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Kira 。
骨傳導耳機為近年新興的耳機類目,其透過耳機微幅振動使聲音透過顱骨直達大腦的聽覺神經,無需像傳統耳機般接觸雙耳、透過耳道敲撞鼓膜再帶動耳小骨一起振動傳至大腦聽覺神經,聽歌形態別具一格,非常適合運動佩戴。
不過正由於骨傳導耳機特殊的傳聲方式,加上骨傳導相關技術遠不如 TWS 耳機成熟,所以合格線以上的骨傳導耳機至少要大幾百,體驗門檻較高。前不久南卡叠代推出了旗艦級骨傳導耳機 Runner Pro 3,售價 1300+,在骨傳導耳機中算是相當高價了。
本期「KiTalk」就為大家帶來 Runner Pro 3 的測評,一探究竟 Runner Pro 3 有何亮點為什麽值這麽高價,又憑什麽稱得上「跑步遊泳最佳伴侶」。
Runner Pro 3 的包裝封面有一個疾風少年,突出了「運動」與「潮」這兩個耳機定位,整體包裝結構也延續了南卡一貫的簡約風格,固定方式與項鏈展示如出一轍,非常有意思。
形態上,Runner Pro 3 佩戴最牢固的掛耳式設計,任甩不掉,高強度運動也不怕耳機 ,而且海馬式耳掛輪廓顏值也相當高。
用料上,Runner Pro 3 的表面采用類膚塗層,全身骨架為記憶鈦合金材質,可以隨意彎折,能夠非常貼合地掛在耳朵上,觸感也非常舒服,而且重量僅 34.2g,佩戴上也不會有負重感。
作為骨傳導耳機,漏音是衡量耳機好壞非常重要的指標。 得益於南卡 OT 閉合防漏音 3.0 和智慧反向聲波技術,Runner Pro 3 的防漏音表現非常優秀,一般音量下耳機離耳朵 30cm 左右便幾乎沒有聲音了,避免日常佩戴時身邊人可能聽到的尷尬。
至於音質,Runner Pro 3 的 AF 全震指向性振子相比於其他骨傳導耳機增大了振動面積,雖然聽覺表現估計就 200 左右入門級 TWS 耳機的水準,但這其實在骨傳導耳機中算是不錯的了,畢竟其發聲原理與傳統耳機完全不同,拿傳統耳機的標準來衡量骨傳導耳機並不公平。
此外,Runner Pro 3 為首次采用藍芽 5.2 的骨傳導耳機,在連線穩定性、傳輸延遲性、功耗等全方面優於低版本的藍芽 5.0 甚至藍芽 4.0,再搭載 180mAh 大容量電池,續航長達 10 小時之久,秒殺所有 TWS 耳機。
如果說以上配置在骨傳導耳機中仍屬於中規中矩,那麽 Runner Pro 3 能夠稱得上運動最佳伴侶的殺手鐧便是 IPX8 防水 + 16G 記憶體 MP3 設計。
可能許多人對 IPX8 沒多少概念,這其實是最高的防水等級了,一般 TWS 耳機的防水等級為 IPX4 只能防飛濺,而 IPX8 則能在水深 1 米以上持續浸泡,也就是說佩戴 Runner Pro 3 遊泳都沒問題,日常淋雨防汗更是不在話下。
而支持 MP3 則讓 Runner Pro 3 不止是藍芽耳機,還可以完全脫離手機使用,畢竟許多人跑步運動時是不喜歡攜帶手機的,這也讓遊泳聽歌成為現實,因為藍芽無法在水中傳播,其他只支持藍芽的骨傳導耳機即便同樣支持高防水也無法在水中使用。
由於條件有限本人也簡單實測了一下,在水池裏浸泡了半小時後,耳機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總結一下,Runner Pro 3 的亮點有:
不足有:
簡單來說,如果單純想聽聽音樂的話,Runner Pro 3 或者說任何骨傳導耳機都不如 TWS 耳機合適;但如果想選擇適合運動佩戴的耳機,特別是遊泳的話,那麽 Runner Pro 3 無疑是目前最理想的耳機之選。
本期關於南卡 Runner Pro 3 的「KiTalk」結束啦,覺得本文還不錯的話還請 點贊 + 收藏 + 關註 三連支持一下,你的鼓勵是我輸出的最大動力,非常感謝!!
更多測評:
Kira:「KiTalk」聲闊超能小彩蛋 Life P3 測評:始於顏值,終於實力
Kira:「KiTalk」鹿圖 COCO 測評:入門級主動降噪耳機的又一力作
Kira:「KiTalk」IQUNIX L80 測評:當下最強的量產 TTC 軸(金粉/快銀)無線機械鍵盤
Kira:「KiTalk」HEXCORE Anne D87 測評:入門級鍵盤中的六邊形戰士
選購攻略:
Kira:電腦鍵盤終極選購指南,高價效比機械鍵盤/薄膜鍵盤/靜電容鍵盤/遊戲鍵盤全攻略
Kira:電腦滑鼠終極選購指南,高價效比遊戲滑鼠/無線滑鼠/藍芽滑鼠/靜音滑鼠全攻略
Kira:筆記本擴充套件塢(拓展塢)終極選購攻略,適用於Mac、iPad、聯想小新等裝置的介面拓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