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何理解「中國是已開發國家的粉碎機」這一說法?

2016-05-18知識

1. 中國光憑自己做不了粉碎機,粉碎機必須是中美組合。

與其說中國是已開發國家粉碎機,我覺得更確切的表達是: 中國和美國會合力粉碎其他所有國家

一個很好的類比就是手機市場。現在的手機市場就只有兩種選擇:5000 以上的 iPhone 和1000 - 2000 元的 Android 手機。iPhone收割了高端手機市場,再奢侈的手機也沒人敢比蘋果賣得還貴。千元安卓收割了幾乎所有的功能機,所有人都願多添一點錢買個高價效比的智慧機。最後,iPhone和低端安卓還在爭取聯手做掉中端手機市場,三星的安卓再也不可能在3000元的位置輕松賣出一個爆款了。

那個iPhone就是美國,那個千元安卓就是中國。

巧合的是,iPhone來自於美國矽谷,低端安卓來自於以小米為首的中國廠商。被做掉的諾基亞來自於歐洲。

或者,這也不是巧合。像手機這樣,美國高端旗艦型+中國低利潤高價效比的組合,很可能將在很多新型領域出現,比如電動汽車。 美國負責旗艦種的實體化產品化,中國快速跟進負責低成本普及化。


2. 中國的優勢

說起來可能有些反直覺,但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落後。

  • 落後於人,就意味著你見過先進的正確的東西是什麽。無需探索,無需試錯,把別人已經證明好使的東西拿過來就可以了。不需要創造「風口」,你只需要站在「風口」上。
  • 國民收入較低,致使使用者對於收費極為敏感,大多數人都樂於使用免費和低價產品。這迫使中國的企業們需要學會在極低的利潤率下生存,並因此淘汰了大量競爭力不夠強的企業。
  • 這類中國企業的代表就是小米。小米不是蘋果,它在軟體方面不掌握編譯器、開發平台、作業系統之類的底層技術,在硬體上也不掌握CPU設計能力。小米做不出iPhone。

    但問題是,小米也不需要做出iPhone。如果以iPhone做為100分標準,小米至少可以做到80分,但它的銷售價格竟然跟其他40分產品差不多低。

    透過美國旗艦種來發現風口,提供一個價格更容易承受,品質遠超過平均水平但並不追求業界第一的產品,把那些已經被別人證明是好東西的產品迅速普及規模化。這是小米的打法,也是幾乎所有中國手機廠商的產品和定價策略。 這件事,比中國發達的國家做不到,因為高價的人力成本根本無法允許如此低的利潤率。比中國落後的國家也做不到,他們根本沒能力造出一個80分的產品。


    3. 中國 vs 美國

    美國為什麽能一直做出突破性創新,做出各種高端旗艦型產品?因為 在美國,一個初創公司如果想成功,除了專註創新,幾乎沒有別的途徑。

    作為對比,我們可以先想想中國創業公司們的常見策略:

    1. 價格戰,做補貼
    2. 整合上下遊,重推廣和營運

    這兩條策略在美國都不可行。貼錢吸引使用者?美國人消費承受力高很多,對價格遠沒有中國人敏感,少個5美元,對使用者的直接影響不大,對於創業公司的財務卻是沈重的負擔。整合上下遊把業務做重?美國的人力成本那麽高,維持一個重業務不是創業公司可以承受的。

    更重要的是,經過幾十年上百年商業社會洗練下產生的傳統行業巨頭們,早有形成了嚴密且健壯的商業邏輯,使新入者根本無法挑戰。比如說:

  • 在美國,可能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看到是用手機掃碼進行線下支付的場景。因為信用卡在美國的普及率實在太高了,以Paypal,Square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由於相當一部份買家的資金來自於信用卡,不得不付給信用卡公司不菲的交易費用。Square經手一筆100美元的劃款,要付給Visa和Mastercard等信用卡公司 1.82美元,自己只能留0.92美元。更別提和星巴克這類大商戶的合作Square本身完全不掙錢。這意味著本想靠移動微支付來顛覆傳統支付行業的Square,給傳統行業上的貢還比自己掙的錢還多。

  • 在美國,做一般的電商很難活下來,因為有一個商業怪物叫Costco。Costco只賣4500個常見SKU,但能把平均毛利率控制在6.5%。這意味著如果你做一個電商只是賣爆款,很可能你賣的比Costco貴,東西還不如Costco的好。
  • 所以Square市值一路縮水,不得不轉型新業務尋求突破。所以在美國只有一家叫Amazon的電商發展了起來,它不做一般的電商,它決定賣2億個SKU同時透過技術手段控制毛利率。

    所以,初創公司只有突破性創新一條路。

    在華爾街日報列出的超過10億美元估值的創業公司名單中,你會發現很多在中國完全不會存在的領域和形態:

  • Palantir:200億美元,數據和情報分析
  • SpaceX:120億美元,航空航天
  • MagicLeap:45億,虛擬現實
  • Cloudera:41億,大數據解決方案
  • Github:20億,程式碼版本管理,開源社群
  • 這裏面,將會孕育出引領領域的新的旗艦種。

    而這是一路透過跟隨美國路線發展起來的中國公司所做不到的事情。的確,小米不需要成為蘋果,但中國要不要趕超美國?

    當然,中國的確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也僅限於科研。從一項科研成果到最終的經濟效益至少要經歷兩步: 工業化,商業化 。這兩步中國都欠缺,商業同科技割裂太遠。 中國有一流的商業能力,二流的科研研發能力,三流的將科技透過商業化打包成產品的能力。


    4. 中國 vs 其他已開發國家

    在中國本土,中國公司依照自己特有的打法,配合美國已經成功反撲了其他已開發國家。但中國公司能不能在世界範圍內擊敗其他國家? 這本質上是國際化能力上的較量 。而這是已開發國家們長期以來的優勢。隨便兩個例子:

  • 手遊霸主Supercell,芬蘭公司,2015年營業收入23.3億美元,全球日活超過1億。絕對意義上的國際化,號稱只有吐瓦魯人民沒玩過他們的遊戲。
  • 音樂串流媒體Spotify,瑞典公司,估值85億,使用者遍及歐美國家。
  • 歐洲已開發國家的劣勢是什麽?是自身的市場太小。這個劣勢倒逼他們想要壯大必須做好國際化。結果, 做得好的就拿下了美國市場,做得特別好的就拿下了全球市場

    而中國離這樣的故事還很遠。 本土大市場所導致的本土化,先天性的同國際化做出了區隔


    5. 結論

    看到這裏其實就比較明顯了,一個經濟體的優勢和劣勢是一體兩面的:落後是劣勢,但落後帶來了低成本模仿,市場太小是劣勢,但小市場帶來了國際化。

    中國會不會是已開發國家粉碎機,取決於相比已開發國家,有多少劣勢轉化成了優勢,又有多少優勢退化成了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