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每周乒器觀察 110:奧恰洛夫ALC VS 字母版W968

2021-12-16知識

本周的看點:奧恰洛夫ALC和W968的PK。



我為什麽不選擇奧恰洛夫ALC

真是「世風日下、道德淪喪」,不用這樣的標題,就沒流量了嗎?有的時候,還真是這樣。


評測奧恰洛夫ALC,要與InnerforceLayer ALC和張本智和ALC對比。核心點是奧恰洛夫ALC厚了,達到6.2mm。這個會產生什麽影響?就是不好「完全透」,吞吐感不夠整體,就是半透不透的。缺點是啥?反手擰拉的時候不夠舒服,正手拉沖後那種整體沖殺的能量不如W968之類。

Innerforce LayerALC和張本智和ALC對比,是張本ALC借力反彈的一速更快,但正手拉沖顯得肉,有點不出球,這方面Innerforce Layer ALC更出球,弧圈底勁更足。對於正手更好的黑馬君而言,三者之中,會選擇Innerforce Layer ALC。



而半透不透的奧恰洛夫ALC,支撐更足了,所以借力的一速也算快,拉球的力量也比張本ALC大。各方面就好像InnerforceLayer ALC和張本智和ALC的中間點。但厚了後,上旋對抗,包括防守,好像更有譜了。

但俺為啥不用?感覺握感也過於飽滿,更不喜歡這種不夠整體透的感覺。影響到黑馬君反手擰和正手拉高吊的容錯率和旋轉值。奧恰洛夫ALC的設計雖然符合了時代趨勢,更多攻防轉換,更多上旋相持,以及被動防守的借力反擊。但在第一板上手(下旋轉上旋)這方面,黑馬君還是覺得Innerforce Layer ALC是三者之中最好的,這點對2000分以下的業余球友尤其重要。

無獨有偶,筆者認識的專業選手除了一位原深圳市隊(直板),其他的都反饋:同樣6.2mm厚度的超級張本智和還是太厚了。不夠透。不禁覺得,這個厚度可能對於大部份橫板選手來說,整體形變的感覺不讓人滿意。

當然啦,奧恰ALC的速度、旋轉和力量每一項都談不上弱點,還是蠻均衡的。只是不夠透的手感讓俺不夠喜歡而已。而在Innerforce Layer ALC和ZLC,以及新碼的Vis上面,筆者都感覺舒適。

「她長得不賴,只是不對我的胃口。」



字母版W968

幾位1900分上下的發燒友都說字母版W968比官方版W968好打。

他們反饋字母版的比官方版更容易打,發力要求更低。很容易就上台,很容易就拉沖,弧線沒官方版那麽噴,更顯穩定可控。無論是字母版W968還是N301都有這種情況。



但也確實,字母版W968的手感稍稍有點悶,不如官方版的更清晰。

昨天有球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說「新版968是紅雙喜的奧恰ALC,蝴蝶還是預測的更早一點」。這裏黑馬君談談對此的理解。

雖然這次全運會選手(如孫穎莎、李佳焱、楊惠菁、許諾妹妹)用的新W968面材減薄、大芯加厚,但整體厚度仍然是6mm左右,而非奧恰ALC的6.2mm。而且彼此的芳碳型別也不一樣。W968用的黃芳碳更顯柔彈,蓄力更好,持球更佳;奧恰ALC的藍芳碳更顯脆性,爆發力更好,一速更快。

核心差異,筆者感覺仍然是:W968優勢在於主動發動,尤其下旋轉上旋,還是比奧恰ALC更強,包括旋轉帶動速度;奧恰ALC的優勢主要在於後續的上旋相持。

紅雙喜仍然是以我為主,蝴蝶則是不斷地調整自己,以瞄準正在更替的技戰術趨勢。但是不好說誰好誰壞?正手利的馬龍,反手為根本的樊振東,誰勝誰負,終究更多還是靠選手的技藝。

武器,只要適合選手,能夠讓選手最大可能發揮自己的水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