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流行音樂界很多知名人物如鮑伯·迪倫、劉歡等都不是專業學音樂出身?

2014-03-09知識

怒答,這個問題竟然沒人邀請我,看來我還要繼續努力。

先把原題列在這裏,免得被修改以後顯得我的回答文不對題:

為什麽流行音樂界知名的人物如鮑伯迪倫、劉歡等等都不是專業學音樂出身?
為什麽英國美國的大多數對社會有深遠影響的著名樂隊的成員很少是專業學音樂出身的?中國像劉歡李建等人也不是專業學音樂的? 專業音樂學院如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都在從事什麽工作?為什麽很少有什麽知名的音樂家、作曲家出現?如果不擅長或者不屑創作流行音樂,可是為什麽古典音樂也沒出幾個作曲家和音樂家呢?國內外為什麽也不能出現像巴哈、蕭邦、莫札特等大師級的人物?

一、「不是專業學音樂出身」不等於「沒進行過專業音樂訓練」

劉歡從小就學相聲和戲曲,參加了小學宣傳隊到處參加演出。後來上大學後,去地方支教教得也是音樂。他一直在把音樂當作專業進行學習和自我訓練。李健就更別提了,爹媽都是黑龍江京劇院的,14歲學吉他,高考時直接當特長生考進的清華,進校後各種演出、文藝活動不斷。中國流行音樂的門檻本來就不高,上面二位的(自我)訓練強度絕對足以保證他們超越行業平均水平。


二、流行音樂產業分工精細,各個工種的崗位要求差別巨大

公眾只會關註歌手,但一首歌曲是由詞曲作者、編曲、樂手、錄音師、混音師、制作人,等等共同完成的。而這些幕後環節,對專業技能要求極高。這些職業不僅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訓練,還有經過系統的,有深度的學習。

而某些領域,比如影視配樂,基本上都是專業選手們的天下,因為門檻太高了。John Williams 和 James Horner 可是正經有茱莉亞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文憑的。即便是靠電子合成器入行的 Hans Zimmer,從小也被鋼琴家母親逼著學琴呢。


三、流行音樂價值相對多元,音樂水準並不是唯一評價標準

題目裏提到的 Bob Dylan ,詩寫得好,長得還帥,又趕上美國民權運動和思潮解放,Dylan 的詩歌與他的社會活動效果相互疊加,即便他歌唱得爛,琴彈得更爛,照樣賣唱片。況且人家還有制作人把關,有整個唱片公司做包裝宣傳。


四、不同層次的音樂教育有著不同的培養目標

美國的本科作曲教育,註重對作曲技能本身的傳授和訓練,而研究生的學習,都是為了對作曲這一學科進行總結、分析和理解而設定的。至於歌手、樂手,大多數從高中或者職業學校畢業後就直接入行了,為什麽要花那麽多時間上大學?近的如 Katy Perry,Taylor Swift,老的如 Barbra Streisand ,Madonna,都沒上過大學。


五、中央音樂學院,乃至中國的整個音樂教育,確實也存在問題

中國建國以後繼承了前蘇聯的教育體系和理念,追求高大全,忽視套用不接地氣。為了發掘那可能存在的一兩個數學家,把一代孩子的數學教育拔高到一個變態的標準,這你們都知道。音樂也一樣。學鋼琴的都要以演奏家為目標,進了作曲系上來就寫十二音無調性。誰要是彈點爵士,或者寫寫流行歌,就是不務正業。搞嚴肅音樂的老看不起搞流行的,一邊眼紅,一邊又不屑,很分裂。真沒必要,咱就不展開了。

美術界就好得多。油畫系版畫系國畫系就悶頭創作,設計系動畫系藝術管理系,就到處掙錢。我不說你膚淺市儈你也別說我窮酸迂腐。音樂學院對通俗音樂、套用音樂未免還是太抗拒,有點不合時宜了。美國為什麽文化產業強大啊,分工嘛。像搞各種各樣突(稀)破(奇)創(古)新(怪)的,去學 Composing,想出名掙錢接地氣的,去學 Songwriting,多好。咱國內就缺研究 Songwriting 的,別去想復調對位轉調,就去研究各種主調和聲連線,打磨主副歌旋律,斟酌詞曲咬合,等等。音樂學院本有那麽大的專業和生源優勢,把流行樂壇白白拱手讓給了外面那些草台班子,唉。

關於 Composing 和 Songwriting 的區別,請延伸閱讀:

聶耳不是作曲家(作者:王西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