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劉備白帝托孤是演戲嗎?

2019-11-21知識

現在有一種常見的偽明眼人,就是把真心和套路二分:一句話只要不是百分之百真心,那就是充滿心機的套路。這也是一種二極體思維。事實上,人世間的大部份對話,都沒那麽坦誠相見,但這不意味著這些話就不是好的和有價值的。

劉備在托孤時說的話就是這樣,既不完全真心,也不完全假意。 這些話的作用是,確立了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獨攬大權的格局。 第一,有劉備的金口玉言,讓阿鬥兄弟待諸葛亮如父,以後諸葛亮乾綱獨斷,誰敢說三道四。第二,讓眾位大臣見證了諸葛亮的流淚發誓,這樣能減少諸葛亮以後被誹謗為有篡逆之心的可能性:廢掉阿鬥取而代之這種事,先帝和丞相早在白帝城就相互交底了,大家還有什麽疑神疑鬼的。第三,諸葛亮從出山起就明確伸手要權,博望坡之戰前更是索要劍印,因為他必須有足夠的許可權,才能施展一身通天徹地的本事,劉備現在給了諸葛亮絕對的權力,就避免了諸葛亮被阿鬥轄制而產生不足之心的可能性。

一代雄主死後,政局很可能發生動蕩,之前被壓制的各位強人,現在可能個個都看到自己奪得大權的機會。雄主死前,能否理順其繼承者們的關系,定下一個穩定的對大局有利的權力結構,是對他的最後一次考驗。正面的例子有陶謙,堅定不移地將徐州讓給了劉備,並為劉備安排了糜竺、陳登、孫乾這三大輔弼人才,保證了劉備在徐州的統治的穩固。反面的例子則是劉表,心存讓劉備攝政、劉琦接班的構想,卻連左右的蔡氏姐弟都不能擺平,正是徐庶所說「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的體現。

現在「被托孤」經驗豐富的劉備自己要托孤了。他面臨的局面是,自己剛剛大敗,曹丕、孫權威脅巨大,阿鬥其才不堪,他能倚仗的只有諸葛亮。他希望諸葛亮取代自己的親生兒子嗎?當然不希望。但他更不希望阿鬥與諸葛亮爭權而產生分裂,到時吳、魏來攻,蜀國立成齏粉。阿鬥繼位、諸葛亮攝政的安排勢在必行,現在的問題是,怎樣既確保阿鬥不因大權旁落而不忿,又確保諸葛亮不因受到掣肘而不臣。劉備在白帝城的遺囑,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白帝托孤,讓所有人的心中不必長草。

諸葛亮剛一出山,就建議劉備接受劉表的托孤,實作自己「以荊州為家」的規劃,並不認為這是趁人之危的不義之舉。當時劉備堅決地拒絕了諸葛亮的建議。現在,角色變了,現在的劉備是當年的劉表,現在的諸葛亮是當年的劉備。仿佛間像是回到了新野縣,諸葛亮對奪取荊州嘮嘮叨叨念念不忘的時光……

1.
孔明曰: 景升以荊州付主公, 何卻之?
玄德曰: 備感景升之恩, 未常忘報, 安忍乘其危而奪之?
孔明嘆曰: 真仁慈之主也!

2.
孔明曰: 新野小縣, 不可久居, 近聞劉景升病已危篤, 借此一郡, 以圖安身. 兵精糧足, 可以抗拒曹操也.
玄德曰: 公言至善, 奈何備感景升之恩, 爭忍圖之?
孔明曰: 今若不取, 後悔何及?
玄德曰: 寧死不忍作此不義之事!

3.
孔明曰: 伯機之言甚善, 主公可從之.
玄德垂淚而言曰: 吾兄臨危之時, 托孤與我, 我若背之, 吾死九泉之下, 何面目見吾兄耶?

——【三國演義·諸葛亮建議劉備接受荊州集錦】

劉備諸葛亮二人的合作,從托孤開始,到托孤結束。開始時,劉備教誨諸葛亮仁義的道理。結束時,諸葛亮以學會的仁義報酬了劉備。這個曾經對劉表的托孤之義不以為意的年輕人,終於帶著對劉備的感激勞累了一生,直到生命的盡頭。

我從不認為【演義】中的劉備是道德聖人,更覺得諸葛亮是不受道德束縛的智謀機器,但這兩個並不那麽完美的人之間,他們的信任和恩義,每每地讓我感動。白帝托孤是他們最後的互動,也是最後的默契。之後劉備可以確信蜀漢會國祚綿長而含笑九泉,諸葛亮則有完美的環境大展才幹。至於其他大臣,除了聽先帝和丞相的話,難道還有別的思路可選?於是蜀漢君臣可以心無旁騖,踏實勤懇,好好幹活。

更多演義回答:祁達方的【三國演義】文集