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伯明罕大學年僅30歲的阿蘭·柯垂爾(Alan Cottrell)發表了一篇論文,為了解釋碳鋼的屈服現象提出了一個設想,即鋼中的碳原子分布並不均勻,而是圍繞在位錯周圍形成一個碳團。進而他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來描述這個碳團的性質,這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柯垂爾氣團」。但是由於當時的顯微鏡技術有限,人們根本無法觀察到原子尺度,所以這個設想並沒有直接的實驗室證據進行驗證,僅僅是一個理論而已。而這個模型其實在當時也並不能給社會帶來什麽直接的推動,因為一個本科學歷的工人隨便拿一塊鋼做個拉伸試驗就能直接得到它的應力-應變曲線,工業界對於這個曲線是什麽形狀很關心,但對於這個曲線為什麽是這個形狀並不關心。所以柯垂爾的這篇文章也僅僅就是一篇發表在權威期刊上的文章而已。
時間來到1985年的牛津,原子探針3維層析技術的突破使人類的觀察到達了原子級別,這時,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看看到底有沒有「柯垂爾氣團」這個東西。就在這一年,一個叫Chang的博士在他的畢業論文裏首次觀察到了鋼中的「柯垂爾氣團」,他的觀察結果與36年前那篇文章裏的描述幾乎一模一樣,而文章的作者,如今已是一個66歲的老人,幸運的他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當年的設想被驗證的這一天。在此之後,柯氏氣團理論被迅速發展、完善,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人們研發出了各種各樣新型的鋼鐵材料,突破了一個又一個工業上的瓶頸,我本人的幾篇頂刊文章也都是以柯氏氣團理論為基礎的。
現在看看這篇文章的參照數,在鋼鐵領域絕對可以說是聖經一般的存在,而柯垂爾爵士,也是我們冶金領域神一般的人物。
科研關乎現在,那是工程師的功勞,科研更關乎未來,這才是科學家的目標。我們看到了一個沒有解釋清楚的現象,就是要絞盡腦汁去研究它,搞清楚它,但很少會去考慮我解釋清楚這個現象有什麽具體用途,能不能拿來開公司賺錢,能不能造出發動機。楊振寧不提出宇稱不守恒,你的生活也沒有太大改變,但提出這個看似沒有推動社會進步的理論的楊振寧是全人類的瑰寶。我喜歡跟自己的智力較勁,專門去挑戰那些「看起來沒什麽用」的科研。
就拿文章灌水的重災區石墨烯來說,萬一未來有一天石墨烯套用的關鍵技術實作了突破,那麽今天你們所不屑一顧的那些灌水文章立刻就變成了石墨烯進一步發展的巨大寶庫,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那些在Nature、Science裏描述的石墨烯的逆天本領如同柯氏氣團一樣,真正來到我們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