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作為5乘5訓練法在國內最早的推介和使用者之一,簡單講解一下這兩種訓練法的區別和優劣:
力量訓練,乃至運動訓練的核心,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如何完成盡可能多的有效訓練量。所謂「有效」不僅是指訓練的強度,同時也指訓練的品質,而影響「訓練品質」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身體的疲勞程度。從這一點來看,GTG的安排更符合要求,前提是你有足夠的時間用於訓練,以便合理安排訓練間隔。至於肌肉體積的問題,其實也能透過GTG的安排得到良好的發展,Pavel Tsatsouline就曾經著文闡述過「俄國巨熊訓練法」,在不使用類固醇的前提下,透過大量的大強度遠離力竭組來積累訓練量,從而大振幅增加肌肉體積。
但是對業余訓練者來說,很難像專業運動員一樣,可以每天訓練,甚至一天訓練幾次。在這種情況下,5乘5訓練法會比GTG收到更好的效果,尤其對深蹲、硬拉這樣大肌群參與的動作效果尤為顯著(因為大肌群恢復較慢)不過沒必要一定做到力竭,除非你每周同一個部位只能訓練兩次或更少,因為做到力竭將大大加深疲勞程度,從而延長恢復時間,這對缺少專業營養、醫療等恢復手段,還要面對工作、生活各種訓練外壓力的業余訓練者來說是極不利的。此外,業余訓練者往往在接近力竭時出現動作變形,這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受傷風險,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訓練的品質。關於5乘5訓練的安排,推薦閱讀拙作【5乘5訓練法的幾種加重策略簡述與比較】,該文最早發表於大斌健美論壇,現原文已刪除,不過仍可透過搜尋引擎找到其他網站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