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隔離、妝前乳、氣墊BB、BB霜、CC霜、粉底液究竟有什麽區別?

2015-04-03知識

好吧,我是被人從公眾號上拉來反對高票答案的。。。

妹子跟我說她看了知乎上這個回答以後嚇得不敢用BB霜了,想知道BB霜是不是真的比粉底液更毀皮?然後發來了高票答案的連結。看完後我覺得很有必要寫點什麽,以免嚇到更多不明真相的寶寶。索性就從高票答案裏的bug講起吧~

「氣墊BB和BB是一種東西,就是把BB塞到了海綿裏」

第一句講的還真是幹脆利落生動形象,且非常符合大眾的經驗認知,也確實沒啥硬傷,從媒體傳播角度說,我覺得寫得還挺好噠。

可惜,第二句開始就出戲了。。。

「BB霜就是一種混合物」

請問,你能給我找到不是混合物的護膚品嗎?哪怕一種。。。

「本質上還是以粉底為主」

你是想說BB霜和粉底本質上是一樣的,對不?那後面使勁噴BB誇粉底可就得上點真功夫了哦,不然很容易被自己砸到噠~

然後,答主拿出了以下論據:

1.「加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號稱護膚」

這估計指的是化妝品廣告裏宣稱的這個維生素那個胺基酸的,再不就是各種植物提取?尤其是高山采摘深海提煉什麽的。。。這,不能算黑點吧?加「護膚成分」又不是BB霜的專利,放眼望去,這年頭還有不加「護膚成分」的化妝品嗎?包括你捧的粉底。最多也就是各種產品加的不太一樣罷了,有的原料可能更貴,有的可能更便宜,有的多加一些,有的少放一點,反正怎麽弄客戶也基本get不到差別,放啥?咋放?主要靠個業界良心,而跟這產品叫做BB霜還是粉底液並沒啥關系,與其看這名字辨別產品效能,講真?還不如看價格看品牌看口碑呢。。。

2.「遮瑕性比同型別產品高很多,添加劑大大高於粉底」

遮瑕性是否比同型別產品高很多,這個,真不一定啊。。。這玩意跟產品名字也沒有半毛線關系啊,主要看產品定位(產品經理覺得這款產品叫個啥名字比較好賣),和配方師的偏好(接單的配方師更擅長做哪種配方),比如這個網紅款謎尚紅BB:

真的很輕薄哎,遮瑕性一點都不高。。。當然,我估計這位答主用了一樣可能感到不透氣啊膚色變暗沈了之類的毀皮癥狀。。。為啥?下文會細講,耐心看。

「添加劑大大高於粉底?」

excuse me,能告訴我具體是啥添加劑大大高於粉底了嗎?

說不清?沒關系,我可以聯系上下文的意思幫大家推測。

她指的這個「添加劑」應該是各種具有一定修飾遮瑕效果的粉末類物質,也就是滑石粉、二氧化鈦、氧化鋅、雲母、矽石、一氮化硼、錦綸-12、聚甲基矽倍半氧烷等等。

對,就是這種外貌的東西:

這是所有底妝類產品的必備成分!這裏說的底妝包括但不限於這個問題下提到的隔離、妝前乳、BB霜、氣墊BB、CC霜、粉底液。PS:不排除極個別奇葩的只加了防曬劑但沒有任何修飾效果的隔離或妝前乳。

也正是這些粉末決定了產品的遮瑕度!其中主要的因素是粉末的含量和品種, 不透明粉末含量多的話,毫無疑問產品的遮瑕度會更高。 而這點,當然也跟產品叫BB還是叫粉底沒啥關系。。。所以,時不時也會出現不按這位答主套路出牌的遮瑕力一點都不高的謎尚紅BB。

3.「因為遮瑕性要求高,又不能幹,所以BB基本上是不透氣狀態,因此非常容易脫妝。

這句話是從前面順下來的,深究的話當然也是錯的,具體原因前面已經講了——沒人規定BB霜必須是遮瑕性要求高的,也沒人規定BB霜「不能幹」,這些不過是市場定位的結果。記住: 只看產品名字就敢斷定產品效能的,不是蠢就是壞。

當然,市場定位有時也會出現「約定俗成」的情況,比如廠家發現大家對遮瑕度高「不能幹」的BB霜接受度更高,大多數可能就會樂得輕松的順勢推出更多類似效能的BB霜,久而久之導致大多數人碰到的名字叫做BB霜的底妝都是遮瑕更好「更不幹」的,進而在腦海裏形成了對BB霜的固定印象。。。可能這位答主就是形成了這種固定印象的人。

那麽,另一個問題就來了, 遮瑕度高又「不能幹」的BB霜為什麽就「基本上是不透氣狀態」?以及為什麽「非常容易脫妝」呢?

