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景觀(風景園林)區別於其他建築專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

2016-08-10知識

李安

邀。師姐

@東竹謙驗

的回答很有啟發。

混搭規劃、景觀的個人從業經驗,和我笨鳥多思的習慣,對於風景園林學科的區別於其他建築專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從目前的從業狀況和行業發展來看,還是有些實踐視角下的個人看法。

行業的從業狀況決定了學科的大部份的實踐競爭力。如果建築學的同誌隨便就能做個景觀,說明景觀的技術壁壘薄弱,反之,景觀設計師隨便能做個建築計畫,說明建築行業的技術壁壘低。

事實上,行業間的流動還確實存在很多,拋開純技術的部份,單單設計的來看,建築師可以做景觀設計,景觀師用點心,可以做建築設計。單純的設計角度談這些,會發現誰也不一定有太強的技術壁壘,無非就是設計感的差異。那麽兩者真正存在壁壘或者根深蒂固差異的地方可能就在技術領域與觀念領域。

所以能找到風景園林(景觀)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於觀念與技術的差異。 說句大不敬的話,國內的風景園林實踐發展還停留在歐美十幾年前的水平,領域也更為狹窄。大部份人的設計師在觀念上會認為美觀才是景觀的核心,殊不知,美觀怎麽能成為你的核心競爭力?當然也許美觀很重要。而景觀師的工作領域也往往在小尺度居多,尤以居住區景觀設計見長。如果看歐美國家的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建築設計,會發現,景觀設計師的從業範圍已經不單單在景觀設計領域,城市設計的主要從業者並不是規劃師,而是景觀師與建築師在前線奮戰、拼殺。

從國內前沿的實踐看,如果說前幾年建築師在城市設計、城市規劃領域有所建樹,恐怕不能不說黑川紀章在國內的鄭東新區概念,來自杜拜棕櫚島的建築設計師師在上海設計的上海之魚。再來看最近的深圳前海規劃、目前正在如火如荼開展的北京副中心(通州)的規劃。前海水城的概念來自景觀設計師JamesCorner,而北京的目前還未能有結果(相信設計的方法必定不同於建築師)。景觀主導的sasaki在國內詳細規劃、景觀設計、城市設計領域已開始頗有建樹。

而我理解的景觀師主導的設計與建築師主導的設計存在幾個關鍵的差別。這幾個差別也會成為我們風景園林學科的核心競爭力。

差別一:建築學是基於圖底關系中「圖繪」出發的設計,景觀學則基於圖底關系中「底繪」出發的設計。

早年實踐領域對同樣關註「圖繪」遠大於「底繪」,所以有了以上黑川等建築師在國際舞台、實踐領域大放光彩,而近年的變化,是隨著大眾觀念對於自然過程的關註,認識到好大喜功的圖形、美學設計,在自然過程面前,其實沒有那麽重要。「底繪」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圖與底正是建築師與景觀師的分界線。

(前海水城的概念方案)

差別二:建築學更多以人工視角來審視設計的作為,景觀學則更多以自然視角來審視設計該有的作為。

在黑川規劃設計的鄭東新區規劃方案中,對於圖形、隱喻的作用顯然遠遠大於他對城市空間自然過程的理解與設計。sasaki 的設計則更註重自然過程對方案設計的影響(下圖),而這個自然過程包括自然環境中水流、氣流、生物流等多因子的過程。如果真從土地倫理、科學合理的角度來看,以自然過程來主導設計,是目前相對於圖形設計更為合理的方法。這也像極了中國傳統的堪輿理論。

規劃快題設計中好的綠地景觀設計需要註意哪些? - 呂聖東的回答 - 知乎

這也是兩個不同學科背景在時間領域反映出來設計觀的本質差異。

差別三:建築學註重高技術、人工技術的運用,景觀學則更關註自然過程引致的高技術、低技術運用。

而且,這樣的設計思維已經開始從景觀領域傳導向建築領域。不能不說是景觀學觀念的一個大勝利,可惜國內很多景觀從業者根本沒看到這些,也不care。世界著名的建築公司、城市設計公司SOM,在國內的設計競賽中曾多次借鑒了此類方法,比如大家熟知的光谷中心區的規劃。


我說這些實踐領域的變化,其實是在闡述一個觀點,建築學,以圖底關系中「圖」的視角的設計方式在早年是圈內認可的,但近年景觀視角下關註自然過程的設計方法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且會成為未來的主流。

因此景觀專業的核心競爭力至少有這麽三個。

1. 大局中「底繪」優勢的凸顯

2. 自然視角審視的設計觀念

3. 自然過程引致的工程技術


最後一個問題與看法:未來如何更好的發揮核心競爭力

1 進一步強化自然生態優先的設計價值觀

必須轉變景觀學以空間美學為核心的價值體系,從科學上、自然觀上建立新的與時俱進的價值體系,這個完全可以以景觀三元論為基礎來逐步充實擴充套件。

2 更深入關註自然過程與人居環境的關系

景觀學的生態觀念優先意識是強於任何人居建設專業的,但是相對與真正的生態學,在此領域仍然難以服眾,進一步深入自然過程的掌握是景觀學領軍於人居建設學科領域的制勝法寶。

3 強化設計 方法 領域中技術的科學性提升

科學性發展其實對於任何學科都可以成為很好的專業技術壁壘,而設計學領域的科學性壁壘往往較為薄弱,所以無論景觀、建築,應該都是需要著力加強的,不然不久的未來,隨便的一個跨界也許就把這些專業都消滅了。

我們需要做的還是蠻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