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果一個人染上了愛滋病,那麽他還能活多久?

2019-10-17知識

對這個問題好像沒有人認真的去查下數據,那麽我(作為國際愛滋病日出生的且當醫生的人)

就去檢索了下文獻。

首先理清兩個概念,HIV感染者,和愛滋病患者。

HIV感染者是指明確感染HIV病毒,但尚未出現愛滋病臨床癥狀的人。他們體內有病毒,免疫力可能有下降,但並沒有達到愛滋病免疫缺陷的程度。

愛滋病患者,是指已經出現愛滋病免疫缺陷癥狀的患者,患者體內病毒不再受控制,免疫力也大幅下降,出現各種機會感染、腫瘤等。

我先放上我能找到最久遠的關於生存期的文獻。

1988年,受限於當時檢測技術和對疾病的認知不夠,人們無法對HIV感染者進行統計,所以只有愛滋病患者的數據。患者一旦確診愛滋病,生存期9-13個月。

接下來是最新的,發表在【JAMA】雜誌的愛滋病診療指南,

在這篇國際性指南共識中,開篇即提到,

The success of ART has led to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survival such that persons with HIV now live a near-normal lifespan. As a re- sult, increasing numbers of persons with HIV are living to the age of 50 years and older.

轉譯:「得益於抗逆轉錄藥物的使用,HIV感染者的可以生存到50歲後甚至更老。」

這是一個模糊的說法,那麽真實的數據是如何呢?

我找到了發表在【JAMA NetworkOpen】上的研究,統計數據來自於美國2000-2016年的HIV感染者。

研究主題就是討論HIV感染以後能活多久的問題(在使用抗逆轉錄藥物的情況下)

在統計的39000名HIV感染者,及匹配到的387785名非HIV感染者(這種匹配佇列是基於數據中的回顧性研究進行,所謂匹配是把研究目標和與其年齡、生活習慣等相近的對照人群進行匹配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更加準確),

總結結論如下:

  1. 2000年至2003年,愛滋病毒感染者21歲時的總體預期壽命為37.6歲,未感染者為59.7歲,(差異為22.1歲;95% CI, 20.2-24.0年)。
  2. 從2014年到2016年,21歲時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總體預期壽命增加到56.0歲,而未感染愛滋病毒的成年人的預期壽命為65.1歲(差異為9.1歲;95%可信區間,7.9-10.2年)。
  3. 2011年至2016年期間,CD4細胞計數為500/μL或以上開始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愛滋病毒感染者的21歲預期壽命為57.4歲,而未受感染的成年人的預期壽命為64.2歲(差異為6.8歲;95%可信區間,5.0-8.5年)。

換句話說,2003年以前,HIV感染者在不服藥的情況下,比普通人壽命要短20年左右;

而到了14-16年,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這一差距縮短到了9.1年。

而如果使用抗逆轉錄藥物的情況下,這個差距則進一步縮短至6.8年。

研究的結論是這樣寫的:

轉譯: 結果表明,成年HIV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可能接近於未感染HIV的人的預期壽命,但需要更多的註意預防HIV感染者的合並癥。

這就是在2020年釋出的HIV診療國際指南中關於生存期描述的依據。

以上是最新的數據。

接下來談我的認識。

現代意義上的「染上了愛滋病」,絕大多數情況講的是「成為了HIV感染者」。這一群體,適用於上述研究數據。

在針對HIV感染者的預防和治療中,我們開發了很多藥物和手段:

包括基於抗逆轉錄藥物的 「雞尾酒療法」 、針對易感染人群的 「暴露前預防(PrEP)」 ,針對暴露後緊急治療的 「暴露後預防」 ,甚至針對HIV感染者規律服藥後,病毒載量達到檢測值以下,達到 「無感染力」 的定義。

以上這些,全部是基於醫學研究和實踐的醫學術語,不帶有任何色彩,也不影射任何一個群體。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HIV感染者和B肝病毒感染者有很多相似性——兩者都是無法治愈的感染,兩種感染都會帶來不可治愈的絕癥(B肝病毒感染三部曲的最後一步是肝癌),但兩種感染得以控制的情況下,最後的結局又是可以減輕或者避免的。

對於呼籲解除對HIV感染者的歧視,就和二十年前我們呼籲解除對B肝病毒感染者在就業、考公、生活中的歧視一樣,

我們呼籲的是不因一種疾病,而歧視一個個體。

大家所說的「HIV感染者是自找的」,這是對患者個人行為的評判,不應帶入到對疾病的定義中。

盡管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無法接受這樣一種設定,但對於醫生來說,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疾病和患者本身區別開。

如果把對人好惡,帶到疾病的診療中來,那麽這個診療從一開始就是不恰當甚至錯誤的。(這話可能確實有點聖母了,但這就是醫學倫理)

最後,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有病吃藥治病,沒病鍛煉身體,

但有病沒病,都要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