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何徹底治愈強迫癥?

2020-03-12知識

暴露和反應阻斷療法,可以治愈強迫癥。給大家介紹一些這方面的數據和研究成果。

強迫癥的癥狀:

1. 最核心的就是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思維的特征是,反復出現,通常是不好的或者是有些禁忌性質的(患者自己也會覺得不應該想到),而且一想到就會引起焦慮或者不適感,所以患者很想要對抗和排除這些思維;強迫行為的核心特點是,通常是用來中和強迫思維,緩解焦慮。 所謂「中和」強迫思維,轉譯成白話就是,一旦有強迫思維就想做點什麽,不做不舒服,做完了就好受點。 所以,臨床上,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總是同時出現。

2. 強迫癥患者的 自知力 。自知力(insight), 指的是,強迫癥患者是否知道自己的強迫思維和行為是癥狀的一部份,而不是真的需要擔心和需要去做的事情。舉個例子,汙染強迫癥患者,強迫思維是「擔心自己被汙染」,行為是反復洗手。那麽自知力好的患者,能意識到這些想法和行為是不合理的,沒有必要的,其實自己不會因為碰了什麽臟東西就得病,只是感情上、行為上做不到;即 知道做不到,知行不合一 ;自知力差的患者,則覺得這個擔心和行為沒什麽問題,他們會覺得,自己就是被汙染了,就是要反復洗手幾十遍,這沒有什麽錯,這是後來發現這件事占用了他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沒有辦法正常工作和學習,才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有什麽問題,但對於行為本身,仍然比較堅定地相信它是對的,沒什麽錯。強迫癥患者的自知力個體差異非常大。研究顯示,13%的患者完全清楚自己的強迫思維和擔心是多余的;55%的患者不確定;4%的患者則對他們的強迫思維深信不疑。 通常自知力越好,患者求治動機越強,預後越好(Matsunaga et al., 2002)。

3. 強迫行為。最開始,都是用來中和焦慮和強迫思維的行為,比如擔心自己被汙染就要洗手;擔心自己傷人了就要檢查;擔心自己沒鎖門,就回去看看門鎖沒鎖;擔心自己瀆神,就要反復禱告和贖罪。這些例子裏,患者認為,做強迫行為可以防止危險和傷害的發生。 但是到後期,特別是當一個人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強迫思維是多余的,強迫行為可能就不再是防止危險和傷害,也是一種習慣,是無目的的自動執行。一些比較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強迫癥患者比正常人更別容易形成習慣(habit forming), 所以這個特點可能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麽強迫癥患者更容易反復進行同一行為。

4. 患病率, 終生患病率大概在2.5%左右(Ruscio, 2010)。

強迫癥的病程:

1. 通常發病於童年或者成年早期, 通常病程是逐漸發展的,但是也有人是突然的急性發作,比如生活中遇到某一重大刺激壓力源,可能就會直接發作。 我之前有來訪者是攻擊強迫癥,強迫思維是擔心傷害自己的孩子,這個發病就是很突然的,之前沒有,做了媽媽之後,突然發病。

發病時間的性別差異

2. 臨床上,經常見到十幾年的強迫癥病人,病程是波動的,時好時壞;連續的,一直斷斷續續有;但總體上看,如果不經治療,是會逐漸惡化的。

3. 強迫癥的發病年限有性別差異。 總的來說,男性發病的高峰期在青春期,女性發病的高峰期在成年早期(Rasmussen et al., 1990)。

4. 強迫癥和其他心理疾病的共病率很高。 和抑郁癥的共病率最高,達到67%, 也就是說三分之二的強迫癥患者有過抑郁癥,主要原因是因為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耗時耗力,強迫癥患者每天大部份時間都在進行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完全沒有辦法去進行正常的生活、娛樂、沒辦法工作、沒辦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的狀態時間長了,誰都會抑郁。 和焦慮障礙的共病大概在20%左右(特殊恐懼癥,22%; 社交恐懼,18%;驚恐障礙,12%); 進食障礙17%。

強迫癥的幹預:

1. 目前國際公認的有效療法就是暴露和反應阻斷療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一般簡稱ERP),Foa和Kozak(1996)總結了12個針對強迫患者的大型臨床對照研究,結果顯示83%的患者有顯著好轉(Foa & Kozak, 19896)。這裏說下,大型臨床對照組研究就是臨床領域的黃金標準,判斷一個藥是否有效,一個療法是否有效,基本都要看這種型別的研究的結果。由於病人難以招募、研究耗時,所以這類研究通常耗時、費力、也需要大量科研經費的支持。比如我們診所一個大型臨床對照組的研究,大概1個million美金的研究經費,耗時3-5年。此外,83%這個數位對於精神類疾病來說其療效的效應是非常高的。

2. 單純的認知治療不如ERP 有效(Abramowitz, Taylor, & McKay, 2005)。

3. 自知力為導向和支持性的心理咨詢,基本不能緩解強迫癥的癥狀。

4. ERP的咨詢內容主要包括四個部份:現實暴露(in-vivo exposure), 想象暴露(imaginal exposure), 反應阻斷(response prevention), 認知加工(cognitive processing)。具體內容在我的另一個回答裏有些更詳細的介紹。 如何快速走出強迫癥?

