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什麽是體驗式酒店?體驗式酒店有什麽好的創新點?

2015-11-07知識

沒人邀請我(斜眼,那我也要來強行回答一下。

  • 問題一:什麽是體驗式酒店?


  • 體驗式酒店其實也不是什麽新鮮玩意了,這個玩意在國外稱為ShowRoom,用中文講叫「樣板間」?

    簡單點說呢,這個酒店裏會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東西,然後你去住這個酒店時候可以體驗這個酒店的方方面面之後,你看上了什麽然後就可以在酒店直接訂購同款。

    比如說喜達屋旗下的雅樂軒:

    Hip hotel chain Aloft (part of the Starwood group) last year signed a partnership with American interiors retailer Design Within Reach to display and sell its furniture in 20 US hotels – effectively turning the properties into furniture showrooms. Among the items for sale are Verner Panton chairs and funky Satellite chandeliers, with prices listed in catalogues in guest bedrooms.

    更多資訊可參考:Hotels as ‘living showrooms’

    另外這篇文章裏沒提到的威斯汀家的天夢之床也是個很典型的案例。但是,其實在天夢之床被炒到高潮前一百多年——1905年,倫敦的Savoy酒店直接牛x轟轟地為自己家酒店開了個床墊工廠,也就是我之前答案裏提到過的Savoir床墊(

    Savoir Beds 1905 luxury beds, made to measure bespoke luxury beds and mattresses, London UK

    ),也就說,從上世紀起就有酒店就已經有點showroom的意思了。

    體驗式酒店至今沒有成為萬眾矚(抄)目(襲)的焦點一方面是因為在酒店,尤其是對於一些城市的非國際連鎖的單體酒店來說,訂購這些商品相對於在其商品的直營店鋪直接購買並沒有什麽明顯的優勢,甚至會更麻煩(傳統家具市場成熟的本地物流配送及安裝系統直接完爆酒店)。另一方面,大部份做showroom的酒店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相比把自己酒店裏用的各種大牌貨拿出來如數家珍毫無新意地羅列出來,showroom作為另一種行銷方式不得不說是個不錯的選擇,用了一種看似新穎的方式來告訴各位客人自家用的東西都是好家夥,與此同時,酒店還能跟酒店用品供應商建立一個相互公關的關系,何樂而不為。

  • 問題二:體驗式酒店有什麽好的創新點?


  • 這個問題要是能給給個好答案出來其實應該值點錢。我只簡單的說下我自己看到案例和想法。

    案例一:IKEA Hotell,緊貼知名供貨地,抱緊品牌大腿,免費做個「野生代言人」拉高自身人氣

    估計之前有人聽說過宜家和萬豪合作創立酒店品牌Moxy的事情,然而Moxy酒店裏其實不太看得到宜家的精(產)神(品)。但是在這家IKEA Hotell,你看到的所有家具都會是宜家的,而且是可以分分鐘買到的。為什麽這麽說?因為這家酒店建在全球第一家宜家店旁邊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全球第一家宜家於1958年開業,這家酒店則於1964年開業,所有家具都采購自鄰居宜家,裝修風格也是一樣樣的。這家酒店於2015年1月停業並啟動翻修,預計於2016年9月重新開業,這家酒店屆時也正式成為了宜家集團的一份子,連酒店信箱的尾綴都已經變成@http:// ikea.com 了。

    (圖片全部來源於酒店官網)


    案例二:The World's Finest Showrooms - Belmond Hotels, Trains & River Cruisers – Norvegr,強強合作,獨家授權,定向定點打造雙方品牌優勢


    在各集團還在宣傳自己家的FRETTE布草SIMMONS床墊的時候,早有酒店集團直接霸氣地搞了「私人訂制」。除了我在前面提到的Saovy為自己家開了個床墊子工廠之外,Belmond也誇張地搞定了酒店布草整個配套。Belmond是全球頂級的奢華酒店品牌之一,而Norvegr作為Belmond的獨家布草供應商也是賺足了風頭。另外不像FRETTE滿世界出現在各家品牌的店裏,Norvegr只標註了與Belmond有合作關系,一種低調神秘的貴族氣息是不是撲面而來(真是對不起我的語文老師,我的詞匯量已經不足以支撐我寫得更有X格了

    之前我在知乎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

    酒店賣家具靠譜嗎? - Juliana Yang 的回答

    ,在答案裏我就苦口婆心的勸題主,讓題主不要總想著客人千裏迢迢是來買個便宜貨,大家需要的是獨特感,那種別處買不到的感覺。


    案例三:El Fenn - A luxury hotel in Marrakech, Morocco,不一定得賣大家夥,賣賣土特產手工藝品什麽的也是極好的,大錢小錢都是錢


    說這個主要還是因為賣大件兒的可操作性難度較大,案例這家酒店裏蠻多地毯啊桌布啊床單啊小茶幾小板凳什麽的都是可以買走的,而且都是老板創作的藝術品。所以賣點小東西有可能是相對更好的選擇。而且也沒誰說必須賣家具才算showroom對吧(攤手。

    像國內的花間堂都已經知道在接待大堂擺一些小清新民族服飾和手工藝品賣了,估計很多私人客棧已經學得666了。除了大廳,你看房裏其實也能擺的,對不對,這個就不展開說了,很好理解。

    案例四:將整體空間撕裂,把獨立客房做成分散式廣告區,不要錢免費住,徹徹底底只為Show的Room

    這是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跟傳統酒店也不太一樣。不知道以前有沒有人聽說過有人搞什麽創意格子,就是把一個門店劈開成幾個區域自己不經營,然後把所謂的「格子」全部外包出去給私人然後收個租就行。在我之前的一個答案裏(

    有沒有人了解西安機場睡眠盒子(蜂巢)? - Juliana Yang 的回答

    )我也提到了一種類似的做法,不同的是這個案例是在機場。品牌商將機場的公共休息室利用起來做成概念產品和品牌廣告的輸出地,從而達到了showroom的效應。

    回想一下,現在酒店都能做成產權式把客房「外包」出去給私人,其實也是有外包出去給藝術家和品牌商來做showroom甚至是拍賣場地的可能的,不過具體操作起來肯定會比較麻煩(可以參考一下citizenM將藝術品植入客房的做法),我在這裏也就是開個腦洞,各位感興趣的可以自己腦暴往深往細了想一下。


    其實不管是哪個行業,不管是提供住宿功能的酒店也好,還是販賣商品的商店也好,並不用完全割裂開來看,每個在城市占據著大面積空間的地方,甚至不用是一棟具體的建築,都存在著在裏面做任何事情的可能,擺脫思維定式,學會跨行業地思考並找到好的融合點或者可以學習的地方對於任何一行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

    另外補充個之前看到的新聞,也是關於宜家做酒店的,不過最後貌似跳票了。

    Welcome to the Hotel… IKEA!

    暫時想到這些就先說這麽多吧,也什麽好點子的可以評論區討論或者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