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中國圍棋與南韓圍棋相比如何?

2015-04-03知識

謝邀。

最近圍棋板塊裏反智反常識的問題一再出現,令人費解。我倒是真想提個問題:這是為什麽?

為防有人亂改問題,先把問題裱起來:

中國圍棋不如南韓的內在原因是什麽?

我仔細翻了翻大家的回答,發現基本都是很正常的,然而在折疊區裏,發現了題主的自問自答,因為已經折疊了,怕後來的知友們看不見,我也裱在這裏:

我是認為近來古力李世石十番棋以及近十年來南韓所得的國際大賽明顯多於中國,更是力壓日本,六大超一流時代已過去多年,但是大小李余暉猶在,而馬曉春,齊昊等高手亦不如當年,雖然範廷鈺前兩年拿過應氏杯冠軍,但不過曇花一現,而時越雖然活躍,但我並不看好他,固有此疑問?

其實題主應該這個回答的內容放在問題描述裏。把問題和這個描述聯系在一起,資訊量更完整,也許能更好的解釋這個問題為什麽會出現。

其實一個月前,也有一個類似的奇葩問題:

中國圍棋和日韓相比還有多大的差距? - 文化差異

那是一位匿名知友提的,但我發現兩個問題的風格很類似,也都掛著「文化差異」的標簽,我不禁突發奇想:這兩個問題該不會是一個人提的吧?

好,接下來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中國圍棋不如南韓的內在原因是什麽?

知乎基本常識: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麽!

建議題主參見這個問題的提法:

中國圍棋究竟整體在國際上處於什麽樣的水平胡地位? - 圍棋

這個問題的題主提問方式就很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像您這樣主觀臆斷,不懂裝懂。

毛嗲嗲教導我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正確的調查分析同樣沒有發言權。

我完全可以像回答評價李世石那個問題一樣做一個詳盡的數據分析,但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值得我廢這個工夫。要那麽答,也該去答上面那個較好的問題。

(更新:我已於2月16日作答

中國圍棋究竟整體在國際上處於什麽樣的水平胡地位? - 高飛龍的回答

我是認為近來古力李世石十番棋以及近十年來南韓所得的國際大賽明顯多於中國,

首先,無論主辦方如何宣傳造勢,古李十番棋也只是一項娛樂比賽,這和吳清源十番棋是完全不同的。

兩者雖然都是非正式比賽,但吳氏十番棋代表著吳先生的生平最高水準,也代表著那個時代的最高競技水平,所以雖然是非正式比賽,也一樣青史留名。

而古李二人,都已經不在巔峰期了。請題主參見我這個回答:

如何評價李世石? - 高飛龍的回答

雖說是評價李世石,但我把古力生平在世界個人賽中的總表現也都簡單總結在裏面了:古力從11年起狀態就開始下滑了,13年以後幾乎顆粒無收,14年甚至都開始無法進入世界比賽的本賽了。李世石13年以後狀態也明顯下滑。

現在這兩個人,根本無法代表世界棋壇的最高水平。我並無貶低這兩位大師的意思,但事實就是事實。兩個人的生涯巔峰水平原本是差不多的,甚至古力還要稍勝半籌,如今李世石能在十番棋中獲勝,也只是因為他競技水平的下滑沒有古力那麽嚴重罷了。

把這樣的比賽作為評判標準,實在太外行了。

而說近十年來南韓所得的國際大賽明顯多於中國,我默默上圖不說話。

以下是 世界棋戰時代歷屆個人賽冠軍總表:

如果您說世界棋戰時代中國的總冠軍數不如南韓,那麽這確實是事實(實際上,要對比中韓兩國,這已經是對南韓最有利的一項對比標準了),但您說的是最近十年,那我想請您自己查一查到底雙方誰拿的多。

好吧我行個方便,不包括最右列的亞洲快棋賽, 中韓冠軍數對比是25:18。

加上亞洲快棋賽,是29:22。

誰多?!