5. 最核心的幹預成分是暴露(exposure) 和反應阻斷(response prevention)。二者缺一不可。 Edna在早年研發ERP療法的時候,進行過這樣一個研究(Foa et al., 1984),她對比了三種治療方法:1)只有暴露,2)只有反應阻斷,3)暴露和反應阻斷同時進行,經過15次治療(每次治療是double session90分鐘),結果如下圖,暴露和反應阻斷都可以顯著降低強迫癥的癥狀,但是兩個合在一起使用的時候療效最好。

暴露和反應阻斷幹預成分療效比較

6. 標準的設定是15+2, 每次90分鐘(兩次咨詢一起做,double session),前兩次是評估,後面15次是治療。強迫癥的治療中,評估非常重要,需要做的是理清所有強迫思維,強迫行為,才能有的放矢的設計基於暴露和強迫阻斷的治療計劃。推薦的治療頻率有兩種,一種是高強度密集的,每天一次,為期3周;另一種是一周1-2次。療效上看,兩種頻率的咨詢療效差不多,但是高強度咨詢見效更快(Abromowitz et al., 2000)。

不同幹預頻率的療效比較

7. 藥物治療通常就是SRI, 即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但是效果沒有ERP好。導師Edna Foa的一個常年的合作夥伴是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科系的Simpson教授(Helen Blair Simpson, MD, PhD),一起進行了很多合作,他們的研究(Simpson et al., 2004)結果顯示(下圖),單純的藥物治療組(黃色柱狀),對強迫癥的治療有一定效果,優於安慰劑組(綠色柱狀),但是不如ERP心理治療組(紅色柱狀)。而藥物治療+ERP的治療組(粉色柱狀),和單純接受ERP而不服用藥物的治療組(紅色)比起來,療效並沒有更好。 當然,藥物療法的好處是,簡便、易得、有一定癥狀緩解。但是壞處是容易復發、有副作用。

藥物和ERP療效比較

8. Edna和Simpson合作的另一個研究顯示,服用藥物後仍然存有殘存癥狀的患者,使用EX/RP可以進一步緩解來訪的癥狀(Simpson, Foa et al., 2008)。

最近我們賓大焦慮障礙研究中心和南京腦科醫院合作,給國內的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咨詢師做了關於ERP的初階技術培訓,希望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可以接受到這樣的治療,早日痊愈,迎接新生。

參考文獻:

Matsunaga, H., Kiriike, N., Matsui, T., Oya, K., Iwasaki, Y., Koshimune, K., Miyata, A., & Stein, D. J. (2002).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with poor insight.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 43(2), 150–157. https:// doi.org/10.1053/comp.20 02.30798

Ruscio, A., Stein, D., Chiu, W. et al. (2010). The epidemiology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Mol Psychiatry 15, 53–63. https:// doi.org/10.1038/mp.2008 .94

Rasmussen SA and Eisen JL. (1992).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 vol. 15, no. 4, pp. 743-58.

Foa E B. and M J Kozak. (1996).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Long-term Treatments of the Anxiety Disorders. Edited by M R Mavissakalian and R F Prie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Abramowitz, J. S., Taylor, S., & McKay, D. (2005).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of cognitive treatments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34(3), 140–147. https:// doi.org/10.1080/1650607 0510041202

Foa, E. B., Steketee, G., Grayson, J. B., Turner, R. M., & Latimer, P. (1984). Deliberate exposure and blocking of obsessive-compulsive rituals: Immediate and long-term effects. Behavior Therapy, 15, 450–472.

Franklin, M.E., Abramowitz, J.S., Kozak, M.J., Levine, J., & Foa, E.B. (2000). Effectiveness of exposure and ritual prevention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comparison of randomized and clinic pati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8, 594-602.

Simpson, H. B., Liebowitz, M. R., Foa, E. B., Kozak, M. J., Schmidt, A. B., Rowan, V., Petkova, E., Kjernisted, K., Huppert, J. D., Franklin, M. E., Davies, S. O., & Campeas, R. (2004). Post-treatment effects of exposure therapy and clomipramine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19(4), 225–233. https:// doi.org/10.1002/da.2000 3

Simpson, H. B., Foa, E. B., Liebowitz, M. R., Huppert, J. D., Cahill, S., Maher, M. J., McLean, C. P., Bender, J., Jr, Marcus, S. M., Williams, M. T., Weaver, J., Vermes, D., Van Meter, P. E., Rodriguez, C. I., Powers, M., Pinto, A., Imms, P., Hahn, C. G., & Campeas, R. (2013).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vs risperidone for augmenting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sychiatry, 70(11), 1190–1199. https:// doi.org/10.1001/jamapsy chiatry.2013.1932

Simpson, H. B., Foa, E. B., Liebowitz, M. R., Ledley, D. R., Huppert, J. D., Cahill, S., Vermes, D., Schmidt, A. B., Hembree, E., Franklin, M., Campeas, R., Hahn, C. G., & Petkova, E. (2008).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augmenting pharmacotherapy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5(5), 621–630. https:// doi.org/10.1176/appi.aj p.2007.0709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