽麻煩,乖一點不行嗎?」

……

孩子們自然以家長的意誌為自己的意誌,壓抑了自我的發展。「乖、懂事和聽話」是父母的要求,但是,孩子自己本身呢?他們的感受,他們的觀點,他們的需要完全被父母忽視否定,甚至打壓了。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空殼子。聽話懂事是重要的,別人的要求是重要的,但是我是最不重要的。結果就是孩子長期忽視自己,形成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抑郁、焦慮、強迫……

馬思純就曾經坦誠自己得過抑郁癥,她在分享抑郁癥的感受時候這樣說:自己抑郁癥是因為自己的個性造成的,自己的個性就是在人際交往中小心翼翼的。

這種小心翼翼是因為自己的個性,更具體說是因為家庭教育而來的。

在她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把自己的意誌淩駕於她的意誌之上,讓她慢慢失去了自我。

3、我們怎樣培養有自我的孩子呢?

反思以上,我們怎樣培養有自我的孩子呢?

起點就是:拒絕非愛行為,愛孩子首先看見孩子

心理學總在說看見就是愛,到底看見什麽呢?要看見孩子的感受、觀點、需要……如果我們打著愛的旗號去愛孩子,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孩子之上,孩子的自我就會消失。但是我們把我們的意誌放在一邊,先去關註孩子:他開心嗎?他的感受怎樣?他是怎麽想的?他需要我做點什麽?我相信,從這一點開始,父母就自然而愛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和孩子相處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味縱容溺愛,而是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和思考,這樣孩子的自我就在你的看見中慢慢生長了。孩子感受到你的愛,他也會慢慢接受你的要求,也會懂得一些規則。這樣的愛才是真的愛。

@知乎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