對此,答主當然是只字未提的,只有一句結論,你愛信不信。然後,然後就深藏功與名去了。。。

既然講到這了,我就來幫她補上吧。

前面我們知道了,從配方角度看,遮瑕度高=高含量的不透明粉末,那麽,她所說的「不能幹」在配方上又意味著什麽呢?

答: 「不能幹」=高含量的強效保濕劑和封閉劑!

保濕劑指的就是各種具有吸濕性的水性成分,效果較強的有甘油、雙甘油、甲基丙二醇、戊二醇、羥乙基脲、甲基葡糖醇聚醚-XX、聚乙二醇-X等。

封閉劑則是指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對水具有一定封閉性的油膜的油性成分,這方面最強大的就是礦脂,也就是凡士林。其他類似礦脂有較強油膩感的油脂蠟也多半是封閉性很強的,比如蜂蠟、乳木果油等。

並不是所有的油性成分都具有封閉效能,比如環五聚二甲基矽氧烷(D5),非常常用的一種揮發性矽油,你看它呀的確是個油,但抹臉上卻沒啥封閉性,因為分分鐘就會像酒精一樣揮發掉,帶給你的就是極其清爽「透氣」的感覺。當然,D5含量多的產品也就不符合答主所謂的「不能幹」的要求。其實,目前化妝品配方裏用的大部份油性成分都是介於礦脂(擁有最強封閉效能的油)和D5(基本沒有封閉效果的油)之間的,各種油的封閉效能也是千差萬別,這裏只以最典型的兩個極端為例來說明,以後會擼一個清單出來幫大家更準確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膚品。

這樣的配方毫無疑問會給人帶去「不透氣」的感覺,無法想象的,你可以弄一堆甘油和凡士林糊臉上體驗一下嘛!所以,說這種「不能幹」的BB霜基本都不透氣我是無言以對的。當然,現實中的底妝不可能真的只用甘油和凡士林這種粘膩到爆的成分,而會復配清爽一些的效能互補的各種各樣的成分來調節,不然擦個底妝跟抹藥膏似的,你能忍,我也要掀桌的!

對於這句話的第二個問題:遮瑕度高又「不能幹」的BB霜為啥就非常容易脫妝呢?

  • 遮瑕度高=粉末含量高=同樣是脫妝,遮瑕度高的就脫的更顯眼! 畢竟沒啥遮瑕效果的產品就是脫落了你也看不出來啊。
  • 「不能幹」=高含量的強效保濕劑和封閉劑= 皮膚表面更多的水分和保濕劑+更多的未被吸收的油脂(強效封閉劑大多不被皮膚吸收)+所有化妝品裏必然存在的乳化劑=皮膚表面可以溶解底妝(或其他彩妝)的溶劑量大大增加了。 這,當然更容易脫妝了!!!其實,這就是卸妝乳卸妝的原理。。。只不過卸妝乳卸妝的過程是你脫妝過程的放大版:把更 大量的水+保濕劑+油+乳化劑構成的卸妝乳放到臉上,揉啊揉,讓卸妝乳和底妝充分混合溶解,然後拿卸妝棉把底妝和卸妝乳的混合物擦掉或用清水沖掉(此法適合自乳化型的卸妝乳)。
  • 好吧,總之,這句話雖然答主沒有講出所以然,用語姿勢也不夠科學,但大致的結論還是沒有硬傷的。確實, 遮瑕好又「不能幹」的底妝相對於輕薄又幹爽的確實更容易出現脫妝問題。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粉底確實比BB霜更好咯?(假設所有BB霜都更遮瑕更保濕而所有粉底都更輕薄更幹爽)

    那必須不是啊!

    雖然產品效能有差異,但人的皮膚狀況也是千差萬別的啊。

    你一不缺水的大油田用BB霜脫妝嚴重明明是你自己找抽啊~皮膚本身的水油就足夠,甚至還富余,卻偏要額外加水加油加乳化劑。這,跟抹了一個內建卸妝效果的產品有啥區別?PS:其實 只要是保濕好的底妝都不適合不缺水的大油田,包括但不限於叫做BB霜的各種,但是如果你誤買了這種底妝其實也不是無藥可救,可以在塗抹完粉底或BB後多壓些吸附效果好的蜜粉,這也是定妝的原理啦!

