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何紅星美凱龍 城外誠等家具城沒有白橡木家具,而天貓很多白橡木家具旗艦店展廳也不設在家具城?

2015-08-02知識

謝邀。

定位策略不同,在家居圈的鄙視鏈中實體賣場僅高於小型集散市場,當然更多是現實原因,即商業考慮。


以下為展開,東扯西扯寫完發現偏題了,大家就當簡單了解下家具家居行業的消遣吧。

當成品家具成為主流消費後,最早的型別是皮沙發、石材桌幾、雕花軟包床和繁復的擦色實木衣櫃。整體是以所謂「歐式」鋪開的,這個緣起可能受辦公室、賓館的影響。直到現在家具城類的市場基本還是這套路,另外會加上他們認為的「簡潔現代」。

圖片來自 Google 搜尋

大概 2002 年後,板式家具逐漸成熟,布藝沙發被大眾接受,家具售價可以更加低廉的進入普通人家。在幾年之後,因為款式大同小異,沒有差異性競爭,人們的收入和消費能力普遍提高,最為關鍵的是「環保」概念的宣揚。市場開始打出「實木」牌,普通消費者也開始轉型消費,形成了目前主流大賣場以所謂的「田園」、「地中海」、「東南亞」、「新古典」、「新中式」等作為高端形象。

和其他主流實體業不同,家具店需要足夠大的面積,知名的賣場輔助,集中市場相互陪襯。營運成本就高的嚇人,隨之就遠遠超出同等品質家具在網上渠道的售價。可以有能力消費的人群,集中在 「70後」以上。這類群體有固定的資訊獲取渠道,和「80後」的價值觀消費觀念不同,所以他們更青睞這類產品和消費體驗。

大概 2008 年左右,先是一些工廠或個人,註意到了可以透過網上銷售一些原本很少在網上販售的實木家具。這類家具之所以網銷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和網購客戶群體定位差異、運輸成本高、破損售後成本高。但「田園」、「地中海」、「東南亞」、「新古典」等改變了這個局面,大量年輕群體在實體店買不到心儀的家具、配飾,抱著只要樣式符合需求,其他方面都可以賭,一時間這類家具成為了網購家具的主力。

圖片來自齊家網

大概 2010 年左右,一些設計師或廠商躍躍欲試,開始釋出一些和主流家具風格不同的產品。最開始當然是仿制經典作品,最優代表性的就是北歐 70 年代名椅,體積小、單價小、非主要件、數量大等因素,再一次開啟了局面。隨之設計師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多以簡潔、清新、輕盈、文藝為特點鋪開。

圖為丹麥Carl Hansen & Son 在產的名椅。
圖為客戶參觀 2015 米蘭設計周拍攝的參展廠商產品。
圖文使用木智工坊餐桌與宜家椅子為客戶搭配的餐廳一角。

這類產品在傳統家具廠商中屬於小打小鬧,找人打樣都得看臉色,批次生產時在工人安排、木料挑選、安排生成優先級、售後等方面都低人一等。別說實體經營了,能搞定最終上市就不錯了,勉強網店開張賺的錢夠給淘寶、阿裏就大年初一去燒香了。如果實體經營還沒等消費者知道前,把內褲賣了也撐不下去。再者畢竟是小眾市場,前期除了樣式為賣點外,定位的客戶群體本不是消費能力高的人。實體營運勢必增加成本,這樣一來除非有家底是二代,要不然完全沒有競爭力。

當年在豆瓣和木智工坊、木墨討論他們的產品原型時深有體會,木墨好些畢竟他們自己有工廠。也是少有的代表,無論是開發、成本控制、投產都有很大優勢。

設計遠不是有了造型有了圖紙就大功告成,如何低成本、高效率、有市場決定了是否可以面市,而這些在使用者使用時是無法體會的。你們熟悉的波波 @葉清波 、@王昊誠 、日用之道的高老師 @碎影立畫 每天都在考慮。最近幾天每當淩晨 4 點,搞健身又跨界的大頭幫主,受虐的波波,搞建築搞到到處討債的袁牧和幹裝修的我組成了「深夜 F4」討論各種可能……

超級工廠 IKEA - 品質測試篇—線上播放—優酷網,視訊高畫質線上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5OTg4NDI5Mg==.html

【National Geographic】制作的【超級工廠——宜家】片段,介紹產品在上市前進行的一些列常規測試。雖然宜家的品質一直被詬病,但這類測試在國內廠商中很少進行。每款產品在設計前要定位,包括消費群體、用途、負載等。

IKEA - How we work—線上播放—優酷網,視訊高畫質線上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5OTg4NDU5Ng==.html

再扯得遠些,一款產品或一個家居品牌的幕後,可以透過 IKEA 的一個 6 分鐘短片了解一下。

那麽,這類產品有沒有實體店。當然有,但都是市場成熟後的事了。先能活下來,才能考慮其他方面的事。但考慮市場定位,這類線下店絕對不會開在他們都鄙視的傳統賣場裏。一般多在藝術創業園區、荒郊野嶺、老舊庫房改造,有實力的還會在新型的商業區、文藝店鋪聚集地開店。上海、北京可以找到不少,蘇杭這兩年也大有起色,其他地方別奢求,除非你燒錢。

圖為日用之道展廳。

工業產品而言,能直觀體驗無疑是最好的,尤其對於家具這類價格不菲,持續使用,坐感、質感、手感、細節等方面單靠圖文描述過於抽象。但目前國內市場還不成熟,作為室內設計師的我,也希望有好的商業模式能夠實體體驗,但不會增加太多成本。

我的一些回答,可以透過以下連結找到,避免重復提問。

豆叔碎碎念 - 知乎專欄自己回答的整理(設計類) - 我的最愛
豆叔聊裝修(室內設計&裝修) - 我的最愛

歡迎關註微信公眾號【 Life_Design_art


對了,你們一直逼問的

如何設計一個 MUJI 風格的家? - SunLau 的回答

已經更新了大綱,你可以先討論下大綱部份。我會在晚(yi)些(nian)時(zhi)候(nei)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