更是力壓日本,六大超一流時代已過去多年,但是大小李余暉猶在,而馬曉春,齊昊等高手亦不如當年,

日本的沒落已經是15年前甚至20年前的舊新聞了,現在一般日本能有人出現在世界比賽的本賽中才是新聞。

大小李是不是余暉猶在,我還是請您去看我這個回答:

如何評價李世石? - 高飛龍的回答

李昌鎬整個職業生涯中在世界個人賽上的全部表現,我也統計的有,都在裏面。

事實上,05年後,他就已經告別世界冠軍了。最近三年,甚至在本賽中出現都很艱難。

說的誇張一點,現在李昌鎬沖出預選賽進入本賽,幾乎是和日本選手進入本賽一樣的大新聞。

李世石雖然狀態下滑,但還在世界棋壇第一線,仍然有一定的競爭力,您說他余暉猶在倒是還比較中肯。

馬曉春老師,他的巔峰期是20年前......2000年以後,他就經常缺席世界個人賽的本賽了,03年以後,他出現在本賽中就更罕見。

齊昊?您是想說常昊吧?這可是曾經的中國第一人啊,您把常老師的姓都搞錯了,估計您壓根就從來不關註圍棋吧......不知道這問題和描述都是怎麽來的......從哪兒看了點什麽然後......

事實上,馬曉春老師是64年出生的,常昊老師是76年出生的。2000年以後,中國扛大梁的棋手就都是80後的一代了,05年以後中國圍棋的崛起基本是憑借80後的一代的(70後此時只是偶有亮點)。最近3年,90後已經全面接管棋壇,甚至95後已經有三個人都拿到了世界冠軍了。

所以我不明白您拿出一些過氣的前輩棋手來做對比,到底是何邏輯。

雖然範廷鈺前兩年拿過應氏杯冠軍,但不過曇花一現,而時越雖然活躍,但我並不看好他,固有此疑問?

(●ˇ∀ˇ●)我真是憋不住了你們別救我(╯-_-)╯╧╧

應氏杯是四年一屆的我就不多說了吧...... 13到14賽季全部的六大世界個人賽冠軍,由六個不同的中國年輕棋手獲得,他們平均年齡20出頭, 要照題主的邏輯來說,他們全部都是曇花一現呦。

只不過這曇花怎麽總是現在中國啊?

關於時越的問題,邏輯就更不通了(憋笑): 題主,您看不看好他,和他以後會出多大的成績,真沒邏輯關系 (嚴肅臉)。

當初時越lg杯奪冠之前半年,就有各種外行媒體撰文評價時越不堪大用。其時圈內幾乎一致看好時哥前景無限,對這種外行言論當然都不屑一顧。最終時越順利奪冠。

現在90後一批裏,和時越一樣前途無量的很多,很難說誰能登大位,但很多圈內的朋友都認為,對於未來中國圍棋的領軍人物,時哥是最有力的爭奪者之一。

好吧, 客觀來說,現在還不能說中國圍棋已經超越了南韓,應該說是基本均勢,中國稍占上風的局面。

但從整體發展趨勢來說,雙方對世界棋壇版圖的爭奪雖然互有出入,但中國是曲折上升,南韓是曲折下降,長遠來看,中國優勢會越來越大,中韓雙方的官方棋院高層也都是這樣的預判。

我把這張圖再放一遍:

評價李世石的回答裏我已經詳細分析過這張圖了,這次不多廢話。

紅線為中國,藍線為南韓。請看最後十年,藍線一個比一個低的三個峰,紅線一個比一個高的三個峰。

實際上,「不懂」、「不了解」、「不知道」,這些都不可怕,你提出問題,大家自然會來給你解答。

就怕你不懂裝懂,主觀臆斷,預設立場提問題,然後自問自答表達觀點,還徹底偏離事實,外加邏輯不通。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