    而我,一個缺水缺油的大幹皮如果不額外加持足夠的水油保濕劑真的不科學啊,我倒是不咋脫妝啊,可我會浮粉卡粉緊繃幹紋甚至滿臉爆皮啊寶寶。。。做人啊不能太自私,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都有可能不同於其他人的需求嘛。。。PS:雖然說缺水缺油可以靠加強基礎護理來改善,甚至解決,但有太多的人並做不好基礎保濕,雖然聽起來好像簡單的要死。。。況且還有某些惡劣環境,基礎保濕再強大都有點力不從心啊。。。。。。

    你知道現在北京的暖氣房裏濕度只有10而溫度高達25嗎?特麽的,這要不靠加濕器,啥保濕護膚品都捉襟見肘的感覺真是誰呆了誰知道。。。這種情況下,不化妝也就罷了,如果化妝當然是搭配一個高保濕的底妝是上上選啊!即便用了高保濕的底妝,我臉上的水油也可能遠沒有你多,也不存在令人厭惡的脫妝問題,甚至反而覺得膚質更透亮更有光澤了。。。像CPB吆喝的那種「越夜越美麗」的感覺,我們坐落在大北方的幹皮一年也體驗不了幾天的好嘛。。。

    接下來的內容我已經不忍心看了。。。還是直接寫我的回答好了:

    CC霜

    和BB霜一樣,僅僅是一個新發明的行銷詞匯,指代某種底妝,至於這種底妝的效能,包括遮瑕效果、保濕效果或持妝效果(其實就是控油度)、顏色(BB霜多數是膚色,CC霜相對較雜)、安全性等,跟名字無關,主要取決於市場定位和配方師的傾向。

    妝前乳

    絕大多數走控油路線(具體到每一款產品,控油效果會有差異),沒有遮瑕力或很弱,帶或不帶顏色(透明、白、膚、粉、藍、紫等都可能),從配方上說最大特點就是多用透明的吸附粉末,比如玉米澱粉、某些矽石, 適合不缺水的大油田,主要作用是減少皮表油脂、隱形毛孔、嫩滑膚質(很多人覺得是假滑),部份帶顏色的會有一點修飾效果,缺點是用量大或者搭配不好或者方法不對容易搓泥。 PS:那些吸附粉末也是很多大牌眼霜和精華裏愛用的,目的也是一樣,只不過含量一般較叫做妝前乳的產品要低,效果稍弱,比如歐蕾小白瓶:280元和380元的olay小白瓶到底有什麽區別?(不然,讓一個眼霜或一個精華完全等同於一個妝前乳?這,確實也有點不好意思哈)。

    比如

    還有大名鼎鼎的它:

    以及這個奇葩的接近妝前乳水平的眼霜(幹脆叫妝前眼霜算了):

    麻蛋,看到這眼霜我就氣不打一處來!想當年,在我還年少無知的時候勒緊了褲腰帶買了個它,只因為對同系列的蠟菊面霜良好的保濕滋潤度頗有好感,心說這個應該也大差不差吧?結果,結果用的我是欲哭無淚。。。但,眼皮愛出油,不愛長細紋的你倒很可以試試的。。。

    也有少數妝前乳走防護路線,其實就是加了防曬劑,不帶或帶極少的修飾成分(粉和色素),水油配比多是中性肌適用的「雞肋」範,不幹也不油。這,也就約等於一個效果比較菜雞的防曬霜了。。。比較少見,一下子舉不出栗子,你們碰到了不確定的可以來問我。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 帶有弱修飾效果的妝前產品有「過渡膚色」的作用,可以避免直接上遮瑕力較高的粉底可能出現的「色彩斷層」 ,也就是這位答主所說的「白裏透黑」的狀況。我經常會說妝效過渡好的妝面更加通透,也是指的這個。

    隔離

    和CC霜、BB霜一樣,還是個行銷詞匯,具體到某款產品,效能差別是非常大的,遮瑕力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有顏色也可以沒顏色(透明、白、膚、粉、藍、紫等都可能),可控油也可走保濕範,帶防曬或不帶防曬,甚至還可以做成氣墊裝。。。反正就看產品經理腦子超哪抽了。或者說,隔離的性質最不固定,上可做妝前,下可當粉底,中間也能替代下BBCCDDEE,完全看廠家心情。。。至於什麽隔離彩妝、隔離臟空氣啥的,笑笑就行了,你還當真啊?

    粉底液

    正常的都含有大量的不透明粉末,或者說遮瑕力比較高(相對於前面的妝前乳和大部份腦子比較正常的BBCC隔離之類),顏色多為膚色,水油配比上也有清爽和保濕之分,不過,目前的市場情況是偏清爽的多,所以多數對於幹皮來說都是比較幹燥的,尤其是主打「持妝」效果的產品。倒是對不缺水的油皮比較友好,這也可能是這位答主力捧粉底液的主要動因(這答主自稱混油,多半沒錯)。確實從這個角度說, 油皮買粉底液踩雷的機會能低一些,前提是你不缺水哦。

    如果出油多又缺水還實在不想用保濕型粉底,那請盡量買高端產品,中低端的產品比較容易顧頭不顧腚,或者說保濕和清爽之間的那個平衡點容易把握不穩,加重你的缺水問題~

    哎~說了半天,好像人也只說了BB霜比粉底更不透氣更愛脫妝這一個問題,並沒有說更毀皮啊,怎麽把那妹子嚇得一楞一楞的?

