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謝誠邀
(多幅帶底色圖片,不敢擔刷屏之嫌)
丹納在他的【藝術哲學】說過:每個形勢產生一種精神狀態,接著產生一批與精神狀態相適應的藝術品。想必,中國古代家具也一樣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吧。
見過太多的明式家具了。各種樣式,似乎明式家具已經是中國傳統家具的代表了。從古畫中發現,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家具都有其鮮明的特點、優美的形態。
設之為筵,坐之為席,史前到漢朝,人們在顛沛流離的生活,選擇了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魏晉以前國人是穿開襠褲的,坐在椅子上實在不雅,故漢代形成了整套的以跪坐坐姿為基礎的禮儀制度是當時形勢所致,漢代晚期,五胡亂華。導致胡人的連檔褲徹底替代自古國人穿著的開襠褲。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京城貴戚皆竟為之。導致漢朝末期,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出現了改變。至西晉後南北朝佛教大興,為隋唐的文化註入了多種文化基因,連檔褲開始普及,有了坐的可能。高型坐具陸續出現。唐朝雖然高足家具已經被很多人使用,但席地而坐還是人們的生活常態。這時,唐代家具也擺脫了以往古樸的特色,變成了華麗、豐滿、端莊的風格。到了五代,動蕩讓人們放棄了唐代那種華麗風格,重新回到簡練、樸素之風,並成為宋元時期家具風格的基礎。從宋朝到元朝,高足家具已經普及,宋元時期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建園造邸之風大盛,導致家具品類和制作上出現繁盛,並為明清家具進入高峰奠定了基礎,明清時期,中國式家具發展到了鼎盛。園林也書房的興起,加之文人參與設計的影響,明清家具無論從品種、品質、風格都達到了頂峰。
其實中國古代家具發展到今天,至少有兩個高峰,一個是兩宋,一個是明末。其實從我自己感知和判斷來說,兩宋之交應該是中國家具的最高峰,而不是所謂的明代。最美的、最主流的大漆家具先行消失了,明式硬木憑借材質的優勢留下來了。晚唐、五代、兩宋的古畫、壁畫、墓葬冥器,可窺其燦爛之一斑,明式幾乎所有的家具形制,在兩宋時期全部完備。我們現在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因為有很多精彩的東西已經不在了,剩下的並不能說明:它在當年是最好。
北齊 楊子華 『校書圖』
![](https://img.jasve.com/2024-2/18e1a19e14b2edc3ed9f8ac89e8b132c.webp)
『維摩詰圖』
![](https://img.jasve.com/2024-2/8ec255c077b5de97e80734c29ecf77be.webp)
伏生授經圖 王維
![](https://img.jasve.com/2024-2/d771ca932b8d166ba1257bee16fbf4df.webp)
唐 閻立本『歷代帝王傳』
唐
顧閡中 『韓熙載夜宴圖』
張萱『搗練圖』
唐
周肪 『內人雙陸圖』
唐
周肪『揮扇仕女圖』
唐
『宮樂圖』
南唐
王齊翰 『勘書圖』
五代
周文矩 『重屏會棋圖』
五代
周文矩 『琉璃堂人物圖』
宋太祖半身像
宋高宗坐像
宋仁宗坐像
宋理宗坐像
宋徽宗『聽琴圖』
宋徽宗
『文會圖』
宋
佚名
北宋
王詵 『繡櫳曉鏡圖』
劉松年
『補衲圖』
南宋
蘇漢臣 『秋庭嬰戲圖』
南宋
蘇漢臣 『靚妝仕女圖』
![](https://img.jasve.com/2024-2/7aa741d63ec05d27b373a7303294012c.webp)
南宋
『十六羅漢圖軸』
宋 馬和之
『孝經圖』
宋
佚名 『折檻圖』
夜宴圖
馬遠
『西園雅集圖』
元
劉貫道 『消夏圖』
元
錢選 『扶醉圖』
元
『倚坐羅漢圖軸』
元
任仁發 『張果見明皇圖卷』
設計來自生活的實際和人的需要,設計取向的變化是生活形態變遷的直接反映。
晚明家具設計,由於文人的參與,在實踐和理論總結兩個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這一時期這一地域獨特的文人設計文化。這些文人,以個性解放的哲學觀念作為其內動力,將精力投入到具體的設計實踐中。
![](https://pica.zhimg.com/50/3da41158bc859335239a557737e9ae48_720w.jpg?source=2c26e567)
明 崔子忠 『杏園宴集圖』
明
戴進 『鐘馗夜遊圖』
明
唐明皇招飲李白圖卷
明
『十八學士圖』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
明
仇英 『漢宮春曉』
明
仇英 『竹院品古圖』
![](https://picx.zhimg.com/50/2beae0c1226bb795c655a5998e6ab137_720w.jpg?source=2c26e567)
明 仇英 『乞巧圖』
明
『五王醉歸圖』
明
『貴婦慶壽圖』
天籟閣舊藏宋人畫冊
家具與當時文人生活的聯系更緊密,更能體現文人這個特殊群體獨特的意趣、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追求。由過去的「器以載道」變為以服務於文人生活為最終目的的藝術活動,回歸設計藝術為「人」和為「生活」的本質。
人的精神活動主要是由人文精神和科技精神所組成的,人文精神是對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對人的價值、人的生存意義的探索。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人生活中所追求的一種價值。而家具的人文精神是從適合人性,構建人的內心世界為出發點,創作符合人的生活理想的家居產品。家具的物質形態並不是設計的最終結果,他的最終目的是要供人使用,為人服務,是一種與人的日常生活、思想觀念、文化修養、心理活動有關的創造活動。
中國人的審美尺度是人的尺度,中國古典設計的藝術充滿了人文精神,要以人的尺度去欣賞、認知。中國文人在藝術創作中,已經將由形到意到象的過程,昇華到直接有意到象的高度,在他們手中,已經不是假山樓閣、小橋流水具體的形象,而是寄寓在其中的人文思想、生活情趣和哲學精神了。
明式家具的頂峰,其實是各個朝代在文化、思想、行為習慣的包容、變化、演進中,逐漸形成的,完全不是一蹴而就。發現、研究、繼承各個朝代的人文精神的精髓,也許是我們發揚傳統文化的根本。
圖片來源:雅昌論壇
附錄:中國傳統家具演進圖
圖片來源:趙廣超【一章木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