    哦,對啊,怎麽就嚇到了呢?

    原來,毛病出在這答主附送的另個答案裏:

    這,對於每一個愛美的姑娘來說聽著確實挺嚇人的。。。

    好吧,先不說這種主觀感受是否靠譜,就說都是真的吧(我也覺得可能是真的,畢竟答主都用咆哮體了!可見體驗深刻,恨之入骨),但,把鍋直接扣到BB霜這整個品類上真的好嗎?最多只能說你用過的BB霜都不適合你的膚質吧。事實上,我前面的分析也印證了這點,底妝如果偏保濕就不適合皮膚水油較多的人,不但會「不透氣」愛脫妝,也的確會顯得更暗沈,為啥:洗臉之後很白,用了護膚品(水乳霜等)臉馬上變黃了,為什麽?

    這麽多感嘆號,嚇得我趕緊拿出剛囤的XX氣墊CC霜補了一把妝。。。

    仔細一看,還好,依然沒啥幹貨,只是繼續發泄情緒&BB霜不透氣。。。我當然樂得輕松~

    不過,橫線上那句我必須說一下啊,什麽叫補妝是要用粉餅或者蜜粉餅的?誰規定的? 你大油皮需要吸收掉多余油脂來保持妝容並不等於我沙漠皮也要這樣做的好嗎? 我們根本無油可吸的好麽。。。我們還很缺水好麽。。。粉末類物質不僅吸油還會吸水好麽。。。鬼知道當年還沒有氣墊粉的時候我是咋哭著用粉餅蜜粉餅給自己補妝的好麽。。。你們大油田用保濕型底妝和我們沙漠皮用粉餅補妝是一樣的幾乎等於作死的行為好麽。。。

    PS:偶爾的影樓妝另說。

    PPS:氣墊粉雖然普遍比粉餅要潤的多,更適合幹皮拿來補妝,但實際上也是分質地的,有的更潤一些,有的則比較清爽,比如蘭蔻氣墊CC就更潤,適合秋冬,而雪花秀的幾款氣墊就都偏幹一些,更適合夏季。哦,對了,還有個IOPE,哎呦那個更潤了,潤到沒朋友哦,潤到我沙漠皮時都嫌它有點容易脫妝啊,每次用完好容易到處粘的都是粉印啊。。。好在更便宜,囊中羞澀的幹皮還是可以試試的。

    PPPS:前面提到的那個蘭蔻氣墊CC就比較不按答主套路出牌的哦,它大名叫蘭蔻輕墊修顏隔離乳,小名叫氣墊CC,遮瑕效果卻是中等,跟一般的粉底液差不多,且非常滋潤,有粉色的也有膚色的,所以,它到底是隔離啊還是CC啊還是粉底液?到底是否更傷膚?

    哈哈哈哈~這個結尾,我覺得pefect!

    【擴充套件閱讀】便宜和貴的化妝品到底有啥區別,選底妝也要看:

    名創優品裏的化妝品安全可靠嗎?會不會用爛臉?為什麽那麽便宜?

    最後必須說一下,此回答對事不對人,目的也只有一個:讓更多的人對化妝品有一個更加清晰可靠的認知,減少美容行業錯誤理念的泛濫,讓從業者和消費者都能有一個更好的資訊環境,你好我好大家好!

    更多幹貨請關註公號「曉安說臉」回復關鍵字檢視:

    【問題肌膚】 祛痘 | 黑頭 | 抗皺 | 痘印 | 美白 | 脂肪粒 | 毛孔粗大 | 敏感肌膚 | 外油內幹 【買前必查】 蘆薈膠 | 小黑瓶 | 神仙水 | 雅漾大噴 | 雅詩蘭黛 | 健康水 | 紫蘇水 | 流金水 | 家用美容儀 | 無印良品 | 肌研 | 炫詩洗發水 | 雪肌精 | 紅色蜜露 | 薏仁水 | 紀梵希 【成分詳解】 酒精 | EGF | 果酸 | 勝肽 | 玻尿酸 | 甘油 | 表面活性劑 | 苯丙乳液 【劑型真相】 精華液 | 潔面乳 | 原液 | 化妝水 【醫美技術】 光子 | 雷射 | 熱瑪吉 | 超聲刀 | 深藍射頻 | 熱拉提 | 調Q | 點陣 | 美白針 | 美白丸 | 填充劑 | 水光針 | 白瓷娃娃 | 黑臉娃娃 | 王者之心 | 王者風範 | DPL | 脈沖染料雷射 【基礎護理】 卸妝 | 防曬 | 補水

    PS:是「曉安說臉」不是「晚安說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